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出版 覺新覺民覺慧正是巴金三兄弟

2021-01-09 四川日報


  《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封面人物為李堯林、李堯枚、巴金(從左至右)。出版方供圖


    

  4月8日,記者從四川文藝出版社獲悉,《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正式出版。這本書收錄了巴金、巴金家人,以及李健吾、楊苡、黃裳、黃宗江等巴金哥哥生前至交好友的回憶文章,開啟塵封歲月,深度還原成就巴金的兩位哥哥李堯枚和李堯林的一生。他們也正是巴金名作《家》《春》《秋》中覺新、覺民的原型。
□本報記者 肖姍姍

《棠棣之華》是集大成之作
  據出版社介紹,《巴金的兩個哥哥》先後出版過幾個版本,內容逐漸豐富、全面。近十年來編者又發現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懷念雜文和其他史料,黃裳先生等又寫出了新的回憶文章,四川文藝出版社將之集大成,增補校訂,定名為《棠棣之華》。書名出於《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與《家》裡的覺慧一樣,巴金扮演了一個激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與他資質及成長背景極其相似的兩個哥哥,並非沒有反叛的衝動和決心,只是在更激烈的弟弟面前,他們不得不各自去「認領」這個大家庭必須有的那個隱忍的、委曲求全的角色。或許也可以說,正是兩個兄長作出的精神犧牲和物質犧牲,才成就了巴金和巴金的小說。
  巴金以寫「家庭」(《家》《春》《秋》)奠定文學地位,這本書有巴金「家事」,也有巴金作品的人物原型,因此為巴金研究提供一種視角,是本書的初衷之一。從這本書提供的故事來說,三兄弟在文本內外的不同抉擇、命運形成的對照,甚至可以解讀出思想史層面上的不同意味。

「覺新」沒死 大哥李堯枚死了
  大哥李堯枚是《家》中覺新的原型。他的人生規劃是投考上海或北京的名校,再赴德國深造。早年的他經常買來《新青年》和《每周評論》閱讀並帶領弟弟們熱烈討論,從而在無形中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但父親遽然去世後,二十出頭的李堯枚就開始艱難地承擔起這一大家族的生活。巴金髮現大哥在那時的環境下變成了兩重人格的人:一會兒是舊家庭暮氣十足的少爺,跟弟弟談話時又是一個新青年。
  弟弟在外求學的費用同樣由大哥支持。為了振興家業,李堯枚賣了田去做投機生意,害了一場大病後卻發現錢已損失了一大半。「他回到家裡,等著夜深人靜,拿出票據來細算,一時氣惱,又急又悔,神經病發作,他把票據全扯碎丟在字紙簍裡。」第二天清醒過來,碎紙早已被倒掉,家裡徹底破了產。李堯枚不願死,三次寫了遺書,又三次毀了它。第四次寫了一封二十多頁的遺書後,他終於喝下毒藥。此時是1931年,恰巧是《家》最初以《激流》之名開始連載之時。巴金後來說,關於小說裡的覺新自殺還是不自殺,他鬥爭了好久,最後在《秋》裡幾次把覺新從自殺的危機中拯救出來,「覺新沒有死,但是我大哥死了」。
  《棠棣之華》中收錄了李堯枚致巴金的信,從中可窺見李堯枚的性情。1929年,李堯枚到上海探望闊別六年的巴金。巴金告訴他,他想寫一部小說《春夢》(即後來的《家》),把自己家的一些事寫進去。回川後,大哥寫信告訴弟弟,自己看了《新青年》後就想寫一部書,但實在寫不出來,既然弟弟想寫,「我簡直歡喜得不得了」。

三哥李堯林是「覺民」是鬥士
  巴金的三哥李堯林,本是巴金的第二個哥哥,但是按大家族排行,大家習慣稱他「三哥」。大哥破產自殺,身後是一個支離破碎卻有十幾口人要養的大家,養家的擔子落在李堯林身上。畢業於燕京大學外文系的李堯林資質並不在巴金之下,但在十幾口人的生計面前,他放棄了可能的「自由」生活。他在天津南開中學做教員,每月領了薪水便定時寄錢回家,支撐十幾口人的生活。如果說大哥是為巴金作了精神犧牲,那麼二哥李堯林則為巴金更多作了物質犧牲。
  李堯林的另一個身份是教育家、翻譯家。他在天津南開中學的開放教學,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思路,他們中的很多人日後成為各領域的大家,包括中科院院士申泮文、葉篤正,作家黃裳,劇作家黃宗江,比較文學家周珏良,出版家邢方群,等等,都對李堯林感懷至老。《棠棣之華》中收錄了這些學生,包括李堯林好友李健吾、楊苡等人的懷念文章。李健吾說:「他並非不是鬥士,我們一直把他看作《家》裡面的覺民,獨自、孤單單一個人,在燕京大學念書,在南開中學教書,以李林的筆名翻譯外國傑著……他沒有『琴』,永遠也沒有那一位鼓舞他向前的表妹……」
  1945年,李堯林只在醫院堅持了七天便離開了人世,病因是「肋膜炎」,身邊的人卻相信他其實是死於長期的營養不良。三哥死後,那一大家子的生活就落在巴金身上,也許這時候的他對兩位哥哥的處境才有了更多了解。「我們三兄弟跟覺新、覺民、覺慧一樣,有三個不同的性格,因此也有三種不同的結局。」巴金後來通過大量文字,表達他對兩位兄長深深的負疚之情,他懊悔自己有些任性的執拗,不體諒大哥的處境,也沒有多分擔三哥的負擔。

