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為何是「爸爸」?讀了這篇你就知道

2021-01-17 音樂與生活

十八世紀下半葉的維也納,既是奧地利的首都,又是音樂活動中心,也是世界各國作曲家施展才華的聖地。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樂派的開始人約瑟夫.海頓(1732~1809),就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被世界譽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傑之一。


約瑟夫.海頓1732年4月1日出生在奧匈邊境羅勞村的一個鞋匠家庭。1809年5月31日在維也納病逝,享年77歲。海頓從小就經常接觸並熟悉了奧地利民間音樂和教堂音樂,從而造就了他在交響音樂和弦樂四重奏方面的突出創作,為世界的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作出了巨大貢獻,後來被世界稱為「交響之父」和「四重奏之父」。


海頓的生平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青少年時期學習經歷


1738年,6歲的海頓,離開了他的家鄉到海英堡跟弗朗克學彈撥弦、古鋼琴、小提琴和唱歌,由於海頓天生有一副好嗓子,8歲的時候在維也納著名的史蒂芬教堂唱詩班選中,成為了合唱團中的一名唱手,就是在那裡,海頓刻苦地學習了音樂理論知識與鋼琴演奏,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海頓的嗓子逐漸開始沙啞,最終不得不離開唱詩班,流落街頭,靠賣藝為生。在這階段當過僕人、送信員、擦皮鞋、家庭教師等工作,他在義大利音樂家波波拉家當僕人和鋼琴伴奏期間,學到了音樂創作方面的一些知識,1750年寫出地步彌撒曲,1751年完成了第一部小歌劇《阿斯莫希伊》。到1753年海頓開始研究傳統音樂,並創作一些弦樂四重奏作品。1759年,27歲的海頓寫出了《第一(D大調)交響曲》,但那時海頓的音樂作品未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二、埃斯特哈奇時期(1761~1790)


1761年海頓被匈牙利最富有的巴雅爾.安東.埃斯特哈奇公爵聘為埃斯特哈奇宮廷副樂長,後來升為樂長。在宮廷工作的30多年的時間裡,海頓在藝術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1761~1770年這期間,他創作了《阿契德和加拉太》、《生日清唱劇》、《哈利路亞交響曲》等許多歌劇作品,其中音樂作品加入了弦樂四重奏創作手法。這一時期,海頓的創作風格還濃厚地帶有宮廷浮華的音樂風格特點。從1771~1790年起,海頓的創作風格發生很大的變化,逐漸擺脫了宮廷音樂表面華麗的風格,開始創作了具有古典風格的6首《「太陽」四重奏》、《升f小調「告別」交響曲》、《D大調提琴協奏曲》、《雲雀四重奏》等許多作品。


三、維也納時期(1790~1809) 


1790年9月,埃斯特拉奇公爵逝世後,海頓來到了維也納,他在音樂創作上完全得到了自由,並在同年12月15日去了英國,在英國,海頓受到了英國皇室以及英國諸多音樂家的高度讚賞,從此名聲大振。在那裡創作出了《驚愕交響曲》和《倫敦交響曲》等,演出獲得很大成功。1794年海頓第二次到英國訪問的一年半的時間裡,又創作出了《軍隊》、《時鐘》、《鼓聲》和《倫敦》等6部交響曲。1797年在維也納完成了《神佑我主》(後定為奧地利國歌)、《創世紀》等作品,演出都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熱烈歡迎。1801年4月24日海頓完成了最後一部清唱劇《四季》。這部作品是海頓的經典之作,就是海頓創作經驗的總結,又是人生觀和道德觀的集中體現。1804年拿破崙稱帝後橫掃歐洲大地,海頓聽到拿破崙要攻打維也納的消息後極為震驚,長期的精神過度緊張,極大地影響了海頓的創作,1809年2月拿破崙第二次攻入維也納,使他又受到重大刺激,於當年5月31日在維也納逝世,享年77歲。


海頓一生音樂創作的種類及數量


海頓是世界上罕見的高產作曲家,他的一生創造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大致可分為交響曲、室內樂、聲樂三大類。


