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自殺 用死亡書寫極致藝術

2021-01-13 日本頻道

原標題:太宰治的自殺緣由

川端康成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太宰治一生中,一次次的自殺,就是傑出的行為藝術。第一次是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當時他還是高中生,就追隨他崇拜的作家芥川龍之介,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惜的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藥遠遠不夠,因此,他沒能追隨芥川而去。所以,只好繼續在人世間備受苦難。但這一次未遂自殺,卻沉澱了一種死亡的情結,給他的一生罩下了帶暈圈的灰色的雲。

然後,在大學時期,他因為學業荒廢被恥笑,而產生厭世情緒,再次自殺。這次是和一名咖啡館女招待一起,僅同居三天,就跑到海邊,雙雙殉情。仍然是吞吃安眠藥,太宰治被救活了,而與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卻真的死了。他雖然沒有死,卻因為教唆少女自殺而被起訴,良心上也受到深深的譴責。不過,最後證明他也是真的想死,但沒有死成,於是,沒有受到法律的追究。

第三次自殺,是因為不能獲得他夢寐以求的芥川獎。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但因為川端康成的反對,導致他落選;下一屆,他原以為這次對於他,可說是唾手可得,不料還是落選;再一屆,他一反常態,向評委們乞求:請你們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也請誇獎一下;請不要見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選。於是,他跑到山上要上吊自殺,只因繩子脆弱,又一次和死神擦身而過。

第四次。是因為得知小山初代與津島家親屬習畫學生小館善四郎密切往來.本來,他似乎已經找到了幸福的愛情,他們相愛並同居。但當他得知自己的情人背叛了自己,他的表現近乎歇斯底裡,以至差一點精神崩潰。於是,太宰治要挾初代到了一處谷山溫泉,實施殉情計劃,仍是服安眠藥。而這次服下的安眠藥藥量仍然不夠,就連醫院都不必送,他們就被救活過來了。

直到第五次,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三日,他才順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他的另一個情人一起,跳入東京西郊的河裡溺亡。兩人的腰部,用紅色的繩結綁在一起;彼此的手,穿過對方的腋下,緊緊抱住對方的頭。據說,兩個人在雨中沿河走了好長一段路程,然後才跳入河中。不要絕望、在此告辭,這是太宰治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是生的鼓勵,還是死的告別?至今也沒有人讀懂它的原意。

太宰治雖然只活了三十九歲,但是,他留給日本文學的記憶,卻是深刻而難忘的。他的小說幾乎都是自傳體的,人物的最後結局,也大都是以自殺而告終。雖然日本人很少有罪惡感,他們只有恥辱感,但是無論是太宰治的生活,還是他的作品,往往都充滿一種深深的罪惡感。正如《人間失格》的主人公所自責的,苟活著就是罪惡的種子。我的不幸,是無力拒絕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絕,不論對方或是自己心裡,永遠都有一道無法彌補的白色裂痕。

因為不抵抗之罪,所以失去為人資格,這不抵抗之罪,其實也是驕傲。拒絕一切形式的妥協,以放棄抵抗,來表示自己的立場。在《斜陽》中,主人公即使在自殺的遺書中,也要寫下我是貴族。但這種驕傲,又是太宰治心目中的七罪之首,便更加重了他的罪惡感。在他看來,不合法,才好玩;世上所謂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同時,又因無力反抗而厭倦自我,只有以頹廢墮落,來抵制普世價值;只有在自我沉淪中得到解脫,在毀滅中獲得重生。

不過,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痴迷太宰治,尤其是年輕人。也許他們是把太宰治看作自己心靈秘密的代言人,甚至是青春密友。因此,人們把太宰治的作品,稱為永恆的青春文學;在他的作品裡,總有長不大的永遠的少年。要麼完美無缺,要麼徹底破滅,這就是太宰治一生的純粹性,和脆弱性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是現代青春的真實寫照。罪多者,其愛也深,他把愛情和罪惡等同起來,這也許道出了現代愛情的真諦,窺見了現代青年的心靈秘密。

榮格說,退化與其說是一種病態,毋寧說是心靈創造過程的必需之物。依靠退化,自我得以與無意識相接觸,並由此獲得的。既可能是病態的,或者邪惡的東西,也可能是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或是嶄新生命的萌芽。因此,這種退化,很可能是具有創造性的退化。也許太宰治的生活以及作品,我們也可以同樣來看待。因此,時代需要破壞舊的秩序,然後重構新的未知。於是,我想起太宰治的遺言:不要絕望、在此告辭,也許這就是註解吧。

