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唐山的一片農田土坡下,藏著一座私人佛堂。用建築術語說,這是一個「覆土建築」。佛堂的主人是一個80後、非常成功的商人。他說自己從小就有個心願,要建一座真正好看的佛堂,因為他覺得很多寺廟都修得像KTV一樣,花花綠綠,看不過眼。
2015年,他找到建築師韓文強,建造了這座佛堂。佛堂建築面積約500㎡,室內面積是169㎡,實際上是個非常小的空間。從外面看,一個大梯形的土坡,頂上種滿了綠草。周圍有樹林、果園、蔬菜大棚。這裡原來就是一塊樹木包圍的普通農地。因為設計師想讓樹也成為建築的重要元素,於是保留了所有的樹木。
俯瞰的話,整個佛堂,像一根分叉的樹枝,有五個枝杈,分別代表五個空間:入口、衛浴、佛堂、茶室、休息室。佛堂的入口,是一個狹長的過道,對著正南方向,兩邊各自有一棵樹。走進空間內部,非常敞亮。佛堂是整個建築的重心,畢竟佛像才是整個建築的主人。佛像上方有一個高窗,靈感取自古代洞窟,透過頂光佛像顯得更加高大莊嚴。這尊佛像號稱是「東方的蒙娜麗莎」,有一個比較神秘的微笑,看上去非常安詳。
整個建築採用混凝土一次澆鑄完成。那時正值秋天,澆灌水泥的工地,就在茶室的兩棵竹樹下,很多落葉都飄進了水泥裡。施工方相當苦惱,試圖用吹風機吹、用掃把弄走這些樹葉,但是怎麼弄也弄不乾淨。可是最終的效果讓設計師和主人很意外,樹葉在水泥裡,形成很自然的肌理。
韓文強說:「整個佛堂可以看成一個人造的石窟。有一種洞穴感的空間形態。只是在建設水岸佛堂的時候,把這種原型轉換成了一種當代的設計語言。」「我希望可以讓現代人重新去感受到那種宗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