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體子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

2020-11-28 文化養生談

#黃帝內經裡的養生名言#

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身體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我們常說「體子虛」,需要進補,那麼,您知道什麼是「體子虛」嗎?

首先,所謂「虛」,內經有云「精氣奪則虛」。內經所說的「精氣」,其實就是身體的正氣,通俗地說,包括我們常說的「陰陽氣血」四種。因此,簡單說「體子虛」,並不能真正指導如何養生。

也有人問,既然「虛」也就是陰陽氣血四個方面而已,我們為何不能四者同補,從而一勞永逸呢?

這麼想就有點單純了。要知道,這四者,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層面的問題,彼此之間雖然密切相關,卻又有實質性的差別,下面,就簡單闡述一下四者各自的特點:

1、 陰虛:想要知道什麼是陰虛,首先還得明白什麼是「陰」。所謂陰,就是與「陽」相對的一種屬性,請注意,描述為「屬性」。也就是一類事物、功能的特性。內經將陰暗、寒冷、安靜、瘦小、收斂、向下等一系列形容詞歸納為「陰」。

對身體來說,陰也可以「具體化」,比如髒為陰,血為陰等等。我們也常把身體的津液、營血稱為「陰津」,它們起到滋潤身體的作用。

所以,陰虛其實就是機體津液的不足、滋潤的不足,不能制約陽熱,從而表現為一系列乾燥、消瘦、假熱等證候。

2、 陽虛:陽和陰是對立的,所以,「陽」是一類明亮、溫熱、運動、肥大、擴張、向上的屬性。對身體而言,具體化的表現就是腑為陽、氣為陽等等。簡單一點說,也就是一切溫暖火熱都和陽有關。

因此,陽虛主要體現在機體溫煦不足、功能衰減上,也體現在機能不足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陽虛生寒」。

3、 氣虛:嚴格點來說,氣血其實可以看作陰陽之下的一組「物質」,而「氣」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的,而「血」則是有形的、在固定路徑循行的。「氣」主要體現在臟腑的功能上,可以說,所有的生命活動,其本質就是「氣」,因此,中醫最注重「氣機」的調理;

氣虛,我們可以說成氣機不足,也就是生命活動的減弱、代謝水平的地下、精神狀態的下降等等;

4、 血虛:氣血一般是不單獨理解的,唯有在字面上將它們分開論述。所謂「血」,我們更多以「營血」相稱,也就體現了它的基本功能:營養。因此,營血之於機體,主要起到一個「形」的滋養問題。

血虛,首先表現的就是「滋養」不足,但不能忽視的是,「血為氣之母」,它是「氣」的載體,離開了血,「氣」也就成了無根之氣,從而被無限發散。所以,血虛的人,也常有「氣」不足的表現。

那麼,陰陽氣血四種「虛」,該如何「補」起來呢?

1、滋陰:虛則補之,陰虛需要補陰。但通常情況下,補陰被說為「滋陰」,也就體現了「陰」對身體的滋養特點。如何滋陰?粗糙點說,也就是進食一些多汁多液多水分的藥食。再具體一點,還需要區分臟腑經絡,以更好地滋陰。總之一個宗旨:滋養。

比如枸杞桑葚能滋養肝陰,柏子仁棗仁可滋養心陰,石斛蘆根滋養胃陰,百合蜂蜜能滋養肺陰等等。都有一個特點:比較多汁的食物,因此,滋陰需要注意防止礙胃。

2、溫陽:像補陰說成滋陰一樣,補陽一般被說成「溫陽」,同樣是體現「陽」對機體的作用特點。如果把陽虛當作爐子裡的火力不夠,那麼,溫陽,其實就相當於往爐子裡添柴,或者疏通閉塞的爐子,以使火力更旺。

溫陽的藥食,基本就是甘溫辛熱之品,比如姜附溫養脾陽。前人也總結出很多溫陽的食物,比如牛羊肉,就是常用的溫陽食物。溫陽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進食大辛大熱之品,以免陽亢生火。適宜甘溫之品緩緩添之;

3、益氣:因為氣虛主要體現在功能的不足上,所以,氣虛補氣、健脾益氣是我們用得最多的進補方法,操作起來也相對簡便。比如人參黃芪,就是常用的補氣藥食,很多朋友都有用來泡水的習慣,也不失為一種成熟的補氣手段;

