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喜旺 花木藍 鳳凰WEEKLY
你可能從未去過SKP,但一定在江湖上聽過它的傳說。
這家位於北京大望路的亞洲第一大奢侈品商場,每逢店慶時節,就會成為全華北富裕人口集散地。
曾經的我也騎著小牛去逛過SKP,和男朋友約在6樓吃湯包,結帳的時候他大吃一驚,怎麼5個湯包就要109!
但是我還從未見識過SKP店慶,當閨蜜知曉我的行程後,她立刻發來貼心提醒:記得要擦鞋哦!
〓 畢竟凡學大師蒙淇淇早就告訴我們,進SKP不擦鞋,是會「被人看輕」的
「穿著普通的人走進奢侈品店
真的會被人瞧不起嗎?」
大家都聽說過太多關於櫃姐勢利眼的傳說。
SKP也不例外。很多博主都吐槽這裡的店員態度不好,「別人用手指路,她用下巴指路。」更糟糕的是拜金勢利眼,「幾千積分?沒用的,換不了什麼東西。」
不過,到達商場以後,我開始覺得,櫃姐說的恐怕是實情。畢竟店慶活動都是這樣分檔的:五萬起步,一千萬封頂。
也難怪之前有購物攻略如此總結:
「店慶時買10萬以上的珠寶和腕錶最划算。」
「SKP 店慶一定要買夠3萬,要不然就跟過來要飯一樣」。
至於用下巴指路,也有可能是太忙了吧……
雖然今年沒有重現去年百米衝刺的盛況,但十點開門的商場,9:45就開始排起了長龍。
而且,排隊的人看起來都很樸素。這幾天北京突然降溫,有一半人都穿著米其林輪胎式的羽絨服,花棉褲、毛毛鞋也不少見。
這些顧客並不是我想像中年入千萬的精英模樣,更像是剛起床打著哈欠的普通人,就像我下樓買包子那樣來買LV和Dior。
很多人還操著方言,聽起來來自北方各地:天津、河南、山東,甚至安徽……
前面教導我要擦鞋的閨蜜還講過一則八卦,她的有錢準婆婆,骨折了都要從天津過來逛SKP店慶。
果然,SKP店慶,就是有錢人的雙十一,華北平原上的購物盛宴。
而這個有錢人的購物盛宴算法也挺複雜,我出發前對著SKP公眾號推文研究到頭痛:滿千返百、刷卡禮、返二百……
〓 抱緊我朋友圈的32位好友,不過盲猜這裡至少有一半是和我一樣來找素材的新媒體打工人
積分數量不同,兌換比例也有區別:花10000隻能兌500元,20000就可以換1200,30000以上開始減個0,能拿到3000禮金,優惠額度猛增。
難怪各路博主都在教我們買夠30000!三萬以上,再加上滿千返百和部分銀行滿3000送300的刷卡金,算起來就是接近8折的巨型折扣!
雖然和雙十一動不動半價好像沒法比,可誰見過奢侈品打8折呢!
網上還有人說自己註冊會員就領到了500塊錢的禮金,看到這裡我趕緊馬不停蹄地註冊了一個。但好像因為太晚,禮金已經沒有了,只有5000積分,可兌換禮金15元……
不過,繼續往下看,我失落的心情很快就平復了。
畢竟,500塊錢在SKP啥也買不了。
如果不想額外花錢,你只能選擇買一個充電寶,或者兩雙襪子。
〓 有網友用禮金券在select買了兩雙襪子
我與買100萬手錶的人距離一米
開門後的場景更令人意想不到。
沒有人真的在「逛」商場。反而是收銀臺前,先排起了長龍。
難道現在富人的消費方式都是先買單後逛街?
我好奇地走近看了一下,發現排隊的人大都左手一疊小票,右手一疊銀行卡。他們應該是提前買好了,就等店慶日來結帳湊積分,同時領滿3000返300的刷卡禮。
有位大姐看我東張西望,熱情地告訴我她是替別人來排隊的,還揚了揚手裡數十張中行卡。
一張卡返300,十張卡就能返3000。辛辛苦苦刷半天,能在樓下的精品超市換到3.373塊牛肉。
隨後,我發現,我挎上自己最貴的包以壯氣勢的選擇並沒有用。
棋盤格、老花、圓餅包……所有的女孩們幾乎都背著今年最流行的款式,最緊俏的牌子在這裡也多到可以做消消樂。
而且,穿著和容貌並不影響店員對顧客的判斷。
在LV店裡,一位穿著羽絨服內膽的中年阿姨,隨意地把三個櫃姐呼來喚去。而我在一邊晃悠良久,只有一個店員遠遠地看著,並沒上前接待。
這不禁讓我深深思考,難道我窮得這麼明顯?是否有錢真的是一種氣質,還是說,我出門真的應該擦擦鞋?
