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六個奇計助劉邦稱帝,死前:我這一世算盡陰謀,後代將遭報應

2021-01-15 妙筆君

每當人們提起秦末漢初的風雲人物時,人們就會想起那個能夠平定天下的韓信,還有文能夠治國安邦的張良,還有那個智慧囊蕭何、悲歌四起的西楚霸王,以及歷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劉邦等等很多的風雲人物,他們一一浮現在人們的腦海當中。但是在秦末漢初之際,還有一個被人遺忘的陳平。他雖然沒有以上的人物名氣比較大,但是他對歷史的影響力也是不可否認的。

漢初三傑

陳平早先是西楚霸王手下的人,但是因為在西楚陣營當中項羽一直任人唯親,項羽只親近武將,這讓一直擔任文職的陳平才能無用武之地。他也對項羽的很多做法都十分的不認同,這個時候便有了去劉邦陣營的想法。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中,他幫助劉邦逃離了西楚霸王的追殺,便隨劉邦去了漢營。

在進入漢營之後,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能得到了重用。他也為劉邦出謀劃策,為建立大漢王朝也是盡心盡力。雖然他一生出過很多的計謀,但是他出的有一條計謀可以說是十分的陰險,這讓很多後人都為他這條計策所不齒。

韓信

這條計謀就是他反間了項羽與亞父範增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君臣離心,最終他用陰謀成功的害死了範增。雖然各為其主,但是他出的這個損招,也實在是令很多人十分的憎恨他。對於範增他確實是一個能臣,他的一生全心全力輔助項羽。這樣的一個能臣忠臣,居然死於陰謀之下,確實令人寒心。出這個主意的陳平也一直被人認為是個小人。這是第一計:反間計。

不過也不能用一件事來把他的品性來概括。我們現在說一下他這一生做了哪些貢獻,他有恩於劉邦,救過劉邦多次。比如有一次劉邦被項羽圍困,陳平獻計寫了詐降書,然後讓劉邦混在其他的隊伍當中逃走。讓其他人來代替劉邦,玩了一手金蟬脫殼,讓劉邦成功的逃脫。這是第二計:金蟬脫殼。

劇照

第三計:計封韓信。公元前203年,劉邦與項羽對持處於下風,岌岌可危,另一邊韓信節節勝利,於是韓信趁劉邦落難,以此要挾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劉邦起初是大動肝火,後來還是陳平獻出一計,讓劉邦封韓信為真王,徹底收買了韓信的忠心。

第四計:聯齊滅楚。助劉邦徹底打敗項羽,一統天下。

第五計:計擒韓信。劉邦稱帝後,有人告韓信造反,眾臣紛紛表達意見,要活埋了韓信。這自然是個下下策,而此時張良早已功成身退,能為劉邦獻計的也只有陳平了。陳平問劉邦能否打得贏韓信,劉邦自然說打不過。陳平又說:打不過就不必打,而韓信並不知道有人告他造反,陛下可假借出遊,韓信必定會來覲見,此時便可輕易活捉韓信。果然韓信被活捉了。

韓信

第六計:解白登之圍。還有一次劉邦與匈奴大戰,劉邦被圍困了。陳平便賄賂當時匈奴頭目的小妾,小妾吹的枕邊風十分的成功,劉邦由此得救虎口脫險,這讓陳平又立了一個大功。所以在劉邦去世之前,呂后曾經問他治國安邦要用何人時,劉邦首推的是陳平。可想而知劉邦對陳平的信任度十分的高,同時也十分的肯定他的才能。

劉邦的眼光確實很好,因為在此之後陳平確實為漢室的江山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他甚至決定了整個漢室的發展。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是因為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一段歷史「呂氏之亂」。當年劉邦去世之後呂后便掌握了大權,在朝廷當中封了很多呂氏家族的人為大官,他們霸佔著整個朝廷,殘害劉氏子孫。當時的漢室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劇照

在這種情況下,陳平便一直隱忍不發。等到呂后去世之後,尋找一個機會便把整個呂家一起端了,便扶持代王登基。可以說他是為匡扶漢室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若沒有他呂氏之亂也不會那麼容易平亂。

不過可惜的是在陳平去世之後,他的家族開始落寞。他的子孫因為犯了重罪,被打回了平民,陳氏家族昔日的輝煌再也不復存在了。陳平一生殫精竭慮出謀劃策費盡心思為家族爭光,就連韓信都被他多次往死裡坑,死後卻被後世的不肖子孫敗光了家底,實在是可悲可嘆。

