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頓的地方就不會有不幸」

2021-01-10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2020年3月31日是奧地利音樂大師海頓誕辰138周年。「有海頓的地方就不會有不幸!」是1809年5月10日,海頓面對著拿破崙大軍隆隆的攻城炮聲留下的遺言,在四面的槍炮聲中,海頓對著驚慌失措的僕人如是說。說的是音樂即人類守護神。

【英】詹·卡思伯特·哈登著 王曉霞、季敏華譯 《海頓畫傳》封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為交響樂之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1809年)在中國極富盛名。在他的同時代,有兩位大名鼎鼎的晚輩音樂家莫扎特(1756-1791年)、貝多芬(1770-1827年),他們被譽為維也納古典音樂三大師,海頓作為後兩位的前輩,受到了他們的尊重。在他們之中,還留下了令人感動的尊師重道佳話。海頓一直奉德國音樂大師亨德爾(1685-1759年)為前輩師長,即便是到晚年他聽到亨德爾《哈利路亞》大合唱時,仍滿含熱淚地說:「亨德爾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莫扎特、貝多芬都尊海頓為老師,叫海頓「我們的父親」。但莫扎特的天性總想著和海頓調皮一下,因此,他把不可能用雙手彈出來的樂曲請海頓演奏,海頓試了不行,輪到莫扎特彈奏時,莫扎特竟然在雙手彈奏的同時,用鼻子彈出了那個不可能完成的音符。以後,每當他們討論到棘手的問題時,海頓就會幽默地說:「你可以考慮用一下鼻子。」海頓的年齡比貝多芬長一倍,但他仍然收下了貝多芬這個弟子,由於個性和創作觀念不同,他們經常發生激烈爭論。1808年,海頓76歲誕辰慶典上,38歲的貝多芬跪吻海頓的手。海頓多次說,我為是貝多芬的老師自豪。

戴恆揚、馬勇民、劉國才 在希望的田野上——記農民管樂隊 193cm×168cm 布面油畫 1984年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竟然沒有找到一張堪稱世界名著的海頓肖像,且不說海頓同時代18世紀遠在法國的美術名家布歇、佛拉戈納爾、雷諾茲(海頓好友)等洛可可風格的大家,就連和他同處維也納的傳奇美女畫家路易絲·伊莉莎白·維瑞·勒布倫也沒有為他留下一幅傑作。有個傳說,海頓長得身材瘦小,滿臉的天花疤痕,畫家敬仰他的人格,總把他畫得美了。難道是過度的修飾使海頓與名畫失之交臂嗎?但海頓卻有一些關於畫的美好故事。

油畫作品中的海頓

「我沒有錢買名畫,所以要掛點別人沒有的東西。」海頓竟然把自己譜曲的手稿掛在家裡,他妻子覺得要是他突遭不幸這些手稿連喪葬費都不夠。於是海頓說道:「如果這樣的災難發生,就把那些卡農(13、14世紀出現的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其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貝多芬在《命運交響曲》中就用了這種技法。)拿去給出版商,我肯定它們的價值能支付一個體面的葬禮。」

伊莉莎白·畢靈頓是在18世紀被譽為「英國史上最偉大的」女高音。當年,著名肖像畫家喬舒亞·雷諾茲為她畫了一幅畫,將她畫成音樂保護神聖女則濟利亞,畫中畢靈頓夫人傾聽著4個天使歌唱,一位小天使捧著桂冠將為她戴上。但人們總認為這幅畫沒有表現出畢靈頓夫人的風採。海頓對好友畫家雷諾茲說:「畫得很像,但是你犯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錯誤。你應該讓4位天使傾聽畢靈頓夫人歌唱,而不是反過來。」這說法聽起來相諧唐代「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

海頓彈過的古鋼琴

由海頓誕辰不由得想起「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名言,歌德、黑格爾似乎共同創造了它。艾克曼《歌德談話錄》記敘:1829年3月23日,歌德說:「我在手稿中查出一篇文稿,裡面說到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黑格爾《美學》第三卷說:「弗列德裡希·許萊格爾曾經把建築比作凝固的音樂,實際上,這兩種藝術都要靠各種比例關係的和諧……」而與他們同時代的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姆尼茲·豪普德曼在他的名作《和聲與節拍的本性》裡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維也納海頓故居庭院

