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六孩子一定要學會說客套話,這關係到面子和紅包的問題

2021-01-14 陽光語言矯正

說話很重要,會說話更重要,特別是回老家團圓,一年不見,長輩、親友、鄰居等方方面面都要好照顧到,好話說到點上,大家都會有個好心情,接下來一年都會記得你的好。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拜年的話很多,對成年人來說,相互表達美好祝願都是張口就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難說了,畢竟小孩子都比較心直口快、童言無忌,在陌生的場合裡,像成年人一樣思考問題,或者臨機應變,肯定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春節到了,帶孩子走親訪友,一定要記得提前較好孩子,防止說錯話,萬一一不小心把天聊死了,那就太尷尬了,這直接影響孩子紅包收入。

去年回老家,就遇到這麼個熊孩子,那叫一個心直口快。

媽媽,你看那個叔叔的肚子好大啊,是不是懷了個小弟弟?媽媽媽媽,那個叔叔沒有頭髮,快禿了!那個阿姨好肥啊,胳膊比我的小腿還粗呢。阿姨,我媽媽說你家不乾淨,不讓我去玩兒。媽媽,那個叔叔剛才偷偷放了個屁!

這熊孩子一路下來,看的我心驚肉跳,好怕撞他槍口上,孩子媽媽跟救火隊員一樣,連哄帶騙都沒堵住這張「巧嘴」,孩子爸爸一路尬聊賠禮,也是相當煎熬了。

可見孩子在家是多麼的缺少家教,缺少基本素養,完全沒有對長輩的尊敬,口無遮攔的放飛自己,失去控制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快要發瘋的爸爸媽媽。

家長帶領孩子出門走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晚輩致禮祝福,收紅包感謝,主人熱情款待等,這些地方都需要會說話,禮貌用語,祝福語,敬語一樣不能少。

如果家有口無遮攔的熊孩子,那麼一定要注意情商的培養,春節期間恰好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1、注意稱呼,分清身份:孩子拜年或收紅包感謝時,要注意分清稱呼和身份,感謝誰?一定要記得後面加上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只說謝謝是沒有禮貌的。

2、接紅包要用雙手接,鞠躬致謝,不要當面拆開,那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說話不可以用手指著別人。

3、招待陌生人,要記得稱呼,特別不能記錯姓氏,幫助父母招待客人,不要頑皮耍鬧,不要打擾大人之間溝通。

4、去親友家拜年,要學會約束自己,不要打鬧,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

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有的孩子一教就會,一悟就透,見到爺爺奶奶輩的老人,一律用健康長壽,事事順心這些詞,見到和爸爸媽媽年紀相仿的長輩,就會用恭喜發財、新年快樂這樣的詞,吃飯的時候,安安靜靜,長輩給夾菜時,主動端碗去接,哪些菜做的好吃,說的頭頭是道,誇的主人家心花怒放,當然事後紅包肯定少不了的。

