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金星離我們更近,為什麼全世界都跑去探測火星了?

2021-01-07 呆呆眼看世界

好像現在,我們聽到探測太陽系行星主要都是在探測火星,2020年7月,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升空向火星進發,預計2021年2月就能抵達火星軌道,甚至我國還計劃了2030年完成火星表面採樣返回探測。

但是從數據上看,金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是4050萬千米,而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是5500萬千米,明明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那為什麼全世界現在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付出與收穫是否達到了預期。

其實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就已經在向金星發射探測器了,到現在為止總共發射了46個金星探測器,從發射探測器的數量來看,其實當初對金星的探測還是很熱衷的,然而,現在還在金星軌道上工作的就只有日本2010年發射的「破曉號」了。

為什麼在原來我們如此熱衷於去探測金星,而現在卻門可羅雀,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從表面的數據來看,金星與地球太相似了,體積質量都差不多能達到地球的80-90%,這讓當時的人類對金星充滿了好奇,甚至有科學家在暢想探測時發現金星人,同時由於認為探測金星,會對揭示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演化規律以及探索地外生命形式等有重要意義。

然而這個熱情一直到1970年,「金星七號」探測器實現了金星的軟著陸,人類第一次收集到了金星環境資料,首先它的大氣層非常濃密,並且厚度達到了20多公裡,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佔比高達97%,地表溫度470攝氏度、大氣壓為90個標準大氣壓,而且環境惡劣,經常出現高強度的閃電和硫酸雨等現象,這惡劣的環境會破壞探測器,並且也不適合生命體的存在,更無法讓我們對其進行探測。我想正是因為其探測的難度太大,又收集不了太多數據,投入也非常巨大,所以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慢慢地,對金星的探測就減少了。

除此之外,影響我們對金星探測的減少可能與我們對火星探測的增多也有關係。

其實在探測金星的同時,我們也在開展對火星的探測,總共發射了47個探測器。從探測器數量上來看好像與探測金星的數量差不多,但是不得不說的是,現在仍然還有8個探測器在火星軌道和地表上探測。火星的質量比較小,只有地球的11%,體積也只有地球的15%,環境同樣很惡劣,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表面平均溫度在零下55℃,但是相比金星,這些問題就還好,至少探測器還能實現探測的任務。

所以對火星的探測至少是有所收穫的,我們可以獲得了很多關於火星的構成、大氣成分、溫度變化的數據資料。而且我們還探測到火星某些區域有存在著固態冰、地下鹽湖、隕石坑湖的數據,說明幾十億年前火星存在著可能宜居的條件,說不一定火星某些區域現在還保留了特殊的生命形式存在。

我們探索火星還因為火星是目前我們人類探測發現到的宜居星球的第二名,行星宜居度指數達到0.59,而排名榜首的則是土衛六,行星宜居度指數在0.64。也許在未來,人類真的會移民火星也不一定。