1、交響曲


海頓在所有音樂創作中,在交響曲創作中的成就最大。據史料記載,海頓一生共完成了共104部交響曲創作。他的創作風格確立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交響曲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海頓兩次到英國訪問先後創作的共12部交響曲。這12部交響曲既顯示了他的創作特點又鞏固了古典交響曲創作風格的地位。


2、室內樂


室內樂指在小型的房間裡進行演奏、演唱的演出形式(獨唱、獨奏、重奏)。海頓共創作完成了80多首弦樂四重奏、100多首三重奏,52收鋼琴曲,9首小提琴協奏曲、6首大提琴協奏曲,16首其它器樂協奏曲和若干器樂小品。弦樂四重奏是海頓室內樂月創作具有代表性的室內樂形式。


3、聲樂


海頓一生當中除了器樂作品創作外,也寫了很多聲樂作品,共完成了23部歌劇、13首合唱清唱劇、18首獨唱清唱劇、14首彌撒曲和5部清唱劇。清唱劇中以《創世紀》和《四季》最為著名。


海頓音樂作品創作的風格與貢獻


海頓開創並奠基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他在借鑑和總結了前人的創作經驗和成就的基礎上,使交響曲和奏鳴曲的創作風格完美地綜合最終確定了交響樂曲式和樂隊編制。為世界的交響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海頓規範了交響曲的四個樂章結構形式、嚴格的套曲形式。廣泛地運用了奧地利民間音樂及民歌作為創作的音樂主題,使交響音樂有著濃鬱的民族音調和鄉土氣息。


第二,海頓開創了弦樂四重奏的體裁形式。借鑑了和吸收了交響曲的結構形式,讓各個聲部的音響、音樂內容與形式均衡,使四重奏作品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第三,海頓的作品充滿了新生的活力。具有樂觀、向上的感情,通過他的作品也展示了海頓個人高尚品質的完美體現,從而留下了一個偉大藝術家的品質。

