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的愛情和婚姻
「我可以把愛情詩詞講得非常的幽微美妙,我卻是一生從來沒有體驗過愛情。」
「他姐夫給他介紹了個南京的工作,他說要跟我訂了婚才去,我不答應他,他就不去了。我這個人有點傻瓜,又好心,我想我從來沒談過戀愛,他對我還不錯,而且我想他很有可能因為老跑回北京約我們玩,丟了那邊的工作,所以我就答應他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結婚了就是要承擔一切,我們家的經濟都是我在負擔,一直都是。」
「默默地承受,跌倒不被打倒,承受之中我走我的路,不是逆來順受,要化解它。」
葉嘉瑩先生,一輩子從事的是唐詩宋詞的優雅工作,大半生過的是柴米油鹽的窘迫生活。在沒有愛情的婚姻中,一路走來,努力持續學習,努力持守住自己。選擇了就堅守。看破死生,又有「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的樂觀。葉嘉瑩先生不愧為穿裙子的士,既優雅又堅強樂觀,最終也能把苦難的生活過成了詩。
從葉嘉瑩先生的婚姻裡,我看到了,選擇了就堅守的淳樸婚姻觀,還有沒有遇到過愛情也一樣豁達的心態。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這種不遇天人不目成的愛情,要遇到天人,這天人是出類拔萃、超出於一般人的美好的人,並要一見鍾情,可謂可遇不可求,世界那麼大,數得出算得上的,我認為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夫婦可以算上數。
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一生都難以遇到愛情,即使遇到,也有各種因素而未能在一起相守一生。不論過去時代的婚姻,還是現代的婚姻,皆是如此。沒有愛情的婚姻固然不提倡,但它又是大量存在的。
舉目父輩的愛情婚姻
我的父母在我成長當中,至少我看不到他們之間有純粹的愛情,但不影響他們含辛茹苦把我們幾個撫養成人,他們現在安享晚年,兒孫同堂。我看到了沒有愛情的婚姻,也可以湊合一輩子過。
我的叔叔,可謂在相親無數次後,四十歲才結的婚。打懂事以來我家逢年過節就很熱鬧,帶過來與叔叔相親的人一趟接一趟,真的假的都有,叔叔一年辛苦賺的錢,幾個節日的相親大會就要摳空錢囊。所以叔叔在四十歲結的婚,但求女方只說「願意」,他絕不挑揀。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他們的婚姻,叔叔對嬸嬸百般疼愛,他們過得很幸福。20年過去,兩個兒子也長大了,叔叔老了還時常哼著歌。我看到了沒有愛情的婚姻也是可以幸福地過。
環觀同輩的愛情婚姻
眾生選眾業,各有一機抽,你都會找到更多的答案。以為我們這代應該是覺悟的一代人,但是每個人都走進了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嗎?好像也並沒有多少吧。
時代在進步,物質會豐富,我們的婚姻觀就比父輩他們更加好了嗎?不見得,更加迷茫了,更加矛盾了。
愛情與麵包,現實與理想,需求與能力,欲望與誘惑,永遠在這些選題中糾結,在糾結中選擇平衡。不得不否認,我們作為現代人是幸福的,選擇的權利更加多了,但衝破觀念的東西也多了,有些未必是好的,比如近年持續上升的離婚率,不時出現在各種媒體渠道裡的情感狗血新聞,一次次刷新你的認識
沒有愛情的婚姻也有它存在的意義,沒有愛情的婚姻也可以長久,尊重每一種狀態下的婚姻。
在婚姻的城堡裡可以成就你我,是最美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