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東北王」張作霖的前世今生之:擁兵自重奉天城

2021-01-09 騰訊網

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從武昌城頭拉開帷幕,迅速波及全國,這一消息傳到東北時,此地的革命黨人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他們在新軍第二混成協統藍天蔚等領導下,積極籌謀發動武裝起義,宣告奉天獨立。

革命黨人的活動很快引起了反動政府的恐慌。1911年10月,正在黑龍江省視察的新任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匆忙趕回奉天,連夜召開文武高級官員會議,商討所謂「維持治安」事宜。趙爾巽所標榜的維持治安,實際上是要將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計劃扼殺於搖籃之中。

在這次會議上,趙爾巽的心腹幕僚,時仼奉天諮議局副議長的袁金鎧向他提出了調剿匪功臣張作霖來省的建議。在袁金鎧看來,張作霖無疑是現今奉天各地方武裝中最具實力的一支。加上張本人有策略,懂計謀,由他來充當鎮壓革命黨人的主力可謂在合適不過。

但是袁金鎧的建議並沒有被趙爾巽採納。

趙爾巽1906年曾一度出任盛京將軍,對張作霖這個人早有耳聞。從統治階級的立場出發,他不否認張作霖剿匪的功勞。認為張的確是個人才,但從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他又擔心張作霖詭計多端,說不定有一天會算計到自己給頭上。再經過反覆考慮之後,他最後決定密調駐守通遼地區的後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率部開進奉天,擔當起鎮壓革命的重任。

可是趙爾巽的決定很快被在奉天講武堂深造的張景惠得知,並急忙報告了張作霖。

得知這一消息的張作霖可謂心亂如麻。自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東北後,他幾乎無刻不在等待著來自上級的調令。他自認自己的隊伍力量雄厚,功勳卓著,鎮壓革命黨的重任應非他莫屬。他曾拿著登載有武昌起義消息的報紙,對張作相揚言:「你等著瞧吧,我們的隊伍開進省城的日子不遠了!」

然而,來自張景惠的消息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怎麼辦?難道讓千載難逢的機遇就這樣白白丟失?

張作霖當然不會。在經過周密權衡利弊之後,他決定以救世主的姿態擅自領兵進省。在趙爾巽面前充當一回不請自到的英雄。

1911年10月16日,自武昌起義爆發6天之後,張作霖率領他在洮南地區的這部分精銳星夜趕赴奉天。臨行前,他囑咐參謀長依欽寶,務必在三日之內將所有人馬開進奉天!

張作霖率部向奉天挺進,路過吳俊升營地,吳俊升出門迎接。張作霖知道奉密令調防,不便多說。

張作霖一到奉天便匆忙趕到總督府拜見趙爾巽,趙爾巽見張作霖從天而降,甚是驚異,他還沒有醒過神來,一向善於演戲的張作霖先開口了:「時局如此緊迫,卑職深恐大人身邊有危險,迫不及待擅自領兵進省不請自到之過,請大人嚴懲,卑職絕無怨言!」

聽到張作霖的一席話,趙爾巽頗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儘管他對張作霖此舉不抱任何好感,但事已至此,他也只好默認。

三天之後,張作霖的大隊人馬全部進抵奉天省城。為了顯示一下自己隊伍的實力和紀律,張作霖將隊伍整齊排列,並請趙爾巽親臨現場視察。趙爾巽在視察講話中指出了奉天局勢的嚴峻性,號召全體將士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時刻準備為大清江山獻出生命。張作霖在趙爾巽之後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發誓要帶領自己的隊伍為總督效犬馬之勞!

為了充分發揮張作霖的作用,趙爾巽不再顧及他的狡猾善變,乾脆將駐紮在奉天附近(原由朱道堅統率)的中路巡防營也一定交由張作霖統管。同時任命張為剿匪司令兼奉天城防司令。這樣張作霖不僅官職得到了提升,而且所轄武裝一下子由原來的近4000人增至5000餘人。

為了報答趙兒巽的知遇之恩,張作霖甚至來不及安頓好自己的部下,便馬不停蹄的開始了鎮壓革命的罪惡行動。

當時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也最為反動派所嫉恨的革命派領導人有如下幾位:

一是藍天蔚。藍天蔚祖籍湖北黃陂,早年公費留學日本,深受日本留學界進步潮流影響。曾與黃興等人組成巨「拒俄義勇隊」,並被推為隊長。旋迴武漢新軍中任職。1907年再赴日考察軍事,並考入日本陸軍大學。1910年回國,被清政府任命為陸軍第二混成協協統,駐紮奉天。他所領導的陸軍第二混成協是當時奉天最具實力的一支武裝力量,因而被趙爾巽之流視為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必欲除之而後快。