相關焦點

  • 當代書評 |《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在川出版 深度還原巴金...
    近日,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書《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書中收錄了巴金大哥李堯枚給巴金的手信,也有巴金為紀念大哥所寫的文章,以及李堯枚兒子李致所寫的《終於理解父親》,以及李健吾、楊苡、黃裳、黃宗江等文學名家,也是巴金兩位兄長生前知交好友的回憶文章,深度還原巴金背後的兩位哥哥的一生。
  • 《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獲年度非虛構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劉付詩晨棠棣花貼枝而生,盛開時枝條上下全是緊密相連的花朵,自古以來常被人們喻以兄弟,似有親愛之意。「用此來形容巴金和兩位哥哥的情誼,我想是再好不過的了」,四川文藝出版社社長張慶寧談及年度非虛構作品《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時這樣表示。
  • 巴金家有三兄弟,活出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成了《家》的原型
    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巴金本人和兩位哥哥。 一、常棣之華,兄弟之情 巴金熱衷於文學創作。 他生活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封建家族,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他更像一個「異類」,一個「叛逆者」,就如同《家》中覺慧的真實寫照。
  • ...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蔣藍|王笛|一個人和一群人|棠棣之華...
    最終根據專業評委和讀者投票,評選出「2019名人堂·年度十大非虛構」:《消失的古城》《黃虎張獻忠》《棠棣之華:巴金的兩位哥哥》《與病對話——全科醫生手記》《一個人和一群人》《背著故鄉去遠行》《與蟲在野》《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西遷東還》《寂靜的孩子》。蔣藍評價非虛構敘事曾說,「一個人的蹤跡,從來都是我們朝向未來的路標」。
  • 一頁珍貴的巴金譯稿
    通過與文學館收藏的巴金手稿筆跡比對,筆者確定這是巴金先生的手跡。最初,筆者以為此稿是巴金先生將妻子蕭珊譯稿抄錄下來後所做的部分修改。但通過與1959年6月人文社出版的蕭珊《草原上的李耳王》同文比較,筆者發現兩者之間還是存有明顯差異。
  • 作家巴金有多愛他的妻子?巴金臨死之前的遺言,讓人潸然淚下
    巴金始終記得和蕭珊認識後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個畫面,這是他寶貴的回憶。1936年,巴金寫的長篇小說【家】出版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引起了大家的熱烈關注,巴金常常收到很多書迷熱情洋溢的來信,這一年,巴金不僅收穫了事業的成功,還遇到了自己此生的唯一。眾多書迷的來信中,有一個書迷每次寫信都落款「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她熱切地表達著對巴金小說的喜歡。
  • 散文丨劉翔:我珍藏的巴金《隨想錄》「特別版本」
    2020年,正值巴金的《隨想錄》第一集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40周年,在我收集的各個時期出版的《隨想錄》版本中,尤為珍貴的是一本珍藏了40年的「特別版本」的巴金《隨想錄》第一集。之所以說這本《隨想錄》是「特別版本」, 因為它不僅是在大陸出版的第一個版本,並且還是一本不公開發行的出版物,而是由南京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以《文教資料簡報》形式編印的。這本「資料簡報」封面簡陋,用訂書機裝訂而成。
  • 文學巨匠巴金丨——解讀十句質樸名言,點亮那盞希望的心燈……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一九零四年十一月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中國傑出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曾任連任多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 關於巴金我們知道多少?唯願這兩個字,如透明的河流,浸潤心靈
    朋友曾告訴我一件真實的事,一位韓國文化界人士在一所大學演講時,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都說巴金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你們在座的各位對巴金了解多少呢?」狂妄中帶有挑戰,但遺憾的是,現場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接應這個話題。雖然巴金早就被公認為20世紀的文學大師,但他是個謙虛的人,他從不以文學家、作家自居。
