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街道以第二輪環保督察報告為契機,舉一反三,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主體責任,解決身邊日常環境問題,打造良好生態環境。
三合街道檢查養殖大戶環境治理
壓實整改責任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是基層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保障,解決身邊日常環境問題是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神聖使命。」近日,三合街道黨委宣傳委員龔仕芳說。
對此,三合街道建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整改統籌指導、協調推進、督促落實等日常工作。完善全街道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研究部署、定期調度、督辦推進、銷號管理、結果運用、信息公開等制度機制,確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地落細見實效。
同時,該街道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落實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以及街道綜合辦事機構、事業單位及各村(社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知責明責、盡職履責,以強化責任落實推動督察整改落地見效。
三合街道檢查餐飲業油煙排放
解決突出問題
「我街道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強化防治結合、綜合施策、專項治理,切實解決存量問題,嚴控增量問題,夯實生態環境保護基礎。」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對梳理和排查的具體問題和意見建議進行統籌整合,最後形成了9項整改任務,其中主要包括汙水管網破損、餐飲油煙汙染等整改內容。這些問題都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是老百姓向政府投訴比較頻繁的問題,必須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三合街道擺攤設點宣傳環保
「我們小區的汙水管網長期滲漏或堵塞,特別是春夏季強降雨時,大量管網的汙水冒出地面,不但行走不方便,還發出一股刺激的臭味。」三合街道濱江東路社區居民楊華林說,通過這次的環保督查整改,其所在的小區見不到汙水橫流的現象了,周邊環境也逐漸變好了。
南天湖中路許多居民都有同樣的遭遇。針對這一問題,三合街道藉助綜合幫扶項目,將該小區汙水管網納入重點整治,共整治汙水管網5.2千米。同時,整治濱江東路社區汙水管網1.7千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三合街道作為縣城所在地,各種大小餐館酒店遍布大街小巷,這本是推動消費市場繁榮的好事,但有極少數餐館油煙排放不達標,不但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也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汙染,從而導致老百姓怨聲載道,並因此與事主產生矛盾糾紛,很不利於社區和諧。
「我家的樓下就是一家餐館,每當中午和傍晚炒菜時,產生的油煙直往樓上躥,油煙鑽進房屋,又辣又燻又嗆,讓人特別難受,就連陽臺上晾曬的衣服也有一股油煙味。」平都大道中段居民冉從秀說,為此,她與餐館老闆交涉多次,均沒有得到圓滿解決。最終還是經街道辦事處出面,對餐館的油煙汙染進行整治,才讓冉從秀一家及鄰居擺脫困擾。
「目前,我們已完成轄區內20家酒店及餐館的油煙汙染整治,全部實現了油煙達標排放。」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定期開展巡河
營造積極氛圍
三合街道整改突出環保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也使得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但此項工作並沒有結束,這只是分年度推進落實的第一步。
「我們要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我縣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及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各項工作,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重慶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檢查企業環保
下一步,三合街道將營造積極氛圍,著力豐富公眾參與形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作用,引導全社會和廣大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藉助媒體平臺,宣傳報導整改工作做法及成效,加強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群眾監督。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努力使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記者李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