在古羅馬,建築與雕塑是一體的,雕塑大師米開朗琪羅也是著名建築學設計師。20世紀,中國現代雕塑的奠基者、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作者之一曾竹韶先生,在巴黎學習雕塑的同時,也曾和日後成長為人民音樂家的冼星海一起學習音樂,一起組織「巴黎中國留法音樂學會」,並相約回國到上海創辦音樂學院。曾竹韶抗戰期間回國曾分別擔任成都華西大學省立藝術院音樂系小提琴教授和國立藝專雕塑系教授。他創作的音樂家雕塑既有貝多芬誕辰150周年的紀念雕塑,也有中國古代的偉大音樂家、世界十二平均律的首創者朱載堉。

海頓郵票

音樂、音韻在美術創作中的作用是極為高級甚至神秘的。新中國人物畫創新大師方增先先生對古典文學頗有修養,喜愛填詞。他在創作數十米長的國畫巨製《祭天》時,只是畫了一張20-30釐米的小稿,這個稿子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小圖稿,更像是一部武術寶籍,記載著高深莫測的武功圖譜。方先生前後創作過兩張分別是10米、20米的《祭天》。這兩張作品都是一氣呵成,具有雷霆萬鈞之勢、氣吞山河之概。他在創作中根本看不到整體,他心靈的圖景融化在他肆意揮灑的「拳經」之中,以往來探討美術的構圖、經營位置之類的概念好像都用不上了,凸顯的是中國古典詩詞的起、承、轉、合,是詩詞的平仄韻律。方先生之子方子虹介紹了這令人神往的一幕。我把這種創作狀態求教於方先生弟子、時任中國美院國畫與書法院院長尉曉榕,尉曉榕是一位音樂迷,許多中外音樂經典開口便來,他的創作理想就是有音樂靈魂的中國畫理想。尉曉榕對方先生的追求有著深刻地理解和贊同。

海頓遺容面膜

在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中,書法與音樂的關係更為密切。我曾策展草書大家、浙江大學教授馬世曉書法展。馬世曉基於漢字結構分解和古代草書規範的研究,與音樂性相結合的創格形成了獨特的「馬家樣」,具有強烈的審美觀賞性。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陶詠白觀摩了馬世曉的展覽後說:「看了他的書法,我覺得自己渾身都在動起來,好像伸手伸腿伸胳膊地要跳、要蹦,好像是一種自由的現代舞,行雲流水,酣暢淋漓……是非常自由優美地舞,自由奔放而很有節制……我覺得很沉醉,好像一個人的魂魄被勾去似的,這種感覺就是觀者和書家的性靈共鳴與溝通……我覺得他的書法有著生命的情調和旋律。字寫到這個份上,那真是神了!」陶詠白讀出了馬世曉內涵的音樂美,當年,馬世曉是一心要報考音樂學院的,他實在是具有相當專業音樂素養的。

海頓墓所在的教堂

北京國家大劇院近年實施了「中外音樂家雕塑創作項目」,邀請一批雕塑名家創作中外音樂大師雕塑。2012年初,重慶市南岸區迎龍鎮的北鬥村,在國家交響樂團的幫助下,成立了「北鬥村農民銅管樂隊」,在中國西南的鄉村開始洋溢著銅管、牧笛的聲音。新華社報導中稱,這一切是「出生農村、家庭清貧、父母不識樂譜,這是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奧地利音樂家海頓的故事。」正是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村莊勞羅制輪匠、廚娘之家的海頓給了他們啟示。

海頓墓門口的雕塑

海頓故居小院

人們還記得改革開放之初,1984年戴恆揚等人創作的油畫《在希望的田野上——記農民管樂隊》帶來的震撼嗎,那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啟蒙的召喚。這幅作品所傳達出的時代之聲,是當代中國人心中最美的旋律。

海頓的作品《創世紀》

海頓的石棺

海頓的制服

正中書局於1947年出版的《十二個音樂家》中就有對海頓的介紹

正中書局於1947年出版的《十二個音樂家》第二章海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美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相關焦點

