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獅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與無量億眾生,從座位起身,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種種香花、寶幢、幡蓋供養佛陀後,想佛陀諮詢道:「世尊!由什麼因緣可得覺悟心?何為覺悟心?世尊!所謂覺悟,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離覺悟,覺悟心亦不可得。覺悟不可言說,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相,不可造作,眾生亦不可得,不可知。世尊!如何可知此甚深法義?」
佛陀回答:「善男子!是的!是的!覺悟微妙,事相、造作皆不可得。若離覺悟,覺悟心亦不可得。覺悟不可說,心亦不可說,無色相,無事業,一切眾生亦不可得。為何呢?覺悟及心與真如同,能證、所證境界皆是平等,沒有一法不可了知。善男子!大菩薩能如此了知,可稱為通達諸法,善說覺悟及覺悟心。所謂覺悟心,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心亦是如此,眾生亦是如此,此種二相,實不可得。為何呢?由於一切諸法無生,覺悟不可得,覺悟之名亦不可得,眾生、眾生之名不可得,聲聞、聲聞之名不可得,緣覺、緣覺之名不可得,菩薩、菩薩之名不可得,佛、佛之名不可得,造作、非造作、造作、非造作之名不可得。以不可得,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此皆依一切功德善根而能生起。」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山王能饒益一切眾生,此覺悟心利樂一切眾生,名為布施波羅蜜因。譬如大地能攝持萬物,名為持戒波羅蜜因。譬如獅子有威力,由於無所恐怖,獨自亦無畏,名為安忍波羅蜜因。譬如風輪那羅延之力,由於心不退,能勇壯急速,名為精進波羅蜜因。譬如七寶樓觀有四條階梯,清涼之風由四門吹來,能受安穩樂,求靜慮法藏皆能滿足,名為第五靜慮波羅蜜因。譬如日輪光耀熾盛,此心能速破滅生死無明暗,名為第六智慧波羅蜜因。譬如商主能令一切下屬信願滿足,由此心令下屬度生死險道,而獲功德寶,名為第七方便智波羅蜜因。譬如淨月,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淨具足,名為第八願力波羅蜜因。譬如轉輪聖王指揮士兵、大臣隨意自在,此心也能善於莊嚴佛國土,以無量功德利益眾生,名為第九波羅蜜因。譬如虛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名為第十智波羅蜜因。善男子!此名為大菩薩十種覺悟心因,如此十因,你們應當修學。」
「善男子!依五種法,大菩薩能成就布施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信根;二是慈悲;三是無欲求心;四是攝受一切眾生;五是願求一切智智。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布施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持戒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二是不成為眾生的煩惱因緣;三是閉三惡道,開三善道;四是超越聲聞、緣覺境界;五是一切功德皆能滿足。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持戒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安忍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降伏貪、嗔煩惱;二是不惜身命,不為求安樂止息的想法;三是思惟過往業力,遇苦能忍;四是發慈悲心成就一切眾生善根;五是為得甚深無生法忍。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忍辱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精進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不願與一切煩惱共住;二是福德未具足,就不受安樂;三是對於一切難行苦行之事不生厭離心;四是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熟一切眾生;五是願求不退轉境界。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精進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就成靜慮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令一切善法不散;二是常願解脫,不著有、無二邊;三是願得神通成就眾生一切善根;四是修行為清淨法界,清淨心垢;五是為斷眾生煩惱根本。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靜慮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智慧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對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智者,皆會親近供養,不生厭離;二對於諸佛所說甚深法,心常樂聞,不會厭足;三是善於分別真智、俗智;四是速能斷除見、修煩惱;五是世間技藝、五明之法,皆能通達。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智慧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方便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對於一切眾生意樂、煩惱、心行的差別皆能通達;二是對於無量法的對治法門,心皆知曉;三是對於大慈悲定能出入自在;四是對於一切波羅蜜,皆願修行,成就滿足;五是一切佛法皆願了達,攝受無遺。