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逆行》為例:從四個角度深度解讀鼻祖太宰治的「喪文化」

2021-01-13 夢幻聞書香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相信大家對這句話耳熟能詳,它出自太宰治所著的《人間失格》一書中。雖然它只是太宰治引用寺內壽太郎的一句話,但是很多人卻是因為這句話記住了太宰治。雖然《人間失格》名氣很大,但其實《逆行》寫於更早的時期。

《逆行》是太宰治中短篇精選集,內含太宰治一生寫照的十個中短篇,收錄了他入圍第一屆芥川文學獎的成名作《逆行》和《浪漫燈籠》。太宰治可說是當代日本文學的奇葩,一生歷經五次自殺,很多作品都是在自殺間隙完成的。

太宰治的人生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未免太過"不堪"了,荒廢學業、多次自殺、沉迷藥物、欠下債款、與多名女性糾纏不清等等,那為什麼我會說太宰治一點都不「喪」呢?短短三十九年留下一百四十部作品的人會喪嗎?他早期的作品傷感、悲觀,中期作品慢慢趨向明快、單純,後期的作品樸素、正直。太宰治和我們一般人不一樣,我們是從誕生走向毀滅,他是反向生活的人,是從毀滅走向誕生。

凡是看過太宰治作品的人,都認為他的作品讀起來很喪氣,都以為太宰治也是這樣一個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這個被稱為「喪文化」鼻祖的太宰治,曾如此真實地愛過這個世界。以下我們將從家庭背景、自殺經歷、對芥川獎的執著及作品分析四個角度闡述其實太宰治並不「喪」,反而充滿了正能量。

01.優渥的童年生活並沒有給太宰治帶來心理上的幸福感

太宰治是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日本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

從家庭出身看,太宰治絕對是贏在人生起跑線上的人。 他出生名門,文採了得,家境優渥。太宰治的父親是青森縣津輕地區的大地主,經營銀行與鐵路,後為國會議員。在如此優越的環境裡成長,太宰治童年是沒有經歷過窮困與磨難的。他曾在《津島家的人們》裡回憶自己的童年:每餐都異常豐盛,家族之長在茶室用餐,妻子在旁侍奉。晚餐有生魚片、烤魚、幹燒等等,必定有五六個菜品……

雖然他們一家過著當時令人豔羨的生活,但太宰治卻並不這樣認為。作為家庭排行第十的他,從小便由姑母及保姆照顧。母愛的缺失,嚴厲苛刻的父親,尤其家庭中女性居多,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太宰治從小就比其他孩子更心思敏感細膩。這種情感的滋生,讓太宰治從五歲起,就成了一個以讀書為樂的孩子,16歲時他已經遍覽泉鏡花、谷崎潤一郎、吉井勇、莫泊桑、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為以後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因如此,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一般是傷感、悲觀為主,《人間失格》中,葉藏的大家庭對他的影響是直接和深遠的:

在傳統的鄉下家中吃飯,一家十幾口人全都到齊後,分成兩列相向而坐,葉藏是最小的好孩子,總是坐在餐桌最末端,昏暗的飯堂,十幾個人都在默默吃飯。

太宰治描述「那情景總是讓我不寒而慄」,連吃飯這樣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在他眼中卻是氣氛壓抑,絲毫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所以太宰治溫情的部分,在他年幼之時,就在那個森嚴戒備的家裡被掐死了。也有很多人說,其實葉藏就是太宰治自己。

心理學家說,人的性格形成一半來自先天的遺傳基因,一半來自後天的環境,後天的可塑性對人的性格養成非常重要,尤其是幼兒期的生長環境,對一個的性格養成是有終生影響的,這恐怕也是太宰治在早期一直悲觀厭世的原因吧。

02.太宰治傳奇的自殺之路

太宰治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一生,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裡,竟多達四次自殺未遂。最後,他終於用自殺的方式了結了他的生命,並被譽為「日本人自殺次數最多的作家」。

第一次自殺

1927年,芥川龍之介吞安眠藥自殺,18歲的太宰治早已把他當為文學偶像。兩年後,年僅20歲的太宰治效仿芥川龍之介吞安眠藥自殺,被人發現後救下,第一次自殺以失敗告終。此後,他的生命裡就交織著女人與自殺,這兩者也不斷地呈現在作品中。