4、補血:血虛其實和陰虛很難區分,所以,血虛補血,一般同時也有滋陰的效用。最常用的補血方法,是「健脾生血」,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促進脾的健運,讓它生化更多的新鮮氣血,從而起到「補血不足」的效果。

大家對補血的藥食也比較熟悉,常見的如當歸熟地阿膠之類。當歸龍眼燉烏雞,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補血藥膳。因為補血的大多是「血肉有情之品」,其味滋膩,所以也需要避免滋膩礙胃。

總之,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不足」,在身體的表現各不相同,我們進補之時,最好能釐清到底屬於哪一種,再結合何髒何腑,才能起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相關焦點

  • 三補不如一通,氣虛、陽虛、血虛,進補前做好三點,通經絡
    三補不如一通,氣虛、陽虛、血虛,進補前做好三點,通經絡。進入秋季之後,很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慣。所謂「貼秋膘」,也就是體子虛的人,在秋天進補一些滋膩的、補氣的藥膳或者食物,以補益氣血。氣血不虛了,最顯眼的就是「長肉」了,這就是「貼秋膘」的來歷。但是,我們常說「體子虛」,這個虛字也是有很多含義的,比如身體的陰陽氣血,都有可能不足。
  • 中醫有「四大虛」:懶是氣虛、上火是陰虛、脫髮是血虛、怕冷是陽虛
    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
  • 陽虛、氣虛、陰虛,都可能讓人「出汗」,可從四個方面調理
    陽虛、氣虛、陰虛,都可能讓人「出汗」,可從四個方面調理。在我們的認知裡,出汗是夏天的事情,最少也是氣溫高的時候才出現。而冬天出汗,應該是很少見的。當然,運動和勞動後出汗不算。但是,還真是有冬天也喜歡出汗的人。他們即使沒有明顯的運動,稍微走動幾步就覺得身上汗出津津。
  • 體虛有四種?怎樣改善自己體虛的症狀?一起來了解一下
    其實體虛也分情況,根據不同的症狀被分為四種,分別是陰虛、陽虛、血虛和氣虛,只有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虛,你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第一種,陰虛當我們發覺自己有些體虛的時候,首要觀察的就是自己最近身上出現了哪些異常,如果你時常感到燥熱,即便是經常喝水還是會感到口乾舌燥,那麼這極有可能是陰虛,陰虛的人除了會感到燥熱,他還有可能出現便秘的症狀,而且尿液也會變得深黃,此外整個人也會精神不振,四肢無力。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枸杞或者桑葚,還可以經常用山藥、蓮子等煮粥喝,直到這種陰虛的症狀得到緩解。
  • 陽虛體質什麼意思?陽虛有6個常見表現,不只是腹瀉!如何調理
    腎陽虛患者會有明顯精神不振、早洩和浮腫的情況,患者可以通過食療和藥物調理,改善體質還需加強鍛鍊。了解陽虛體質的具體表現才可以更好的來治療,中醫對於陽虛有一定的調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明顯的表現,我們就來看看陽虛體質的典型表現有哪些?
  • 「陰虛」和「陽虛」分不清楚?主要看3方面,調理時,差別可大了
    中醫養生講究陰陽平衡,但人們往往出現陰虛和陽虛兩種體質,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不管是陽虛還是陰虛都沒有得到有效調理可引起身體不適感,甚至會誘發疾病。中醫裡的陰虛與陽虛有什麼區別?區別一、原因陽虛是因為消耗過多體力、營養不良、頻繁「恩愛」、長期待在高汙染環境中以及食物汙染所引起的。陰虛是不節制的夫妻生活、過度思慮和大病後所引起的臟腑功能失調,陰液損耗,從而導致陰液虧損,陰虛生內熱,形成陰虛體質。
  • 怎麼判斷是陽虛,還是陰虛?中醫:綜合3個方面,基本就清楚了
    腎是我們的「先天之本」,要是先天的身體情況不好,那是很容易體弱或者是生病的,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要是出現腎虛的情況,身體也是會出現很多的不適症狀,而陰虛和陽虛出現的症狀是不同的,同樣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要是沒有弄明白自己是陰虛還是陽虛,那就很容易就會治療出錯,可能就會造成疾病更加的嚴重,今天就來教大家區分一下是陰虛還是陽虛
  •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調理身體?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調理身體?中醫認為陽虛體質的人,陽氣不足,有寒象,陽虛體質的人有畏冷,手足不溫,易出汗,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等症狀,本文就是陽虛體質的人調理身體方法的介紹,具體的方法如下:(1)陽虛體質特點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無華、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