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方便勝智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願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對於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心得安住;二是觀一切法妙理趣,離垢清淨,心得安住;三是對於超越一切想的真如,能夠以無作無行、不異不動心安住;四是為利益眾生,於俗諦中,心得安住;五是於奢摩他、毗缽舍那能同時運行,心得安住。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願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依五種法,大菩薩成就五種力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以正智力,能了達一切眾生心行善惡;二是能令一切眾生入甚深微妙之法;三是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隨其業緣,如實了知;四是對於一切眾生的三種根性,以正智力,能分別了知;五是對於眾生能如理為其解說,令其善根成熟而得解脫,皆是由於正智力。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力波羅蜜。」
「善男子!另外,大菩薩成就五種智波羅蜜。何為五種?一是能於諸法,分別善惡;二是對於惡法能遠離,對於善法能攝受;三是不厭生死,不喜涅槃;四是具足福智,至究竟處;五是受殊勝灌頂,能得諸佛不共法,及一切智智。善男子!以此五種法,大菩薩成就智波羅蜜。」
「善男子!何為波羅蜜?即修習得殊勝利益,是波羅蜜義;滿足無量甚深智,是波羅蜜義;對於法行、非法行,心不執著,是波羅蜜義;對於生死過失,涅槃功德,能正覺正觀,是波羅蜜義;對於愚痴、智慧之人皆能攝受,是波羅蜜義;能現出種種珍妙法寶,是波羅蜜義;無礙解脫,智慧滿足,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能正分別知,是波羅蜜義;布施等波羅蜜及智波羅蜜,能令其至不退轉位,是波羅蜜義;能令滿足無生法,是波羅蜜義;能成熟一切眾生功德善根,是波羅蜜義;能於覺悟成就佛十力、四無畏、不共法等,是波羅蜜義;生死涅槃實無二相,是波羅蜜義;救度一切眾生是波羅蜜義;一切外道前來問難,能善解釋,令其降服,是波羅蜜義;能轉十二妙行,是波羅蜜義;無所著、無所見、無所患,是波羅蜜多義。」
「善男子!初地菩薩先現此相,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藏,充滿世界,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二地菩薩先現此相,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淨珍寶莊嚴用具,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三地菩薩先現此相,自身勇健,甲冑依仗莊嚴,一切怨賊皆能催伏,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四地菩薩先現此相,四方風輪種種妙化,皆悉散灑,布滿地上,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五地菩薩先現此相,有妙寶女,各種珍寶瓔珞莊嚴其身,頭頂名花作為裝飾,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
六地菩薩先現此相,七寶花池有四條階梯,金沙鋪滿,清淨無穢,八功德水皆能充滿,青蓮花、黃蓮花、白蓮花隨處莊嚴,於花池中快樂遊戲,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七地菩薩先現此相,於菩薩前,有眾生應墮無間,以菩薩力使其不墮,無有損傷,亦無恐怖,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八地菩薩先現此相,於身兩邊有獅子王為其護衛,一切眾獸皆悉怖畏,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九地菩薩先現此相,轉輪聖王身邊有無量億眾生圍繞供養,頂上白蓋有無量眾寶莊嚴,菩薩悉見此相。善男子!十地菩薩先現此相,佛身金色晃耀,無量淨光充滿世界,有無量梵王圍繞,恭敬供養,菩薩能悉見此相。」
「善男子!為何初地名為歡喜?即初證得出世之心,往昔未曾有而現今始得,對於佛法大事如其所願,皆悉成就,生喜樂,因此初地名為歡喜。一切微細塵垢,犯戒過失,皆得清淨,因此二地名為無垢。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動,無有催伏,聞持陀羅尼為其根本,因此三地名為明地。以智慧火少一切煩惱,增長光明,修行覺品,因此四地名為焰地。修行方便,勝智自在難得到,見、修煩惱,難伏能伏,因此五地名為難勝。行法相續,了了顯現,無相思惟皆能現前,因此六地名為現前。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離修行,此地清淨,無有障礙,因此七地名為遠行。無相思惟,修得自在,一切煩惱皆不能令其動,因此八地名為不動。說一切法的種種差別,皆得自在,無有患累,增長智慧,自在無礙,因此九地名為善慧。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一切世界,因此十地名為法雲。」
