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家有美妻遭人陷害 至心持戒鬼神救護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佛經中說,持守戒律之人,一切鬼神恭敬守護。一般人未接觸佛經或者不信佛教,看到這些說法,自然覺得不可思議,或以封建迷信看待。但佛經中類似故事很多,比如下面這則故事,出自《經律異相》,原始出處是《譬喻經》。

採下五色蓮花,必須闖過三重難關。(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從前,有一位男居士,僑居在舍衛國。居士家中有位妻子,年輕貌美,風華絕代,聞名遐邇。朋友們都很想見她一面,但居士始終不讓妻子見他們。

有人就把這事告訴國王,國王也想看看這位美女究竟相貌如何,但實在找不到理由。

有一個官員給國王出謀劃策:「他們夫婦倆都奉持五戒,虔心供養修道之人,都會親手端飯送菜。大王就偽裝成一個沙門,到他們家門口託缽乞食,必然可以看到這位美人。」

國王就採納這位官員的建議,化裝成沙門來到居士家門口。居士妻子看見沙門前來乞食,趕緊出來,上前行接足禮。國王仔細查看居士妻子,果然是一位大美女,回宮之後對眾臣說:「這位女子確實美豔無雙,很合我的心意,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到她?」

當時就有大臣建議:「此人雖然自命清高,也應定期前來朝見大王。但他竟然傲慢不來,根據這一點就可以判處罪刑。」

距舍衛國一千多裡之外有一個大水池,池中長著五色蓮花。但要採下五色蓮花,必須闖過三重難關——毒蛇、鬼神、惡獸,才能順利抵達池邊。舍衛國中被處死的罪犯,都會被派去水池中採摘五色蓮花,此前曾有很多罪犯過去,全都死在路上,沒有一人順利完成目標。

國王叫男居士前去,問他:「你可知罪?」

男居士叩頭回答說:「我很愚蠢,不知哪裡冒犯大王,但我知道自己有罪。」

國王就對他說:「我現在罰你到水池裡去採摘蓮花,七天之內必須回來,如果違反限期,就要從重治罪!」

男居士接受任務後,辭別國王回到家中,把這些事告訴妻子。

妻子就對他說:「你今天之所以獲罪,都是因為我的美色。不過你我都曾接受佛的教導,知道三界之中什麼都靠不住,只有戒律才是最終依靠。你從起程那天開始,心念佛名,口誦十善,堅持到底,連一刻都不能中斷!如果你真不能回來,我就剃髮出家,今後持守戒律,精進修行,決不改嫁他人!」

妻子給丈夫準備好錢糧,就與丈夫分手,讓他獨自上路。

居士走到中途,遇見吃人惡鬼,問他是什麼人。

居士答道:「我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

吃人鬼說:「凡是有罪之人,才交付給我們處置,假說讓他們去取花。可你並沒有罪,只是受人陷害罷了。」

居士就懇求吃人鬼:「人命難得,還請大神為我做主!」

吃人鬼說:「你是虔誠的佛弟子,又沒有罪,我絕不會害你。不過前面還有兩道難關,你恐怕過不去,這可如何是好?」

吃人鬼想了想,又說:「不妨這樣,我代你去採摘五色蓮花,救你一命,那我在黑暗中也能獲得無量福德!你暫時藏身在這裡,不要讓人發現。」

吃人鬼說完就前往水池,很快回到居士藏身之處,隨身帶來大批五色蓮花,交給居士。蓮花既多又重,居士一個人拿不動。吃人鬼就拿起蓮花,並攙扶著居士,片刻間就達到宮門之前。吃人鬼將蓮花交給居士,又與居士告別,回到原處。