  • 棠棣之華
    本就生在鐘鳴鼎食之家,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更是少年王爺的掌上珠、心尖玉,是他金戈鐵馬的一生中,太陽般明媚的色調,和月亮般溫柔的微光。她出生時,西府海棠開了滿園的芳菲,棠梨香飄玉,那一聲嚶嚀,便成全了他的棠棣之華。他為她築了一座十裏海棠園,為她抽龍筋以做緞帶,取鮫珠以代明燭,他為她摘星攬月,想把這江河川原都給她。
  • 春天那些花兒(十九):棠棣之華
    魯迅稱之山本夫人,兩人交情甚佳。魯迅1935年寫給山本初枝的信裡,提到過棠棣:「棠棣花是中國傳去的名詞,《詩經》中即已出現。至於那是怎樣的花,說法頗多。普通所謂棠棣花,即現在叫作「鬱李」的;日本名字不詳,總之是像李一樣的東西。開花期與花形也跟李一樣,花為白色,只是略小而已。果實猶如小櫻桃,孩子們是吃的,但一般不認為是水果。然而也有人說棠棣花就是山吹。」
  • 「好弟弟」張永武:棠棣之華 鄂不韡韡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哥哥4歲因病失明,45個春夏秋冬他總能準確地在人群中握住弟弟張永武伸過來的手。張永武是村裡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為母親養老送終後他全心照顧哥哥。一萬六千多個日夜,哥哥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他都親手安排。45載,他牽著失明哥哥的手,詮釋了血濃於水的手足情深。2014年9月,張永武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文明網)   《詩·小雅·常棣》有云:「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 讀完巴金的名言,讓人也感到害怕
    說到這裡,如果你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巴金的名言,他就道出了人最怕的是什麼,不是掉進深淵!讓人讀完也感到害怕!文字如下:人最怕的不是掉進深淵,而是掉進後被拋起再掉進去。——巴金讀完巴金這段語錄,可以說巴金所言的,很多人都會害怕,因為失敗真的不可怕,可怕的一再失敗,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了,沒有勇氣再面對失敗了。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巴金這段語錄,我們不妨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 -信昌棠棣之華裝修
    信昌棠棣之華一位業主將125平米的房子裝修成三居室,房子風格選擇了中式,全包裝修只花費15萬,裝修完鄰居爭相來模仿。營造的是極富中國浪漫情調的生活空間,如紅木、青花瓷、紫砂茶壺以及一些紅木工藝品等都體現了濃鬱的東方之美,這正是新中式風格與其它風格所不同的地方。中式風格家居體現中國風的構成主要體現在傳統家具(多為明清家具為主)、裝飾品及黑、紅為主的裝飾色彩上。室內多採用對稱式的布局方式,格調高雅,造型簡樸優美。
  • 棠棣之華成品小戶樣板間驚豔亮相,媒體齊聚共鑑匠心!
    1月26日,棠棣之華成品小戶樣板間揭開神秘面紗,盛裝亮相。桂林十餘家知名媒體滿懷期待,齊聚一堂。棠棣之華成品小戶也不負眾望,以獨特的空間美學,動人的品質裝修,給參觀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匠心精工雕琢 一朝驚豔盛放當天,棠棣之華營銷中心暖意融融,精緻美味的糕點、優雅悅耳的室內樂曲,美好愜意的氛圍將現場燃動。
  • -信昌棠棣之華裝修
    信昌棠棣之華一套141平米的房子,業主將它裝修成中式風格四居室,裝修完效果非常好,不僅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更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房屋面積。據業主透露,整套房子裝修下來只花了160000萬,並且是的裝修方式。那麼,業主是如何裝修的呢?
  • -信昌棠棣之華...
    信昌棠棣之華有套113平米的三居室,房屋的裝修效果絕對超乎你的想像,新中式風的選擇,給這套房屋的裝修增色不少。同時也和大家分享一些裝修注意事項和技巧,趕緊來看一看吧。所在樓盤:信昌棠棣之華戶型結構:三房兩廳案例戶型面積:套內113平方案例裝修風格定位:新中式風格有些人裝修的時候會考慮客廳裝修風水,如果一進門發現橫梁壓頂那確實一個不好的設計,在風水學來講,客廳的橫梁會給人產生一種心理壓抑感。建議在裝修的時候可以使用天花板或者懸掛飾品加以化解,如果面積夠大,也可以以橫梁為界設計成兩個客廳。
  • 多彩生活 絢麗綻放|棠棣之華·首屆春節業主聯歡晚會圓滿舉辦
    2020年1月18日,在鼠年春節來臨之際,為了答謝廣大新老業主長期以來的支持和厚愛,彩生活物業舉辦的首屆迎新春聯歡晚會在棠棣之華小區中庭景觀廣場隆重舉行,近千名業主參與其中。這既是一場新老業主相聚一堂,共話鄰裡的歡樂聚會,也是一場充滿感恩與溫暖的家庭聯歡!
  • -信昌棠棣之華...
    下面這套案例來自於信昌棠棣之華,採用了全包的裝修方式,裝修預算是24萬元,現代簡約風格的裝修讓這套125.1平米的三居室更加的完美靚麗,一起來看下吧!業主需求:上下複式,帶地下室,一要防潮,二要採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