劉邦劇照

陳平其實臨死前早就料到後代結局,他曾說過,他生平用盡陰謀,後代恐怕要遭報應。如此看來,陳平說的話一點都不假。

相關焦點

  • 劉邦死前終於明白,當年項羽放棄回江東的原因,明白了什麼是英雄
    這樣的結果是劉邦想要的,但是也是劉邦所疑惑的,他不知道為什麼項羽為什麼就那麼輕易的放棄了乘船逃跑的機會?他不知道項為什麼會在生和死之間選擇了死。這件事情知道劉邦臨死之前他才弄明白,明白了當時項羽的所思所想,明白了真正的項羽。
  • 劉邦稱帝:封一人殺一人赦一人,天下歸心
    狼煙陣陣中,劉邦從沛縣走來,走向了天下至尊之位。與劉邦交集的人中,有人功成名就有人身敗名裂,他們共同築起了劉邦的夢之國。雍齒封侯劉邦的將領中,除去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等名垂青史的人物外,還有個不大起眼的角色叫雍齒,也是劉邦的老鄉。雍齒這個人和劉邦的一撥死黨不一樣,他家裡有錢有勢,一直瞧不起浪蕩江湖的劉邦。
  • 陳平:他的名字,暗含他一生的「命運」!秘密究竟在哪裡?
    一位曾經,將自己舉薦給劉邦的人。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乃復賞魏無知。——《史記.陳丞相世家》舉薦魏無知,陳平盡得四大好處:1、喝水不忘挖井人,體現了陳平的不忘本。2、貶謫韓信,封賞陳平、魏無知,體現了劉邦的賞罰分明,暗中為劉邦幹了一件收買人心的事。3、朝中,陳平多了一個兄弟連,互為照應。
  • 人類有可能將圓周率算盡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不過在計算機的幫助下,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將圓周率的小數點後的位數算到2936萬位,如此長的數字依然遠遠沒有看到圓周率的終點在哪裡。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的不斷進步,圓周率的位數還會不斷提升,但何時是盡頭,無人可以說得清楚。
  • 劉備稱帝為何會建立在謊言基礎上,從這則成語故事可一探究竟
    原文如下: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統,兢兢業業,不敢康寧,思靖百姓,懼未能綏。於戲!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
  • 劉邦「好酒及色」胸無大志,可蕭何、韓信就支持他,還輔佐稱帝了
    劉邦能從一個街頭小混混坐上一國皇帝,想來他的人生經歷很精彩了!不怪《史記》記載說道他四十多歲了還沒成親,每天喝酒玩女人的瞎晃蕩!好不容易做了個泗水亭長了還挺知足的,可以想見他沒啥人生奮鬥的大志向。他能娶到呂雉生了孩子還是走了狗屎運,日子也就這樣過了下來,47歲時因工作失誤放走了囚犯,為了自保殺了沛縣縣令,組建了一支反抗暴秦的隊伍,自此開始他不平凡的一生。漸漸地百姓都加入此隊伍擴大到了三千人,大家全都舉薦劉邦來領導,可劉邦卻說自己不想當領導,是被逼無奈才隨了願。
  • 劉邦,擊敗項羽後,他急切地做了些什麼
    公元前202年,四面楚歌,項羽在頑強突圍後,到了烏江邊,西楚霸王烏江自刎,為時四年半的楚漢相爭,以劉邦帶領的漢軍取得勝利宣告結束。劉邦一統天下後並不急著稱帝,他明確的知道下一步的舉動,就是先解除身邊的武裝威脅!
  • 楊喜:割下項羽大腿被劉邦封侯,800年後他的子孫一統中國稱帝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為西楚霸王的結局感到惋惜無比,雖然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是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也並非寥寥,很多人都感動於他跟虞姬之間的悽美愛情,把文學與愛情結合起來,用極其華麗的筆觸,去敘寫他人生的浩蕩傳奇以及親愛的悽美,《霸王別姬》就給人文學名著一般的感覺,亥下歌也深深地勾勒出英雄落寞的悲慘情況
  • 為啥農村老人說打胎會遭報應?學者給出了解釋,其實不是封建迷信
    而且許多農村的老人對於打胎這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打胎會遭報應。當然這種說法就有點封建迷信了,只不過大部分的老人卻深信不疑。那麼為啥農村老人說打胎會遭報應?學者給出了解釋,其實不是封建迷信,關於打胎這個說法其實是有科學解釋的。首先就是人權的問題,關於肚子裡未出生的孩子算不算生命其實很多人都有爭論,而在古人的眼中這就是一條生命。
  • 用人我天下第一-劉邦