居士走到宮門之前通報姓名,表示完成任務。國王非常詫異,不知居士為何這樣快就回來,於是詳細詢問經過,居士也都照實述說。

國王聽後既驚嘆又慚愧,感喟不已:「都說惡鬼不通情理,不明是非,喜歡危害眾生,不想現在卻能救濟善人;而我反而不講道理,不辨善惡,真是連惡鬼都不如!」

國王想到此處,真是羞慚至極,不住責備自己,又給居士頂禮,願給他當弟子,奉受五戒,廣行六度,使國內百姓能太平安樂。

居士夫婦經此一劫,更加精進修持,最後獲得不退轉的果位。

相關焦點

  • 命相、風水故事
    這時他的父兄教他造命之學,要他發善心、積功德。並拍一張照片將這事和自己發的願寫在上面,掛在書桌旁,隨時警省。這樣做後,心裡踏實,逐漸不怕了。到他36歲生日那年,幾位好友約他乘滑竿去外地遊玩,行至中途,所乘滑竿雙側均突然折斷,將他重重跌在地上,猛然醒悟:已轉重罪為輕報了!我回顧往事,今天能活到87歲,實出意外,深感佛菩薩加持,父母的培植!
  • 熱議節目《緊急救護120》今晚收官,流動急診室內的故事仍在繼續
    節目自播出後,連續3周成為全國同時段收視冠軍,豆瓣評分高達8.7,多次成為微博熱議話題……近一個月時間裡,無數觀眾習慣了守在熒幕前,等待3輛急救車上9位「戰士」的急救故事。《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熱度的背後,是觀眾對於醫療題材真實故事的喜愛,也是對反映時代聲音的高質量作品的認可。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不僅是對人說法。有時會有八部天龍聽法,所以八部天龍也是佛教的護法神。有時也有很多菩薩聽法,包括他方世界的菩薩。據《心經》上講「三世諸佛」,可見佛是無量無邊,對應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的,同時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
  • 大悲咒〉一念到這個字,一切鬼神都要守規矩(宣化上人
    「唵」的妙用 〈大悲咒〉一念到「唵」字時, 一切鬼神都要合起掌來 節選自《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 宣化上人 講述 「唵」字譯為「本母」,本是根本,母就是母親。本母也就是「咒母」,咒母就是「佛母」,佛母就是「眾生的心母」;因為眾生的心,具足本母的這種智慧。由這咒的力量,能生出來十種法門: 一、字。
  • 方法之二:持戒
    對於出家人,有十戒、具足戒(出家男眾250戒;出家女眾348戒)。對於在家人,戒律有五戒、八戒。在這裡,主要說一下五戒和八戒。五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戒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華曼,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八戒的要求比五戒要高。
  • 軍嫂重生:嫁豪門遭陷害,重生霸道狠毒角色,這豪門忠犬咋回事?
    導語:軍嫂重生:嫁豪門遭陷害,重生霸道狠毒角色,這豪門忠犬咋回事?大家好呀,今天又見面啦,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分享好看又精彩的文章啦!好看記得給小編點關注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更新好看的書哦!第1本:《重生之不做豪門妻》作者:丫丫愛吃糖簡介:軍嫂重生:嫁豪門遭陷害,重生霸道狠毒角色,這豪門忠犬咋回事?前世的蘇瑤柔順乖巧,卻從小受苦,被親人欺凌出賣,連唯一的弟弟也被迫害致死。直到遇到豪門竹馬,她以為找到了真愛,就可以逃出苦海,幸福一生。結果她付出了一切,卻遭人陷害,橫死在獄中。
  • 佛教智慧:佛經裡最有禪意的五句話,助你開悟,出離苦海!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是佛教智慧:佛經裡最有禪意的幾句話,助你開悟,出離苦海!有學友詢問,在佛法中,有這樣一句話,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如何理解這句話,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有一位大德,是這樣理解的。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外面不管發生了什麼,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沒放在心上。
  • 佛經中有各種波羅蜜,本文詳細解釋了不同的波羅蜜的作用
    由什麼因緣可得覺悟心?何為覺悟心?世尊!所謂覺悟,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離覺悟,覺悟心亦不可得。覺悟不可言說,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相,不可造作,眾生亦不可得,不可知。世尊!如何可知此甚深法義?」佛陀回答:「善男子!是的!是的!覺悟微妙,事相、造作皆不可得。若離覺悟,覺悟心亦不可得。覺悟不可說,心亦不可說,無色相,無事業,一切眾生亦不可得。為何呢?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說佛經讓人明三世因果出輪迴苦海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皆令人趨吉避兇、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極樂之蓮邦。讀者鬚生感恩心,作難遭想,潔手淨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若肆無忌憚,任意褻瀆,及固執管見,妄生毀謗,則罪過彌天,苦報無盡矣。」