太宰治曾回憶道,吃著乳母的乳汁,在姨娘懷中長大的我,直到小學二年級,才知道母親的存在。由於母愛的缺失,使他在和別的女性交往時,都力求在她們身上,尋找所渴望的母愛。甚至在和妓女交往時,他沒有一夜是為了享樂的,而是為了尋求母愛,為了尋求母親的乳房而去的。在他看來,在絕望的世界裡,只有母愛值得追求。因此,連接此岸和彼岸唯一的紐帶,也只有女性的愛,這就是他總是和女人一起殉情而死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以《逆行》為例:從四個角度深度解讀鼻祖太宰治的「喪文化」
    最後,他終於用自殺的方式了結了他的生命,並被譽為「日本人自殺次數最多的作家」。第一次自殺1927年,芥川龍之介吞安眠藥自殺,18歲的太宰治早已把他當為文學偶像。兩年後,年僅20歲的太宰治效仿芥川龍之介吞安眠藥自殺,被人發現後救下,第一次自殺以失敗告終。此後,他的生命裡就交織著女人與自殺,這兩者也不斷地呈現在作品中。
  • 太宰治:那個無賴只是在逃避,就像轉瞬的櫻花
    百年之前的太宰治寫過一本書叫做《人間失格》,英譯的名字叫No Longer Human,意思是不再是人。很多人說這本書很「致鬱」。確實,如果我們真的是只打算打卡完成這個任務的話,是體會不到他真正的內涵的。太宰治,本名叫做津島修治,是一名很出名的日本小說家。在國內,我們通常是先知道《人間失格》之後才知道太宰治的。
  • 太宰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
    從二十歲那年起,太宰治就以死亡之眼,寫有生之年的魔力瞬間,他在醉酒、昏睡、空襲與死亡的間隙,過了「失敗」的十九年,卻意外的成為日本極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多數作品,即使沒有閱讀過,多多少少也聽過。對他的作品,每個人都各有偏愛,有人喜歡他頹廢到極致的《人間失格》,有人喜歡他少見的展現了積極陽光一面的《潘多拉之盒》和《奔跑吧,梅勒斯》,有人喜歡他嘆息時代變換之感傷的《斜陽》,也有人覺得那篇與志賀直哉打口水仗的《如是我聞》很有意思。不過,比起作品本身,人們都對他是如何從富貴人家的小少爺,一步一步變成一個自殺狂人的,自我毀滅的一生更感興趣。那,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太宰治《人間失格》: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眾所周知,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相信大家對他也是十分的熟悉。他的代表作品有《逆行》、《斜陽》、《人間失格》等,很多人應當都閱讀過。而在太宰治的小說中,「死亡」、「自殺」是永恆的主題,貫穿整個文學創作。眾所周知,死亡也是太宰治一直追求的。
  • 《文豪野犬》人物角色還原——太宰治
    而今天便當君就帶大家還原第一位文豪——太宰治。太宰治是無賴派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雖然無賴派文學有一定的消極和病態表現,但在當時日本戰後文壇引起了極大反響,也為日後日本文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太宰治本人更是以其自身的偉大成就成為日後人們研究日本文學時的重要作家之一。代表作品:《人間失格》、《斜陽》、《逆行》、《女學生》、《奔跑吧!
  •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 太宰治名作新譯本出版上市
    《富嶽百景》太宰治入選日本高中語文教科書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名句的出處本書以日本築摩書房1985年出版的《太宰治全集》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富嶽百景》《女生徒》《二十世紀旗手》《姥舍》《燈籠》等9部中短篇小說及隨筆。《富嶽百景》寫法別致,為多數日本高中語文教科書所選用。
  •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一本詼諧真實的小說《人間失格》。如果不太了解日本作家的讀者可能對這本書不是很熟悉,本書是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太宰治,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滅,不滿現實的人生,幾度自殺未果。
  • 劉檸專欄:太宰治與芥川獎
    又吉坦言自己對太宰治的「敬愛」:中學生的時候,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受到衝擊。書中寫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到少年期的行為舉止,簡直就是我自己在面對世界時自處的方法。按說應該是無人知曉的我的方式,為什麼竟然會寫在這裡呢?這人到底是誰……同時有種恐怖感,覺得寫在書裡的那些悲催意外事件,沒準兒也會在自個的人生中發生。
  • 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