相關焦點

  • 明明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因此從這一方面看,對金星探測,對於揭示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演化規律、探索地外生命形式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將重點轉向火星 雖然探測金星相較於火星,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上的花費成本都要低,但是金星表面的自然環境實在是過於惡劣,特別是探測器著陸以後根本無法長時間開展工作
  • 金星和火星,哪個更適合居住?這裡告訴你答案
    金星和火星沒有一個可以直接居住,但如果以人類的技術更容易在哪顆行星上更容易生存一些,那麼答案必須得是火星,畢竟金星這個地獄不是什麼人都喜歡的,如果有興趣詳細了解一下,那麼請繼續往下看:    請輸入圖片描述  火星、金星與地球同框對比  金星: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大小几乎與地球差不多,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的熱邊緣,當然有一些宜居帶的分法會把金星排除在外,不過這些都無關本文的結果,金星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極高導致的溫室效應將金星變成了一個地獄,表面溫度接近500度,請試想,什麼生命可以在將鋅融化的世界裡生存?
  • 八大行星哪個更適合人類移居?火星絕非首選,金星才是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靠太陽太遠或太近都不適合生命產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遠日行星離地球實在太遠,光照強度太弱,最高溫度都在-200度以下,人類無法生活。類木行星木星、土星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在其上面著陸。
  • 金星離太陽更近,可是科學家們卻研究火星呢?完全是無奈之舉
    我們生活在地球中,而地球是生活在太陽系這個環境當中,正是因為有了太陽這顆恆星的存在,地球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孕育出的生命,那麼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為何僅僅只有地球又出了生命呢?其他星球又欠缺了哪些方面的條件導致無法孕育出生命呢?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人類明明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得好好,為何天天都想往「地外走」?無非就是有幾個常規化的原因存在第一、探索地外生命第二、尋找地外資源第三、看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為未來人類前往地外星球做好準備這就是最為基本的原因,而金星確實距離我們地球比較近,但是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 金星已經被太陽烤乾,而水星離太陽更近,卻為何還存在千億噸冰?
    在火星以前,人類一直以為金星是一顆與地球高度相似的行星,但是隨著人類的探測器到達金星後,才發現原來事實與想像恰恰相反。因為金星上的環境與地球完全是兩個極端,它的地表溫度高達500攝氏度,在這種環境下,整個金星可能連一滴水都看不到!
  • 金星早已被太陽烤乾,水星距離太陽更近,為什麼還有千億噸冰?
    金星和水星都是都是內行星,但它們的境遇卻完全不一樣,金星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相差無幾的行星,但條件卻是地獄和天堂的差別,金星高溫465℃,金屬鋅都能融化的溫度,水星距離更近,表面溫度卻只有430℃,但非常詭異的是,如此高溫的水星上還存在千億噸冰!
  • 火星和金星同樣位於宜居帶,人類為什麼只選擇登陸火星?
    你知道麼,人類一直都在探索宇宙,甚至想要發展自己的移民星球,想要成為移民星球必須具備以下幾點,這顆星球要處於宜居帶,也就是說太陽和這顆星球的位置必須要剛剛好,第二點這必須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要和地球差不多才可以,縱觀太陽系中星體,其實類地行星並不多,而且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的就更不多了。
  •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同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金星和火星為什麼不宜居? 「宜居帶」也叫「可居住區域」。
  • 水星跟金星離我們這麼近,為什麼金星天天見?水星卻看不見?
    地內行星只有水星還有金星,地外行星就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由天文學家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冥王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太陽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太陽系內的其他六大行星,要麼太近,要麼太遠,比如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白天表面溫度達到427攝氏度,再如木星和土星距離太陽太遠,表面溫度都在零下100攝氏度,生命無法生存。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
  • 10月火星衝日、金星合月等天象接連上演,背後有何玄機?
    為什麼會出現金星合月的現象呢?這是因為,每年有很多次,太陽系的各大行星會與月亮運行到同一黃經上。此時,這些行星看起來離月亮很近,這種天文現象稱為「合」。除了金星合月,還會出現水星合月、土星合月、木星合月等。作為距離地球最近、光度最亮的行星,金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太白」。在行星合月中,金星合月最具觀賞性。這些行星真的靠近月亮了嗎?
  • 金星離我們有多遠?
    關於太陽系,關於行星,有沒有你不知道的天體,比如:金星。他是離我們地球的行星,那麼他適合我們班的人居住嗎?作為天文學家普及的成員,本文將帶您了解金星系中的一顆行星。金星在哪裡?他是如何工作的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他離地球在地球內部的軌道上運行,他是金黃色的,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金星總是被厚厚的雲包圍著,即使使用天文望遠鏡也很難看到他的真實特徵。
  • 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是類地行星,除了水星離太陽比較近不在宜居帶,其它三顆行星都處於宜居帶。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太陽系宜居帶的三顆類地行星,將它們放在一起對比,你能夠一眼看出哪一個更加亮麗奪目。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金星,地球和火星一進行對比,我們就看到了地球美麗奪目的藍色風採。
  • 並不是離太陽越近就越熱,水星就沒有金星熱,金星為什麼這麼熱?
    地球並不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還有兩顆行星比地球距太陽更近,它們就是金星和水星。金星是地球的鄰居,而水星則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那麼是不是距離太陽越近就越熱呢?如果是這樣,那麼水星一定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水星的平均溫度遠沒有金星高。
  • 百科| 金星火星,誰可能成為「下一個地球」
    考慮到「超級地球」的距離,似乎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外,位於宜居帶內的行星還有兩個,即金星和火星。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次之,二者是地球的「左鄰右舍」。統計顯示,人類已經進行了200餘次太陽系探測任務。其中去的最多的是月球,達到110多次,接下來就是金星和火星。對於這兩個「鄰居」,我們到底了解多少?經過適當的改造,它們能否成為「下一個地球」?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水星比金星離太陽更近,卻比金星更冷,它上面缺了個「保溫棚」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靠近太陽的星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只有4600萬公裡,最遠的時候也只有5900萬公裡,然而最熱的星球卻不是水星,而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金星,金星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約1.075億公裡,最遠的時候約1.09億公裡,可以說比水星遠很多,那麼為什麼最熱的星球不是水星而是金星呢?
  • 為何NASA宣布將去遙遠的火星上挖土,卻不考慮近在咫尺的金星?
    202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將從火星收集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並且公布了這個計劃的實施過程,期間至少要動用三艘飛船,並且要到2031年才有可能實現。要知道,火星離地球非常遙遠,它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有5500萬公裡,而最遠時達到了4億公裡。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 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