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3萬個家庭悲劇,人均虧損51萬!引爆2015年股災的罪魁禍首竟是…

2020-11-28 騰訊網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

金融風暴後的低潮

7月3日周五,滬指刷新15月新高,報收3152點,創業板指更是牛氣沖天,自2018年到達1184點見底以來,漲幅翻倍。

財富效應終於出現,總算讓大家把盯著樓市的目光轉移到股市。

圖源:網絡

新聞頭條上的「空倉股民哭暈了」,問答中的「我還有機會趕上這波牛市嗎?」,踏空聲此起彼伏。野生股神們紅彤彤的交割單,更刺激著因疫情錢包受損的老闆們脆弱的心靈。

當老黃出趟門都能看到三個路人盯著股票軟體,那股熟悉的牛屎,不對,牛市味道衝得老黃一哆嗦,腦海中不由泛起5年前那場牛市的回憶。

嚴格意義上來說,那場牛市啟動於2013年6月25日,從開始至結束整整持續了2年,而非老闆們熟知的一年左右。

當年那場牛市啟動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又轉瞬破滅?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又有何啟示?

要尋根溯源,就不得不把時間線拉長,回到那個驚濤駭浪的2008年。

2008年,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為導火索,金融危機瞬間波及全球。

當時我國僅8000萬股民,居民儲蓄率高達51.3%,且GDP增速仍在10%以上。低金融參與度,高儲蓄率和高經濟增速,讓我們對12年前的危機感觸並不深。

圖源:艾媒數聚

但金融危機直接重創外貿行業,彼時中國外貿佔總出口比重為31.65%,次年暴跌至20.26%,不少從事外貿的老闆自此一蹶不振,含恨退場。

嗜血餓鯊,馳騁股海

為了迅速扭轉金融危機從外貿擴散到全行業的趨勢,以「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為核心的四萬億基建計劃應運而生,隨後我國GDP增速從2008年的9.4%反彈至2010年的10.64%。

圖源:網絡

可金融危機只是外顯,核心問題是全球貧富差距擴大,供過於求,投資回報率下降。

為了刺激經濟,各國不由接連放水,在貨幣貶值的恐懼下,資金只好推高資產泡沫(如股市/樓市等)。泡沫破裂後,信貸違約造成銀行破產,金融危機正式傳導至實體經濟,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衰退。

華爾街裡沒有新鮮事。一邊是基建計劃如火如荼,城市化高速發展,另一邊是需求不振,低迷的實體經濟。

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08年我國居民、政府、企業槓桿率水平僅為17.9%、27.1%、93.9%。

為了追逐更高的回報,資金拋棄尚處於熊市中的股市,毫不猶豫上槓桿蜂擁衝入樓市,我國房地產市場第二波主升浪自此開始。

圖源:國泰君安

這時,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已經從外貿轉為投資和消費,自2010年經濟增速破10%後一路走低,我國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

房價的迅速上漲開始引發上層關注。2010年開始,限購限貸等調控大棒頻頻揮舞,2011年初,「國八條」出臺,「二套房首付60%」「暫停省會居民購置第三套房」徹底讓樓市熄火。

2011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首次下跌,標誌著我國房地產第二波主升浪結束。

苦熬兩年的資金並沒有等到樓市調控鬆動的喜訊,反而等到了「二手房交易徵收20%個稅」的重磅「國五條」,就連萬科、碧桂園等房企都紛紛出海尋找生機,可見樓市慘澹。

圖源:文華財經

這時另一片海洋已經恢復平靜。在經過6年漫長下跌後,2013年6月25日,滬指開盤低開低走,午後探底1849點,最終以一個奇蹟般的V反埋下了2015年牛市的伏筆。

飢餓的鯊魚們又嗅到了新鮮血肉的味道,馬上它們就要馳騁股海,掀起中國金融史上第二波轟轟烈烈的大牛市。

4833萬個家庭的悲劇

估值低位的股市,隨著嗜血的資金悄悄潛伏逐漸活躍,已經上漲一年多的創業板也在吸引第一批敏銳的散戶入場。

5月9日,新「國九條」的發布無疑給市場打滿強心針。上層鼓勵,估值低位,人氣恢復,天時地利人和俱全,牛叫聲開始響起。

2014年7月22日,滬指正式突破盤整區間,向上進攻。

圖源: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

從「4000點是牛市起點」,再到「滬指劍指萬點」,月漲幅高達20%的股市讓無數散戶再也按捺不住,從3月到6月,A股每月新增投資者都超過400萬以上。

當時老黃還在上大學,上課時一大半的同學都在盯著股票軟體,走在校園裡,保安和食堂大媽相互討論當天的股市行情,瘋狂程度可想而知。

曾在樓市上槓桿嘗到甜頭的鯊魚們,自然如法炮製,借錢炒股。

於是乎場內融資和場外配資齊上陣,終於在2015年6月18日,滬指融資融券餘額升至2.27萬億的峰值,此時場外配資規模也高達2萬億左右。

但一場宴會的最高潮,往往就是散場的信號。早在6天前,滬指已經到達本輪牛市的最高點5178點。

隨著去槓桿節奏加快,16次千股跌停,國家隊入場「救市」,滬指累計最大跌幅達49.05%,兩市市值蒸發25.59萬億元,巔峰時持倉股民數量為4833萬,股民人均虧損51萬!

