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坡石坍塌黃河水直衝土河堤 村民擔心河堤塌方屋毀人亡 2012年07月04日 來源:齊魯晚報 【PDF版】
▲護坡石坍塌,河水直接衝刷土堤。 見習記者 宋立山 攝
▲護坡石完好的河堤,可以抵禦河水的衝刷。 見習記者 宋立山 攝
本報見習記者 宋立山
目前,黃河已經進入主汛期,防汛成為省城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但近日長清區歸德鎮董莊村多名村民向本報反映,該村西北方向黃河河堤上的部分護坡石坍塌,不斷上漲的黃河水直接衝向土河堤,容易造成塌方,上千村民的安全受到威脅。
記者探訪:
護坡石坍塌五六米
3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清區歸德鎮董莊村。黃河從該村的西北方向流過,村民傍居河水之陰,河壩位置略高於村落,稍成地上河之勢。
村民董先生說,黃河沿途的河堤多為土堤,經不起河水常年衝刷,容易發生塌方。為了防護河堤,要在傾斜的堤面上填大石塊,用以緩解河水的衝刷。「沒了石頭,土壩子就會一點點塌方。」
在河堤中段,有一處用於灌溉的提水站,村民所反映的坍塌之處緊挨著提水站。「本來也有護坡石,但都塌下去了。」董先生指著提水站北側的河堤說。
為了防汛,五六年前,河務部門曾經在此填過護坡石,大大加固了河堤。但是去年,隨著河水的不斷衝刷,護坡石下面的河堤也跟著往下塌,慢慢地,不少護坡石都滑到河裡去了。
記者看到,在提水站南側的河堤斜面上,都覆蓋著一層護坡石,護坡石高出水面一米;提水站北側,一段五六米長的河堤上要麼沒有護坡石,要麼護坡石已經被河水淹沒。過了這個缺口,再繼續往北看,河堤上都有一層護坡石,曲折蜿蜒,像一條長龍。
記者注意到,在河堤沿線,每隔幾十米遠,都會有一大堆堆放整齊的大石塊。據村民介紹,這就是護坡石,遇到河堤損壞或者其他險情,就會往裡面填護坡石。
護坡石就在眼前,村民為何不自己填補?「護坡石都是河務部門的,沒有他們的允許,村民可不敢亂動,不然就是破壞防汛工作。」董先生說。
村民擔憂:
土壩塌方屋毀人亡
「別小看這幾塊石頭,沒了石頭,要是遇上大水,土壩子兩天就能塌到村裡去。」董先生說,「土堤這麼不結實,哪經得起這樣衝刷,很容易發生塌方,一點點塌進河裡。」
董先生說,以前沒填護坡石時,土壩子經常被衝塌。早些年,提水站南側的河堤和北側的河堤在一條線上,僅僅不到10年時間,南側的河堤就被衝掉三四米,向堤外的楊樹林挪了不少。
「水流平穩時沒事,但漲水時,河水會強力衝刷河堤,消水時,河水會抽掉河堤上的土層。」董先生說,尤其是對岸村莊的河堤用水泥、石頭充分加固之後,上遊下來的河水衝向水泥壩子,猛一下回衝這邊的土壩,威脅更大了。
據村民介紹,每年的6月19日,黃河上遊會提閘放水衝沙,水大約一個星期就能湧到董莊村。前段時間天氣乾旱,水位一直不高,大家也沒太在意塌方的現象,但衝沙放水後,水位迅速抬升,沒有護坡石的河堤被衝塌了不少。「到了汛期,黃河水會更大,土壩子能受得了嗎?」大家開始擔心起來。
董先生說,別看現在還沒事,沒有護坡石的土堤一旦塌方,速度會非常快,一個小時就能塌進去好幾米。據董先生回憶,50年前,他只有10歲,家裡的2棟房子距河堤只有20米遠,趕上有一年發大水,眼看著土壩子朝著房子塌去,一天一宿工夫,16米寬的院子全塌進河裡。「現在,最近的住戶距河只有30米遠,一旦塌過來,可是人命關天,全村上千口人呢。」董先生擔心地說。
河務部門:
目前穩定無需修補
沒有護坡石,河水會不會衝毀河堤,威脅村民安全?對此,記者採訪了長清區黃河河務局。
長清區黃河河務局的一位負責人說,已經接到村民反映,並派工作人員到該處河堤查看情況。但現場查看發現,這段河堤並沒有出現異常情況,早在幾年前護坡石就已經坍塌了,黃河漲水之前和漲水之後,土河堤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不像村民說的那樣,塌進去1米多」。河堤的土層結構沒有出現異樣,既沒有大面積的裂縫,也沒有塌陷。
「像這種情況,河堤尚處於穩定狀態,沒有必要修補。」這位負責人還提到,對於每年的防汛工作,河務部門不敢有絲毫懈怠,但是防汛資金有限,不可能覆蓋所有的小修小補,要優先整治具有較大防汛隱患的河段。防汛搶險需要逐級報批,發現防汛隱患之後,要將隱患地點的圖片上報到省市主管部門,「上級部門同意之後,我們才能對河堤進行修補」。
這位負責人還說,長清區境內的黃河河堤一共綿延31公裡,比較長,但是沒有防汛壓力較重的大壩,主要是加固與河道平行的河堤。區河務部門在每個街道辦事處都設有1個工程班,負責巡查河堤,及時發現重大防汛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