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火龍果首次走出國門,邕州海關助力「甜蜜接觸」荷蘭
據悉,這批重800斤,貨值27969元的火龍果經南寧海關隸屬邕州海關檢疫合格後,啟運出口荷蘭,這是南寧轄區首批出口的火龍果,也是首次以「廣西火龍果」走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企業負責人蘇秀清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內外貿經濟形勢欠佳,火龍果銷售出現困境,為了尋找新的銷路,企業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但是企業沒有出口資質也缺乏出口經驗,為此心急如焚。
-
又一中國製造走出國門,冥幣在國外爆火,老外:怎麼不早拿出來?
文:十二 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產品在國外的流行,許多外國友人都被我國的國貨震驚到了。無論是老乾媽還是辣條,經常讓外國人感嘆:這麼好的東西為何不早拿出來?如今老乾媽在國外爆火,經常被搶購一空,西方的口味也逐漸被東方化,可見中國製造的產品多麼受歡迎。
-
民國地契亮相民辦博物館 有59名中間證人籤名(圖)
民國地契亮相民辦博物館 有59名中間證人籤名(圖) 最近,他創辦了新北區第一家民辦博物館:春江博物館,展出了6000多張文史資料,其中不少記錄了老常州的生活歷史。 北直街一套民房 1945年賣了法幣80萬 陳漢卿創辦的春江博物館位於常州市新北區百丈中心小學科技樓的三樓,每天都有不少學生來這裡免費參觀。
-
《出師表》法語版致敬走出國門的丞相王洛勇
網易娛樂1月9日報導 前陣子,網絡巨火的王洛勇版「諸葛亮」圈粉無數 粉絲致敬孔明,瘋狂打CALL, 近日這股勢頭,正從國內蔓延到國外,外語各種版本層出不窮,世界人民掀起《出師表》熱,海外粉絲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走出國門的諸葛丞相
-
2004中國教育(民辦)風雲創新人物公眾調查
又是誰,在民辦教育領域,站立潮頭,獨領風騷? 要了解中國民辦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首先應該了解他們―――為中國民辦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人物,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回味,學習。 03北京吉利大學執行校長 羅曉明 碩士學歷,吉利集團副總裁,全國工商聯民辦高等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市昌平區人大代表2004年被評為「中國民辦高校十大傑出人物」,並被授予「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獎」。提出「人格本位」教育,完全符合新世紀人才發展的要求。
-
「施華洛世奇」走出國門怎麼讀?L打頭的「歐舒丹」呢(音頻)?
原標題:「施華洛世奇」走出國門怎麼讀?L打頭的「歐舒丹」呢(音頻)? 本文是昨日文章《YSL不是楊樹林,H&M也不是HM:對名牌如數家珍的你真的讀對了嗎?》的續篇。
-
安慶市教育局調研望江縣民辦學校辦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 1月12日,安慶市委教體工委書記、市教體局局長胡海生前往望江縣文凱學校、安慶皖江中等專業學校和望江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分別調研民辦學校...
-
軍媒公布6起假軍人案例:假中校走出國門,丟人丟到國門外
假軍人之二冒充軍人走出國門,丟人丟到國門外案例:2017年11月,微博認證為蘇聯餘暉的大V在微博發布了一篇名為《一張截圖引發的「裝兵」血案》的文章,曝光了96年出生的莫大留學生李某某在11月7日紅場閱兵觀眾席上身著軍裝出鏡。
-
小說《國門之外》作者孟廣順:當好現實主義故事講述者
人民網鄭州9月10日電(時巖)9月10日,長篇小說《國門之外》籤售活動在鄭州大河書局舉行。作家孟廣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一部來自現實題材的作品,是描述「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高鐵建設者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是什麼
4月24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識正式發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Tianwen-1)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這組意義深遠的名稱與圖形標識,將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圖形及寓意
4月24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識正式發布。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為:「天問一號」(Tianwen-1)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為: 這組意義深遠的名稱與圖形標識,將承載著中國人航天強國的夢想,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
《辛丑年》特種郵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首發
2021年1月5日,《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該套郵票設計者、著名藝術家姚鍾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愛力,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古建東等出席儀式。自去年9月1日《辛丑年》特種郵票宣布開機印刷後,廣大集郵愛好者翹首期待這套牛年生肖郵票的正式發行。
-
座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整理出版
2020年12月20日,由中華書局與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聯合主辦的「《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出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與我們商議如何實施整理計劃,於是形成了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的整理團隊,並確定由中華書局出版。
-
吉順致養:替「兒」家中訪 掌上「報」吉祥
每隔一段時間,便有專門的探訪員到他家中去探訪,詢問他近來生活得如何、有啥需要幫忙的,還為他建立了「吉順致養」個人信息檔案。探訪員將他的生活現狀、基本情況數據和影像資料上傳至系統平臺,子女們只要通過手機便能看到老人的狀況和需求。 「吉順致養」對獨居老年人生活的照料非常受年輕一代歡迎。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獨居老人生活得怎麼樣?有就醫等需求怎麼解決?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今日成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金瑞國,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柳士發,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倪國勝,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榮瑞峰,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山東博物館副館長楊波,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輝及全省71家文博機構負責人,支持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事業的特邀嘉賓及會員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
科學網—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
本報記者黃辛通訊員孫樂琦攝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8月25日宣布中國首次完整回收隕石坑、首次獲得西雙版納目擊隕石全記錄實證。上海科技館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家完整回收隕石坑的博物館。 6月1日21時45分左右,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上空突然出現一個火球,由東向西偏北方向飛行划過夜空,發出短暫強光,幾秒後迅速消失。西雙版納隕石雨先後共發現500餘塊石隕石,總重量不超過50公斤,分類為普通球粒隕石L6型,正在向國際隕石學會申請命名為「曼桂隕石」。
-
在大英博物館看中國珍寶(圖)
一層最北側的幾個展廳,中國印度等東方展品: 中國館編號是33號。如果你能看到一尊10多米高的漢白玉佛像,那就是中國館啦。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約有2000件。中國館的規模,應歸功於1990年香港商人何鴻卿爵士捐助200萬英鎊改造擴建而成,因此33號展廳也為其冠名。
-
佛山獅走出「中國範兒」
這樣振奮人心的節奏、滿是希冀的畫面,是當下中國電影行業和中國電影人內心的寫照,以中國醒獅為代表的英雄氣概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呼之欲出。 這是北京國際電影節宣導片《影▶醒》的畫面。它的主題曲《Lion Dance》的歌詞中這樣寫道:「不要害怕失敗,只要滿懷期待;不想漫長等待,只想拼個痛快。
-
2021中國絲綢博物館「火力全開」
作為研究型博物館,本年度大展亦展現出實力不凡的策劃「功力」,既有國際視野、國際表達,又有中國特色、中國精神,還有浙江元素、浙江擔當。展品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從藝術到科學,可謂是包羅萬象又極具看點。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