文曲星君文昌帝君不是一位神仙,比幹是被封文曲星,梓童是文昌星

2021-01-09 財神與民俗

文曲星,星宿 名之一文曲屬水,北鬥第四星,主科甲星。北鬥四星,五行屬癸陰水,是天權伐星。附帶性質。管科甲名聲、文墨官場、功名、文雅風騷。

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門同宮,自甘墮落、水性楊花。文曲星喜與文昌星同宮,可對照充分發揮其才藝,若再遇武曲星同宮,主博學多能,不過要兼顧到父母宮的好壞,配合判斷等等。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幹、範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 。文曲星屬癸水,主科甲功名,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

《元始天尊說梓童帝君應驗經》載,文昌帝君居混元內輔三清內宰大都督府,都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真形虎符龍券,總諸天星曜,判桂祿二籍,上仙英顯元皇真人,司祿職貢舉真君,預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輪迴,救苦無礙。

文曲與文昌的意義其實相近,但文昌主陽,文曲主陰,所以文曲之性在文藝上較易有良好的表現(科舉考試要靠記憶,不文曲星靠感受的呈現),而文藝中的琴曲、書畫等多須靠美感贏得世人的肯定,所以靠文曲的模仿能力,很容易能學習到這類美的感受,進而展現其成果。

文曲也有優異的記憶能力,只是這種的優秀能力是用在感受的記憶上,不似文昌是用在實質可見的文字圖象記憶。且因為文曲很容易記憶情境與感受,所以文曲會極易觸景生情而有了強說愁的現象,讓人覺得多愁善感了。

主事:文曲與文昌同樣是聰明才智的象徵,文昌偏重於刀筆功名、典章制度、文喜契據方面,較屬於經世致用的理性學術追求;文曲則偏重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面的才藝研討,較屬於生活情趣的感性內涵充實。爾今民風大開,學術多元化,昌曲皆更有機會展現其才智。

