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數位化」轉型 撬動「治理力」提升——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推出...

2021-01-19 澎湃新聞
依託「數位化」轉型 撬動「治理力」提升——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推出營商服務「新5條」

2021-01-16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15日上午,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推動數位化轉型 提升營商服務能級的若干措施》。

(→點擊查看此前報導)

此次推出的營商服務「新5條」,將「數位化」充分融入市場監管「全領域」,成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撬杆」。

以共享信息「數位化」,助力註冊登記「便利化」

隨著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名稱自主申報、經營範圍規範化表述等一系列簡政放權舉措的先後推出,註冊登記的便利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住所事項一直難以突破。究其原因,因為房屋的類型多樣、布局不一、產權證明錯綜複雜,根據《上海市企業住所登記管理辦法》,住所使用證明少則有產權證、租賃合同2份,多則有竣工備案證、平面圖、轉租合同等十幾份,可謂是「千房千面」,很難對住所證明材料標準化、統一化,也為全程電子化的實施增加了難度。

如何既方便企業,又守住風險底線,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在徐匯區「一網通辦」現場服務平臺上打造的「住所云」,是一次積極的探索實踐。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主動對接全區商務樓宇、商業綜合體、園區等管理方,掌握產權證明信息、企業入駐情況等相關信息,並匯集上傳至「住所云」,做到了各類載體「一體一庫」。凡是入駐在「庫」內企業,辦理註冊登記時,僅需提交租賃合同1份住所材料即可,實現了「一庫通辦」。目前,港匯、東航等首批20幢樓宇、園區已入「庫」,已有20餘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據了解,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正在積極對接區行政服務中心,與公安部門、房管部門聯動,儘快將「住所云」打造成為全區住所信息的「數據中臺」,實現資源共享、按需使用。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在徐匯區辦理120多個行政審批事項,「住所云」內的住所證明材料將無需提交。同時,「住所云」內數據的統一性、規範化的優勢,也將破解線下材料標準不一致的難題,將大大加快「一網通辦」全程電子化的全面推行。

以創新突破「數位化」,驅動工作規則「標準化」

數位化同樣需要標準來支撐、來保障。疫情期間,為了解決企業路途往返帶來的病毒傳染風險、搶回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出臺了《支持復工復產復市若干措施》,將審批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推出了餐飲企業視頻現場核查等新模式、新路子,央視《新聞聯播》等多家媒體予以報導。實施以來,已有近200戶餐飲單位享受到這些舉措帶來的便利。

如何將這些數位化的「創新突破」,固化上升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規則」。此次,徐匯區市場監管部門在總結評估餐飲企業視頻現場核查的基礎上,制定了視頻核查規範,製作了供申請人參考的現場核查視頻樣本,確保標準統一、評判客觀,真正讓企業感受到上海這座「數字城市」的規範和便利。

以戰時舉措「數位化」,推動常態管理「智慧化」

「數位化正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疫情期間,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承擔了全區沿街商鋪的疫情防控工作。200餘名一線幹部,9000多家沿街商鋪,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重。為提升工作質效,「匯商碼」應運而生,全面歸集沿街商鋪註冊許可、監督檢查、疫情防控、消費評價、政策信息等方面數據,形成管理者、經營者、消費者各得所需的應用場景,實現了「一店一碼、互動互聯、共治共享」。

此次,「匯商碼」再升級,將應用場景從沿街商鋪擴大至企業總部,開通「一鍵直通」功能,精準推送惠企政策,收集企業意見建議,用數位技術實現「企有所需,我有所應」。此外,根據當前疫情防控新要求,拓展應用功能,將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疫情防控納入其中,依託小程序,實現「企業自查、異常預警、監管核查」的全流程數位化監管。

以方式路徑「數位化」,響應企業需求「個性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等相關規定,經營主體證照等相關信息應當公示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但因為重視程度、經營場地、製作成本等多種原因,部分商家並未嚴格履行證照公示規定,將證照隨意擺放,甚至束之高閣。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在明確商鋪公示信息要素、確保規範的基礎上,鼓勵經營者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證照公示的渠道、載體、方式。比如,鼓勵經營者根據裝修風格,自行設計製作信息公示牌,讓信息公示與整體氛圍融為一體,甚至錦上添花。再如,針對不具備證照懸掛場地的商家,支持數位化公示,通過電子顯示屏將相關信息一目了然予以展示。下一步,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也在積極探索線上公示方式,通過二維碼、APP、小程序、公眾號、電子相框等載體,真正實現信息公示「數位化」。