二是張榕。張榮祖籍遼寧撫順,1903年入京師大學堂譯學館學習俄文。因日俄戰爭爆發棄學回鄉,在家鄉組織「關東獨立衛軍」謀抵禦外辱。挽回主權。不久,被清政府勒令解散。1905年再次入京,創辦秘密刊物鼓吹革命。旋與革命黨人吳樾密謀暗殺出洋五大臣。事洩被捕。1908年越獄逃亡日本,加入同盟會。1910年前回大連。武昌起義爆發後急入奉天,與藍天蔚等人籌劃東三省獨立。

除上述二人外,第6鎮統制吳祿貞,第20鎮統制張紹曾等也是傾向革命的新軍軍官。但藍天蔚、張榕無疑是張作霖急於擺平的主要對象。

相關焦點

  • 一代梟雄張作霖,11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可以進中書協
    直到我見到了張作霖的書法作品後,這個疑惑的念頭才打消。張作霖常常自稱大老粗沒文化,這一點在歷史上和很多的電視劇裡都有詳盡的描述。可事實是他的字卻比現在的「書法家」都強,但是和其它大軍閥比又低了一大截,可謂是「大老粗」。這些大軍閥們誰都沒敢自稱「書法家」。有這樣一個典故,不知道各位書友是不是知道,說的是日本人還向張作霖求字,張作霖在落款的時候把寫張作霖手墨,寫成了手黑。
  • 看了你就明白了,連張作霖都膽寒不已
    看了你就明白了,連張作霖都膽寒不已民國時候的軍閥大多具有一定的實力,可以說是擁兵自重。東北王張作霖就是其中一個,不過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對他都膽寒不已,他就是亂世梟雄袁世凱。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袁世凱是一個充滿很多爭議的人物。袁世凱出生在河南一個官宦家族,叔祖袁甲三官至一品漕運總督,袁家在當地也算是名門望族。
  • 父親對兒子說:「算命的告訴我,說我們是今生父子,前世冤家」。
    楊老先生評論張學良的作文張學良少年喪母,和姐弟三搬到奉天城大家庭居住,張作霖請楊景鎮老先生來府上教他們傳統儒學。有一次三媽媽的親兄弟戴憲生犯了點錯,張作霖藉機殺人立威。張作霖跟張學良提出一紙婚約,要他履行後來張學良去東北陸軍講武堂學習軍事,畢業之後任旅長,郭松齡任旅參謀長。張學良受郭松齡影響,主張東北自治,開發東北,造福東北人民,不參與關內軍閥混戰。
  • 【禁區年譜】張作霖是如何從土匪變為梟雄的
    這樣概括的好處是容易記憶,便於考試出題,不足之處則是將實際統治中國十餘年的北洋政府忽略掉了。張作霖作為1920年代歷史舞臺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簡單化處理了。歷史課本裡,東北易幟、調停中原大戰、西安事變等事件,張學良都是主要參與人。「九一八事變」中蔣介石下令不抵抗,張也是執行人。尤其是西安事變促成了全面抗戰,張學良本人因此終結了政治生命,更被視為民族英雄,平添一份悲壯之色。
  • 東北王 關東土匪軍閥 張作霖的崛起史
    張作霖,字雨亭,奉系軍閥首領,盡人皆知的「東北王"。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造成了「亂世梟雄起四方」之勢。僅遼西一地,大小股匪己有上百夥之多,三千餘人。其中,獨霸一方者有之,跨州縣、片者亦有之。  張作霖本來就不是安分守己之輩,有了這樣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豈能再安於清貧?
  • 張作霖六個老婆中,為何五夫人張壽懿最為得寵?她有什麼過人之處
    張壽懿(左)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張作霖這個人物:張作霖是東北有名的軍閥。「亂世梟雄」這句話是對他最好的形容詞。因為在當時那個亂世之中,連填飽肚子都難的情況下,張作霖可以混得非常好,他可不是個平凡人物。後來,一位先生被張作霖刻苦的精神所打動,就讓他免費聽課,張作霖在之中學到了很多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後來的張作霖過得並不是那麼好,在外面流浪了幾年之後,他還是一事無成。當時的東北因為地廣人稀,所以有很多的土匪。老百姓們對這些土匪們深惡痛絕,可又無能為力。張作霖想到了一個賺錢的好主意,在嶽父幫助下,張作霖組建了一支安保隊,以收取保護費為代價來保護周圍的村子。
  • 張作霖臨終前曾叮囑部下:不能讓此人進入東北,我兒不是他對手
    在義和團運動當中張作霖負責保險區的安危,因為張作霖對待工作很認真,保護這個地區免受胡匪的騷擾,所以他受到了村民的讚許,漸漸的張作霖管轄的地區也越變越多,權力也漸漸大了起來。 張作霖一直在東北地區任職,所以得了一個稱號「東北王」,成為了北洋軍的首領。東北地區很富饒,張作霖在這裡稱霸了幾年,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東北掌權人。
  • 張作霖很迷信,馬半仙給他算命一語成讖,後來果然成為「東北王」
    近幾年隨著很多歷史劇的熱播,張家父子再度成為熱議的焦點,但在人們心中張作霖還是那個''張大帥'',至少東北人並不恨張大帥,因為張大帥對於東北還是有功的,張作霖戎馬一生,從窮苦農民出身,最後成為''東北王'',最輝煌時曾出任陸海軍大元帥