〓 SKP裡,穿著米其林輪胎羽絨服和高中校服褲子的男男女女
公平地說,雖然我一看就明顯買不起的樣子,但店員對我的態度依然不失禮貌,起碼有問必答。
當我鼓起勇氣問起一條裙子的價格時,店員淡淡敷衍「這條裙子是定製,您要多少都可以」。
哦,一定是怕價格傷害到我吧!這麼一想還挺暖心。
不過,偶爾的明碼標價,就足以刺傷我的玻璃心了。比如,這個價值十多萬的老人機。
還有5樓的一個陶瓷龍雕塑,我摸了一把以後才看到價格,299990。
還好沒弄壞……
但這樣的價格並沒有嚇到除我以外的太多人。
快到傍晚了,商場的人越來越多,空氣中流動著旺盛的購物慾:我身邊的女孩子拎著五六個購物袋,愛馬仕橙閃得耀眼,Celine的logo也並不低調。但是她找不到地方坐,累到蹲在地上。
另一邊,導購正在熱情洋溢的勸顧客「買了這個您積分就滿100萬了,可以兌一萬塊錢,很划算的」!
有個男人拎著一隻小巧的購物袋從HUBLOT走出來,與我擦身而過。
這家店最貴的手錶,標價316萬4千。
這樣一想,SKP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一般來說,奢侈品,特別是腕錶和珠寶,給人印象包括但不限於:優雅、昂貴、高級……與這些詞對應的是另一個共同的特徵:人少。
那種空曠而高冷的感覺,才是我心中的頂級奢侈品商場。
而SKP卻是「人少」的反面:店挨店,人擠人,呼朋喚友,小孩哭鬧,像個鬧哄哄的菜市場。
十幾萬的首飾,被隨意地放在櫃檯上。貴价手錶也可以想試就試,仿佛在比較白菜的新鮮程度。
Acne Studios的櫃檯上堆滿了試穿後來不及收起來的衣服,像極了zara的試衣間。
難道富人的生活就是這樣?我滿懷買不起的羨慕,又有一點點「就這」的心情。
有錢人擠破頭買包和我搶打折衛生紙的樣子,好像也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呀?
反正搶完之後,我們都不得不堵在同一條大望路上。
你開賓利,我坐地鐵,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不,等等,你們拿著Prada袋子的人也要跟我順路去坐地鐵?
SKP摺疊
不少博主都發布了攻略,如何在SKP省錢,標題往往令人心動,點開心裡卻有點不是滋味:
「花5000買到原價9600的水桶包」
——先消費40000拿到4000禮金,再左轉下樓用禮金買包。
「1500塊錢買Dior的包包和絲巾」
——她卡上原本就有100多萬積分。
「83折買DE BEERS鑽戒,超高性價比」
——對不起,總價10萬,有錢人和我對性價比的定義好像不一樣。
然而,據說真正的有錢階層,跟我們永遠不會在店慶的線下遇上——年消費800萬以上的vvvip們,早早將採購和積分的任務,都安排給了相熟的櫃姐。
一年一度的大望橋擁堵終於結束了。
回到辦公室的我跟同事們講述這一天的見聞,年輕女孩背著我半年工資才能買得起的包包,中年大哥隨手買下幾十萬的手錶,新手媽媽對著8萬塊的復古童車直呼「好便宜」……
「太奢侈了!刺激得我回家就買了一套想買很久的古籍。」
這有什麼的,我的同事們不屑一顧。
一個男生說,「沒有優衣庫的商場,永遠得不到我。」
另一個說,「三十歲還有頭髮,才是人生真正的奢侈。」
原標題:《北京SKP紀實:有錢人擠破頭買包的樣子,好像我搶打折衛生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