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沒有新鮮事。
金融風暴後的低潮
7月3日周五,滬指刷新15月新高,報收3152點,創業板指更是牛氣沖天,自2018年到達1184點見底以來,漲幅翻倍。
財富效應終於出現,總算讓大家把盯著樓市的目光轉移到股市。
圖源:網絡
新聞頭條上的「空倉股民哭暈了」,問答中的「我還有機會趕上這波牛市嗎?」,踏空聲此起彼伏。野生股神們紅彤彤的交割單,更刺激著因疫情錢包受損的老闆們脆弱的心靈。
當老黃出趟門都能看到三個路人盯著股票軟體,那股熟悉的牛屎,不對,牛市味道衝得老黃一哆嗦,腦海中不由泛起5年前那場牛市的回憶。
嚴格意義上來說,那場牛市啟動於2013年6月25日,從開始至結束整整持續了2年,而非老闆們熟知的一年左右。
當年那場牛市啟動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又轉瞬破滅?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又有何啟示?
要尋根溯源,就不得不把時間線拉長,回到那個驚濤駭浪的2008年。
2008年,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為導火索,金融危機瞬間波及全球。
當時我國僅8000萬股民,居民儲蓄率高達51.3%,且GDP增速仍在10%以上。低金融參與度,高儲蓄率和高經濟增速,讓我們對12年前的危機感觸並不深。
圖源:艾媒數聚
但金融危機直接重創外貿行業,彼時中國外貿佔總出口比重為31.65%,次年暴跌至20.26%,不少從事外貿的老闆自此一蹶不振,含恨退場。
嗜血餓鯊,馳騁股海
為了迅速扭轉金融危機從外貿擴散到全行業的趨勢,以「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為核心的四萬億基建計劃應運而生,隨後我國GDP增速從2008年的9.4%反彈至2010年的10.64%。
圖源:網絡
可金融危機只是外顯,核心問題是全球貧富差距擴大,供過於求,投資回報率下降。
為了刺激經濟,各國不由接連放水,在貨幣貶值的恐懼下,資金只好推高資產泡沫(如股市/樓市等)。泡沫破裂後,信貸違約造成銀行破產,金融危機正式傳導至實體經濟,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衰退。
華爾街裡沒有新鮮事。一邊是基建計劃如火如荼,城市化高速發展,另一邊是需求不振,低迷的實體經濟。
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08年我國居民、政府、企業槓桿率水平僅為17.9%、27.1%、93.9%。
為了追逐更高的回報,資金拋棄尚處於熊市中的股市,毫不猶豫上槓桿蜂擁衝入樓市,我國房地產市場第二波主升浪自此開始。
圖源:國泰君安
這時,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已經從外貿轉為投資和消費,自2010年經濟增速破10%後一路走低,我國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
房價的迅速上漲開始引發上層關注。2010年開始,限購限貸等調控大棒頻頻揮舞,2011年初,「國八條」出臺,「二套房首付60%」「暫停省會居民購置第三套房」徹底讓樓市熄火。
2011年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首次下跌,標誌著我國房地產第二波主升浪結束。
苦熬兩年的資金並沒有等到樓市調控鬆動的喜訊,反而等到了「二手房交易徵收20%個稅」的重磅「國五條」,就連萬科、碧桂園等房企都紛紛出海尋找生機,可見樓市慘澹。
圖源:文華財經
這時另一片海洋已經恢復平靜。在經過6年漫長下跌後,2013年6月25日,滬指開盤低開低走,午後探底1849點,最終以一個奇蹟般的V反埋下了2015年牛市的伏筆。
飢餓的鯊魚們又嗅到了新鮮血肉的味道,馬上它們就要馳騁股海,掀起中國金融史上第二波轟轟烈烈的大牛市。
4833萬個家庭的悲劇
估值低位的股市,隨著嗜血的資金悄悄潛伏逐漸活躍,已經上漲一年多的創業板也在吸引第一批敏銳的散戶入場。
5月9日,新「國九條」的發布無疑給市場打滿強心針。上層鼓勵,估值低位,人氣恢復,天時地利人和俱全,牛叫聲開始響起。
2014年7月22日,滬指正式突破盤整區間,向上進攻。
圖源: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
從「4000點是牛市起點」,再到「滬指劍指萬點」,月漲幅高達20%的股市讓無數散戶再也按捺不住,從3月到6月,A股每月新增投資者都超過400萬以上。
當時老黃還在上大學,上課時一大半的同學都在盯著股票軟體,走在校園裡,保安和食堂大媽相互討論當天的股市行情,瘋狂程度可想而知。
曾在樓市上槓桿嘗到甜頭的鯊魚們,自然如法炮製,借錢炒股。
於是乎場內融資和場外配資齊上陣,終於在2015年6月18日,滬指融資融券餘額升至2.27萬億的峰值,此時場外配資規模也高達2萬億左右。
但一場宴會的最高潮,往往就是散場的信號。早在6天前,滬指已經到達本輪牛市的最高點5178點。
隨著去槓桿節奏加快,16次千股跌停,國家隊入場「救市」,滬指累計最大跌幅達49.05%,兩市市值蒸發25.59萬億元,巔峰時持倉股民數量為4833萬,股民人均虧損51萬!
每一個血淋淋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悲劇重複上演4833萬次:抵押房產被沒收,失去棲身之所;高額利潤瞬間化為泡影,大夢一場;家庭破裂,走向極端……
一場牛市幻夢就此悲慘謝幕。
圖源:英為財情 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年率
可嗜血的資金不知疲倦。樓市調控的鬆動,又挑撥起它們敏銳的嗅覺,自此樓市第三波主升浪開始啟動。
回首12年風雨,錯在資金過於貪婪嗎?
投資肯定不是為了虧損,資金逐利是人之常情。真正的禍根——「貧富分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
優勝劣汰雖然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核心法則,但託底民生,發展科技,縮小貧富差距,讓社會不至於在一波波造富浪潮中迷失,才是全人類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你空倉還是滿倉?對接下來的行情怎麼看?這輪牛市會複製15年的悲劇嗎?歡迎留言討論~
今晚炒粉出鍋,喜歡老黃的財經幹炒牛河,請點擊在看、分享、關注埋單~
晚安,請慢用。
點「在看」支持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