以多方協同「數位化」,實現難題破解「高效化」

「數位化」手段也為消費糾紛處置的提速增效立下了「汗馬功勞」。近年來,隨著消費活躍度的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大幅上漲和投訴渠道的更為暢通,投訴數量持續上漲、高位運行。僅2020年,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接受投訴舉報量高達45000餘件,同比增長43%。消費者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監管部門聯繫企業,企業反饋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再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兜兜轉轉,無論是對消費者、經營者,還是政府部門而言,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徐匯市場監管局積極引導企業加入「ODR」(全國12315網際網路平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企業系統),開展「屏對屏」「線對線」的在線調解模式,實現消費投訴受理「零時差」、處置「零跑動」、反饋「零接觸」。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ODR」,對企業加強業務指導、信息交流,幫助企業提升消費糾紛化解能力,將消費糾紛化解在源頭。截至目前,徐匯區已有21家企業加入了「ODR」,2020年投訴處置解決率達84%,時間最短的可實現實時受理、當天反饋。相信在此項新政的推動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ODR」,投訴舉報處置效能將會實現「質」的飛躍。

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毛潔表示,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數位化將成為提升營商服務能級的關鍵之舉。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以數位化的方式,服務區域發展、破解治理難題,助力構建數據驅動、技術賦能的最優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作者:區市場監管局

