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師學成語《馬革裹屍》

2021-01-09 名師領你學語文

初,接①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於坐賀援。援謂之日:「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日:「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裡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選自《後漢書馬援傳》

注釋

①援:即馬援,東漢名將。

②反同眾人那:反而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嗎?

③猥:指愧受。猥,謙辭。饗,享受,享有。

④奚用相濟:用什麼來幫助(我)?

文言文知識

「故」在初中文言文中主要有四種解釋:

①原因,緣故。如:成語「無緣無故」。

②故舊,老友。如:選文中的「故人多迎勞之」。

③連詞,所以,因此。如:「故時有物外之趣」(《幼時記趣》)。

④舊,舊的事物。如:「溫故而知新」《(論語十ニ章》。

習題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黑的詞。

(1)故人多迎勞之

(2)於坐賀援

(3)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

(4)諒為烈士

2.下列句子中加黑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名有計謀

B.何以能長久乎

C.男兒要當死於邊野

D.諒為烈士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

(2)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4.選文主要表現了馬授哪些可貴的品質?

參考答案

1.(1)慰勞(2)慶祝,慶賀(3)現在(4)是

2.D(D項中「烈士」古義為「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今義為「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的人」)

3.(1)我希望你有好的意見(能幫助我),(你)反而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嗎?