  • 佛經故事|佛子羅睺羅請求還俗,佛如是說!
    為什麼許多人不願學佛?不只是「眾生剛強,難調難服」,無明煩惱會迷障眾生心性,五欲六塵會引導眾生走向歧途。平凡如你我如是,偉大如佛子羅睺羅亦如是。《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就記載了佛子羅睺羅欲還俗的故事。有一次,佛對羅睺羅說:「佛世難值,法難得聞。人命難保,得道亦難。子今既得人身,值佛在世,何故懈怠,不聽法耶?」你能在佛身邊,親聞佛法。這是何等幸事?為什麼你如此剛強,身在福中不知福呢?羅睺羅回答:「佛法精妙,小兒意粗,安能聽受世尊法也?前已數聞,尋復忘失,徒勞精神,無所一獲。及今少年,且放情肆意。至年大時,自當小差堪任受法。」佛法精妙,我心粗鄙。
  • 一部佛教「笑話大全」,魯迅最愛的佛經,他曾親自捐錢助印!
    佛藏中經,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種,惟《百喻經》最有條貫。——魯迅佛教經文內容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後人曾多次歸納整理《大藏經》,把佛教經文收集在一起。後人整理出來的佛經卷數達二萬多卷、字數達三億之多,經文內容包羅萬象,可謂是凝結了釋迦牟尼佛與諸位弟子的智慧精華。
  • 佛經裡說:聽聞佛法的功德殊勝,那麼究竟有多大的福報呢?
    佛音妙法大智慧佛經裡說:「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說的是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如同清涼甘露,潤澤眾生心田,猶如火炬引導眾生,走向人生的光明大道。《付法藏經》中有則公案:久遠前,華氏國王有頭白象,極其兇猛,能誅怨敵。時若人犯罪,即讓白象踩殺。後來,象棚失火被毀,白象被移至寺院邊。寺內有比丘念《法句經》,念至「為善生天,為惡入淵」時,白象聞此法句,心生慈悲,柔和起來。此後交付犯人時,此象僅略以鼻嗅、舌舐即轉身離去,根本不願踩踏犯人。國王知後,心生恐慌,遂召集大臣商議此事。
  • 4本無敵流爽文,他遭人陷害,重生後世,修得無上死印,舉世無敵
    人生就該如此,不過這麼美好的時候,如果還書荒,那就非常悲劇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4本無敵流爽文,他遭人陷害,重生後世,修得無上死印,舉世無敵!每本都文筆超好、劇情超讚!小編看了一遍還想看!小編最喜歡的就是《九界戰仙》:一仙宗的超級天才龍宇遭人陷害,重生後世,修得無上死印,捲土重來。超級天賦、神魔霸體,帶給他無上榮耀,舉世無敵。天宮九界,三萬大千世界,誰與爭鋒!
  • 美男子潘安為何被滅三族?媚上欺下的偽君子被小人陷害,結局悲慘
    歷史公認的第一美男潘安就因為得罪了小人而遭滅族之禍,陷害他的人叫孫秀,這個人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小人得志」。擲果盈車潘安,本名潘嶽,字安仁,鄭州中牟(今河南鄭州市中牟縣)人。因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稱潘嶽為潘安。潘安不僅人長得帥氣,文採也很出眾,粉絲還比我多,你說氣人不。
  • 佛經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
    (圖片來源:資料圖)佛在舍衛國祗園精舍時,比丘眾問佛殺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麼好處?佛以此因緣告訴眾比丘們:「殺牲畜以祭供祖先沒有好處的。」然後佛陀就說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波羅奈的梵施王(Brahmadatta)時,有一個婆羅門要殺一隻山羊祭祖,他對徒弟們說:「把這隻羊帶到河裡洗一個澡,刷好它的羊毛,在頸項上掛一個花圈,給它吃一點谷料,然後牽它回來。』
  • 民間故事:書生一表人才,怎麼娶了個「傻妻」,書生:因為我也傻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古代言情,知恩圖報系列。「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清朝順治年間,徽州至德縣有一書生名叫白起,人稱聽雨先生。據說是因為每當下雨時,他都會附耳傾聽,仿佛是在欣賞什麼美貌音樂般,如痴如醉,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聽雨先生。此文還是稱呼他正名白起吧,白起乃白家二公子,家中生意遍布徽州各地,可謂是十足的富家公子。
  •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六祖開示如何在家修行
    很多學佛人以為布施了錢財就有了功德,將功德庸俗化為利益的交換。這也是古往今來將佛教民俗化、工具化的人的通病。功德的本質,在於破除我執,以無我的智慧貫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中,如此修行才能成佛。反之,福德的本質,則是沒有破除我執,以自我的目的貫穿在布施等一切行為中,僅僅是生死輪迴之因。
  • 蘭芊翊遭馬總陷害,孫弈秋為其打抱不平揭露真相,馬總當場變臉
    剛入公司的孫弈秋別說同事排擠他就連領導吳恪之也不待見他,寧願去別的組借人也不願讓孫弈秋接手工作。同事們也開始疏遠他,看他的眼光也都帶著異樣,但只有蘭芊翊不僅沒有疏遠他,還總是安慰她鼓勵他。簡直就是孫弈秋聲明中的白月光,以我追劇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兩人一定會有故事發生的。編劇請你快點加速進度條。我想看蘭芊翊與孫弈秋雙劍合璧勇闖職場,想想就刺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