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充滿著滿滿絕望氣息的話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耳聞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句話的創作者日本文學作家: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出生於日本,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相信大家了解到太宰治大多是通過他最出名的一部作品《人間失格》。《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我有幸拜讀過這部作品,滿篇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一種絕望,更是折射出了太宰治自己的一生。這部作品被坊間流傳為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獨白。其實這樣的說法更能夠代表太宰治的與眾不同,不被大眾所接受。
關於太宰治的去世很多人覺得耐人尋味,尤其是他和女讀者投湖自盡的方式。但我個人認為這某種角度來說其實也是他的一種宿命。太宰治在人間生活的是痛苦的,人間對他來說只是一種存在,沒有了任何的意義。積累了太多的失望,期待自己某天醒來可以見到陽光。可是他終究沒有等到那天。帶著自己滿身的疲憊和無奈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相信現在還是會有很多的年輕人喜歡太宰治,喜歡他的文學作品,喜歡他的「喪」。他完成了自己的天命,帶給了我們列入經典的文學作品。但生活中的某些事並沒有讓他感到滿意,我相信他也熱愛過生活,愛過世間的陽光,愛過河間的流水,愛過清晨的清風,愛過魂牽夢繞的女人。但這些都沒有留住他,當心中的那團火慢慢被失望燃燒透淨的時候,也就是他該離開的時候了。
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卻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並且,我依靠逗笑這一根細線保持住了與人類的一絲聯繫。表面上我不斷地強裝出笑臉,可內心裡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命懸一線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
太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