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2021-01-07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人類明明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得好好,為何天天都想往「地外走」?無非就是有幾個常規化的原因存在

第一、探索地外生命

第二、尋找地外資源

第三、看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為未來人類前往地外星球做好準備

這就是最為基本的原因,而金星確實距離我們地球比較近,但是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還不是因為金星的基礎分析結果,並不是適合人類,所以站在多重因素之下,人類都不願意前往金星,相比火星來說,到金星的成本可能還遠高於火星,所以這就是人類的「選擇之道」,捨近求遠,完全是屬於正常的情況。

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特殊天體,與地球質量非常的相似,但是最大的區別就是,該天體是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這是太陽系之中的一個獨特天體,當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科學界暫時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同時金星的探測難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大,這可能也是人類不願意上金星的原因之一,它具有有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只能夠藉助射電望遠鏡才能穿過這層大氣,看到金星表面的本來面目。

按照探測的情況來看,大氣之中的二氧化碳佔比達到了97%以上,所以基本上都是灰濛濛的一片,同時在氣候變化的角度之下,所有的探測器上去可能都會很容易被腐蝕,二氧化碳能夠發生轉變,形成大量的酸雨,所以這對探測器來說是一個挑戰。

同時金星表面溫度和其他也非常高,表面溫度高達500℃,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人類完全沒有必要上這樣的一顆天體,完全沒有什麼可以直接給人類帶來的價值,人類要是將其選擇為可以居住的天體,必然是一個困難的事情,所以金星在如今都沒有成為人類的首選探測天體,雖然曾經有這樣傾向過,但是通過研究發現,這顆天體的價值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沒有氧氣,沒有水,更加不太可能有生命等等,直接將其首選的問題拋開了,這就是原因。

火星

火星也被人類稱之為「第二地球」,因為它與地球也非常的相似,並且不少的科學理論顯示,曾經的火星就是與我們地球非常相似,只不過在後來,火星發生了巨大的氣候轉變,所以才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火星表面的大氣密度沒有金星這麼強,非常的稀薄,主要遺留下的也是二氧化碳佔比95.3%,但是火星還有一個與金星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還含有氧氣,水汽。

所以這就成為了人類探索其他天體的關鍵因素,有了這些,人類最終的目標——移居其他天體的希望就大了很多,為何人類不選擇金星,因為基礎條件太差了,一看火星的希望就大了很多,並且如今從如今的探索情況來看,火星適合人類居住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所以火星移居的計劃在如今也在大規模的實施之中,並且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火星上存在水。

有水的出現,那麼人類改變火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未來人類居住火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就是為什麼,畢竟各種條件都在逐步滿足人類,如今最大的困難也可能就是氧氣的問題了,如果氧氣都能夠解決,那移居火星真的就是指日可待了。所以綜合情況來講,火星雖然比地球更加的遠,但是火星的條件比金星好很多。

總結:

從上面的情況我們確實看到了,火星是一顆比金星好很多的天體,如果未來人類有移居的機會,那麼火星將可能是人類的首選星球,這也就是為何人類如今將其稱之為「第二地球」的原因之一,因為條件相對於太陽系之中的其他天體,這顆星球真的是比較完美。所以具有先天性的優勢存在。

