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深度分析,太宰治是如何逐漸喪失作為人的資格?

2020-11-27 騰訊網

有一段時間裡,我邂逅了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半自傳體作品《人間失格》,這讓我非常著迷。強烈的共鳴,使我更希望了解關於他的故事。我看了由小說改編,伊藤潤二繪製的漫畫,以及收錄在青之文學的四集動畫,這使我更多的了解了他。他準備實施第五次自殺之前,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那句經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又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的呢?這是他最後一次妥協和迎合世間,對生命的最後清算,不是混跡世間,也不是放縱世間。

下面我將會從動畫,漫畫,小說裡窺探他的一生,分析他是如何逐漸喪失作為人的資格。因為動畫和漫畫對小說會進行一些改編,所以會存在一些出入,但是這些並不妨礙我們對他的了解。

大庭葉藏實際上是大宰治以自己為原型創造出來替自己承擔痛苦的一部分,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用五個詞語來概括他的一生,是最準確不過了。這五個詞語分別是身世,女性,酗酒,毒品,自殺。

身世

大庭葉藏,出生在東北的大地主家庭。父親是議員,自己是家中的幼子。小說手記一裡的獨白,我不懂得飢餓是何種滋味。這樣說並非炫耀自己是出生在富奢之家,而是因為我的確不曾有過飢餓感。這或許有點奇怪,但我就是這種即便餓了也感覺不到的人。

他覺得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在家吃飯,與其說他害怕吃飯,不如說是在這個冷漠的家裡有著許多死寂的人,有著條條框框的規矩。令他害怕的更多是這個家,全家十幾口人沉默的吞咽下食物,像是進行著宗教儀式。飯菜基本一成不變,每日三餐,也難怪他總是在認為這很難理解。

他有一個強勢的父親,因此他的一生都在妥協和迎合父親。一次,他的父親要去東京,會把孩子們的要求記在本子上。他問葉藏想要什麼,但是葉藏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結果他的父親很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太失敗了,害怕父親會用可怕的方式來對付他,為了討好父親,他悄悄的從床上爬起來,在父親的本子上寫上了自己想要的禮物。

因為自小對父親恐懼到骨子裡,無法輕易說出自己的感受,總是錯誤的認為他人的批評總是對的。動畫裡葉藏對父親說想要成為一位畫家,想要畫真正的自己,認為這是真正的藝術。他想要得到父親的認可,但是父親卻把他貶得一文不值,以至於父親在去世之後,他才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原來那個不可一世的父親也會有這麼軟弱的一面。

大庭葉藏的童年,是可恥的,是悲慘的。他瘋狂地討好別人,以小丑的身份,扮演一個天真無邪的角色。被他人嘲笑,被家僕侵犯,他無法和任何人產生親切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只讓他感到荒謬。

他很難理解人類的行為,覺得過著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對他來說,所謂人的生活是難以琢磨的。

他不了解自己究竟是不是個幸福的人,從小就常有人說他很幸福,但是他自己總是覺得身陷煉獄,他反而更羨慕那些說他幸福的人。

女性

對於葉藏來說,女人這種生物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小說手記一裡的獨白,我搞下外表下的孤獨,總會被大多數女性不經意間感受到。這是女性的本能,也正是這導致了多年後,我一次次的被女人趁虛而入。

對女人來說,我是個對愛守口如瓶的男人。他的認知中,女人複雜得多,女人和男人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他很喜歡這種難以捉摸,不可忽視的生物總是在照顧著他。

可能是自身的憂鬱,可能是世間的風氣,他渾身散發著吸引女人的氣息,身邊總有許許多多的女人為他著迷。渾身散發著風塵的魅力,所以只有躺在妓女懷中才能讓他感到安心。他享受著燈紅酒綠,娼妓的投懷送抱。他為了從對人類的恐懼中逃出來,求得一次安然入睡,開始不斷的去找那些認為是「同類」的娼妓。

他的一生和三個女人是離不開的。這三個女人分別是鎌倉殉情的銀座酒吧女服務生常子,有過一段家庭生活的女記者靜子,以及小香菸鋪老闆的女兒良子。

第一個女人,對人世間的生活也感到疲憊和厭倦,對於恐懼人世間的糾紛的葉藏來說,可能更多覺得是同類人。兩人度過了幸福的一夜,起初葉藏開始逃避她,但是看到堀木親吻常子,也會有「真可惜」之類的遺憾念頭。

他也為自己的軟弱而感到絕望,我是個輕佻,虛偽的小丑,沒用的傢伙在棉花堆裡都能摔傷,當然也會被幸福弄傷,趁著還沒受傷,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後來他們下了決心去死,卻只有她死成了。

第二個女人收留了離開比木魚家出走的葉藏,手記三裡靜子對葉藏說了很多,看著你很多女人都會想要為你做點什麼,就是忍不住,因為你別看你平時總是一副可憐的樣子,卻有著難得的滑稽幽默,有時候你看上去是那樣孤獨鬱鬱寡歡的樣子,讓人看著心疼。