相關焦點

  • 紀念海頓逝世211周年|15部交響曲珍藏「海頓爸爸」一生輝煌
    以下15部交響曲是海頓數量驚人的一百多部交響曲中的精華,值得收藏。0183號「母雞」匈牙利 艾斯特哈希(1785)Symphony no 83 in G minor, H 1 no 83 "The Hen"這是海頓的第三部「巴黎交響曲」。「巴黎交響曲」是海頓的第82至87號交響曲的總稱。作於1785-86年。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慢板與迴旋曲》K.617莫扎特最心愛的朋友,是他精神上的父親,「海頓爸爸」。海頓比他大24歲,亦師亦父。在那個年代,只有海頓真正認識莫扎特的才華,他對莫爸爸說,你兒子是最天才的音樂家。如今大眾知道海頓,是因為他寫了德國的國歌。其實海頓的功績遠不僅在此,他是交響曲和弦樂四重奏的創始人,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爸爸」。
  • 海頓就是這樣幽默
    我喜歡海頓,不是因為他是堂而皇之的「交響樂之父」,而是因為他很有喜感,日子過得苦哈哈的時候,聽聽他的音樂,馬上就能破涕為笑,重新挺起胸膛做人。  他故意在《第90交響曲》的結尾設兩處綿長的停頓,讓觀眾誤以為樂章到此結束,拼命熱烈鼓掌,但其實這是他200多年前就挖好的幽默陷阱,一次次把觀眾騙到手,然後自己躲在不知道什麼地方得意地笑。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海頓先生
    古典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有很多,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海頓來進行分析。希望通過一下簡單粗暴的分析,能夠讓大家對海頓這位交響樂之父有一定的了解。(一)海頓海頓(Joseph Haydn,1732-1909),奧地利作曲家,全名弗朗茨·約瑟夫·海頓,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綽號為「海頓爸爸」,被後人尊稱為「交響樂之父」。
  • 海頓爸爸的鋼琴作品像父親一樣溫暖!
    海頓早期作品創作於巴洛克之風過時之際,適時,海頓仍處於不斷學習與汲取音樂知識的階段,其曲風還未固定形成,因早期細緻地研究過巴赫的作品,故而對早期海頓的音樂作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創作早期,海頓的最典型代表作品為Hob.XⅥ/11,G大調,由三段樂章組成,其中兩段短小而精悍,整部樂曲才4頁,堪稱海頓早期作品的經典。
  • 海頓爸爸有一項比交響曲更大的貢獻,你造嗎
    1796年,奧地利和法國開戰,這一事件激發了海頓寫作國歌的豪情。不久之後,海頓用《上帝保佑弗蘭茨皇帝》作為歌詞,以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為旋律基礎寫成了合唱曲——《皇帝頌》。1797年2月12日,在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生日當天,這首國歌在維也納國家劇院和各地的大劇院同時演唱。有趣的是這首當時的奧地利國歌現在是德國的國歌。
  • 青年導演海頓難忘15年軍旅生涯 鍾愛"抗日"題材劇拍攝
    【解說】6月19日,青年導演海頓攜手趙恆煊、楊峰、趙小川來到江蘇省會南京,為抗日題材電視劇《尖刀出鞘》宣傳造勢,並就眼下螢屏中出現大量的諜戰、抗日劇分享了彼此心得。導演海頓表示,優秀的抗戰題材影視劇不僅可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且還可以教育更多的年輕人勿忘國恥。
  • 交響樂之父海頓,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
    合唱練習又開始了,當唱到一個獨唱部分時,海頓借來一份樂譜,用他那優美的聲音唱了起來。開始,大家覺得突然,但由於他唱得太好了,所以,等歌曲唱完後,不約而同地拍起手來,隊長也被感動了,「你的歌聲太美妙了,你是誰?」「我叫海頓,剛才我很冒失,失禮了!不瞞你說,我找不到工作,今天還沒吃一口飯,只想謀個職業,所以聽完海頓的一席話,隊長請他吃了一頓美餐,同時,留他在』合唱團,結束了流浪生涯。
  • 奧地利「海頓年」圓滿結束
    奧地利「海頓年」圓滿結束 200周年舉辦的「海頓年」活動日前落下帷幕。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1809年5月31日去世,奧地利布爾根蘭州首府艾森施塔特是他生前主要生活和工作過的城市。音樂界人士評價他的音樂作品清新、淳樸、幽默,將嚴謹的音樂邏輯與奧地利優美的自然風光、質樸的鄉土人情、典雅的貴族傳統融為一體,極大地體現了奧地利傳統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
  • 海頓喊你起來聽音樂
    今天我要介紹兩首海頓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大家應該已經猜到了,就是《驚愕交響曲》。這首曲子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流傳著一個故事:海頓為了嚇醒那些在音樂會上睡覺的人,特意在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催眠似的音樂中突然加大音量,嚇觀眾一跳。
