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士有5層境界,怎麼樣的謀士才稱得上頂尖謀士?

2021-01-15 聊史補丁

說起謀士,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便進入我們的腦海,比如姜子牙、管仲、範蠡、孫臏、張良、諸葛亮等等,這麼謀士都在歷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謀士,終其一生也碌碌無為。謀士成功留名青史者寥寥,無數謀士都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不過,無論是何種謀士,都在以下這5層境界裡。

1.謀士的第一層境界——「謀」己

作為一個謀士,首先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運用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礎的必備條件。所以,「謀己」是謀士的第一層境界。

2.謀士的第二層境界——「謀」人

學會了為自己謀,接下來就要學會為他人謀,若是一個謀士不能為別人出謀劃策,他又是什麼謀士?如果不能為別人謀劃,那這謀士又有什麼價值?所以,「謀人」是謀士的第二境界。

3.謀士的第三境界——「謀」兵

會謀己、謀人僅僅只是保住少數幾個人,而作為一個謀士,他必須具有「謀」成千上萬人生命的能力。這就是「謀」的第三層境界——謀兵。兵者,國之大事,而戰爭是政治的產物。因此一切以政治鬥爭為最終目標而展開的種種智謀較量,在現實中集中表現為兵戎相見。所以,謀士的最現實的作用就是對於戰爭的預判與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一般人對於謀士智謀水平優劣品評的最直觀的測評指標。

4.謀士的第四層境界——「謀」國

比起「謀國」來,為一人謀、為千人謀都是淺層次的問題。一個人要是能做到「謀國」(國代指諸侯勢力),必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超凡的洞察能力,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備的。所以,謀士的第四層境界就是「謀」國。謀國是建立在「謀」己、「謀」人、「謀」兵的前提之上,但是僅僅擁有了上述三個境界還是不夠的,因為這樣的謀士所策劃的計策實在不能稱之為謀略,因為僅有謀己、謀人和謀兵三層能力的謀士所作的策划過於狹隘,並不能達到戰略的境界。而「謀」國是建立在對於國家資源、國際關係和戰術優劣對比基礎上的,對於國家命運的把握,這需要具有大眼界和大智慧的謀士。

5.謀士的第五境界——「謀」天下

達到第四層境界,這樣的謀士就可以說是一個極具謀略的人。但是,還不是最為頂尖的謀士。頂尖的謀士必須具備一項常人所不具備的能力——「謀」天下的能力。因為從道德層面來看,上述四個境界都是出於對於有限資源的無限渴求和殘酷掠奪,這其實是「人性惡」的集中體現。但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而屹立於大千世界,正是由於人類深刻了解了這種「惡」的道德層面對於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致命危害。從而誕生出對於「性本善」的道德嚮往,而真正擁有以天下為己任胸懷的謀士,是那些真正能夠將對於人本關懷自始至終貫徹於自己一切行為中的人。因此,所謂「謀」天下,並不是以天下為個人或集團資本而進行謀劃,而是以天下蒼生為本源進行呵護的大智謀。這才是謀士的最高境界,這樣的謀士才是最頂尖的謀士。