第二次自殺

這次的自殺相當於一次殉情,和太宰治一起自殺的,還有同居不久的咖啡館女招待員。他們相約到鎌倉海吞噬安眠藥後跳海殉情。結果,太宰治被漁民救下,而女招待員因此喪失了生命。

這事過後,太宰治因為教唆自殺罪被法院起訴,雖然沒有受到處分,但這件事,卻成為一顆無形的炸彈,讓太宰治終日生活在罪惡感之中。後來,他將這件事改編成小說《小丑之花》。

第三次自殺

兩次落選芥川獎後的太宰治,不僅在文學作品上鬱郁不得志,而且還飽受疾病之苦、經濟窘迫,最終不堪重負,他跑去上吊,因為繩子繃斷,再一次活了下來。

第四次自殺

太宰治26歲時與藝伎小山初代相戀,繼而商量要結婚,誰知,遭到全家的強烈反對。太宰治此時根本根本聽不進家人的任何言語,他不惜頂著被除去戶籍、斷經濟來源的代價,毅然選擇了和小山在一起。

然而他們的幸福時光還沒有多長時間,他發現發現小山與自己的遠親有染,知道真相的太宰治決定與小山一同赴死。1937年,他與小山初代前往谷山溫泉殉情,服用安眠藥之後,雙雙被救活,再一次與死亡擦肩。

這次的經歷使他深切地感到失望,後來他在《如是我聞》裡對這段感情回溯道:

為了這個女人,後來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我還是不後悔和她結婚。

第五次自殺

本以為,經歷過生死的人,應該更懂得珍惜生命,太宰治的一生似乎就是為自殺而來的,在經歷過四次自殺未遂之後,他又一次選擇自行了斷。在他39歲生日那天,他再一次將"屠刀"舉向了自己。這一次,他終於如願以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間。

太宰治短暫的一生,自殺五次,雖然每一次都能夠找出自殺的理由。縱觀他的作品,其實並不總是悲觀厭世,他把個人之喪寫到了極致,卻又能在喪中升華出一絲絲至純的希望,這份希望是一種堅守。

雖然他筆下的主人公,仍然「像神的孩子一樣」,他們沒有泯滅自己的良知,也沒有放棄對善良與美的追求,被毀滅的是肉身、是社會地位而不是他們的精神,這就是太宰治與無限悲涼中開鑿的珍貴意義。

有人說,當我們低頭往下看時,永遠有人在下面為我們墊底——那個人就是太宰治。

03.參加芥川獎是太宰治追求極致的精神

芥川獎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目前算得上是日本文學的頭號獎項,但在當時卻無人問津。出於對芥川龍之介的喜愛,他對設立的芥川文學獎非常看重。因為,芥川是他少時的偶像,他曾模仿芥川的造型留下照片,還在16歲時出版同仁志《蜃氣樓》,這部小說的靈感就來自芥川的小說。

太宰治一直為了芥川獎嘔心瀝血地寫作,本以為自己能夠有所收穫,但是卻總是空手而歸。第一屆,他的小說《小丑之花》和《逆行》都雙雙入圍了獎項,他也期待著這或許是殺出文壇的好時機。

當時的評委之一川端康成說:

以我之見,作者對眼下的生活懷有厭惡之情,使得作者不能將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很遺憾的。

而太宰治攻擊他道:

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生活無憂,日常養花逗鳥參加舞會?你對社會是冷酷的,身上的銅臭味令人苦惱。並建議他"有意識地去體驗所謂的作家是在夾縫中生存的道理。"

此時的太宰治,因患腹膜炎,需要經常服用鎮痛藥,醫院欠款不斷增加,他不得不依賴麻醉性藥物和靠酗酒度日。他希望通過芥川獎獲得獎金,以償還生病欠下的債務,芥川獎成為他唯一值得期盼的事情。

第一次的落敗讓太宰治難以釋懷,他準備再次出擊,這次,他學習了外國作家的手法,並聯繫當時的評委佐藤春夫:

如果能得到芥川獎,我會為人們的情誼感動得流淚,而且我會振奮精神,與所有的苦難作鬥爭,並戰勝困苦,請您幫幫我,不要取笑我。

第二屆的芥川獎無人獲獎,而太宰治也大受打擊。

第三屆的芥川獎,太宰治再一次捲土重來,他一反常態,向他的仇人川端康成央求:

請給我希望。雖然我死皮賴臉活下來了,但也請誇獎一下,請快點,快點!不要對我見死不救!

