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很重要,會說話更重要,特別是回老家團圓,一年不見,長輩、親友、鄰居等方方面面都要好照顧到,好話說到點上,大家都會有個好心情,接下來一年都會記得你的好。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拜年的話很多,對成年人來說,相互表達美好祝願都是張口就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難說了,畢竟小孩子都比較心直口快、童言無忌,在陌生的場合裡,像成年人一樣思考問題,或者臨機應變,肯定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春節到了,帶孩子走親訪友,一定要記得提前較好孩子,防止說錯話,萬一一不小心把天聊死了,那就太尷尬了,這直接影響孩子紅包收入。
去年回老家,就遇到這麼個熊孩子,那叫一個心直口快。
媽媽,你看那個叔叔的肚子好大啊,是不是懷了個小弟弟?媽媽媽媽,那個叔叔沒有頭髮,快禿了!那個阿姨好肥啊,胳膊比我的小腿還粗呢。阿姨,我媽媽說你家不乾淨,不讓我去玩兒。媽媽,那個叔叔剛才偷偷放了個屁!
這熊孩子一路下來,看的我心驚肉跳,好怕撞他槍口上,孩子媽媽跟救火隊員一樣,連哄帶騙都沒堵住這張「巧嘴」,孩子爸爸一路尬聊賠禮,也是相當煎熬了。
可見孩子在家是多麼的缺少家教,缺少基本素養,完全沒有對長輩的尊敬,口無遮攔的放飛自己,失去控制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快要發瘋的爸爸媽媽。
家長帶領孩子出門走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晚輩致禮祝福,收紅包感謝,主人熱情款待等,這些地方都需要會說話,禮貌用語,祝福語,敬語一樣不能少。
如果家有口無遮攔的熊孩子,那麼一定要注意情商的培養,春節期間恰好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1、注意稱呼,分清身份:孩子拜年或收紅包感謝時,要注意分清稱呼和身份,感謝誰?一定要記得後面加上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只說謝謝是沒有禮貌的。
2、接紅包要用雙手接,鞠躬致謝,不要當面拆開,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說話不可以用手指著別人。
3、招待陌生人,要記得稱呼,特別不能記錯姓氏,幫助父母招待客人,不要頑皮耍鬧,不要打擾大人之間溝通。
4、去親友家拜年,要學會約束自己,不要打鬧,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
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有的孩子一教就會,一悟就透,見到爺爺奶奶輩的老人,一律用健康長壽,事事順心這些詞,見到和爸爸媽媽年紀相仿的長輩,就會用恭喜發財、新年快樂這樣的詞,吃飯的時候,安安靜靜,長輩給夾菜時,主動端碗去接,哪些菜做的好吃,說的頭頭是道,誇的主人家心花怒放,當然事後紅包肯定少不了的。
春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團團圓圓的場合,是考驗孩子,檢驗家教的好地方,有的孩子性格開朗、舉止文明、懂禮貌。有的孩子害羞膽小、不敢說話。還有的孩子調皮搗蛋、萬人嫌。好孩子一定會讓長輩讚不絕口,讓他人羨慕不已,也能為父母臉上增光,所以,平時父母就應當注意孩子的個人修養,不能忽視情商和溝通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