記者 :張文菁

部分圖片來源於新民晚報

原標題:《依託「數位化」轉型 撬動「治理力」提升——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推出營商服務「新5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徐匯市場監管局依託「數位化」轉型再推優化營商環境新5條
    在徐匯區,今後藉助「住所云」,只要提交租賃合同1份住所材料就行。今天上午,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發布《推動數位化轉型提升營商服務能級的若干措施》,推出營商服務「新5條」,將「數位化」融入市場監管「全領域」,成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撬杆」。隨著「證照分離」、名稱自主申報、經營範圍規範化表述等一系列簡政放權舉措的先後推出,註冊登記的便利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住所事項一直難以突破。
  • 上海攜手長三角G60城市開啟產業數位化新局面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對記者表示,2020年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年,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位化進程。2020年3月,騰訊就和上海松江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將數據中心落地松江。未來希望以此為依託,搭建服務整個G60科創走廊發展的數位化底座。邱躍鵬說,騰訊雲產業生態中已有超過8000家合作夥伴,共同助力上海以及長三角區域的數位化升級與發展。
  • 上海城市生命體徵系統將於近期發布,助力城市治理數位化轉型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徐惠麗透露,上海城市生命體徵系統將於近期發布,助力城市治理數位化轉型。未來將通過「一網統管」,出臺一系列城市運行生命體徵,助力精準預判,更好地應對城市可能存在的潛在危機。何為城市運行生命體徵?
  • 政府數位化轉型,湖州有「密碼」
    推進數位化轉型是省政府的「一號工程」,出發點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根本目的是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第一百〇七期 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
    率先探索新經驗,用數位化方式創造性解決超大城市治理和發展難題;率先應用新技術,用數位化場景牽引技術創新和廣闊市場空間;率先轉換新動能,用數據要素配置連結全球資源、大力激發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潛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創造人民城市數位化美好生活體驗,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奠定紮實基礎。
  • 「16213+」,長沙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密碼
    網際網路金融機構擠壓市場、客群規模紅利消退等因素,使傳統銀行陷入生存危機,銀行紛紛謀求數位化轉型進行自救。在金融科技的賦能下,銀行的生態構建、場景設計、架構重塑、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智能風控、精準營銷等方面均取得不少突破。不過,現實情況是,大型銀行已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搶佔發展先機,而城商行被甩在後頭,人才、技術力量處於劣勢。
  • 2020 IDC中國數位化轉型卓越獎花落五家「未來企業」,鋒芒畢露
    IDC發現,2020年IDC中國數位化轉型大獎與往屆相比有如下四大特點:  1. 數位化轉型價值和意義普遍得到認可  提交案例數量比去年增長25%;並且案例的質量明顯提升,數位化轉型的收益進一步量化;公司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生產、銷售、客戶等部門更加重視。  2.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各地圍繞新基建也紛紛推出重點建設項 目,上海計劃自2020年起3年內投資約2700 億實施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昆明計劃2020年投資500多億元在人工智慧、「智慧+」等領域。數位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有利於探索、創新數位技術在農業農村的融合應用,可大力推動農業數位化轉型。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根據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聯合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50人論壇發布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中小銀行在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如人才匱乏、組織體系滯後、數據治理能力薄弱等。
  • CIO40: 「企業架構數位化轉型」 10000字有感
    #004企業信息化到數位化的升級,建立3種核心能力#1- 差異化:開創新的業務模式和商業價值,舊的模式快速顛覆。2- 反應能力:企業必須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且能對市場機會、客戶需求和競爭對手做出快速反應。3- 運營效率:高效率和低成本是企業永恆的追求,只有應用新的技術和創新,才能持續優化。
  • 九卦| 銀行數位化轉型面臨哪四大問題?
    >  科技創新必然帶來整個社會到企業的變化,涉及到市場主體的數位化轉型——無論它本身是數位化的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同時還帶來了新的授信後管理的方式——因為依託於數位化服務,我們對客戶更加了解。第一,業務數位化  第二,數字業務化  第三,數位化治理
  • 《意見》解讀:上海「全面城市數位化轉型」普陀區率先啟動
    1月6日,「普陀區城市數位化轉型應用場景研討會」在上海環球港召開,此前不到48小時,1月4日晚,上海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城市數位化轉型意見》),要求深刻認識上海進入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重大意義,並明確了城市數位化轉型的總體要求。
  • 而立之年展望新十年 蘇寧零售雲探索數位化轉型新模式
    直播現場,蘇寧老總與多位頭部品牌老總,共同推出一系列家電爆品、高端產品、快消優品的降價特惠活動,為消費者獻上一次酣暢淋漓的新年直播購物盛宴。加快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 業績迎指數倍增長「2020年,蘇寧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加快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持續加大離店銷售的投入。」
  • 張華生:打造有「土」味的數位化轉型
    有形渠道上,推進物理網點向智慧網點轉型,引導客戶向智慧櫃檯走,充分釋放櫃檯能量,提高電子機具使用效率。無形渠道上,依託現有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微銀行等,於疫情期間創新推出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在手機銀行開立啟用、微信添加拓展上做文章,布局線上流量聚集。同時做強做大社保卡、聚合支付、ETC等渠道載體,尤其是發揮本土優勢,聯合社保局設點制卡並激活。
  • 數字治理助推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慧化
    城市大腦是為城市生活打造的數位化界面,市民可以通過它觸摸城市脈搏、感受城市溫度、享受城市服務,享受數位化民生便利,城市管理者通過它配置公共資源、做出科學決策、提高治理效能,享受數位化政務效益。雲棲小鎮是杭州城市大腦的發源地,也是浙江重點數字經濟產業平臺之一,逾8000平方米的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不僅採用大量數位技術前沿應用,也催生了數字賦能新產業。
  • 陶瓷衛浴「暖春行動」重錘出擊撬動高端市場
    新春伊始搜狗,在經歷了2011年系列調控政策、原材料價格上漲、高渠道成本等「寒流」之後,順利「過冬」的陶瓷衛浴市場似乎也開始躁動起來。無論是TOTO、摩恩等國外品牌,還是斯米克、冠軍、諾貝爾等國內企業,新年過後也紛紛推出了「暖春」行動。
  • 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晚訂早送」已成白領普遍需求
    上海深化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 12月24日,上海市普陀區近鐵城市廣場近鐵e站,一場數位化助力上海早餐工程啟動。作為企業代表,餓了麼平臺透露,今起,其全新推出早餐創新預定服務,在餓了麼首頁APP專區的早餐預訂服務,消費者可在前一晚通過餓了麼APP首頁「早餐預訂」頻道進行預訂,自由選擇第二天上午任何時段送達。
  • 【數據治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黃浦打造全市領先的「數字治理應用...
    >為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發揮中心城區的核心功能和綜合優勢,黃浦區於近期出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將在數字治理應用示範、數字產業引領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創新環境打造等方面深化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打造全市領先的「數字治理應用示範區」。
  • 解碼魔都 | 述評:數位化轉型於上海,既是必答題又是加分項
    也是有了十多年的努力,為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作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複雜巨系統的特徵,城市建設、發展、運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織、錯綜複雜,必須充分運用數位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會治理新路子,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理論篇》01—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作者按:讓我們一起開啟《企業數位化轉型》之旅,希望大家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歡迎關注、轉發、留言和評論。數位化轉型是什麼?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位化轉換(Digitization)、數位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 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開發數位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數位化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