每一個血淋淋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重複上演4833萬次:抵押房產被沒收,失去棲身之所;高額利潤瞬間化為泡影,大夢一場;家庭破裂,走向極端……

一場牛市幻夢就此悲慘謝幕。

圖源:英為財情 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年率

可嗜血的資金不知疲倦。樓市調控的鬆動,又挑撥起它們敏銳的嗅覺,自此樓市第三波主升浪開始啟動。

回首12年風雨,錯在資金過於貪婪嗎?

投資肯定不是為了虧損,資金逐利是人之常情。真正的禍根——「貧富分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

優勝劣汰雖然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核心法則,但託底民生,發展科技,縮小貧富差距,讓社會不至於在一波波造富浪潮中迷失,才是全人類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你空倉還是滿倉?對接下來的行情怎麼看?這輪牛市會複製15年的悲劇嗎?歡迎留言討論~

今晚炒粉出鍋,喜歡老黃的財經幹炒牛河,請點擊在看、分享、關注埋單~

晚安,請慢用。

點「在看」支持老黃

相關焦點

  • 2015年股災註定不會在今天重演
    經歷過2015年股災的投資者,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情懷,同樣是漲幅過快,同樣是嚴查配資,同樣引起了市場快速下跌,這一次會不會也和上次一樣呢?數據方向認為,完全不需有這樣的擔心,本次下跌與2015年性質完全不同!
  • 水晶球財經獨家推出25萬字電子書:《2015年A股大股災紀實與反思》
    2015年6-7月,爆發了中國股市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慘烈股災。對於親身經歷者來說,留下了太多慘痛的記憶。那麼,在這場罕見的股災中,發生了哪些慘烈故事?投資人得到了哪些慘痛教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史無前例的股災?中國股市又該如何避免股災並走向成熟?
  • 我們為何跌倒:深度解析2015年A股股災
    作者:股緣  前言:2015年發生的那場震驚中外的A股股災,給廣大股民以及相關行業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或衝擊,其消極影響至今難以消散。本文是對這場股災的紀實、分析與總結,希望本文能夠為中國股市的災後恢復與健康發展起到一些作用。
  • 2018年股市生存現狀:08年後最慘之年,人均虧損10萬
    原標題:2018年股市生存現狀:08年後最慘之年,人均虧損10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詩人雪萊的《西風頌》聞名於世。今年滬深兩市市值縮水14.46萬億,人均虧損9.9萬。今年全國舉辦多場炒股大賽,冠軍獲得者居然不是兢兢業業看股票的選手,反而是一直清倉的人。即便把能當分子的新股、停牌股也算入其中,年內跌幅依舊慘不忍睹。
  • 重溫2015年股災,從富翁到負翁只需要幾個千股跌停,時刻警醒
    2015年的5月19日,老魏和往常一樣和大家泡著茶,聊著天。聊著聊著,那幾個朋友就聊到了股票,老魏也不懂,只是靜靜地聽著。」最近行情很火啊「」是啊,我這每天賺的比上班多多了,駕校那份工作不想幹了,天天熱死人,沒幾個錢。我準備辭職專門炒股。」
  • 中國人均存款「出爐」!央行數據:家庭存款達到「這數」才算及格
    近些年受西方消費觀念的影響,很多年輕人都過上了「超前消費」的生活,能存下錢的人越來越少,這也讓中國的儲蓄率從高峰時期的51.8%降到了45%,但是2020年突發的疫情讓很多人又改變了原來的消費觀念,都懂得要存點錢傍身,來預防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意外。那么正常來講一個人要有多少存款才正常,沒有「拖後腿」呢?
  • 2019年阿根廷人均GDP已不足1萬美元,兩年縮減31.5%
    但降幅卻比上年收窄了0.3個百分點(上年是下降2.8%)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的初步估值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與第三季度相比下降1%。2019年第三季度,阿根廷經濟同比實際下降1.8%,第二季度零增長,第一季度降幅最大(下降5.8%)。
  • 在北京,家庭月入多少,才能算中產階層?4萬!5萬!6萬……
    據此前有數據顯示, 2015年出境人數是1.2億 境外消費1.5萬億元人民幣 其中至少有7000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 《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顯示 北京的中間階層規模比例大約是55% 上海大約是51%,廣州大約是42.5% 其中
  • 15年的股災有多慘? 知道真相後匪夷所思!
    在2015年大回調前,手中籌措的首付資金都放在股市了。現在想起來都後怕。2015年5月之前,差不多有段時間,很多人打開帳戶都會發現每天漲了好幾萬,網上很多討論都是類似不如辭職專職炒股等等。現在回想起來,這個時候市場已經充滿風險,但當時大多數人並未覺察到。
  • 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32萬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這立刻引起人們的關注。由於單獨二孩政策於2014年在全國逐步開始實施,2015年是該政策完全實施後的第二年,因此,也應該是政策新增人口的高峰年。然而,2015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有評論認為,這說明低生育率形勢比之前的普遍估算更低,也更加驗證了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遠低於衛計委之前的估算。