第三屆芥川獎結果公布,太宰治的作品沒有入圍。雖然他與芥川獎一次次擦肩而過,甚至最後失去了參賽資格。但是芥川獎卻因為他的一通作為而名聲大噪,成為日本文學上最為重要的一個獎項,村上春樹的處女作就獲得了芥川獎。

不管是誰,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產生喪的情愫,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如何面對眼前的挫折,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軟弱,才是一個人真正要考慮的事情。而太宰治對芥川獎的執著,讓我們看到,只有抱有希望,才有實現的可能,哪怕碰的頭破血流,而不報希望,實現從何而來?

04.每一個喪到極致的人,其內心都有一顆希望的種子,太宰治如是

《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和一個可以傾訴的人,就不會完蛋。"即使你低到了塵埃裡,也要記得讓內心充滿希望。因為還有一個人在為你墊底——太宰治。他會在你最低谷的時候對你說:「嘿,抬頭!」

30歲的太宰治,經由老師井伏鱒二介紹,與教師石原美知子結婚。此時的他,算是過上了安定而平穩的婚姻生活。這期間太宰治筆下的文字,似乎都多了幾分明媚之感。無論是《奔跑吧,梅勒斯》,還是《女生徒》裡,都可以感受到他對生的活力。

他在《奔跑吧,梅勒斯》裡寫到:

紅日西沉,陽光自樹葉的縫隙灑落,將枝葉映襯得閃閃發光,直如燃燒一般。距日落尚有些時間,還有人等著我呢!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太宰治為了讓那些為了度過困難時期而奮鬥著的人們於百忙之中能得到片刻慰藉,於是發明了一種新的寫作方式——私小說,並創作了令人輕鬆愉悅捧腹大笑的作品——《御伽草紙》:

我好愛這世界!

《人間失格》中最讓人感到希望的就是結尾,葉藏並沒有死掉,還堅持活下去,哪怕是跟隨一個年長的女僕作伴,也要堅持活下去。

《斜陽》中,和子不顧一切地踏出和邋遢作家相愛的片段,讓我們感受到無論如何地絕望,哪怕有一線生機也要牢牢地抓在手中。

《人間失格》通篇述說著「罪惡」,太宰治的自傳也一直都在剖析自己的「罪惡」,他沒有推卸責任,一直都正視著自己的"罪",試問有多少人有這個勇氣去書寫自己的罪惡呢?

《逆行》的風格是明快而溫暖的,是積極向上的。太宰治從來都不避諱談"悲傷",並且以其獨特的頹喪與陰鬱風格自成一家。日本文學史上,和太宰治一樣,以陰鬱悲傷情緒的基調的作家很多,如三島由紀夫,如芥川龍之介,甚至川端康成,他們都將日本的"物哀"之美書寫到了極致。儘管最後他們不得不自殺,但是他們的文字,對於讀者來說,更像是一種慰藉。就像日本文化學者任知在序言中寫的那樣「他的作品宛如一劑良藥,將我從消極虛妄中解脫出來。」

每一個絕望的人都可以在太宰治的作品中看到一線生機,找到生存的希望,充滿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可能,這也成為了大眾如此喜歡太宰治作品的原因,也讓我相信,其實,太宰治一點都不「喪」。

結語:

魯迅評價《人間失格》時說:「精神的潔癖,讓太宰治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的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麼,卻又沒有方向。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太宰治「喪而不哀」、充滿反抗的精神,給陷入孤獨虛無的讀者帶了希望,他們從他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對抗悲觀情緒的力量。

所有人都希望生活對我們真心以待,我們用心地看著這個色彩繽紛、五彩斑斕的世界。當現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模樣,就會激發對現狀不滿的情緒,總想要打破什麼,卻又不知該走向何方?當失去方向時,人自然而然地陷入精神危機之中。

