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漲不買跌」是什麼意思?
房地產市場有個奇怪的現象:房價漲的越快,買房的人就越有購房激情;反而房價開始下降時,買房的人就少了。
2018年日照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大家擠破了頭去搶房子,根本不用看價格,甚至是樓層也無所謂。這就是買漲。
而2014年日照市場低迷的時候,任憑開發商喊破了嗓子,任憑優惠幅度怎麼加大,依然吊不起客戶的購房激情,多數客戶都想再等等看看。這就是不買跌。
在買房方面,許多普通人通過貸款買房,由於房價太高,買套房並不容易,因此,學習如何購買可以升值的房屋非常重要。對於普通人來說,房子非常昂貴,幾乎是一個家庭財富的一半,人們都希望房價越便宜越好,因此可以花更少的錢來購買滿意的房子。
如今,日照市場又進入一個冷靜期了,現在適合買房嗎?你覺得買漲合適,還是買跌合適?
買漲還是買跌,這是一門學問。
一、購房者買漲不買跌規律或被打破?
1、首先,房子不買漲都不行
對於房價來說,統計局對我國2018年前五個月的房地產數據進行了統計,統計發現前五個月我國的房價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房價過萬的城市越來越多,總體房價持續增長,並且房價的增速開始出現了回彈。所以,現在我們剛需購房可以說是只能買漲,根本買不到跌!
2、其次,買漲是遠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於剛需購房來說,如果不考慮樓市的長期走向是會在購房的路上跑偏的。但是當前就有很多人對於一些房價下跌的言論深信不疑,很多人認為房價漲了這麼多年該到頭了,近期調控政策越來越緊房價該降了。
但是這些人沒考慮到,樓市發展的這二十年其實只是歷史長河的一個小縮影,不具有指向性。說房價會降倒不如去身邊的售房部問問房價已經到多少了。
同時,買漲也是一種很好投資眼光,因為房價的上漲我們在買房以後房子就具有很好的保值和增值的特性,這是每一位購房者都希望看到的。
3、最後,買跌是偏見
對於房子買跌來說是很不切實際的。因為房價的漲跌都是沒有一個界限的,上漲當然是越高越好,但是下跌就不一定了,因為我們不能判斷房價什麼時候會跌倒最低點,如果我們盲目購房之後房價繼續下跌那不就賠錢了嗎?這一幕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房價下跌的大環境之下一般都是沒有人購房的,都是觀望的狀態。
再說,如果真的房價大幅下跌那一定是連鎖反應殃及經濟,到時候大家一個都跑不了。還想著手裡有錢買房,能夠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買房那只能是有錢人的遊戲了。
所以說,對於買房的問題來說"買漲不買跌"還是很有道理的,值得學習。
綜合來說
1.對剛需來說,漲跌跟你都沒關係,買就完了。
房地產市場雖然也有漲跌,但漲起來容易,跌下去可難了(可能很多人不願意聽,但這是事實),為什麼我建議剛需現在可以買?第一,現在價格確實實惠,開發商為了求量,讓利不少,像瑞泰東方景園,買房送10萬裝修;第二,目前市場平穩,可選項目、可選房源非常多,想想2018年搶房的時候,再看看現在;第三,新房即使降價,空間也非常有限,上面說的這些打價格廣告的,實際上只是吸引客戶的一種方式,碧桂園就一套房子價格是14900元,其他項目也基本類似,實際上價格根本沒降;最重要的是,剛需買房為了自己住,早晚都得買,不如趁現在實惠下手。
2.對於改善性需求來說,就得看個人情況了。
兩室換三室、四室的,偏遠地區換繁華地區的,一般學區換好學區的,都屬於改善需求,對這部分人來說,買房的迫切性沒有剛需那麼強,如果經濟上寬裕,現在買就是個好機會,比如君悅府南區、日照中心、海韻廣場等項目,相比於以前周邊項目的漲價勢頭,現在可真是實惠。但對於經濟上不是那麼寬裕的人來說,再等等也行,反正價格比較穩定了,短時間內難以大起大落,那再賺點錢再買也行。
3.對於投資需求來說,就是考驗心跳的時候了。
有些好的項目,肉眼可見的未來升值潛力,而且現在優惠力度不低,但更多的項目,升值的潛力我們是看不透的,在這個時間投資,就要謹慎了。
當然,改善需求和投資需求有時候是混在一起的,這就要看個人的情況了。個人的建議是,只要資金允許,買好地段、好開發商的房子,沒有問題。
房地產市場不會一直低迷,買漲還是買跌,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問題:如果時間回到2014年,不管你是什麼需求,那個時候你買漲還是買跌?
整理自網絡和日照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