  • 張作霖給張學良看八字,相士說了哪8個字,準確預言了父子倆的一生
    「大帥東北王,少帥亡東北」,這是後人對張作霖和張學良的經典評價。無論功過是非,不可否認張氏父子確實是中國近代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他們都曾名噪一時,也都成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走向。
  • 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一手炮製了「皇姑屯事件」,而一代梟雄張作霖至此落幕。我們知道,北洋軍閥的背後,其實都有西方列強的影子。而張作霖的奉系背後就有日本人的影子。在很長時間裡,張作霖是日本在華的代理人而已,雙方關係不錯。那麼既然這樣,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
  • 這是你認識的東北王張作霖嗎?
    他當然不是張作霖的嫡系,張作霖想把他換掉。本來張作霖以為趕走孟恩遠是件容易的事,但不承想沒那麼簡單。張作霖略施小計,向北京政府密告孟恩遠在張勳復闢時,曾接受巡撫任命,與復闢有染,擔當巡撫不稱職。1917年10月18日,北京政府便下令調吉林督軍孟恩遠為誠威將軍,派田中玉為吉林督軍。將軍在當時是個有名無實的空頭銜。
  • 此人讓張作霖閻錫山害怕,號稱民國第一大梟雄,卻死於「絕症」!
    袁世凱,很多人都會稱呼他為「竊國之賊」,因為我們都知道,之所以可以將清朝歷經了那麼久的朝代給推翻,其功勞便要說到辛亥戰爭了。而其中能夠主導辛亥戰爭勝利的人,便是孫中山等人了,而這個袁世凱一來便佔下了位子奪走了大總統的位置。並且當上了大總統之後的他還想進一步的當個皇帝試試,好在當時國民和眾多實力的反對才作罷。
  • 孫殿英的「野望」:擁兵10萬直取西寧,攻打西北四馬當「西北王」
    他也曾追隨過馮玉祥,又追隨過蔣,還拜在過當時東北負責人的門下。可見,此人見風使舵的本領著實不亞於馮玉祥和石友三。不論是跟著誰混,孫殿英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自立為王"。那幾位大頭,個個都是"人中龍鳳",自然也能看透孫殿英的小心思。
  • 一代梟雄——北洋軍閥十巨頭
    1917年與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張勳以調解之名入京,之後發生張勳復闢。事後黎的總統職位為原副總統馮國璋所取代。1922年直奉戰爭後,徐世昌被驅逐,黎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為總統。次年由曹錕接任總統,黎下野。之後赴天津經商。1928年病逝天津。1935年國民政府於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7、張作霖 張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遼寧海城縣城西小窪村。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身具梟雄之資,心無梟雄之志,這本書為你還原最真實的北洋軍閥
    與此同時,少帥張學良當眾宣布: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儘管此前與之後的國號並無二致,都叫做「中華民國」,但從本質上講,「東北易幟」卻是改朝換代的一道分水嶺:從這一天開始,以五色旗為代表的北洋時代徹底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則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權。
  • 沒給張作霖下葬的張學良,為何離家59年後,他都不回去祭拜老爹?
    說起民國時期的東北土地,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梟雄式的人物,這個人就是張作霖,他從一個土匪做到東三省的實際掌控者,其大智大勇,是一般人想學也根本學不會的,並且他雖然是軍閥,但是他玩弄日本人,在國家一統的問題上也絕對不放棄,讓現在的人也是稱頌連連。
  • 張作霖從別人手中搶過來的姨太,為何後來和張作霖老死不相往來?
    ,卻憑著驍勇善戰成了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首領,被稱為東北王。那時候很多男人都是三妻四妾,東北王張作霖自然也不例外,他一生共娶了六位夫人,分別是:原配趙春桂,有一個女兒張首芳和兩個兒子張學良和張學銘,很不幸的是30幾歲就病逝了;二夫人盧壽萱,沒孩子對趙春桂的三個孩子一直視如己出,活了90幾歲;四夫人許澍楊,有兩個兒子,分別是三子張學曾和四子張學思;五夫人張壽懿,有四個兒子張學森、張學俊、張學英和張學銓;六夫人馬嶽清,有一個女兒張懷敏,她以丫鬟的身份進入帥府沒地位卻為張作霖守寡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