太宰治於我們的意義,是讓我們清楚地看懂當下,批判當下,活在當下。不管是在個人困境,還是在外部困境中,找到一條更有價值之路。

相關焦點

  •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 太宰治名作新譯本出版上市
    太宰治出生於清森縣北津輕郡金木村的一個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島修治。父親曾為貴族者員,並在本鄉兼營銀行。為防農民暴動,家築高牆,太宰治住在這樣的深宅大院裡有種內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現了一種罪惡感,對他後來的小說創作有很大影響。他的創作高峰集中於他的生命後期,也就是1946年至1948年。
  • 《文豪野犬》人物角色還原——太宰治
    《文豪野犬》漫畫中的人物為根據歷史上文豪生前軼事及其作品內容創作的二次設定 。確切地說,《文豪野犬》中的人物與其稱之為在文豪本人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異能多以歷史上文豪的作品名為異能名。而今天便當君就帶大家還原第一位文豪——太宰治。太宰治是無賴派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劉檸專欄:太宰治與芥川獎
    [摘要]第一回芥川獎,文學新人太宰治便以小說《逆行》入圍。彼時,年僅26歲的青年作家已從東京大學中退。因治療腹膜炎,落下了鎮痛劑依賴的後遺症,痛苦不堪,且治療費用水漲船高,欠了一屁股債。又吉坦言自己對太宰治的「敬愛」:中學生的時候,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受到衝擊。書中寫的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到少年期的行為舉止,簡直就是我自己在面對世界時自處的方法。按說應該是無人知曉的我的方式,為什麼竟然會寫在這裡呢?這人到底是誰……同時有種恐怖感,覺得寫在書裡的那些悲催意外事件,沒準兒也會在自個的人生中發生。
  • 太宰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的?
    當時,他們都不會想到,這個瘦小的醜的像猴子一樣的嬰兒,日後會憑藉「太宰治」三個字,成為日本文壇首屈一指的文豪,同時也因為他一系列古怪行為,讓家族在一段時間裡成為笑柄。津島家是名不副實的名門望族,祖上是貧農,用太宰治自己的話說,是個「俗氣的、普通的暴發戶地主」。
  • 太宰治:那個無賴只是在逃避,就像轉瞬的櫻花
    百年之前的太宰治寫過一本書叫做《人間失格》,英譯的名字叫No Longer Human,意思是不再是人。很多人說這本書很「致鬱」。確實,如果我們真的是只打算打卡完成這個任務的話,是體會不到他真正的內涵的。太宰治,本名叫做津島修治,是一名很出名的日本小說家。在國內,我們通常是先知道《人間失格》之後才知道太宰治的。
  • 從日本「簡素」文化的角度,深度解讀《秒速五釐米》
    故事分為3個部分,將主人公的少年,青年和成人的3個階段貫穿起來,主人公隱晦而含蓄的性格和表達方式,顯示出日本文化中的「簡素」。「簡素」的文化特色體現在明理和貴樹說話的方式,性格,以及行為模式。但是他們的動畫中都無一不體現出日本文化的精髓「簡素」。比如說宮崎駿對風的痴迷,每部動畫中關於飛機和風的描繪,都體現在其中。新海誠動畫中自然景觀的描繪,星空,風,大雪等描繪,都體現出日本人「崇物」的哲學思維。本文將從介紹「簡素」文化的概念,和「簡素」文化在電影中的體現,以及電影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三方面解讀《秒速5釐米》一. 介紹「簡素」文化的概念。
  • 太宰治自殺 用死亡書寫極致藝術
    太宰治一生中,一次次的自殺,就是傑出的行為藝術。第一次是在他二十歲的時候,當時他還是高中生,就追隨他崇拜的作家芥川龍之介,企圖用和芥川同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惜的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藥遠遠不夠,因此,他沒能追隨芥川而去。所以,只好繼續在人世間備受苦難。但這一次未遂自殺,卻沉澱了一種死亡的情結,給他的一生罩下了帶暈圈的灰色的雲。
  • 告訴你很多所不知道-本命盤逆行星體的論法:以川普星盤為例
    (https://astro.fashion.qq.com/original/constellationControl/NX.html)的文章,文章從本命盤逆行的角度,闡述過有關於逆行在現代佔星和古典佔星中的認知和看法。
  • 兼具趣味與深度 故宮出版社推出系列新著解讀600年紫禁城文化密碼
    《紫禁城365》內頁 故宮出版社供圖 攝《紫禁城365》趣味圖解故宮《紫禁城365》以時間為線索、以12個月為劃分,以日讀的方式,詳盡地描寫了故宮裡的365個細節,內容涉及建築、歷史、人文等方方面面。可以說,它是一本濃縮故宮建築文化精華的筆記書,是一本了解故宮人文的歷史書,一本展現故宮國寶的寶藏書。
  •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