  • 海頓就是這樣幽默
    我喜歡海頓,不是因為他是堂而皇之的「交響樂之父」,而是因為他很有喜感,日子過得苦哈哈的時候,聽聽他的音樂,馬上就能破涕為笑,重新挺起胸膛做人。  他故意在《第90交響曲》的結尾設兩處綿長的停頓,讓觀眾誤以為樂章到此結束,拼命熱烈鼓掌,但其實這是他200多年前就挖好的幽默陷阱,一次次把觀眾騙到手,然後自己躲在不知道什麼地方得意地笑。
  • 交響樂之父海頓,驚愕交響曲,告別交響曲
    幼年時的海頓就展現了出眾的音樂才能,他表哥便把它安插在離家鄉12英裡外海英堡天主教堂的唱詩班,開始音樂生活。他有一副漂亮的嗓音,學會不少做彌撤時唱的歌曲。一次,海英堡街上的遊行活動,鼓手因病不能參加,決定讓海頓代他執行任務。他身材矮小,『無法背起大鼓,而且又從未敲過大鼓。演奏開始,由前面大孩子把鼓背上,海頓按照指揮要求,從始到終段著,竟然絲毫沒有差錯。
  • 海頓爸爸有一項比交響曲更大的貢獻,你造嗎
    1796年,奧地利和法國開戰,這一事件激發了海頓寫作國歌的豪情。不久之後,海頓用《上帝保佑弗蘭茨皇帝》作為歌詞,以一首克羅埃西亞民歌為旋律基礎寫成了合唱曲——《皇帝頌》。1797年2月12日,在奧地利國王弗蘭茨生日當天,這首國歌在維也納國家劇院和各地的大劇院同時演唱。有趣的是這首當時的奧地利國歌現在是德國的國歌。
  • 海頓創作特點及作品
    在這期間,他廣泛結交維也納有勢力的人,並於1750年認識了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和歌唱教師尼古拉·波爾波拉,此後開始向他學習作曲,並為他充當伴奏和助手。1758年或1759年,他成為莫爾金伯爵的音樂總監,這位伯爵居住在維也納,但夏天卻在故鄉波希米亞度過。海頓可能為伯爵的樂隊寫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曲。
  • 奧地利啟動「海頓年」
    新華網奧地利艾森施塔特6月1日電 (記者劉鋼)2009年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瑟夫·海頓逝世200周年。奧地利東部城市艾森施塔特的埃斯泰爾哈齊王宮6月1日舉行一場盛大音樂會,拉開了奧地利「海頓年」的序幕。  奧地利總理古森鮑爾和副總理莫爾特雷爾等政要參加了「海頓年」的啟動活動。
  • 《兄弟營》導演海頓:不負生活與信仰
    在當下電視劇市場中,現實主義題材蔚然成觀,諜戰劇依然佔據一席之地,《兄弟營》的導演兼主演海頓表示:「這類題材不會死。一部傳達正能量、宣揚愛國主義教育的諜戰劇,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導演海頓從業以來,一直堅持諜戰劇的創作。從參演的第一部抗日題材電影《犬王》至今已逾二十年,他參演與創作了十幾部諜戰劇,其中不乏《黑玫瑰》《敵後武工隊》《我是趙傳奇》《浪花淘盡》這樣的口碑佳作。
  • 古典大師三重奏: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真是一個安靜得有些寂寞的地方。我開始理解他樂曲中的優美和淡淡落寞。而我也發現,所謂的室內樂和小重奏,其實大多是音樂家們的沙龍曲。音樂家們聚會,自然少不了一起演奏,有時喝酒合奏,喝高了還會交換樂器玩。當然也會認真聽彼此新寫的曲子,互相喝彩或批評。像交響曲、鋼琴協奏曲的初稿往往是寫成雙鋼琴,作曲家找朋友一起彈奏聆聽,徵求朋友的意見並完善之後才會寫成樂隊終稿。
  • 紀念海頓逝世211周年|15部交響曲珍藏「海頓爸爸」一生輝煌
    0482號「熊」匈牙利 艾斯特哈希(1786)Symphony no 82 in C major, H 1 no 82 "The Bear"之所以為它起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標題,是因為在第四樂章開始的低音部有碎音C音如熊吼聲。
  • 精神作曲家「交響樂之父」——海頓
    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被譽稱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的音樂幽默、悠閒、明亮、輕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脫,他將奏鳴曲式從鋼琴發展到弦樂重奏上,他是器樂主調的創始人,將傳統對位法的獨立聲部完全同化了,將主題發展自行展開。
  • 永恆的海頓-音樂沙龍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9年是偉大的作曲家海頓逝世200周年,9月25日,一場主題為"永恆的海頓"的專場音樂沙龍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舉行。此次音樂沙龍,是繼9月3日至17日"海頓音樂生涯圖片展"之後,國家大劇院舉辦的又一次海頓年紀念活動。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海頓先生
