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是明朝萬曆十年,這一年萬曆皇帝朱翊鈞還不到20歲,內閣大臣張居正去世。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達到中國澳門港,開始在中國傳教。10月5日,義大利人一覺醒來,時間居然莫名地變成了10月14日。這中間的十天居然憑空消失了!
世界歷史上,確實沒有1582 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這十天,如果你不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打開自己的手機,查看日曆。當你翻到1582年10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10月4日之後,突然就是10月15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難道是你的手機出問題了嗎?請不要懷疑你的手機有問題,因為歷史上確實沒有這十天。在這十天裡,沒有人出生,沒有人死亡,也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過……因為在現行曆法中,這十天的間隔時間為零。
其實原因很簡單,由於古代曆法並不完善,才導致人們不得不抹除這十天。從公元前45年凱撒大帝建立羅馬帝國時,就開始使用《儒略曆》,但是《儒略曆》所測算的平均年長是365.25天。而後來的天文學測量,實際的太陽年是365.24天。也就是說後者比前者每年相差了十幾分鐘,經過1600年的累計,已經多了十天。
1852年由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宣布廢除舊曆開始使用《格里曆》。格里曆開始實行時,同時規定,原先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為格里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刪除,但原有星期的周期保持不變。格里曆的紀年沿用儒略曆,自傳統的耶穌誕生年開始,稱為「公元」。
中國於1912年,有孫中山發布《改歷改元通電》中,開始在正式採用公元歷,取代傳統使用的中國曆法夏曆(農曆)。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中國歷代制定的曆法都非常多,如太陽曆、太陰曆等,還有各個少數民族的曆法彝族歷、逮歷、羌歷、藏曆等,在我們現階段還有廣泛的應用。然而中國最早的曆法源自何時都無從考證,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中的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曆法一般認為源自商朝時期,古今已經有4000多年。從黃帝曆法到清朝末期,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重大影響。
日曆的產生是為了解決人們生活、種植、出行等種種問題,而且古人根據曆法總結出二十四節氣,反映季節的變化,人們只需要根據節氣就知道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收割。所以農曆是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當然現在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二十四節氣已不再實用,它變成一中獨特的中國文化。
測量地球的公轉周期並不是十分困難的,早在四千年前就已經精確測量出來,然而得出的一年365.24天如何安排到12一個當中,是一個非常具有智慧性的問題。這就導致每個月有30天也有31天的,還有28天,29天的。
那麼現今使用的公曆就是精準的嗎?並非精準,因為根據現代的銫原子噴泉鍾和天文觀測的世界時對照會發現,地球自轉在變慢,平均每3年慢2秒。之前發文時間到底是什麼,你真的了解時間嗎?有詳細介紹,這必然會導致現在運行的公曆也存在偏差,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莫名消失的10天會再次出現。
好奇的朋友把你查詢的截圖曬出來,看看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