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雙合特產「飛」出鶴山!
讓雙合特產「飛」出鶴山!此外,雙合的茶葉等特產也不斷快遞出去。由於疫情影響,讓線上銷售模式迅速流行起來,雙合的商家們也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其中,在2020年12月12日的「直播江門」中,雙合的茶葉企業相關負責人、農戶和主持人一起面對鏡頭,暢談雙合特產。(詳情可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觀看)除了特產銷售,這段時間還有很多遊客來到雙合體驗鄉村遊,挖粉葛、品嘗粉葛美食等。
-
鄉村振興看龍頭丨明品福:日均吞吐量約7000噸 重慶農產品搭上物流...
今天起,上遊新聞將聚焦在重慶的農業龍頭企業,持續報導未來農村產業「火車頭」的新發展。目前,一期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經過建設發展,已成為西部農副產品物流配送產業集群龍頭項目和重慶市重點民生冷鏈物流項目,是商務部標準化和信息化重點推進企業。產業帶動約3萬人就業
-
我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公斤,早稻和晚稻兩季相加,平均畝產超過1530公斤,也就是3060斤,突破了預定的3000斤的目標,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它的優勢主要是穗子大,它每棵的大穗子有八九百粒,平均有四百粒左右,平均畝產比現有的高產雜交稻要增產10%—20%,就是增產100公斤以上。我們全國有2億5000萬畝的雜交稻,每畝增產100公斤,那就不得了了,可以增產幾百個億,增產半個湖南省的糧食產量。
-
30斤重粉葛王亮相鶴山雙合粉葛節
11日上午,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在鶴山市雙合鎮舉行。鶴山雙合粉葛節活動期間,舉行了粉葛王評選活動,本屆粉葛節評選出粉葛王金獎,該粉葛王重達30斤。本屆鶴山雙合粉葛節以「品雙合健康美食,遊雙合美麗鄉村」為主題,是鶴山市「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本次旅遊節創新採用「雲」直播銷售與線下場景展示互動結合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與推介雙合特色農產品及旅遊資源,時間將持續近2個月,期間主辦方將為廣大遊客們提供一場「有吃又有玩」精彩的鄉村文化旅遊盛宴。
-
地溝油大案:日生產30噸成品油 一噸賺500元
今年年初,最高的時候是870元一桶(記者註:一般一噸是5桶),但前段時間就跌到820元一桶了。 我一般一個月要出去20多天,一個月大約可以收120多桶。 收油的人太多了,有時就像搶貨一樣。 問:你收來那麼多油都放在哪裡呢? 答:我收來的油都是裝在罐子裡的,就放在家門口。
-
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開幕,粉葛王出爐
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粉葛王愛心義拍活動,不少企業和個人慷慨解囊,積極參拍。明天上午還有「雙合十大粉葛美食」評比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來到雙合旅遊文化現場感受!一直以來,鶴山市將粉葛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通過發展基地、扶持企業、打造品牌、宣傳引導等一系列工作,提高「鶴山粉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
這些蔬果類食物食用不當會中毒甚至致命
一提起食物中毒很多人總會誤以為只有一些陌生野生植物才會引發中毒,其實不然,一些我們日常熟悉的傳統蔬果類食物,比如黃花菜、大豆、扁豆、蠶豆、芒果、西紅柿、馬鈴薯、芋頭等傳統蔬果類食物,若食用不當,同樣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
出海兩小時收穫3噸海兔子魚 市民不感冒(圖)
昨天記者從沙子口國家中心漁港了解到,眼下每天有至少30萬斤的海兔子魚上岸。雖然海兔子魚在市場上難得一見,但它並未「以稀為貴」。因為島城市民不大「感冒」,從船上剛卸下來的海兔子魚每斤批發價只有1.5元左右,除了漁民將魚曬乾之後食用,大部分都賣到了外地加工成養殖業需要的飼料。 船主:隨便下網滿載而歸 「我們都叫海兔子魚,也有叫娃娃魚的,日照那邊還叫它小胖孩兒。可是你要問學名,我還真不知道。」
-
這個冬天,哈爾濱地產菜自給率提高到六成以上
□本報記者 王辛娜 文/攝 夏天的黃金勾、架豆角,早市賣每斤7元錢,雖然是速凍菜,但燉排骨土豆跟鮮豆角不差味兒。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這個冬天,哈爾濱地產菜自給率提高到60%以上,不僅有35萬噸窖儲菜,還有夏秋菜冷凍後冬季上市。除此之外,本地溫室也可以越冬生產葉菜30餘種,加上南方大量上市的蔬菜,咱冰城老百姓的菜籃子真夠豐盛的。
-
2019年生豬出欄355萬頭,這家畜牧養殖龍頭企業拿5個億做環保
原創 鄧玥 中國環境作為國內畜牧養殖龍頭企業,2019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生豬出欄量約355萬頭,排在上市豬企的第4位,再過三年,公司的生豬養殖產能或將達到2500萬頭。
-
這家只賣四個菜的店,火炎焱燚爆了!
