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由《紅樓夢》第一回可知,該書共有五個書名,依次是:《石頭記》、《情僧錄》、《紅樓夢》、《風月寶鑑》和《金陵十二釵》。
原文寫道:「(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那麼,同一本書,為什麼要起五個書名?每個書名又有什麼含義呢?
《石頭記》:
(《石頭記》手抄本)
《石頭記》是最早的書名,也一度是影響力最大的書名,廣泛見於早期手抄本中,比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該書開篇從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開始講起,說補天留下的一塊頑石到人間歷練,將所見所聞之事記述成書,是為《石頭記》。《石頭記》中的「石頭」可以理解為最初記錄該書的補天遺石,也可以理解為通靈寶玉或賈寶玉,《石頭記》即石頭的傳記、賈寶玉的故事。
《情僧錄》:
(空空道人劇照)
書中第一回有言:「(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此處明確交代了《情僧錄》這個書名的由來——由情僧抄錄的,所以叫《情僧錄》。
另外,「情」也是全書的一個重要主題,書中主要人物皆位列「情榜」之中,比如,賈寶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薛寶釵是「無情」、妙玉是「情隱」、香菱是「情呆」、晴雯是「情勇」……
《金陵十二釵》:
(「金陵十二釵」劇照)
《金陵十二釵》這個書名比較好理解,就是對書中諸多女主人公的統稱,這種命名方式非常常見,比如《史記》中的《田橫五百士》、《水滸傳》中的《梁山一百單八將》等。
「金陵」是地名,「釵」即女孩,「金陵十二釵」顧名思義就是金陵的十二個女孩子。但書中的「金陵十二釵」,所涵蓋之人又遠不止十二位,而是分為了正冊、副冊、又副冊等諸多等級,每一組都是十二個女孩。
《紅樓夢》:
(《紅樓夢》劇照)
《紅樓夢》原本是書中第五回警幻仙子在賈寶玉夢中神遊太虛幻境時給他演的十二支曲子的總稱,其中的「紅樓」二字源自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議婚》中的「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一句,代指富貴之家的閨樓。
所以,《紅樓夢》即「名門女眷的閨中故事」,「夢」字則意在強調她們雖經富貴,卻終為一夢。
《風月寶鑑》:
(風月寶鑑)
筆者之所以把《風月寶鑑》放在最後面講,是因為這個書名是最值得玩味的,只可惜大多數讀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忽視了背後隱藏的深意。
對於「風月寶鑑」四字,很多人容易望文生義,將其解讀為「一本描寫風花雪月故事的書」。但這只是表面的淺層含義,在清朝早期,人們提到「風月」二字,聯想到往往不是「風花雪月」,而是「清風明月」。
在當時,文人常用「清風」映射清朝,用「明月」暗喻明朝。比如呂留良有詩云:「清風雖細難吹我,明月何嘗不照人。」另有反詩云:「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所以《風月寶鑑》這個書名的隱藏含義就是:該書表面看是一本寫風花雪月的愛情小說,實際上卻是一部明末清初的珍貴史鑑。
(《紅樓夢》中女子劇照)
對於這個觀點,書中另有諸多佐證,對此筆者將專門寫文章詳細闡述,歡迎繼續關注。
綜上,一本書五個書名,每個書名都有它的隱藏含義和象徵作用,作者費此周章,就是想儘可能全面地傳遞出該書的中心思想。
(註:該書另有《還淚記》、《金玉緣》等俗稱,皆是對寶黛愛情這條主線的淺顯概括,筆者在此不作深入論述。)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