春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團團圓圓的場合,是考驗孩子,檢驗家教的好地方,有的孩子性格開朗、舉止文明、懂禮貌。有的孩子害羞膽小、不敢說話。還有的孩子調皮搗蛋、萬人嫌。好孩子一定會讓長輩讚不絕口,讓他人羨慕不已,也能為父母臉上增光,所以,平時父母就應當注意孩子的個人修養,不能忽視情商和溝通能力的培養。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話拜年:從跪拜禮到紅包雨 你打算怎麼過?
    在農曆新年到來的第一天,人們通常會穿著嶄新的衣服,吃著包好的水餃,給長輩和親友拜年,期待自己會領到多少壓歲錢……在你的家鄉,這一天都要做點什麼?從初一到初六,人人走親拜友,路上見面都會先來一句新年問候,如果是遠方的親戚,還需要提前備上牲口車、帶著面點禮物前去看望。  現在,當了爺爺的他也每年收到孩子們的拜年祝福話,習俗還在,只是形式早已發生了變化。孩子們不再需要磕頭守歲,在他看來,家人們只要團圓在一起就很幸福。他還計劃著下次的家庭新年旅行,「儀式不重要,大家高興就夠了」。
  • 初一到初七這些事不能做,老禮兒千萬要注意
    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拿紅包,這都是春節裡要幹的事,紅紅火火的一年,就這麼開始。而在古代,春節過得還要細緻,從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講究,甚至說一些禁忌。只是現代生活的潛移默化,慢慢被我們丟棄了這些「老禮兒」。不過,小編卻是覺得,春節如果有了這些講究,會不會讓年味更濃一些、更熱鬧一些呢?
  • 漳州人過年初一到十五習俗完整版,拿走不謝
    正月初一初一早晨,一家人起床梳洗後,穿上新衣,給家長長輩拜年,長輩就會給個紅包。吃完早餐後(一般吃青菜粥,菠菜、豆腐,而且要吃得乾乾淨淨,以後出門才不會下雨~!!)。出門走家串戶拜訪親戚好友。如果有客人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別忘了,初一這天是不掃地、不倒垃圾的。怕把財氣掃沒了。
  • 初一到十五,春節講究都在這裡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那麼初一到十五的春節習俗大家知道多少呢?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的習俗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 初一到十五:九種習俗,九種禁忌,一定要了解|可讀
    鼠年到,鼠來寶,幾種禁忌要記牢,風俗習慣遵循好,新的一年樂淘淘。九種習俗等你記1、初一拜年「新年好」正月初一是新年,新的一年從一句喜氣洋洋的問候開始吧。正月初一挨家挨戶拜年是一種習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不僅是一種問候,同時也是一種祝福。拜年吉祥話後,長輩也會給晚輩紅包,當做新一年的彩頭。
  • 春節大年初一到初六必做的幾件事!討個好彩頭!狗年交好運!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在大年初一到初六,人們往往必做這幾件事,來為新年討個好彩頭。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講究的是開門大吉,春節早晨,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過後,碎紅滿地,喜氣洋洋。
  • 初一到初三的不同時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什麼?
    關於初一: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小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會的做不對。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偶爾聽一耳朵就能明白,沒養成聽講和記筆記的習慣。中學知識相對連貫性和邏輯性更強,一個點沒聽明白,另外一個點接不上,導致不會做題。
  • 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 2020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免費到初幾
    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2020春節過年過路費免費到初幾?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2020年春節高速免費時間表,你就清楚了。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1月30日是正月初六,所以正月初一到初六不收過路費。2020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免費到初幾1月30日是大年初六,所以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可以免費到初六,初七開始就要收費了。
  • 老天津人正月初一幹什麼?初一到初五是不做飯的
    新婚婦女要在除夕吃棗和慄子,以期早生貴子。一般婦女要吃糖堆兒,口中還念念有詞:「五更黑下吃個酸裡紅,到老了不受窮。」再說正月。到了正月初一,全家天不亮就起床,無論大人孩子,都要從頭到腳煥然一新。天津近海,受海洋文化影響較深,特別崇拜媽祖。
  • 過年初一到初七的禁忌,春節這七天有3件事不能做,5件事有禁忌