    從廣義上說,中國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是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除了漢字,廣義上的書法也涵蓋了許多非漢字為文字書寫藝術,如阿拉伯書法梵文字母書法、越南書法等。
  • 《人間失格》深度分析,太宰治是如何逐漸喪失作為人的資格?
    有一段時間裡,我邂逅了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半自傳體作品《人間失格》,這讓我非常著迷。強烈的共鳴,使我更希望了解關於他的故事。我看了由小說改編,伊藤潤二繪製的漫畫,以及收錄在青之文學的四集動畫,這使我更多的了解了他。他準備實施第五次自殺之前,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那句經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又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的呢?
  • 殭屍男孩自殺身亡:得腦瘤後對生命和死亡有自己的思考
    Rick Genest來自加拿大蒙特婁,他經歷過腦瘤等病痛,對生命和死亡有自己的思考。圖為圖為殭屍男孩Rick Genest與Lady Gaga拍攝的mv在他19歲的時候,他決定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一件藝術品來打造,將全身紋滿刺青。
  • 300多條狗跳橋自殺,50條死亡,英國狗自殺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數十年來,很多狗都跑到這座橋「自殺」,從橋上一躍而下,摔落到橋下15米處的石頭上,狗消犬殞,悽慘又恐怖,因而舉世聞名。狗自殺?你可能已驚得目瞪口呆了,狗會自殺?狗為什麼要自殺呢?動物自殺現象動物真的會自殺嗎?
  • 翰墨飄香書寫神奇,記中國當代藝術名家——張愛蓮
    明人金聖歎說,"不會用筆者,一筆只作一筆用,會用筆者,一筆作百十來筆用", 張愛蓮的繪畫用筆勾勒富於節奏、韻律,在烘暈與渲染中,工致而又見靈動,嚴謹而不乏灑脫,足見出其技法精湛與惜墨如金的成熟,作品無論大小,畫面無論簡繁
  • 戰時日本眾生相:太宰治筆下的軍人、主婦和失足婦女
    太宰治亦是「這代人」中的一員。奧野鍵男曾指出:「太宰治作為一位文學家引領風騷,是在昭和8年(1933年)至昭和23年(1948年)這短短的十幾年中,其間,彈壓左翼、言論統制、『二·二六』、新體制運動、太平洋戰爭、徵用民間人士、空襲與疏散、糧食危機等等,真真是一個異常的時代。」而這些亂象——尤其是血腥殘酷的「昭和戰爭」——深深地影響到了太宰治的文學創作。
  • 天才科學家利用佔星學,算出自己的死亡時間,於是在那天選擇了自殺!
    在中國深思熟慮的計算之後,他稱自己將會在公元1576年的9月21日死亡,就是因為這個預言徹底將他送入了深淵。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就這樣他度過了煎熬的24小時,一直到天黑的時候自己依舊活的好好的,作為一個出名的佔星師,信誓旦旦的計算出了自己的死亡時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面子,證明自己的預言是正確的,他做出了一個非常瘋狂的舉動,他選擇了自殺,就這樣一個科學界的大佬死在了自己戰爭學的預言當中。這看起來確實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
  • 袁哲生《寂寞的遊戲》:故事經得起無數次死亡
    袁哲生在故事裡無數的起念最終成了現實,黃錦樹說:「年輕的寫作者一旦選擇自殺,作品就必然成了遺書,和死亡本身產生一種緊密的聯結,成了後者某種意義的因。當文字和生命太過沒有距離,風險也隨之提高。但事情原本不該是這樣的,文本裡的死亡應該是另一種死亡,虛構敘事經得起無數次死亡。」無論是引進大陸後被讀者的青睞還是在電影中被化用,袁哲生寫作於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似乎在當下正產生更多的意義。
  • 【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日...
    2020-11-30 23:04:49來源:FX168 【日本10月自殺人數超新冠死亡人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日援引日本政府的一項統計數據稱,該國10月的自殺死亡人數超過了迄今為止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
  • 湖北恩施六旬農民藝術家用雕琢書寫根藝人生
    湖北恩施六旬農民藝術家用雕琢書寫根藝人生   廖榮春告訴記者,在恩施市新塘鄉,根雕是比較流行的一門民間藝術,因為原材料豐富,像黃楊木、杜鵑樹、梨木、楸樹等的樹根都是根雕的好原料,所以在新塘鄉很早就有人利用樹根的自然形態製作各種藝術品,到如今已有近200多年的歷史了,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現年67歲的廖榮春從事根雕藝術已有三十多年,廖榮春說,學生時代他就很喜歡畫畫,這為以後的根雕奠定了美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