(2)男子漢就應當戰死在邊疆,用馬皮裹著屍體運回埋葬。

4具有遠大志向,謙遜有禮;具有為國獻身的精神。

譯文

當初,馬援的軍隊回朝,將到時,許多老朋友都來迎接慰勞他。平陵人盂翼,以有謀略而出名,在席位上慶賀馬援勝利回師。馬援對他說:「我希望你有好的意見(能幫助我),(你)反而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嗎?如今我功勞微薄,愧受大縣,功勞小而賞賜豐厚,怎麼能長久呢?先生用什麼來幫助(我)?」孟冀說:「我愚笨想不出主意。」馬接說:「現在(南越雖然平定了,但)奴、烏桓還在侵擾北部邊境,(我)想親自請戰去討伐他們。男子漢就應當戰死在邊疆,用馬皮裹著屍體運回埋葬,怎麼能躺在床上(,老死)在老婆孩子手中呢?」孟業說:「真正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應當這樣做呀!」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漢】馬革裹屍
    成語釋義: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成語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成語故事:馬援是東漢名將。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裡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徵。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徵,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 《馬革裹屍》成語故事的主人公馬援是怎樣成為民族英雄的?
    馬援常說,大丈應戰死疆場,馬革裹屍,不應老死家中。公元前14年,馬援出生在陝西扶風縣,是東漢十大將之一,是戰國名將趙奢的後代。因趙奢功勳著著,被趙惠文王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後人以馬為姓,馬援是名將之後。《後漢書》記載,與馬援有關的成語,「馬革裹屍、老當益壯、窮當彌堅、畫虎不成反類其犬」等。漢武帝劉秀即位後,東漢邊境烏恆、匈奴先後叛亂,劉秀命馬援為大將,先後擊敗烏恆和匈奴,收復邊地,鞏固了東漢邊境。後來,隴西的羌人叛亂,馬援施巧計穩定羌人部落,最後不戰而屈人之兵,平息了羌人叛亂,受到漢武帝劉秀的封賞,被封伏波將軍。
  • 跟誰學英語名師宋維鋼獲新浪教育「五星金牌名師人氣獎」
    歷經近4個月的網絡投票、視頻展示、專家評審等環節的嚴格篩選,跟誰學「十大功勳教師」宋維鋼,以其深厚的教育理念,獨特的教學思想,卓越的教學技能,從數千名教師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全國總決賽的盛會。
  • 成語典故之馬革裹屍:原是出自馬援之口
    馬革裹屍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臥於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馬革裹屍形容參軍時的豪言壯語。典故是講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新朝初立。人民還未從戰場上回過神,生活尚未富足之時。
  • 跟誰學的「增長迷途」
    跟誰學走下神壇。 跟誰學過去的成功被歸結為兩大「秘笈」:名師直播大班課和私域運營,前者降低了企業教學運營成本,後者為公司大大節省了獲客成本。 那麼,這套秘笈究竟是如何奏效的,現在它為什麼不能支撐增長神話了?究竟誰在用跟誰學?下步跟誰學要實現持續增長和盈利,究竟又該跟誰學?
  • 從放牛娃到伏波將軍,馬援屢創金句,他的人生就是一組勵志成語
    他說過的很多話現在都成了耳熟能詳的成語,一組催人上進的勵志成語。馬援侄子馬嚴劇照三、馬革裹屍馬援最被人所熟知的典故就是「馬革裹屍」,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因為北地的生活歷練,讓他在隴西、涼州賺足了戰功,受到的封賞和讚譽也與日俱增。對此,馬援卻感到非常的不安。
  • 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越學越有趣(成語篇)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如何引導孩子學好語文,不妨換一種方法,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讓他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充分學習到語文知識,孩子會越學越有趣,覺得學語文可以這麼好玩。第一篇章:走進成語大世界在漢語的廣闊天地裡,有一個奇妙的成語世界。
  • 名師執教小古文閱讀
    文言文是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時常常感到頭疼的知識點,新學期以來,蘇州市金閶實驗小學深入推進教學改革,讓核心素養全面落實課堂,推出了名師文言文課堂。  《三樂學堂》中的小古文大多選取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寓言,易於他們誦讀、理解和掌握。第一次上課,楊校長親自帶著教材,走進教室,執教寓言故事《揠苗助長》。課堂上,同學們讀古文,辨字意,讀起書來搖頭晃腦,頗有滋味。
  • 藥店飛龍、慘綠少年、瘦羊博士是成語?語文名師說:嗯,是成語!
    慘綠少年、瘦羊博士、冬日可愛、荷花大少、藥店飛龍、無腸公子……當這些成語近日被網友們搜羅整理出來,立即引起了熱議:這不是惡搞吧!這是什麼成語呀?為什麼從來沒聽說過,成語辭典裡也查不到……語文的問題還是交給語文老師吧。紅星新聞記者特地找到了成都教科院語文學科主任、國學研究室主任,原成都七中語文備課組長羅曉輝老師,請羅老師抽空給我們上一堂語文課。
  • 被冤枉的名將:馬革裹屍——孫傳庭
    說起明末的抗清,鎮壓農民起義的名將,總是繞不過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等人,但真正馬革裹屍而還的,不過盧象升,孫傳庭等人,而在《明史》中,對於孫傳庭卻是十分推崇,直言:「傳庭死而明亡矣。」那麼,孫傳庭對於明朝的重要性真的如此之大嗎?
  • 有三僚名師教你學風水,不怕學不會
    有三僚名師教你學風水,不怕學不會 文/興國三僚曾公文化研究會 唐朝末年,風水大師楊救貧攜其門徒曾文訕、廖瑀、劉江東、黃妙應等人,選中這塊「寶地」三僚僑居二十多年,他們授徒傳業,開創了中國南方風水文化之先河
  • 小學生化身「小燕子」爆笑解釋成語,「欣欣向榮」跟表白有關?
    提到成語,我們都知道它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大部分成語都有自己的故事或典故,跟歇後語、諺語接近,都是小學生必學的語文知識之一!可是,很多小學生對成語的解釋,宛如《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非常搞笑!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還珠格格》中小燕子對成語解釋有何離奇之處吧!
  •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卷,名師精心挑選,考前練一練,提高應試能力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名師精心挑選,值得收藏起來,考前練一練,提高應試能力和技巧,這份試題如下,文末附參考答案。幾道題中大多為基礎題,其中,第(二)題中的第2小題「下面的每組詞語全部都可以形容春天的是( )」,是一道比較新穎的題目,這道題既融入了成語的知識,還考查學生對春天的成語的理解,針對性強。通過分析,我們知道「北風呼呼」和「嚴寒」形容冬天,「烈日炎炎」形容夏天,其它的成語均表示春天。
  • 100年前最激蕩人心的詩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我們看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還有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這兩句古詩距離今天只有100年的時間,產生於清朝末期,作者也是在歷史上有鼎鼎大名的人物。我們先看一下這首詩的全部: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 「馬革裹屍」出自於誰,他有過哪些經歷?
    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軍人,在「馬革裹屍」這句豪言壯語的激勵下捨身赴死、為國捐軀。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豪言壯語,也都明白它的意思,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出於誰之口呢?這句豪言壯語,其實是出自於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口,馬援是一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名將,在兩漢交替之際,他以自己傑出的將才,為這幅壯麗的歷史畫卷添上了濃重的一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伏波將軍馬援都有過哪些經歷吧!
  • 《讀成語學中醫1》|學成語知中醫,長智慧更健康
    近日,首本解讀中醫藥文化和歷史典故的新書:《讀成語 學中醫1》出版。治病救人為什麼叫「懸壺濟世」?今天來說說跟中醫有關的成語故事。(翻拍於新書插頁)《讀成語 學中醫1》從成語典故與中醫的淵源關係上,遴選了一批故事性強又有啟發意義的成語,以成語講中醫,以中醫講故事,以故事講文化,以文化講歷史,以歷史講盛衰興替……該書語言輕鬆活潑,詼諧幽默,談古論今,將歷史上一些影響深遠的醫案娓娓道來,並結合當前社會現實加以點評,融入了個人的人生閱歷和生活智慧。
  • 成語腦筋急轉彎: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記成語,有趣又高效,邊玩邊學
    今天,啟小達跟大家分享成語腦筋急轉彎,用腦筋急轉彎的形式記成語,有趣又好記,收藏起來,和孩子一起邊玩邊學!
  • 學淺才疏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學淺才疏,才能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出自: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近義詞有:才疏學淺,反義詞有:學富才高,學淺才疏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多用作自謙的話。
  • 每日學一則成語: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圖片源於網絡成語是一種語言文化的縮影,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智慧結晶。成語中蘊含的經典歷史故事及其豐富的人生哲理,那都是古人的人生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成語使用起來言簡意賅,寓意深遠。學好成語不僅可以提高大人們的文化素養,同時對於孩子來說,對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從今往後,每日分享一則成語,並對其加以解釋。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裡,每天花一分鐘學一點,學富五車不是夢。閒話少敘,書歸正傳,今日成語:亡羊補牢
  • 《人民日報》整理:跟著成語記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
    海枯石爛、柔情似水、青梅竹馬、魂牽夢繞、比翼連枝…這些唯美浪漫的成語背後,更有一首首動人的詩篇佳句。你知道它們藏在哪首古詩詞中嗎?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領略經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