    過年要吃團圓飯,要放鞭炮,還要走親訪友拜年啊等等等等。但其實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春節七天裡,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或者說,是禁忌。筆者今天就為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希望看完後能對大家有些幫助。我們從春節上的大年初一開始。除夕那一日的時鐘靜止到了十二點,代表著真正的辭舊迎新,也就是在這一刻,正是宣告著,舊的一年已經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
  • 求人辦事的小技巧,學會說這3句客套話,對方才會心甘情願地幫你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但要求人做事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別的不說,就是一定要請人吃飯。現在是一個講究人情的社會,有很多源於人際關係的「潛規則」。一、牢記3點讓你事半功倍1、客套話是求人辦事的潤滑劑要求人辦事的時候,自己先一定要有禮貌。這看似很正常,甚至有點假,但卻能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積極互動,成為求成的加速器。
  • 說客英語和阿卡索對比誰更有優勢?
    說客英語和阿卡索這兩家被問到的頻率,,而且很多家長都拿他們進行對比,一直難下決定。那今天我就分別來幫大家測評下說客英語和阿卡索,一起來看看哪家更適合孩子。  由於說客英語的課程和教材太多,今天主要以我體驗的必修教材Magic Growth為例來和大家進行分享。Magic Growth是說客英語對照wonders GK-G5研發的教材,我將這兩套教材進行了對比,發現說客英語在原有基礎之上降低了整體的學習難度,所以還是非常適合中國孩子學習的。  另外,說客英語在課件設計上也特別用心,加入了循環知識點的教學。
  • 結婚領證婆婆一定要給紅包嗎?男方父母都在什麼時候給媳婦紅包
    結婚領證有的人是辦婚禮前領,有的新人是辦完婚禮後才領證,這本結婚證代表了法律的認可及保護,同時對新人來說也非常具有意義。那麼,對於兒子兒媳領證後準備婆婆需要給紅包嗎?給多少合適?一般男方父母都會在什麼時候給準兒媳紅包呢?
  • 金鼠年將至,初一到初七都不能幹什麼事?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不能忘
    金鼠年將至,初一到初七都不能幹什麼事?老祖宗留下的習俗不能忘2020年馬上就要迎來第二個月,我們中華民族也馬上要過農曆年了。春節是中國人民最為看重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圍繞著慶祝新年,驅邪禳災,祈求來年豐收。
  • 紅包到底包多少合適?這裡有一些靠譜的建議!
    紅包現在有點變味了,可我們每個人看到紅包還是兩眼會發亮,似乎世間唯一能推動發展和快樂的只有紅包了。過年孝敬長輩需要紅包,關懷晚輩需要紅包。紅包是我們中華民族拜年一種禮尚往來的習俗。孝敬長輩的紅包:孝敬長輩的紅包別的地區不知道怎麼包法,我們老家給長輩的紅包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有最低的標準300元起。所以在過年時要先準備好紅包量和紅包數。我基本上是按300元給,我表姐表哥等都是600,發展好點的是900都是以3為倍數的,因為三生萬物是非常好的寓意。關懷晚輩的紅包:給晚輩的紅包看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了,我一般給小輩的紅包都是100元一個,再多也給不起。
  • 如何處理春節期間孩子收到的紅包,是父母的「必修課」
    父母看到孩子收到了很多紅包,擔心孩子不會管理,出現丟失、攀比、浪費錢的問題,很多朋友計劃沒收孩子的紅包,但是孩子不幹了,明明是給我的,為什麼沒收? 對父母來說,如何處理孩子的紅包,讓孩子確立正確的價值觀,確實是值得研究的學問。
  • 初一至初七高速免費 初六初七進京將現車流高峰
    初一至初七高速免費 初六初七進京將現車流高峰 在昨天的2014年春運工作動員大會上,北京晨報記者從市交通委了解到,春節期間北京繼續實行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的政策,通行時間從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0時起至2月6日24時)。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說,免費通行政策將影響500公裡範圍內的出行結構和出行時間,特別是正月初六、初七的高速公路進京方向,可能會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車流高峰。
  • 年初一到十五的習俗和禁忌知識,收藏了肯定用的上哦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 愛選課丨優缺點都那麼鮮明,讓人左右為難割捨不下的「說客」英語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菲教對英語的理解與應用,肯定比不上VIPkid和噠噠的歐美外教。大家詬病的口音問題也是一個抹不掉的事實,碰到發音差的,真是相當要命了。所以,家長需要更仔細地選擇老師,認真試聽,看評分高的,搶先約,要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性格、家庭可支配收入等等因素去綜合判斷,需要做的功課也要更細緻一點。
  • 【案例分析】初一 叛逆 厭學 沉迷手機 做事拖拉?學會這個,你和孩子都終生受益!
    10月5日,王媽媽首次諮詢,與分析師述說孩子問題。王媽媽的孩子今年讀初一,是個十足十的問題少年,不僅叛逆,厭學,沉迷手機,做事拖拉,脾氣還十分的暴躁。因為是住宿學校,平時只有周末才回家,在家只玩遊戲,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