  • 三家券商2015年股災期間幫助境外機構做空 證監會作出處罰
    據《上海證券報》5月25日報導,近日,中國證監會對國內的三家券商,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和海通證券作出了處罰,原因是它們在2015年股災期間,為境外機構提供融資融券服務。據悉,作為國內最大券商的中信證券在三家券商中遭受的處罰也最為嚴重,除被罰款3.08億元外,還被沒收6166萬元利潤。
  • 15年的股災有多慘?發生了什麼?
    某大佬在2010年做多期棉,600萬元資金持倉3萬手,在26個月內賺220倍,資金直接去到13億元。沒錯,這位大佬就是林廣茂,被稱為中國期貨第一人。林廣茂做期貨並不順風順水,他從2002年開始做,但是不到半年就賠光了,此後反覆經歷過四次。再牛逼的人不經歷過爆倉不算是真正地悟道,要記住你虧的時候有多慘,往後才能涅槃重生。
  • 內地賭客被瓜分 澳門第三大賭場虧損5800萬
    原標題:內地賭客被瓜分 澳門第三大賭場虧損5800萬 澳門賭王也會虧損? 澳門賭業起死回生 收入26連降後3連升 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間,澳門博彩業經歷了連續26個月的收入同比下降。這種局面終於在過去兩個月有所扭轉。
  • 2020年股民人均賺10.9萬?是真實情況,還是數字遊戲?
    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股民人均都賺了10.9萬元,你心動了嗎?是真實數據,可也是數字遊戲每當看到看到這些數字,估計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在炒股的朋友,都會流下辛酸的淚水。他們是真的有點懷疑人生,為什麼人均都能賺10萬了,我還是天天在虧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 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升至2019年的78.94歲
    本報訊(記者郝曉煒)11月10日,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太原市2019年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新鮮出爐,這是我市連續第7年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相關數據。此《報告》通過分析大量人群健康數據發現,我市人群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從2013年的561.46/10萬降低至2019年的437.77/10萬。
  • 51Talk 閃電上市,是資本驅動還是品牌優先?平臺戰略待驗證
    從51Talk的招股書中可以發現,其的確在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的增長。2013年、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Q1,51Talk的營收分別為2170萬元,5220萬元,1.547億元和7220萬元,年營收在兩年內增長了7.1倍,一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的2437萬元增長196%。
  •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2015年股災的?
    2015年中國股市從1849.65到了5178.19的高點,那一段時間基本是月月漲,瞎買都能掙錢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這樣,引發了大多數跟風者,不管懂不懂市場的人都紛紛踏破證券公司的門檻,搶著去註冊帳戶,那段時間可以說是全民炒股。
  • 早已資不抵債榮華集團虧損2500萬
    ,多出來的8.3萬噸就排放到沙漠裡,風吹日曬,時間長了,『營養水』就成了汙水。」2014年5月28日至2015年3月6日,平均日排放不達標中水971噸,累計排放27.17萬噸。其中18.79萬噸用於榮華公司投資建成的榮生沙漠公路兩側樹木綠化灌溉,8.37萬噸通過鋪設的暗管直接排入沙漠腹地。經無人機航拍和GPS定位,確定共有大小不等汙水坑塘23處,汙染面積266畝。
  • 中國證金董事長聶慶平解密2015年股災原因及應對:救市是唯一選擇
    2017年6月出版的《經濟導刊》刊發文章《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的原因、性質及應對》,作者是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慶平。文章摘編自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報告《2015年中國股市異常波動研究》。文章指出,2015年7月的「股災」原因是多方面的,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體制機制上存在漏洞,也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從新興市場向成熟市場轉軌我們還將面臨諸多挑戰。
  • 2.6萬股東「踩雷」,有股民虧損51%出局,發生了什麼?
    2020年4月28日,中環裝備披露關於重大訴訟的進展公告,稱前期發生的子公司六合天融涉訴事項的原告中大租賃已於2020年4月26日撤訴。經查,中大租賃之所以撤訴,是由於六合天融與中大租賃於2020年4月26日籤署了《和解協議》,約定六合天融向中大租賃返還設備貨款2.30億元,扣除設備購買方洛陽雙能已支付的租金、服務費等,還需向中大租賃分期支付1.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