這家只賣四個菜的店,火炎焱燚爆了!24年歷史的店是真的不簡單 他們家菜品很少 主菜就四個菜品 但這都不影響這麼多顧客排隊都要等著吃 作為資深美食偵探家 小渝兒怎麼可能放過它 就要看看這家店到底能不能徵服小渝兒這挑剔的嘴
-
測產第一名的玉米新品種豐樂742,平均畝產1271.52公斤
2019年,由中國種子協會組織開展了《尋找玉米高產品種活動》,中國種子協會組織玉米專家,深入西北灌溉區、黃淮海夏播區、東華北春播區,對申報該活動的11家種子企業22個玉米品種進行現場實收測產。豐樂以742平均畝產1271.52公斤,位居東華北春玉米區第一名。豐樂742有哪些特性,適宜在哪裡種植呢?
-
南京1.3萬噸儲備菜保障市民「菜籃子」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越冬蔬菜保供工作啟動1.3萬噸儲備菜保障市民「菜籃子」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曹麗珍)一場冬雪,預示著一年中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來臨。
-
農村蒜販走村轉戶每天倒賣大蒜幾千斤,收入一千多元
據這位蒜販講:差不多每天可以收購4、5千斤大蒜,運氣好的時候,7、8千斤也是很平常的事,蒜販們很精明,專門到偏遠鄉村去收購,因為那裡不是大蒜種植區,農民對大蒜市場價格不是很了解,價格壓低了不少。蒜農蔣大伯和蒜販們交易,小混級的大蒜,蒜販給價每斤1.8元,而蒜販與蒜商交易每斤1.95--2.00元,差不多賺個兩毛錢。
-
杭州這家蒼蠅館子太牛了,掌勺的是73歲的奶奶,每天飯點坐滿人
在這個巷子裡,有一家不起眼的蒼蠅館子,這家蒼蠅管得太牛了,掌勺的是73歲的奶奶,每天飯點,店裡都坐滿了人,這家小店的環境是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店面很小,一盞昏暗的白熾燈,光線暗淡,牆體多處脫落,處處透露出這個小店年代久遠。
-
6000畝雙合粉葛即將上線!今年第一批粉葛成熟期是……
6000畝雙合粉葛即將上線! 布丁播報近期,由於氣候條件適宜,記者從雙合鎮農辦了解到,雙合三寶」之一的雙合粉葛目前長勢良好
-
廣西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面保障支撐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經濟...
嚴格執行防疫防控 生產穩定有序2月10日是廣西企業復工首日,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不少企業陸續復產復工,並且嚴抓防疫防控,保障安全生產。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重要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記者當日在該公司看到,警戒線在公司大門隔出7條通道,員工均戴著口罩在通道內有序排隊,接受體溫檢測。
-
不容易!每天運1噸糞便下雪山 卻被人指著鼻子罵
最多的時候她得扛5袋。這樣的編織袋可以裝80到100個氧氣瓶,一袋20斤左右,單手拎著都顯得吃力。4袋一起扛得有80斤,阿四嬢硬是從最高的棧點背到了倉庫。「一天下來,6個人要扛100袋左右,男的最少6袋,有人幫忙就要扛10袋,如果是天晴,垃圾就更多了。」阿四嬢說。
-
魚生、蝦生、生醃蟹,廈門的這家潮汕菜我種草了!
聽小夥伴們說廈門也開了一家潮汕菜,於是冒著大雨天,我還是來了。我們去的潮鄉繪,位於站南路東坪山路1303號,靠近廈門南站。店內既有大堂也有包廂。一進門就被半開放的玻璃櫥窗吸引了!櫥窗裡的滷鵝,看著就想吃!這家店真給力!第一道菜,就讓小夥伴為之尖叫!片的晶瑩剔透的魚生蝦生,紋理清晰可見,可以選擇的配菜竟然多達2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