  • 海頓新劇《大茶商》熱拍 劉雪華李宗翰戲骨雲集
    這幾部電視作品更是多次取得電視臺的收視冠軍,並在觀眾群裡收穫不俗的口碑。此次,海頓攜自己的班底,邀請圈中好友共同主演自己的最新作品《亂世情碎大茶商》。為了更好的拍攝效果,給演員最好的發揮空間,海頓工作室也在拍攝前期幾個月就斥巨資搭建自己的影棚,大到整個民國宅子、街道的設計,小至每磚每瓦,都經過精心建造。
  • 被公認為歐洲最優秀的作曲家海頓,垂暮之年達到了藝術生命的高潮
    海頓已經漸漸被社會公認為歐洲最優秀的器樂作曲家,他的《皇帝四重奏》、《倫敦交響曲》獲得了崇高的榮譽並受到最熱烈的歡迎,不過他仍然是宮廷樂隊的隊長且已年過半百。80年代最令海頓興奮的是與莫扎特的交往。莫扎特細膩優美的風格深深打動了比他大24歲的「海頓爸爸」,海頓對莫扎特的父親說道:「我一定要向你宣布,你的兒子是我所見到的作曲家中最偉大的一個;他的作品意趣盎然,他已掌握了作曲藝術的全部知識。」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已經名滿歐洲的海頓不僅全力推薦莫扎特,而且虛心地從莫扎特的音樂中汲取美與靈感。在海頓晚期作品中,人們不難發現那優美抒情的旋律與濃鬱深厚的詩情有著莫扎特音樂的影子。
  • 混沌之美:海頓的《第83交響曲》"母雞"
    當我們橫跨海頓數十載交響樂創作的"脈息",將會從這六首作品中讀解到他日漸熟稔的作曲技法,及其對交響樂未來發展的預期,這種預期隨後即將在一系列倫敦交響曲中達至沸點--這是海頓交響樂發展的末端,亦是古典主義時期交響樂發展的另一個嶄新起點。而當我們的追問從來路漫至去路,亦會發現這六首交響樂的些許傳承意味。
  • 奧地利啟動「海頓年」
    新華網奧地利艾森施塔特6月1日電 (記者劉鋼)2009年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瑟夫·海頓逝世200周年。奧地利東部城市艾森施塔特的埃斯泰爾哈齊王宮6月1日舉行一場盛大音樂會,拉開了奧地利「海頓年」的序幕。  奧地利總理古森鮑爾和副總理莫爾特雷爾等政要參加了「海頓年」的啟動活動。
  • 青年導演海頓榮獲「最佳導演」誓將抗戰進行到底
    青年導演海頓可謂是收穫頗豐,不僅個人實力獲得肯定,團隊的協作精神更讓人為之動容。而當天頒發的一個特殊獎項讓海頓幾度哽咽,發表的獲獎感言振奮人心。領獎現場海頓坦言能有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於亦師亦友的嶽父,前不久因突發心臟病去世的著名導演於立清。
  • 海頓創作特點及作品
    :小夜曲,選自弦樂四重奏,作品17喬治.蓋伯勒 Georg Gabler海頓創作特點及作品一、海頓的生平簡介(一)18世紀50年代及之前海頓,全名叫作約瑟夫·海頓,是奧地利的一位作曲家在這期間,他廣泛結交維也納有勢力的人,並於1750年認識了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和歌唱教師尼古拉·波爾波拉,此後開始向他學習作曲,並為他充當伴奏和助手。1758年或1759年,他成為莫爾金伯爵的音樂總監,這位伯爵居住在維也納,但夏天卻在故鄉波希米亞度過。海頓可能為伯爵的樂隊寫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曲。
  • 這篇母親節作文,看過的媽媽都「炸」了!一問,果然是爸爸幹的!真相...
    沒想到,今天收到一篇奇文,整個辦公室的媽媽看得都要「炸」了,一致認為是爸爸教的。普通小朋友筆下的媽媽,都是又苗條又美麗,仙女一樣的存在——大大的眼睛、筆挺的鼻子、柔順的捲髮、紅紅的嘴唇……而這篇作文裡的媽媽卻不走尋常路:「我的媽媽很胖,塊頭很大。她的胳膊能頂我倆,看上去孔武有力。看上去力氣大到仿佛一巴掌能把我呼出去很遠。」
  • 「有海頓的地方就不會有不幸」
    以後,每當他們討論到棘手的問題時,海頓就會幽默地說:「你可以考慮用一下鼻子。」海頓的年齡比貝多芬長一倍,但他仍然收下了貝多芬這個弟子,由於個性和創作觀念不同,他們經常發生激烈爭論。1808年,海頓76歲誕辰慶典上,38歲的貝多芬跪吻海頓的手。海頓多次說,我為是貝多芬的老師自豪。
  • 海頓從演員轉型編劇導演 為創作劇本曾「偷師」瓊瑤(組圖)
    杜旭東  龍虎網報導(記者 葉真) 日前,南京新聞綜合頻道《精品劇場》正在熱播由海頓自編自導的電視劇《深宅1937》,而接下來即將在5月12日接檔的電視劇《我是趙傳奇》同樣也出自海頓之手。
  • 永恆的海頓-音樂沙龍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是偉大的作曲家海頓逝世200周年,9月25日,一場主題為"永恆的海頓"的專場音樂沙龍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舉行。此次音樂沙龍,是繼9月3日至17日"海頓音樂生涯圖片展"之後,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又一次海頓年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