    讀書推薦:《人間失格》太宰治被自己嫌棄的一生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一本詼諧真實的小說《人間失格》。如果不太了解日本作家的讀者可能對這本書不是很熟悉,本書是日本知名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一本自傳體的小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太宰治,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宰治是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沉、幻滅,不滿現實的人生,幾度自殺未果。
  • 古人怎麼避免喪文化呢?
    最近小丑竟是我自己在網絡上大紅大紫,這反映了當代年輕人一種怎樣的心理,到底是國外的喪文化流入中國,還是當代年輕人的心理已經扭曲了呢?就是抱怨作業太多,學習壓力太大,自我娛樂,自我消遣一下,直到中國青年報報導做題家不是好青年,不喜歡我們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小丑竟是我們自己,大多數情況下經過寒窗苦讀才勉強畢業的我們,在畢業之後沒有理想,只有現實,過上打工人的生活,可能中間再夾雜一些舔狗的片段,遺憾的將兒時的夢想變成了向生活妥協,隱隱約約也了解到,生活待你我如小丑,開心不開心都會過去,反正也沒人在意你的淚水是化妝還是真情流露,那古代的有喪文化嗎
  • 太宰治《人間失格》: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眾所周知,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相信大家對他也是十分的熟悉。他的代表作品有《逆行》、《斜陽》、《人間失格》等,很多人應當都閱讀過。而在太宰治的小說中,「死亡」、「自殺」是永恆的主題,貫穿整個文學創作。眾所周知,死亡也是太宰治一直追求的。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從八字命理角度,深度解讀嶽飛和秦檜
    你可能遇過這種同事:對想做的事情超級堅持,有問題就要抗爭到底,連老闆的話都不怎麼聽,全身上下寫滿「擇善固執」四個字,而且自信心爆棚。歷史人物嶽飛正是這樣的類型,用生命實踐理想,最後卻落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關於這種八字為何會枉死、放到現代又有怎樣的狀況,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從甲午之恥到南京之痛———對中華民族苦難史的文化解讀
    原標題:從甲午之恥到南京之痛———對中華民族苦難史的文化解讀 前段時間,參考消息報社和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組織了一場關於甲午戰爭歷史話題的大討論,連續發表由我國著名軍事專家撰寫的反思甲午戰爭歷史的30篇文章,並結集成書出版,以此種方式紀念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
  • 日本喪文化的審美和文化影響
    被尊稱為「厭世萌」。與「厭世萌」傲嬌小公主有一拼的是大不列顛的未來國王——查爾斯的大孫子喬治小王子。這位王位繼承人天生異稟,誰的面子都不愛給~不管見誰,不爽了就要擺臭臉,親媽也不留情面。這個日本喪文化的流行分不開。「喪文化」,就是指年輕人在生活中,沒有目標,沒有希望,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欲望,只想呆在舒適的圈子裡沉淪,可以說是無欲無求。在網絡上或者生活中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是它的表現形式。體現在對外表的審美上對應的是厭世臉。日本的喪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 《人間失格》深度分析,太宰治是如何逐漸喪失作為人的資格?
    有一段時間裡,我邂逅了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半自傳體作品《人間失格》,這讓我非常著迷。強烈的共鳴,使我更希望了解關於他的故事。我看了由小說改編,伊藤潤二繪製的漫畫,以及收錄在青之文學的四集動畫,這使我更多的了解了他。他準備實施第五次自殺之前,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那句經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又是以怎樣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的呢?
  • 9月22日起,長壽這些地方擴展為城區文明治喪示範區
    9月22日起,長壽這些地方擴展為城區文明治喪示範區 2020-09-04 21: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深度解讀——乾卦!
    二、卦辭「元亨利貞」的解釋  「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我們不能把它當成一個句子來讀,而是每一個字,都有它自己的意義。  「乾,元、亨、利、貞」就是說乾卦是元、亨、利、貞,四個現象。  你看「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每個字都是一個比較好的含義,所以整個《乾》卦它從預測的角度來說就是:大為亨通,佔卜結果對於所要考察的事項是有利的。  以上就是整個乾卦卦辭的解釋,有人會問:不對呀?怎麼沒有「潛龍勿用」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