可以這麼說,葉藏對靜子依賴很多。為了跟靜子在一起同居,葉藏和家裡斷絕了關係。為了靜子的女兒茂子,他拼命的畫漫畫賺錢。

他找到了幸福,第一次真正想要為他人而努力。但是,他認為他這種混蛋夾在中間,只會毀掉她們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悄悄的離開了。他想要得到幸福,雖然想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世間企圖把他塑造成為妖怪。

第三個女人是純潔無暇的良子。手記三是這樣描述她:白皙的臉上閃著不曾遇到過醜惡的童真的光芒,在我眼中簡直就是無比珍貴,至今為止,我還未和年輕的處女上過床。

可以看出她在葉藏的心裡多麼高尚和讚美,為了和他結婚,即使為此承受再大的痛苦也在所不惜。良子被侵犯後,他對人世間越發難以理解,依靠著酒精麻痺自己,他喪失了對世間的信任,更加放縱和藉助毒品麻痺自己。

她們的出現,給葉藏一個慰籍之地,她們的愛,都曾經讓葉藏在混跡世間感受到世間的絲絲溫情。他在向人類求愛,維持著和人類的聯繫。

酗酒

葉藏學會飲酒,是在接觸了畫塾一位名叫崛木正雄的同學開始。從他那裡他知道了什麼是煙、酒、娼妓、當鋪和左翼思想,這種組合看上去很不協調,但確實是事實。

因為堀木這個損友,他第一次接觸了酒,兩三杯啤酒下肚後,他感受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放鬆。每次和堀木見面,兩個人都會在喝酒。真正嚴重酗酒的第一次是在和靜子同居不久之後。以往他用賣漫畫賺來的錢買煙、買酒,消沉的時候,只有酒才能給他靈感和快樂。

但是葉藏認清了世人,無非是個人之後,開始拼命酗酒,經常徹夜不歸。世人對他無所謂容忍或不容忍,也無所謂葬送或不葬送,他是比貓狗還要低級的生物,他是只配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蟾蜍。

可能更多的是喝酒可以消除他內心的空虛,也可能是瘋狂的放縱,對現實的逃避。為了和良子結婚,再加上良子對他的信任,他第一次戒了酒。

但是隨著損友堀木的到來,他破了戒,又像以往一樣喝的爛醉如泥。接蹱而來的良子被侵犯的悲哀,讓他喪失對世間的信任,再次瘋狂的酗酒。整天醉醺醺的他,身體越來越糟糕。

毒品

為了擺脫酒精這個魔鬼,再次落入比酒精這個更深不見底的洞穴裡,那就是毒癮。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千瘡百孔的葉藏,開始想要找點藥來治療。

他邂逅了人生第四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殘疾的藥店老闆娘。儘管酒精中毒的葉藏仍然想要喝酒,老闆娘只能讓他利用嗎啡來克服酒癮。注射後的他,所有的恐懼、不安、焦躁、羞怯,全都消失了,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漫畫創作,擁有了無盡的靈感。

從最開始的每天一次,到後來的一天兩次、三次、四次,漸漸的有了毒癮,他成為了一個癮君子。接二連三從天而降的困境,無處可逃的宿命,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自殺

懦弱和墮落的他,喪失作為人的資格,自殺了許多次,但是每一次都沒死成,苟延殘喘的活在世間,他在漸漸接近臨界點,一直在墜落、墜落。向著那無盡的深淵,正順著一條黑漆漆的隧道緩慢的下沉,永無止境地墜落。他的世界是灰色的,他只是活著,沒有生活。

如果說第一次的鎌倉殉情,他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去死這樣的準備,對死亡也還是有一點遊戲的態度。那麼良子被侵犯以後,那他真的是想死,很想死的決定。他已經覺得活著的他只會帶來罪惡,對嗎啡的使用量越來越大。

一切都不可能再挽回,怎麼樣都無所謂,因為他覺得全部都是自己的錯。對他來說,錯不該誕生於世,自己是個沒有生存價值的人。

人間失格大庭葉藏的結局似乎算是個「喜劇」。他在精神病院裡靜養,有一個服侍自己的老女傭。這時的他已不再是人,是一個廢物。如今的他,早已談不上什麼幸福或者不幸,一切都會過去。

相反,大宰治先生選擇了死亡,最後的最後,他是不是給了葉藏一個溫柔的結局呢?這是不是他最好的歸宿呢?我們也不知道。

寫到最後,我一直想的是,世上不幸的人無處不在,有些人堂堂正正的向這個世界抗訴自己的不幸,都已經是無力的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聖賢,沒有他們那樣的人生,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