    古典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有很多,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海頓來進行分析。希望通過一下簡單粗暴的分析,能夠讓大家對海頓這位交響樂之父有一定的了解。他廣交維也納有勢力的人,並師從著名的義大利作曲家和歌唱教師尼古拉·波爾波拉學習作曲,為他充當伴奏和助手。1758年成為莫爾金伯爵的音樂總監,這位伯爵居住在維也納,但夏天卻在故鄉波希米亞度過。1761年可以說是海頓生活中是重要的轉折點,他開始為保羅·安東·埃斯特哈齊親王服務,這位親王是最富有和最有勢力的匈牙利家族之一的首領。是一位忠誠於音樂事業的慷慨的藝術保護人。
  • 古典時期——『交響曲之父』海頓
    『音樂鋼琴說』只分享最硬核的音樂知生平簡介:弗朗茨.約瑟夫.海頓(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羅勞的克羅埃西亞族村。他的父親是一名工匠,他的母親受僱於一個大家族她是一位虔誠的婦女給海頓灌輸以敬神的感情。海頓的家庭並不富裕。
  • 奧匈海頓愛樂樂團下周來深演奏「海頓音樂的精神」
    晶報訊(記者張瀛戈)被稱為「海頓音樂的代言人」的奧匈海頓愛樂樂團作為本屆文博會藝術節系列精彩演出之一,將於6月5日晚在深圳音樂廳舉辦一場高水平的國際音樂盛宴。南方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歌劇中心特聘教授畢寶儀將作為本場演出特邀嘉賓參與。
  • 海頓創作《倫敦交響曲》的幕後故事
    取而代之的新親王安東雖然對海頓十分尊敬,但卻義無反顧地解散了宮廷樂團,這讓空有樂長頭銜的作曲家感到十分遺憾,因此便離開了工作多年的艾斯特哈薩,到了維也納。在機緣巧合下,海頓認識了來自倫敦的音樂會經紀人所羅門,後者盛情要求海頓去英國尋求新的發展。曾經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的所羅門擁有自己的樂團並親自擔任首席,他計劃和作曲家一起合作定期開辦音樂會,由海頓負責創作和指揮。
  • 海頓喊你起來聽音樂
    今天我要介紹兩首海頓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大家應該已經猜到了,就是《驚愕交響曲》。這首曲子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流傳著一個故事:海頓為了嚇醒那些在音樂會上睡覺的人,特意在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催眠似的音樂中突然加大音量,嚇觀眾一跳。
  • 奧地利「海頓年」圓滿結束
    奧地利「海頓年」圓滿結束 200周年舉辦的「海頓年」活動日前落下帷幕。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1809年5月31日去世,奧地利布爾根蘭州首府艾森施塔特是他生前主要生活和工作過的城市。音樂界人士評價他的音樂作品清新、淳樸、幽默,將嚴謹的音樂邏輯與奧地利優美的自然風光、質樸的鄉土人情、典雅的貴族傳統融為一體,極大地體現了奧地利傳統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
  • 海頓新劇《大茶商》熱拍 劉雪華李宗翰戲骨雲集
    海頓身兼數職  搜狐娛樂訊 近日,由海頓編劇並執導、主演的民國宅鬥大戲《大茶商》正在北京熱拍,該劇由海頓工作室的原班人馬打造,曾成功拍攝《盜火線》、《奸細》、《小鬼子走著瞧》等眾多優秀電視作品。此次,該劇也力邀劉雪華、杜源、趙恆煊等眾多老戲骨加盟,李宗翰、顏丹晨,海頓、楊峰等青年演員共同主演。而劇中幾個人撲朔迷離的關係,勾心鬥角的故事情節也將成為該劇的最大亮點。  海頓身兼三職 自立影視基地  據了解,演員、導演,編劇海頓曾自編、自導自演過多部成功的優秀電視作品。
  • 金峰音樂廳 海頓小夜曲
    編輯、主持人:金峰 海頓在古典大音樂家裡面海頓的風格和莫扎特有不少重合之處。不過莫扎特的更加舒展,明媚一些,感情也比較熾熱。海頓則相對端莊,中庸,感情表露得不那麼強烈。
  • 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三傑之一海頓
    海頓被稱為「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三傑」之首,「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奠基人。 在交響樂、弦樂創作方面,皆有傑出成就。海頓創作的鋼琴奏鳴曲主要分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的作品多數較短小,結構卻很完整,由於當時的作品是在宮廷中的創作,作品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強的外在華麗表現。
  • 海頓爸爸的鋼琴作品像父親一樣溫暖!
    第一樂章Presto有一個節奏型的主題,它稍作擴展即再次出現,g小調對比部分的不同織體提供了少許變化,然後從頭反覆第一部分;中間樂章Andaute是三個樂章中最擴展和先進的,有兩個簡短主題,簡單進行發展,然後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