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進行時】三合街道:整改環保突出問題 打造良好生態環境

2021-01-12 上遊新聞

三合街道以第二輪環保督察報告為契機,舉一反三,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主體責任,解決身邊日常環境問題,打造良好生態環境。

三合街道檢查養殖大戶環境治理

壓實整改責任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是基層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保障,解決身邊日常環境問題是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神聖使命。」近日,三合街道黨委宣傳委員龔仕芳說。

對此,三合街道建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整改統籌指導、協調推進、督促落實等日常工作。完善全街道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研究部署、定期調度、督辦推進、銷號管理、結果運用、信息公開等制度機制,確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地落細見實效。

同時,該街道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落實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以及街道綜合辦事機構、事業單位及各村(社區)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知責明責、盡職履責,以強化責任落實推動督察整改落地見效。

三合街道檢查餐飲業油煙排放

解決突出問題

「我街道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強化防治結合、綜合施策、專項治理,切實解決存量問題,嚴控增量問題,夯實生態環境保護基礎。」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對梳理和排查的具體問題和意見建議進行統籌整合,最後形成了9項整改任務,其中主要包括汙水管網破損、餐飲油煙汙染等整改內容。這些問題都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也是老百姓向政府投訴比較頻繁的問題,必須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三合街道擺攤設點宣傳環保

「我們小區的汙水管網長期滲漏或堵塞,特別是春夏季強降雨時,大量管網的汙水冒出地面,不但行走不方便,還發出一股刺激的臭味。」三合街道濱江東路社區居民楊華林說,通過這次的環保督查整改,其所在的小區見不到汙水橫流的現象了,周邊環境也逐漸變好了。

南天湖中路許多居民都有同樣的遭遇。針對這一問題,三合街道藉助綜合幫扶項目,將該小區汙水管網納入重點整治,共整治汙水管網5.2千米。同時,整治濱江東路社區汙水管網1.7千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三合街道作為縣城所在地,各種大小餐館酒店遍布大街小巷,這本是推動消費市場繁榮的好事,但有極少數餐館油煙排放不達標,不但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也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汙染,從而導致老百姓怨聲載道,並因此與事主產生矛盾糾紛,很不利於社區和諧。

「我家的樓下就是一家餐館,每當中午和傍晚炒菜時,產生的油煙直往樓上躥,油煙鑽進房屋,又辣又燻又嗆,讓人特別難受,就連陽臺上晾曬的衣服也有一股油煙味。」平都大道中段居民冉從秀說,為此,她與餐館老闆交涉多次,均沒有得到圓滿解決。最終還是經街道辦事處出面,對餐館的油煙汙染進行整治,才讓冉從秀一家及鄰居擺脫困擾。

「目前,我們已完成轄區內20家酒店及餐館的油煙汙染整治,全部實現了油煙達標排放。」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定期開展巡河

營造積極氛圍

三合街道整改突出環保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也使得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但此項工作並沒有結束,這只是分年度推進落實的第一步。

「我們要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我縣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及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各項工作,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重慶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龔仕芳說。

三合街道檢查企業環保

下一步,三合街道將營造積極氛圍,著力豐富公眾參與形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作用,引導全社會和廣大群眾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藉助媒體平臺,宣傳報導整改工作做法及成效,加強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群眾監督。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努力使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記者李達元)

相關焦點

  • 我市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
    為全面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以優異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1月8日下午,我市召開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邵全卯副市長講話,趙文棟副秘書長主持。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各區、縣(市)設分會場。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景德鎮市...
    督察認為,景德鎮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環保專項整治問題整改和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要進展。2019年以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環委會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次,制定出臺《景德鎮市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職責》。
  • 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樣本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落實好這一戰略部署,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樣本。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機統一、相輔相成,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打好標誌性的重大戰役,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認真貫徹落實「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深邃歷史觀」。
  • 發改委解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徐紹史同志就此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提出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制度、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完善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10個方面的重大制度。
  • 常州全面實施「土十條」,確保土壤生態環境安全
    摸清家底、防控風險、有序修復全面實施「土十條」,確保土壤生態環境安全6月2日,在天寧區某地塊,受天寧區生態環境局委託,江蘇龍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對重點行業企業地塊進行現場布點採樣。而這家機構正在進行的現場採樣調查是企業用地調查工作的重要一環,專業性強,技術和質量要求高,涉及環節複雜。進行土壤採樣時,每進行一個取樣步驟,都需要將現場採樣信息上傳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管理系統。近年來,我市全面實施「土十條」,不斷摸清家底、防控風險、有序修復,確保土壤生態環境安全。
  • 2019年廣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總結
    2019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為核心,全力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整改,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2019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專欄2  全力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  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  截至2019年底,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的4個方面56個問題293項具體整改任務,基本達到整改目標時序進度要求,2019年底前應完成236 項整改任務,
  • 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節前檢查,發現這些企業存在環境問題!收好提醒函→
    某金屬製品廠按照要求對其壓鑄機集氣罩進行升級改造,提高廢氣收集效果1月14日,結合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形勢,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二支隊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開展相關問題企業整改情況後督查,先後檢查了南海區裏水鎮和順和桂工業區的5間涉氣企業。
  • 新華網評:生態文明建設要嚴守三條紅線
    宋 燕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重要原則、進行了具體部署,發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進軍號令。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 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天津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
    三年規劃建設,天津市綠色生態屏障「小荷已露尖尖角」, 「天」字形骨架「骨骼」日益堅實、豐滿。今年屏障區內植樹數量為近年最多。明年,環首都東南部的這片綠色生態屏障,將煥發更加彭勃的生機。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打造美麗天津,著力保護生態環境。
  • 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在對待自然問題上,恩格斯也曾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 一文學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這一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等,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三亞出臺方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列100條分解任務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三亞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嚴朝君在會上就實施方案進行了說明。 實施方案提出,三亞市要堅持生態立市,將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作為責任的紅線,全面治理生態環境方面突出問題,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中爭當先鋒。 實施方案提出三亞市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分階段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力爭實現一年開好局、兩年見成效、五年大提升。
  • 生態環境部通報黃岡市羅田縣環境汙染問題查處問責情況 - 經濟日報...
    本報北京4月2日訊 記者曹紅豔報導:生態環境部2日通報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經濟開發區環境汙染問題查處問責情況,多名領導幹部被問責。通報指出,羅田縣及其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對有關企業未建治汙設施即投入生產問題置若罔聞,甚至暗中支持企業違法生產。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8月,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對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經濟開發區環境汙染問題開展了專項督察。
  • 【地評線】京彩好評:畫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延長線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時強調,「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這再次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畫好生態文明建設的延長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夏傑長: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發展轉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在重點突破中實現整體推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
  • 潘賢掌赴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進行調研
    1月7日,冒著凜冽的寒風,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潘賢掌到新成立的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進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軍參加調研。
  • 從「一座孤站」到基本全覆蓋 看成都市新津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
    水環境自動監測方面,先後建成國家站1座、省級站2座、市級站10座和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站2座,基本實現出入境和重點流域全覆蓋。」監測站負責人如數家珍。除了硬體設施得到大力改善,在人員方面,新津區也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部門橫向協同、鎮街道全面參與的大環保格局,區生態環保局有了一大群「外掛」人員。
  • 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生態文明重要講話中的哲學思想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習近平擔任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以來,十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他從人類共同利益的唯物主義立場出發,來討論生態文明問題,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