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世間這個玩意。我們認識的小葉,率真、乖巧,也誠實幽默,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作者:劣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眾所周知,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相信大家對他也是十分的熟悉。他的代表作品有《逆行》、《斜陽》、《人間失格》等,很多人應當都閱讀過。而在太宰治的小說中,「死亡」、「自殺」是永恆的主題,貫穿整個文學創作。眾所周知,死亡也是太宰治一直追求的。
  • 充滿了人性現實、陰暗面的《人間失格》,為什麼受到眾人的追捧?
    說起《人間失格》這本書,是我一個月讀了三遍的書,可能是因為花費了很多時間,感悟就多了,其中有一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也讓我對此印象深刻,就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看到的時候覺得鼻子一酸,終於有人能懂我的感受了,可能有人會覺得很喪,但是,喜歡的人也很多,我也不例外。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太宰治這位日本作家?
  • 從人間失格到人間值得,90歲的日本奶奶讓日本人重獲生活的勇氣
    「生與死」是文學永恆不變的話題,而日本的文人更喜歡討論「死」的話題,似乎喪到極致可以負負得正,這種喪文學備受日本人推崇。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經典暢銷書《人間失格》,其實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書名《喪失為人的資格》,該書介紹了主人公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一本詼諧真實的小說《人間失格》。如果不太了解日本作家的讀者可能對這本書不是很熟悉,本書是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太宰治,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滅,不滿現實的人生,幾度自殺未果。
  • 充滿了人性陰暗、頹廢面的《人間失格》,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喜歡?
    提起《人間失格》,也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它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但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真的再適合不過了。
  •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 以《逆行》為例:從四個角度深度解讀鼻祖太宰治的「喪文化」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相信大家對這句話耳熟能詳,它出自太宰治所著的《人間失格》一書中。雖然它只是太宰治引用寺內壽太郎的一句話,但是很多人卻是因為這句話記住了太宰治。雖然《人間失格》名氣很大,但其實《逆行》寫於更早的時期。《逆行》是太宰治中短篇精選集,內含太宰治一生寫照的十個中短篇,收錄了他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的成名作《逆行》和《浪漫燈籠》。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太宰治:那個無賴只是在逃避,就像轉瞬的櫻花
    百年之前的太宰治寫過一本書叫做《人間失格》,英譯的名字叫No Longer Human,意思是不再是人。很多人說這本書很「致鬱」。確實,如果我們真的是只打算打卡完成這個任務的話,是體會不到他真正的內涵的。太宰治,本名叫做津島修治,是一名很出名的日本小說家。在國內,我們通常是先知道《人間失格》之後才知道太宰治的。
  • 《文豪野犬》人物角色還原——太宰治
    而今天便當君就帶大家還原第一位文豪——太宰治。太宰治是無賴派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雖然無賴派文學有一定的消極和病態表現,但在當時日本戰後文壇引起了極大反響,也為日後日本文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太宰治本人更是以其自身的偉大成就成為日後人們研究日本文學時的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品:《人間失格》、《斜陽》、《逆行》、《女學生》、《奔跑吧!
  • 太宰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
    對他的作品,每個人都各有偏愛,有人喜歡他頹廢到極致的《人間失格》,有人喜歡他少見的展現了積極陽光一面的《潘多拉之盒》和《奔跑吧,梅勒斯》,有人喜歡他嘆息時代變換之感傷的《斜陽》,也有人覺得那篇與志賀直哉打口水仗的《如是我聞》很有意思。不過,比起作品本身,人們都對他是如何從富貴人家的小少爺,一步一步變成一個自殺狂人的,自我毀滅的一生更感興趣。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太宰治名作新譯本出版上市
    這期間,他發表了《人間失格》《斜陽》以及震驚文壇的《如是我聞》。現代出版社「和風譯叢」系列,以精譯精編精心設計為宗旨,翻譯出版了多部日本文學作家的經典作品,其中就包括太宰治的知名作品,最新翻譯出版的《富嶽百景》《東京八景》現已上市,《黃金風景》即將出版。
  • 劉檸專欄:太宰治與芥川獎
    又吉坦言自己對太宰治的「敬愛」:中學生的時候,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受到衝擊。書中寫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到少年期的行為舉止,簡直就是我自己在面對世界時自處的方法。按說應該是無人知曉的我的方式,為什麼竟然會寫在這裡呢?這人到底是誰……同時有種恐怖感,覺得寫在書裡的那些悲催意外事件,沒準兒也會在自個的人生中發生。
  • 太宰治自殺 用死亡書寫極致藝術
    仍然是吞吃安眠藥,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他雖然沒有死,卻因為教唆少女自殺而被起訴,良心上也受到深深的譴責。不過,最後證明他也是真的想死,但沒有死成,於是,沒有受到法律的追究。 第三次自殺,是因為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
  • 不要在「人間不值得」了,聽我的,人間很值得!
    這種人可能並不知道那位脫口秀演員的原話是「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不值得大家這麼不開心」,也可能並沒有讀過太宰治的任何一本書,簡單而言就是為了給自己塑造一個深沉憂鬱的性格,然後增加個人魅力,簡而言之,就和當初建少的「忘了愛」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現在的人可能更加內斂含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