「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害怕生死惡趣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初地。微細學出誤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二地。未得今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三地。貪著等至喜悅無明、微妙淨法愛樂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四地。欲背離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五地。觀行流轉無明、粗相現前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六地。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七地。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八地。對於所說義及名句文二者無礙,未得善巧無明、對於言辭辯才不能隨意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九地。對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秘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十地。對於一切境界微細所知障無明,煩惱粗重無明,此兩種無明障於佛地。」
「善男子!大菩薩於初地行布施波羅蜜,於二地行持戒波羅蜜,於三地行忍辱波羅蜜,於四地行精進波羅蜜,於五地行禪定波羅蜜,於六地行慧波羅蜜,於七地行方便勝智波羅蜜,於八地行願波羅蜜,於九地行力波羅蜜,於十地行智波羅蜜。」
「善男子!大菩薩初發心攝受,能生妙寶三摩地;後發心攝受,能生可愛樂三摩地;第三發心攝受,能生難動三摩地;第四發心攝受,能生不退轉三摩地;第五發心攝受,能生寶花三摩地;第六發心攝受,能生日圓光焰三摩地;第七發心攝受,能生一切願如意成就三摩地;第八發心攝受,能生現前證住三摩地;第九發心攝受,能生智藏三摩地;第十發心攝受,能生勇進三摩地。善男子!此名為大菩薩十種發心。」
「善男子!大菩薩於初地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
這時,獅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聽聞佛陀說此不可思議陀羅尼後,立即從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讚嘆佛陀道:「敬禮諸佛的甚深無相法,眾生沒有智慧,唯有佛能救度。佛陀的智慧眼,不見一法相,又以法眼,普照世間。此陀羅尼不生於一法,也不滅一法,由此平等見,得無上處。此陀羅尼不壞於生死,也不住涅槃,不著二邊,因此證圓寂。對於淨、不淨,世尊能真實對待,由此不分別,獲無上清淨。世尊無邊身,不說一字,便令諸佛子得法雨。佛陀觀察眾生相,一切種皆無,對於苦惱之人,常能救護。凡夫執著苦、樂、常、無常、有我無我等,不一不異,不生不滅。如此眾多法義,佛陀能隨其根機差別而說,譬如空谷響聲,唯佛能了知。法界無分別,因此沒有大小乘的差別,只是為度眾生,分別說有三乘。」
這時,大自在梵王也從座位起身,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對佛陀說道:「世尊!此《金光明經》,稀有而難以度量,對於初、中、後善根的修行者,文義已然究竟,皆能成就一切佛法;若人能受持此經,此人則是報諸佛恩。」
佛陀說道:「善男子!是的!是的!如你所說。善男子!若有聽聞此經者,皆能不退無上正等正覺。為何呢?善男子!此經能成熟不退地菩薩殊勝善根,此經是法印,應聽聞受持讀誦。為何呢?善男子!若一切眾生未種善根,未成熟善根,未親近諸佛,則不能聽聞此微妙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聽受之人,常聽聞妙法,住不退地,獲得如下無盡無減的勝陀羅尼:即無盡無減海印出妙功德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眾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滿月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能伏諸惑演功德流陀羅尼,無盡無減破金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說不可說義因緣藏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虛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無邊佛身皆能顯現陀羅尼。」
「善男子!由於這些無盡無減的陀羅尼得成就,大菩薩能於一切佛土化作佛身,演說無上種種法,於真如法不動不住、不來不去,善能成熟一切眾生善根,亦不見一位眾生可成熟。雖說種種法,於言辭中不動不住、不去不來,能於生滅證無生滅。以何因緣說諸法無有來去?由於一切法體性無異。」
說此法時,三萬億大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菩薩不退心,無量無邊比丘、比丘尼得法眼淨,無量有情發菩薩心。
世尊說道:「佛法能逆生死,甚深微妙難得見,眾生被無明、貪慾遮蔽,由不見真實法而受各種苦。」
此時,大眾一同從座位起身,頂禮佛足對佛陀說道:「世尊!若某處宣講、讀誦此《金光明經》,我等大眾皆悉前往作聽眾,令此說法師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等皆當盡心供養,亦令聽眾安穩快樂,所住國土,無一切怨賊、恐怖、厄難、饑饉等苦。此說法之處、道場之地,一切天人、人、非人等眾生,不應踐踏及汙穢。為何呢?說法之處即使佛塔,當以香花、絲綢、幡蓋作為供養,我等常為其守護,令其遠離衰損。」
佛陀告訴大眾:「善男子!你們應當精勤修習此妙經典,則佛法將久住於世。」
#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