  • 身體總怕冷,陽虛如何調理?且聽專家怎麼說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哪怕是秋老虎的季節,別人熱得大汗淋漓,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但這些人吹風扇就覺得很冷,更是不敢開空調,稍不小心遇冷就會感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關靜嫻提醒,這些人多是陽虛體質。那麼陽虛體質該如何調理,聽聽醫生如何建議。
  • 千人中醫體檢大數據出爐,陽虛體質連續四年領跑!啥原因?
    緊隨其後的是氣虛體質人群,連續三年佔據「亞軍」位置。 2019-2020年最新的中醫體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參與體檢的1000多名市民中,比較健康的人群不到兩成,8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陽虛體質最多,佔到了24%。其次是氣虛體質、痰溼體質、陰虛體質、氣鬱體質,分別佔15%、13%、12%、11%,差別不是很大。
  • 人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對應不同養生方,老中醫教你一次性分清楚
    人有九種體質,不同體質對應不同養生方,老中醫教你一次性分清楚經常怕冷,夏天身體也熱不起來?別人感冒兩三天就好了,自己卻持續一兩個星期不好?明明吃得不多,卻還是胖了起來?為什麼朋友能吃海鮮,自己一吃就過敏?……這一系列的問題,在老中醫眼裡,都是體質的問題。
  • 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養陰,為何總是「水不夠」?注意一個問題
    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養陰,為何總是「水不夠」?注意一個問題。根據人的陰陽盛衰,對於虛症來說,我們可以大致分成「陽虛」和「陰虛」兩種。雖然說,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大多數都是陽虛體質的人。但不能忽視的是,陰虛體質的身體調理,其實比陽虛體質更加要麻煩一些。於是,也就有很多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滋陰,卻總是覺得「水不夠」。
  • 不同的體質有哪些身體表現,對照一下!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身體出現的一些症狀表現也是不一樣的,有人吃西瓜沒事,而有的人就容易鬧肚子,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經常便秘,反之有人經常大便不成型……今天簡單說一下,不同的身體體質都有哪些表現,可以自己對照一下!
  • 女人陽虛後如何飲食調理?
    一般情況下,不論男女都會陽虛,導致陽虛的原因,大致有四種:一是先天性的,就是體質方面的原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中醫九大體質,有種陽虛體質),二是營養不足導致的,三是房事太過頻繁過度,四是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
  • 經絡多調理|風溼|循行|氣虛|三焦經_網易訂閱
    、肝腎陰虛不能制陽造成,以至陰虛於下、陽亢於上,故調理宜以平肝潛陽為原則。   生活中要避免長期過度緊張的工作,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適當放鬆自己,選擇合適的運動進行鍛鍊;飲食上推薦吃芹菜涼拌海帶,有平肝、清熱、降壓等功效。
  • 陽虛體質如何調理 選對食物很重要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保養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其中,如果你特別怕冷、精神疲倦、皮膚暗沉、手腳冰涼的話,那麼說明是你陽虛體質。長期如此,不注意改善的話,對身體健康自然是不利的。所以說,要及時調理。所以說,這幾個對於調理陽虛體質非常有好處的中醫小訣竅,大家必須來看一下。
  • 專家詳解9種體質:江浙氣虛多 30~34歲女性陽虛多
    「王琦中醫體質九分法」包括9種基本類型的中醫體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瘀血質、氣鬱質、特稟質。除了平和質是健康體質,別的8種體質,都屬於偏頗體質,也就是跟健康態相比,有點偏差。這些「跑偏」的體質類型,分別和不同疾病相關聯,比如痰溼體質的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比別的人群高,氣虛體質的人群,更容易感冒。
  • 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如何改善陽虛體質?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哪怕是秋老虎的季節,別人熱得大汗淋漓,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但這些人吹風扇就覺得很冷,更是不敢開空調,稍不小心遇冷就會感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關靜嫻提醒,這些人多是陽虛體質。那麼陽虛體質該如何調理,聽聽醫生如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