相關焦點

  • 水滸裡厲害的謀士不止有吳用,還有公孫勝和朱武,甚至更勝一籌
    水滸裡厲害的謀士不止有吳用,還有公孫勝和朱武,甚至更勝一籌每次談到水滸謀士,吳用肯定是首先要被提及的那一位,因為此人足智多謀,確實為宋江出過許多計謀,但是吳用的計謀有些時候心狠手辣,讓人對他充滿了諸多非議,確實,宋江本來是頗為正義的一個人,卻使用了一個這樣的謀士,所以有時候想想也讓人覺得有些害怕
  • 【最符合梟雄、謀士、刺客稱號的三大星座】
    陰暗的腹黑邏輯謀士梟雄【獅子座】【水瓶座】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謀與野心,皆為我之本性精於詭道善於謀略特點:不按常理出牌原則:要麼不幹,要麼就幹到底處事:能屈能伸、有仇必報
  • 三分之地版本三位代表性謀士,哪位最適合新裝備,又最契合版本呢
    S20賽季被定為三分之地,指王者榮耀背景裡的蜀魏吳,對應實際歷史上的三國時期,而在三國時期裡,每個國家都有代表性很強的謀士、將領和君主等,被後人津津樂道。而在王者榮耀裡,三分之地分別有三位代表性很強的謀士,哪位最適合新裝備,哪位又最契合版本能成為法王呢?
  • 章子怡嫂子亮相《羋月傳》 飾演才貌雙全的「女謀士」
    殷旭飾演的衛良人就是一代傳奇女政治家羋月背後那個智謀兼備、才貌雙全的女謀士。殷旭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章子怡嫂子,不過其實她也是科班出身的演員。對於出演《羋月傳》之後會否將工作重心轉向演戲,殷旭說,自己更多的是參與幕後工作,有好的戲才會去演。(尹小六)
  • 三國最強四大謀士,孔明是青龍,龐統乃朱雀,玄武和白虎又是誰?
    「毒龜」賈詡,三國時期著名謀士,涼州姑臧人,是有名的三國「毒士」。賈詡作為一個謀士,一生謀劃的計策並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影響重大;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賈詡」勸張繡降曹操,從而影響官渡之戰結果、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賈詡」獻計曹操,離間馬超,韓遂,助曹操平定關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賈詡勸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助曹丕成為世子,後「曹氏」正式稱帝。
  • 與總理交情深 和毛主席握過手 印首席謀士有權
    有關人士認為,在印度近年來的內政外交中,被稱為瓦傑帕伊「首席謀士」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兼首席秘書巴拉傑什·米什拉扮演了重要角色。與朝野兩黨關係都好,退休後重返印度政壇米什拉的父親德瓦卡·米什拉是國大黨元老之一,是前總理英迪拉·甘地的支持者,當年國大黨鬧分裂時曾堅決站在甘地一邊。由於父親的影響,米什拉至今與甘地家族關係融洽。
  • 張孟談:人品堪稱「戰國謀士第一」,用「術」比申不害還早100年
    《戰國策》中記載了一位冰心玉壺、超然脫俗的謀士――張孟談。 張孟談是趙襄子的謀臣,而《史記》稱之為張孟同,是趙襄子的相。 在《戰國策》中,他的形象主要是由《知伯帥趙韓魏而伐範中行氏》和《張孟談既固趙宗》兩篇文章連貫而來的。
  • 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
    原標題:【溯源甘肅】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他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曹魏初年的著名謀士,智謀超群,「算無遺策」,名聞天下;他獻計涼州兵團反攻長安,東漢王朝從此走向衰亡,吹響了三國時代的前奏;他半世飄零,幾易其主,遊走於兵荒馬亂的時代,周旋於群雄之間,工於戰略,出謀則轉變戰局,精於謀身,遇險則逢兇化吉;他輔佐曹操平定北方,暗助曹丕,影響了整個三國時期的局勢走向
  • 楚漢爭霸,謀士如雲你來我往,最料事如神的人居然是她!
    但是提到古代的相士、謀士、門客等等,大兄弟們首先應該都會聯想到的一些知名的男性角色,比如姜太公、諸葛亮之類的。因為不管是從什麼方面去了解,這類人大部分都是男性,可是這次推送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智者卻是一位女子,她雖然是女兒家,可是論智謀、論眼光、論遠見,那都絲毫不比男性謀士遜色,她是不誇張地真正配得上「料事如神」這個成語。她姓許,名負。
  • 曹BOSS謀士大PK:楊修VS郭嘉,陰謀與陽略孰是孰非?
    何況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一位武將搭配數位謀士也是常有的事兒,這樣組合的合理性自然不言而喻,而且之所以能夠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也與這樣的多位制衡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士族作為一個高端社會階層,本身具有很高的從業門檻,但是還是給底層庶族留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只不過難度相對比起士族子弟更難而已,所以當時"寒門難出士子"。
  • 蒯通:被韓信死前之言連累的謀士,幾句話化解被劉邦烹殺的危險!
    如在領兵人數上他自認為多多益善,再有在攻佔齊地之後公然要權等等,最後在劉邦平叛外出之時被呂雉所擒殺,死之前還不忘感嘆一句:恨不用蒯通計。也正因為此,蒯通的名字進入到了劉邦耳朵之中,在蒯通被抓之後,劉邦與其有一番對話後揚言要烹殺了他,最後卻得以安然脫身,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劉邦想烹殺他,真是因為他為韓信出過自立為王的計劃?
  •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有幾人知其後還有一句?
    其實不光現代人,連古人也是非常的有情趣的,在綽號方面也有著自己的嗜好。三國時期,謀士已經成為各國之間克敵制勝、治國安邦的重要法寶,每個國家或政權招納了不少能力突出的謀士,哪個國家網羅的頂級謀士越多,就越可能成為強國,在謀士的幫助下,變成最終的勝利者指日可待。
  • [赤壁]三國謀士郭嘉篇
    智謀(2)預言孫策之死 郭嘉「預言」:孫策得罪人太多,又輕率無防備,若有刺客埋伏,必可成事。故其將死於匹夫之手。 策果然遭小人暗算。 小論:貼吧內很多人都說郭嘉算的很準,因此很佩服他。其實相比之下,這並沒什麼了不起的,郭嘉就是抓住了孫策的處境和性格,從而做出可能率很高的預算。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小編把找到的史料記載分列在下面:《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彧別傳》:"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彧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