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從武昌城頭拉開帷幕,迅速波及全國,這一消息傳到東北時,此地的革命黨人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他們在新軍第二混成協統藍天蔚等領導下,積極籌謀發動武裝起義,宣告奉天獨立。
革命黨人的活動很快引起了反動政府的恐慌。1911年10月,正在黑龍江省視察的新任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匆忙趕回奉天,連夜召開文武高級官員會議,商討所謂「維持治安」事宜。趙爾巽所標榜的維持治安,實際上是要將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計劃扼殺於搖籃之中。
在這次會議上,趙爾巽的心腹幕僚,時仼奉天諮議局副議長的袁金鎧向他提出了調剿匪功臣張作霖來省的建議。在袁金鎧看來,張作霖無疑是現今奉天各地方武裝中最具實力的一支。加上張本人有策略,懂計謀,由他來充當鎮壓革命黨人的主力可謂在合適不過。
但是袁金鎧的建議並沒有被趙爾巽採納。
趙爾巽1906年曾一度出任盛京將軍,對張作霖這個人早有耳聞。從統治階級的立場出發,他不否認張作霖剿匪的功勞。認為張的確是個人才,但從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他又擔心張作霖詭計多端,說不定有一天會算計到自己給頭上。再經過反覆考慮之後,他最後決定密調駐守通遼地區的後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率部開進奉天,擔當起鎮壓革命的重任。
可是趙爾巽的決定很快被在奉天講武堂深造的張景惠得知,並急忙報告了張作霖。
得知這一消息的張作霖可謂心亂如麻。自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東北後,他幾乎無刻不在等待著來自上級的調令。他自認自己的隊伍力量雄厚,功勳卓著,鎮壓革命黨的重任應非他莫屬。他曾拿著登載有武昌起義消息的報紙,對張作相揚言:「你等著瞧吧,我們的隊伍開進省城的日子不遠了!」
然而,來自張景惠的消息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怎麼辦?難道讓千載難逢的機遇就這樣白白丟失?
張作霖當然不會。在經過周密權衡利弊之後,他決定以救世主的姿態擅自領兵進省。在趙爾巽面前充當一回不請自到的英雄。
1911年10月16日,自武昌起義爆發6天之後,張作霖率領他在洮南地區的這部分精銳星夜趕赴奉天。臨行前,他囑咐參謀長依欽寶,務必在三日之內將所有人馬開進奉天!
張作霖率部向奉天挺進,路過吳俊升營地,吳俊升出門迎接。張作霖知道奉密令調防,不便多說。
張作霖一到奉天便匆忙趕到總督府拜見趙爾巽,趙爾巽見張作霖從天而降,甚是驚異,他還沒有醒過神來,一向善於演戲的張作霖先開口了:「時局如此緊迫,卑職深恐大人身邊有危險,迫不及待擅自領兵進省不請自到之過,請大人嚴懲,卑職絕無怨言!」
聽到張作霖的一席話,趙爾巽頗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儘管他對張作霖此舉不抱任何好感,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默認。
三天之後,張作霖的大隊人馬全部進抵奉天省城。為了顯示一下自己隊伍的實力和紀律,張作霖將隊伍整齊排列,並請趙爾巽親臨現場視察。趙爾巽在視察講話中指出了奉天局勢的嚴峻性,號召全體將士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時刻準備為大清江山獻出生命。張作霖在趙爾巽之後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發誓要帶領自己的隊伍為總督效犬馬之勞!
為了充分發揮張作霖的作用,趙爾巽不再顧及他的狡猾善變,乾脆將駐紮在奉天附近(原由朱道堅統率)的中路巡防營也一定交由張作霖統管。同時任命張為剿匪司令兼奉天城防司令。這樣張作霖不僅官職得到了提升,而且所轄武裝一下子由原來的近4000人增至5000餘人。
為了報答趙兒巽的知遇之恩,張作霖甚至來不及安頓好自己的部下,便馬不停蹄的開始了鎮壓革命的罪惡行動。
當時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也最為反動派所嫉恨的革命派領導人有如下幾位:
一是藍天蔚。藍天蔚祖籍湖北黃陂,早年公費留學日本,深受日本留學界進步潮流影響。曾與黃興等人組成巨「拒俄義勇隊」,並被推為隊長。旋迴武漢新軍中任職。1907年再赴日考察軍事,並考入日本陸軍大學。1910年回國,被清政府任命為陸軍第二混成協協統,駐紮奉天。他所領導的陸軍第二混成協是當時奉天最具實力的一支武裝力量,因而被趙爾巽之流視為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必欲除之而後快。
二是張榕。張榮祖籍遼寧撫順,1903年入京師大學堂譯學館學習俄文。因日俄戰爭爆發棄學回鄉,在家鄉組織「關東獨立衛軍」謀抵禦外辱。挽回主權。不久,被清政府勒令解散。1905年再次入京,創辦秘密刊物鼓吹革命。旋與革命黨人吳樾密謀暗殺出洋五大臣。事洩被捕。1908年越獄逃亡日本,加入同盟會。1910年前回大連。武昌起義爆發後急入奉天,與藍天蔚等人籌劃東三省獨立。
除上述二人外,第6鎮統制吳祿貞,第20鎮統制張紹曾等也是傾向革命的新軍軍官。但藍天蔚、張榕無疑是張作霖急於擺平的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