這就是原因,包括如今我國也在大規模的實施火星計劃,天問一號也只是首要的火星工程,未來我國也將實施火星挖土,火星基地建設,火星移居等問題。所以這是全球的趨勢。

相關焦點

  • 火星有什麼優勢?為何各國爭先恐後的探索,真實原因令人害怕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是太陽系內第2小的類地行星。雖說和太陽系之外的克卜勒452b等類地行星相比較起來,火星不佔據太大優勢。但火星卻也存在一個優勢是所有類地行星都比之不上的,那就是距離地球近。以人類目前的實力,飛往火星大約需要半年時間,是在人類的可接受範圍之內的,未來隨著文明科技的提升,時間還能不斷壓縮,若是人類將火星改造成了第二顆地球,人類將大批量的移民到火星生存。只是理想很美好,火星除了距離地球近之外,還有什麼優勢呢?否則各國為何爭先恐後的要探索火星,究竟背後是不是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不妨來了解一下火星究竟是一顆怎樣的類地行星吧!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火星和金星同樣位於宜居帶,人類為什麼只選擇登陸火星?
    你知道麼,人類一直都在探索宇宙,甚至想要發展自己的移民星球,想要成為移民星球必須具備以下幾點,這顆星球要處於宜居帶,也就是說太陽和這顆星球的位置必須要剛剛好,第二點這必須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要和地球差不多才可以,縱觀太陽系中星體,其實類地行星並不多,而且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的就更不多了。
  • 火星下一個地球?「螢火號」的失敗遭遇,人類苦尋星辰奧秘為何?
    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航天局也宣布通過分析歐洲空間局火星快車號探測衛星的雷達數據,發現火星南極冰蓋下的一點五公裡處就是一片巨大且穩定的液態水體。雖然這是一塊寒冷的鹹水水域更加堅定了人類對於火星水的探索,畢竟尋找到了水就是尋找到了生命的第一步,義大利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羅伯特奧羅塞表示,這可能是我們在火星上找到的首個棲息地。
  • 天問時刻|人類探索火星「45投19中」僅一國一次就「中」
    45投19中,這個命中率放在NBA可能還過得去,但放在人類火星探索史上,每一次失敗都代表著無數心血付諸東流。在本輪火星發射窗口內,阿聯首次嘗試「希望」,中國7月23日正式發起「天問」,美國派遣「毅力」則已熟門熟路。這三位太空勇士,起碼還要等待7個月才能見到紅色星球。
  • SpaceX詳細介紹了把人類送上月球、火星等地的新時間表
    公司總統格溫說:「SpaceX的目標是在2020年送人類與貨物到達月球。這是肖特韋爾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是與投資者羅恩巴倫一同亮相時說的,並且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的記者邁可爾希茨在推特上分享的評論中,也重申了這個公司的目標是讓正在開發的星際飛船在下一年進行運行軌道。這是SpaceX的官員一系列目標中最新的一個,這些目標描繪了未來幾十年對太空的探索計劃。
  • 火星——蘇聯太空探索的噩夢
    蘇聯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先驅。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蘇聯的太空飛行器第一個降落月球,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蘇聯雖然是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但其發射的所有火星探測器都失敗了。火星簡直成了蘇聯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噩夢。
  • 2028年人類將嘗試登陸火星,你知道火星上的日食是什麼樣的嗎?
    火星很快就要迎來三枚探測器同時造訪,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人類發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水手4號」,從那時開始人們才開始對這顆古人口中的「熒惑星」有所了解,那麼火星到底是一顆什麼樣的行星呢?下面來看看一組關於火星的知識。
  • 「科技狂」馬斯克語出驚人,稱火星是法外之地,說好的愛因斯坦呢
    馬斯克「口出狂言」,鍾情於火星,打算在火星建立人類居住地,因此有人聲稱他是「大師」,是個「大忽悠」,跟「下周回國,一起為夢想窒息」的樂視老闆賈躍亭、「收購蘋果,交個朋友」的錘子手機老闆羅永浩是一路人馬
  • 傾聽火星「心跳」、飛越最遠天體…太空探索好精彩
    傾聽火星「心跳」 探索最遠天體  回望2019,太空精彩紛呈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劉 霞  50年前,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成為首批登陸地球以外天體的人類,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徹底點燃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熱情和夢想。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火星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欣喜若狂,難道火星移民有望了嗎?
    文/仗劍走天涯火星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欣喜若狂,難道火星移民有望了嗎?如果說宇宙太空中有哪一個星球是最特別的,那一定是有著人類生存的地球。但是隨著如今人類對於地球上資源不合理利用和爛以開發,已經使得地球不堪重負了。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 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和天象奇觀介紹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探秘火星|從地球上看為什麼會出現火星順行、逆行、留?
    2020年,人類探測火星,太空探索的徵程又向前邁進。本期由北京天文館李冰老師主講的「探秘火星」系列科普內容的主題是從地球上看為什麼會出現火星順行、逆行、留?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走,咱們一起探秘火星~古人把火星稱為熒惑,因為它看上去顏色熒熒如火,在恆星間不斷地順行、留、逆行、留、再順行的行進方式令人困惑。原來火星、地球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都圍繞太陽公轉。火星在地球的外面繞太陽運行,公轉周期比地球長。就好像兩個運動員在繞著太陽賽跑,地球在裡道,火星在外道。
  • 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還有七大行星,為什麼人類只對火星情有獨鍾
    如果說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有哪一顆行星最受人類關注,那應該就是火星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美國宇航局就研發出火星探測器,從此拉開了人類探索火星的序幕。這麼多年來火星上的火星車一代接著一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好奇號」和「洞察號」,它們將在未來繼續為人類探索火星深層次的信息。
  • 從火星到月球,2021年各國的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更具體地講,馬斯克評估出重建地球整個工業基地需要多少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不依賴地球資源的情況下建造、製造加工任何事物。該火星殖民計劃的核心來自馬斯克希望人類成為一支跨星球物種,他認為這對人類生存繁衍至關重要。他曾信心十足地說:「如果地球出現生存危機,我們是無法拯救的,這將意味著人類將走向滅絕之路。」
  • 八大行星哪個更適合人類移居?火星絕非首選,金星才是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遠日行星離地球實在太遠,光照強度太弱,最高溫度都在-200度以下,人類無法生活。類木行星木星、土星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在其上面著陸。水星作為固態行星也是類地行星,但其離太陽太近,人在水星上看太陽的面積是地球上看太陽的3.8倍以上。陽光將水星向陽一面烤成火爐,接近500攝氏度的高溫將一切試圖接近水星表面的人造物熔化。
  • 「獵戶座」首飛成功 分析稱人類進入「火星時代」
    北京時間12月6日00:30左右,美國宇航局(NASA)獵戶座飛船在經歷4.5小時試飛後安全返回在太平洋的著陸區,標誌著人類40多年來飛行距離最遠的載人飛船測試取得成功,美國媒體認為,這一成功甚至超越阿波羅時代的榮耀,此次飛行中,「獵戶座」的隔熱、航天電子、防輻射等設備措施的可靠性接受了檢驗,為未來飛往更遙遠深空奠定基礎。人類也由此進入了「火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