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五,洛陽俗稱「破五」。老家把春節叫「年下」,把大年初五這天叫「小年下」。
春節的外在形式是團聚,主要內涵應該是親情。團聚增加情誼,拜年增加情誼。因此,從大年年三十的餃子,初一早上的族人祭祖,初二媳婦回娘家開始,滿滿的新年祝福,濃濃的情誼,充滿節日期間,讓春節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1977年,我到司馬初中上學,年方12歲。當時,村裡小學五年制,初中兩年制。初中一年級,習慣叫六年級。初中二年級,習慣叫七年級。韓立成先生就是我七年級的數學老師。
當年,我的班主任常龍喜老師非常敬業,很會做思想工作,經常給我們講陳景潤等科學家的故事,鼓勵我們奮發學習。聽常老師講話,我會熱血沸騰,渾身充滿學習的勁頭。韓老師是我的數學老師,教我們平面幾何等。他總是笑眯眯的,但數學課講得極為生動有趣,點線面,線段,射線,直線,公理,定理等概念深入淺出,吸引著我們天真的眼睛,給我們打開求知的大門。
韓老師教授有方,同學們學習認真。那年,全諸葛公社(現諸葛鎮)七年級數學競賽,司馬初中學生的成績特別優異,我有幸拿了第一名。據說因此韓老師有了工資上調的獎勵。韓老師認識我的父母,我從父母那裡得知他一直都在念叨,是我們這些學生給他爭光,他感謝我們這些學生們。
其實,最應該感謝的是韓老師他們。遇到一位好老師,是我們這些同學們的幸運。如果一位同學學習成績優秀,或許是他個人天資聰穎過人,但一群同學成績都優異,應該是有好老師教育,是老師教育有方,同時還應該是有好學校,學校學風端正。司馬街,是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地方,能在司馬初中上學,遇到韓老師他們,是我和同學們今生的幸福!
很多學生可能都有一個共同毛病,就是想見老師,又怕見老師。1979年,我考上偃師高中,到縣城讀書。因為思念司馬初中,我夜裡回到司馬初中校園看望,竟然被學校保衛人員誤認為是壞分子,還是高飛老師看到我,為我解的圍。後來,我繼續求學讀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沒有去拜見恩師。我最大的顧慮就是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優秀,感覺自己辜負了恩師們的期望。
近年,我偶遇到建霞同學,入了初中同學微信群,和初中老師同學們有了微信聯繫。我得知常龍喜老師,高飛老師,梁潤桃老師都已經離開我們,肖連慶同學英年早逝,殘酷的現實,讓我內心一時極為震動,我就特別想見見恩師們。
昨晚,我和韓老師聯繫,想今天去拜見他,他說他今天要去串親戚,我就說我在他出門串親戚之前先去他家拜見他。
今天一大早,我驅車回家,先去向父母問安,爸媽知道我去拜見韓老師,特別支持。我驅車到韓老師的村子,村子正在重建拆遷中,道路新建,多有堵塞,我詢問村人,拐來拐去,終於在八點前來到韓老師家裡,見到了和藹可親的恩師韓立成先生。
韓老師教的是數學。他退休後練習書法,他的毛筆字深得我酷愛書法父親推崇。2018年伊濱經開區年鑑,韓老師的「伊濱騰飛」書法作品入選,其中伊濱二字被選中,拿出來做了封面,足以說明韓老師的書法藝術已經得到社會認可。
和韓老師促膝談話,回憶往事,我的心裡暖暖的。師母端來餃子,愛護有加,一定讓我再吃一碗。恭敬不如從命,我端著碗邊吃餃子,邊聽韓老師的教誨。
臨別時分,韓老師贈送我一幅書法作品「德高人長壽,心寬福自來」。我回家請父親看過,父親很是欣賞,專門拍照賞析。返回洛陽,我把韓老師的書法作品,恭恭敬敬地掛到書房,見字如面。
感謝我的恩師韓立成先生,感謝我生命中的所有貴人。
曹會智2019年2月9日,春節寫於洛陽
我與恩師韓立成先生(左)合影留念
韓立成先生和我的師母
韓立成先生伉儷婚紗照
韓立成先生伊濱騰飛書法作品
伊濱經開區2018年鑑,選用韓老師伊濱二字封面
德高人長壽,心寬福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