相關焦點

  • 封神中被封文曲星的比幹,和文昌帝君是同一個人嗎?上下級關係
    比幹心系朝廷賢良正直,是妲己破壞殷商根基的攔路石,所以妲己一番作妖,比幹就被挖心而死。比幹最出名的就是他的七竅玲瓏心,但是小編認為七竅玲瓏心,只是形容比幹精明能幹諸事通達,並不是說他的心臟有多麼的特殊。比幹在封神之時被封文曲星君,可以說是一個清貴的神位,是學子文士們最喜愛的神仙,在民間,那些科舉順利的才子會被譽為文曲星下凡。那麼文曲星比幹,是掌管學問的神仙中職位最高的神仙嗎?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在宮觀裡我們發現有一間文昌殿,文昌殿內供奉的神仙是文昌帝君,他掌管世間功名祿位之神。那麼文昌帝君有何來歷?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神仙裡的文昌帝君。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的神仙體系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形成了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為主神的神仙體系,道教內部除了那些逍遙事外的「仙」以外,諸多的「神」都是有神職的,其中執掌世間武事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而文事的最高神則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具體神職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
  • 解讀-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文曲星文曲星,是北鬥星中的第四顆,名稱天權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顆星,民間將魁星與文曲星等同含義看待。都是主宰天下文運的萬乘之尊。道家學派演易卦將天權星定名為文曲星,八宅學派將文曲星定性為水星。中國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運的星宿。大凡科考中榜位列一甲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民間都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歷史上被民間認定為文曲星下凡者有:比幹、包丞、許仙的兒子許仕林。
  • 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大凡科考中榜位列一甲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民間都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文曲星在卦學的陰陽五行中,代表坎卦北方水,因其與文昌星都是主管天下文運而同屬為吉祥星宿。而文曲星與文昌星不同的是,文曲星主管文學的同時,也掌管藝術,而文昌星純粹只是掌管文學的星君尊神。3、奎星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西方白虎宮的七宿之首的奎星,是主宰天下文運的大吉星。
  • 文昌貴人及文曲星
    「文昌」是道家 「文昌帝君」的尊稱,佛號是「善光佛」,專主理人間功名讀書考試等天職。「文昌」又是鬥魁上六星的總稱。《史記——天宮書》曰:「鬥魁戴匡六星日文昌官」而「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民間亦建有文昌廟,供求功名者膜拜。」
  • 二月初三,恭賀文昌帝君聖誕!說一說道教「考神」的來歷
    莘莘學子們可以於今天到道教宮觀裡的文昌殿裡燒香拜神,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自己學業進步,考試順利。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梓潼帝君等,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歷代神仙通鑑》稱祂:「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文昌帝君的神職較大,主管著天、地、人三界之事,不僅僅是文運、功名之事。聖人有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古代讀書文曲星站在身後,到底是什麼神仙,文曲星轉世的都有誰?
    中國神話傳說將文曲星視為主管文運與考試的星宿。富於文筆,任職朝廷為大官的,多被指為文曲星下凡。一般民間信仰、預言書及文學作品中,認為商王子財神比幹、商相伊尹、唐相張東之、宋相範仲淹、開封府尹包拯(範包二人時代重疊)、文天祥和《白蛇傳》男主角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等等皆為文曲星轉世。
  • 文曲星下凡——中國歷史上文曲星有哪些?
    文曲星下凡——中國歷史上文曲星有多少?文曲星為北鬥第四星。文曲星主文運,武曲星主武運。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傳說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幹、範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劉伯溫。
  • 【道教神明】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鬥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又叫「文曲星」,系星宿中主文運者,如杜甫詩:「北風隨爽氣,南鬥避文星」。又《東觀奏》:「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場當有事」。由此觀之,學子應與文星有關。隨著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
  • 文曲星的歷史原型是誰,為何讀書人對他崇敬無比?
    科舉時代,高中狀元之人每每被稱為「文曲星下凡」,因此在封建社會,文曲星往往被視為科舉的正神,掌管讀書人的命運。但在傳統文化中,神仙大多有原型,那麼這個文曲星的原型又是誰呢?說起文曲星,就不能不提「三星高照」,即福、壽、祿三星,他們之間有著很大的關係。
  • 「文昌帝君」廟—七曲大廟山香火旺。翠雲長廊風景秀
    但有一座廟很特別,它是文昌帝君的發源地。故有「北孔子廟,南 有文昌帝君廟」之說。其中南文昌帝君廟就是今天軍哥要和夥伴們聊的「七曲大廟」。「七曲山大廟」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城北的七曲山,因此稱為「七曲山大廟」。距離綿陽市49公裡,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廟,始建於晉,為蜀地百姓祭祀張亞子而建。
  • 朝運萊道教知識:道教中的帝君,道君,真君,星君,元君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道教之中有非常多的「君」,例如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有一位司命星君很受大家歡迎,東華帝君也擁有很多的粉絲。再比如前幾天玄靈子老師的另一篇王母娘娘的文章裡面寫的王母娘娘又稱為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那這些帝君,道君,真君,星君,元君分別指什麼呢?
  • 道教文昌帝君、文昌塔的八個常見問題
    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無論大小考試,還是求官進位,大眾往往都會前往文昌殿內祈求。道教的宮觀中,一般都設有文昌帝君的神位或者造像,供信眾參拜。因此,很多人下意識就認為文昌帝君只是一個「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祇」。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考試的守護神——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鬥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 文曲星轉世卻被打入地獄,「文昌帝君」都扶不起的狀元命!
    《歷代神仙通鑑》稱祂:「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文昌帝君陰騭文》有,文昌帝君曾十七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 如何區分文昌星、文曲星、獨佔鰲魁的天魁星?
    家有念書的、準備小升初考試、中考、高考、出國考、公務員考的,都應該拜拜文昌帝君。民間有文昌星、文曲星和天魁星三個主管念書、考學和功名的道教神仙,他們有什麼區別和共性呢?通俗點講:文昌帝君是掌管天下讀書人的皇帝。而文曲星和魁星則是文昌帝君旗下的兩位大將。魁星的樣子很兇。通常是:右手持硃筆,左手拿墨斗。
  • 文昌帝君
    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
  • 經常聽說文曲星下凡,那「文曲星」有多少呢?
    網友上午先生: 「文曲星」原本是一個星宿名,古代總稱北鬥星中的鬥魁六星為「文昌」。文昌六星分別叫做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古代星相家將文昌六星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其中司祿星主人的貴賤爵賞,司命星主人的壽命長短,在民間十分流行。
  • 高考季來襲,文曲星和文昌帝君你更信賴哪個?
    所以,每當高考來襲,文曲星和文昌帝君,這兩個主天下文運的神祇就會成為神靈中的「紅人」。關於文曲星的傳說很多,民間認為,很多才華橫溢,並能以文章貴重身份,成就官運的人,都是文曲星轉世。文獻記載最早的文曲星是晉朝的張亞之,這據說是文曲星的原型。但在《封神演義》,比幹王叔因為具有七巧玲瓏心,為人正直聰明,後世的人又將他奉為文曲星。
  • 道教神仙稱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的區別
    道教神仙稱謂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的區別。 天尊 是道教神仙體系裡對地位最高的神明的一種尊稱,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來,代表了大道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