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段「男子戴頭盔看房」的視頻
在網上瘋傳,
視頻中的字幕顯示:
「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
事實上,
以「買房」搭配「頭盔」 「口罩」
「面罩」 「墨鏡」等詞
在網上檢索,
類似的故事並不少見。
這些故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
「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
這套人臉識別系統有多先進?
可以同時識別50個人,
戴口罩也可以識別。
被人臉識別拍到,致優惠審批沒有通過
據寧波晚報曾報導,
去年7月,
來自寧波的宋先生的姐姐
在餘姚某樓盤買了一套房子,
後來宋先生也想買房,
於是對該樓盤進行了解。
宋先生姐姐的房子是通過一名姓吳的售樓經理買的,去年下半年,吳經理從得知宋先生也想買房後,便 向宋先生介紹,因為他姐姐的介紹,所以能給他享受「老帶新」返利2萬元的優惠。
去年11月,宋先生支付了首付款,籤定購房合同。售樓處說,2萬元的「老帶新」返利要有一個審批流程,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給他。
等待期間,宋先生一直按照要求配合辦理手續,以便獲得2萬元的返利。但今年6月中旬,售樓經理卻反饋說「老帶新」審批沒通過,2萬元返利給不了了。
該樓盤售樓處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規定業主來售樓處之前,要在公眾號上進行『老帶新』備案,並且備案一個小時後來售樓處才能算數,這位業主當時備案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售樓處了,我們售樓處都有人臉識別的,所以審批沒通過。」
為何售樓處要使用人臉識別?
有地產中介表示:
房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
與其「分銷模式」有關
每當新樓盤上市時,房企一方面會花大量費用做營銷宣傳,吸引潛在購房者,另一方面也會找各種賣房平臺(中介)作為「分銷渠道」,讓渠道幫忙招攬客戶。
如果是中介拉來的客戶,那房企就要支付佣金,這導致房企銷售與渠道中介搶客戶的「混戰」經常發生。 這時候,售樓處的人臉識別這時候就派上了用場,它可以讓房企迅速識別某個購房者是中介拉來的,還是「自然到訪客戶」,關係到客戶能不能享受中介渠道的優惠。
今年8月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投訴稱
天津「XX文苑新房售樓處」
擅自採集了他的人臉信息
原來,一個月前,這位網友通過中介購買了一套房屋。但在8月4日,他被售樓處告知,人臉識別系統曾識別到與他相似的人獨自看房,因此他屬於自然到訪客戶,不屬於中介渠道客戶,不能享受渠道優惠。
戴口罩也沒辦法
於是頭盔、口罩、墨鏡登場了,
但這又有多大用呢?
深圳市明源雲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一位銷售人員表示:「我們做過測試,可以同時識別50個人,戴口罩也可以識別。」這名銷售說,與傳統的安防視頻不同,系統可以識別並預測看房者的行動路徑抓拍。 這位銷售還表示,人臉識別攝像頭和監控攝像頭的外觀一樣,可以全程「無感」抓拍。
據佛山市大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官網顯示,「優房售樓系統」是該公司開發的售樓管理系統。而據「優房軟體」介紹」防飛單人臉識別系統「的頁面顯示,該軟體可以將數據實時上傳雲系統,並且永不丟失。
圖片來源:「優房軟體」官網截圖
我國法律對於個人信息在消費領域的收集、使用雖未予禁止,但強調對個人信息處理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即個人信息的收集要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和徵得當事人同意;個人信息的利用要遵循確保安全原則,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被侵害時,經營者需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編輯:小土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