    於是,在大家,愛戴,利用等其它感情下,劉邦被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因為已經是死罪了,所以便順從民意,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此時,劉邦已經39歲了。 三、徵戰四方 秦末農民戰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梁和項羽。他們在吳中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
  • 劉邦一個「流氓」一樣的人,他是憑藉著什麼坐上皇帝寶座的?
    ,項羽是名門望族之後,其叔叔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軍滅亡楚國的戰爭中英勇犧牲,作為楚國之後,項羽最大的目標就是誅殺暴秦,重新建立分封制 所以在他攻入鹹陽後,他沒有選擇稱帝,而是分封諸王,自命為西楚霸王,這種方法看上去完美無缺。
  • 蒯通:被韓信死前之言連累的謀士,幾句話化解被劉邦烹殺的危險!
    前言:韓信在劉邦手下當統帥之時個人感覺過於良好,導致其做事說話比較張狂。如在領兵人數上他自認為多多益善,再有在攻佔齊地之後公然要權等等,最後在劉邦平叛外出之時被呂雉所擒殺,死之前還不忘感嘆一句:恨不用蒯通計。
  • 劉邦父親劉太公高壽八十六秘訣被發現,竟因其暗暗俢此道
    此前坊間一度傳聞,劉邦父親劉太公為太上皇后又再續弦有子女留下。我看來,此說荒天下之大謬也!不知諸位可知古人常說的「晚節不保」是為何物,那劉太公等到劉邦稱帝自己被奉為太上皇時已是80高齡,正是老毛老至的耄耋老人了。
  • 呂后私生活受人吐槽,那麼劉邦又是什麼樣呢?還有個男寵不為人知
    說起劉邦,大家覺得他也算得上一位雄主,克服重重阻礙建立了漢王朝,不過要說他的私生活,恐怕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了,首先要說的就是劉邦的妻子呂雉,呂后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
  • 項羽死後,劉邦想了計謀,雖未殺其族人,卻讓人羞憤難當
    關於劉邦與項羽之間的故事,世間流傳著諸多版本,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卻是故事的結局。在眾人眼中,劉邦不過是一個泥腿子而已,怎麼可能戰勝項羽這個貴族之後呢?然而,劉邦不但贏了,而且贏得非常漂亮,讓堂堂貴族之王死無全屍。大家以為項羽死了,劉邦與他的仇恨就算完了嗎?怎麼可能呢?
  • 一代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劉邦,因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也叫劉季或者劉三,生於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2年稱帝,公元前195年去世,在位8年,僅僅比秦始皇小三歲。公元前209年從秦末芒碭山斬白蛇起義始,到公元前202年稱帝前後人生跌宕起伏7年,戎馬倥傯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書寫了不朽的人生奇蹟。
  • 劉邦為何要殺樊噲?真實原因讓人驚訝,老謀深算的他在算計誰?
    這似乎是劉邦稱帝以來唯一的一次下決定要殺嫡系功臣,此前的蕭何也僅僅只是囚禁,稍許警告後也就一切如常。而且,樊噲的地位也不一般,不但是劉邦在沛縣起家時就跟隨的嫡系元老功臣,還和劉邦是連襟,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妹妹。劉邦和樊噲兩人之間這麼親密的關係,難道真就是因為旁人的幾言勸說,就下定決心殺掉?
  • 韓信做了階下囚,劉邦低聲下氣來問話,但答案讓劉邦很沒面子
    於是中國歷史上經常發生廢長立幼的事情,而劉邦也曾經動過這個念頭,但呂后的勢力太過強大,有多強呢,漢初三傑的張良和韓信,在立儲這件事上都是支持呂后的,更不要說陳平這個最會審時度勢的陰謀家,他更是跪舔呂后,反對劉邦。
  • 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在漢獻帝還活著時就敢稱帝?劉備有2大苦衷
    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在漢獻帝還活著時就敢稱帝?劉備有2大苦衷 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何在漢獻帝還活著時就敢稱帝?劉備有2大苦衷 劉邦在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後,建立了西漢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