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學習的小饅頭
姓氏,是一個人的標誌,也是一個家族的標誌。
我國有《百家姓》,但並不是說在姓氏上只有幾百個而已,而是將姓氏統稱為《百家姓》,從對《百家姓》的重視程度上,就可以看出,我國人民對姓氏的重視程度,隨著時代的變化,起名不再是從一而終地按照父姓來取名,在變化下,很多要二胎的家庭,都會選擇讓孩子隨母姓。但如今看來,這種二胎隨母姓的取名方式已經成過去式了,如今給娃起名,可參照這幾種方式。
二胎隨母姓,區別對待太明顯,寶媽後悔不已
作為90後的寶媽小麗緊隨時尚,由於自己嫁人嫁得遠,而自己又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小麗和老公商量後,決定生下來的二寶隨母姓,讓小麗的爸爸媽媽能安心放心。但沒想到,沒等孩子成年,隨母姓這種弊端就暴露出來了,如今的小麗後悔不已,為啥當初就讓二寶隨了母姓了呢?
二寶出生後,小麗在戶口上給二寶上了自己姓氏的名字。而三歲的大寶則隨父姓,取了名字。但過了幾年後,小麗帶著二個孩子回娘家,明顯發現媽媽偏向小兒子,而大兒子雖然委屈,但從來沒和小麗抱怨過。
這天,大兒子和小兒子發生矛盾,小兒子打了大兒子一下,大兒子剛要還手。就被小麗的媽媽叫停,然後就摟著小孫子,對大孫子開始教育,說大孫子不懂事。這時,大兒子也很委屈,於是就對姥姥說「姥姥偏心」。一聽這話,小麗的媽媽直接就說:「我不偏心小寶,偏心誰?你們老李家沒有一個好玩意」。
這話讓小麗聽到了,小麗拉過大兒子,對媽媽開始說教。而媽媽卻很無所謂地說:「小寶才是我老王家的人,你這大兒子可不是。」這時小麗才意識到,原來因為姓氏的緣故,作為姥姥的心早就偏向小寶了。這個發現讓小麗後悔不已。
面對不同姓氏的孩子,大人尚且偏心而不自知呢?別說是孩子了,當孩子聽到自己與兄弟姐妹之間的姓氏不同時,會不會也產生隔閡呢?相信這是必然的。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區別對待,讓二胎隨母姓這種取名方式成為過去式,如今,這幾種取名方式,更適合二胎家庭。
適合二胎家庭的幾種取名方式
面對二胎家庭或新生兒家庭來說,以下這幾種給娃取名的方式更適合,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第一種:父姓+母姓+單字形式。在給孩子取名時,父母可以使用父姓+母姓+單字這種姓氏給娃取名。這即表示出了父母對孩子的孕育之情,又避免了孩子的歸屬問題。同時也表達了對孩子的美好祝願,這種給娃取名的方式建議父母可以嘗試。
第二種:父姓+母姓+日期形式。這種方式給娃取名,將單字變成值得紀念的月份與日期,能時刻提醒自己記住,給娃解釋取名含義時,也充滿了愛意。對孩子來說,這種取名的方式也是表達他們對愛情結晶品的重視。
第三種:父姓+期望+母姓。在給娃取名時,父姓+期望+母姓這種方式,也是建議使用的。而且這種情勢給娃取3個字的名字或4個字的名字都可以的,好聽又好記。建議年輕父母或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取名的父母,用這種方式給娃取名。
除了這樣給娃取名外,對於孩子的名字來說,也有這些注意事項要遵守。
給孩子取名時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不要起繁體字。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取繁體字的名字。這會給幼兒書寫帶來困難。也會阻礙孩子對書寫文字的興趣。因此,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一定不要取繁體字的名字。
注意事項二:不取諧音不好的名字。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寓意不好的諧音名字,都會被其他同學嘲笑,因此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取諧音寓意不好的名字。當諧音不好使,會讓孩子被嘲笑,起外號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給孩子取名字,一定要注意諧音問題,不要觸犯這2類注意事項。在二胎家庭中,也要注意不要再讓孩子隨母姓了,這對手足親情也是會有影響的。
今日話題:你對二胎隨母姓怎麼看。歡迎留言
你的點讚是我的動力。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