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是陽虛,還是陰虛?中醫:綜合3個方面,基本就清楚了

2021-01-20 消化內科支傑華

腎是我們的「先天之本」,要是先天的身體情況不好,那是很容易體弱或者是生病的,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要是出現腎虛的情況,身體也是會出現很多的不適症狀,而陰虛和陽虛出現的症狀是不同的,同樣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要是沒有弄明白自己是陰虛還是陽虛,那就很容易就會治療出錯,可能就會造成疾病更加的嚴重,今天就來教大家區分一下是陰虛還是陽虛。

什麼是陰虛?陰虛就是指身體內的精血或者是體液虧損出現的疾病情況,因為精血和都是屬陰,所以叫陰虛,一般陰虛的人群都是熱症出現的比較多,而主要出現的臟器就是心、肝、脾、肺、腎這些器官。

什麼是陽虛?陽虛就是身體內的陽氣出現衰弱的情況,而身體內的陽氣可以溫暖四肢和身體內的臟器的作用,所以陽氣缺乏常見的症狀一般都是畏寒。

那怎麼判斷自己的是陰虛還是陽虛呢?中醫告訴你:看這3個方面,就很清楚了。

01看舌頭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意思就是舌頭反應的就是身體內部的情況,要是舌頭出現問題,那身體的內部肯定是有疾病的發生的。因此判斷陽虛還是陰虛也是可以通過舌頭開看的。陰虛的人群舌頭偏瘦而且顏色偏紅,舌苔也是少並且很薄;而陽虛的人群舌頭厚重乾燥,舌苔是發厚並且顏色發白。

02看冷熱

陰虛的人群就是身體精血和體液虧損,因此一般都是出現的「熱症」,比如:手心出汗、心情煩躁、愛喝涼水等;而陽虛的人群就是因為陽氣缺乏,常常表現的形式就是怕冷,比如:手腳冰涼、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尤其是冬天就會更加的明顯。

03看習性

陰虛的人群陽氣是比較充足的,因此脾氣就會顯得比較急躁,比如:燥熱、煩躁等,同時身體總是處於一個躁動不安的狀態;而陽虛的人群就是不愛動、沒有精神、面色蒼白的「宅男」,一般身體的症狀就是鬱鬱寡歡、不愛說話、容易疲勞等。

從這三方面就是可以很好的判斷出自己到底是陰虛還是陽虛的情況,根據不同的身體情況,調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一起來看看這兩種體質平時應該怎樣調理。

陰虛調理:

1、飲食上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因為陰虛的人群是身體是比較熱的,吃熱性的食物就會加重症狀,可以多吃芝麻、糯米、鴨肉、蜂蜜等,幫助緩解身體的熱性。

2、控制自己的脾氣。陰虛的人群脾氣容易暴躁,因此在平時就要注意減少自己發脾氣的次數。

3、注意避暑。陰虛的人群夏天的時候是比較難熬的,因此想要更好的控制體質,夏天就要注意做好避暑,防止身體內的「熱性」被太陽刺激到,導致症狀加重。

陽虛的調理:

1、飲食方面上要注意多吃熱性食物。因為陽虛的人群大都是比較怕冷的,因此飲食上就要多補充一些溫性或者是熱性的食物,比如:羊肉、韭菜、生薑等溫性的食物,不僅可以生發陽氣,而且可以緩解陽虛畏寒的情況。

2、控制情緒。陽虛的人群是比較容易情緒低下的,因此在日常的調養上就要注意情緒的起伏,要學會大度,儘可能地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也是可以多和其他人進行溝通,排解心裡的不適感覺,尤其要避免出現悲傷、驚恐等情緒,防止影響到身體的機能。

3、注意日常的保暖。陽虛的人群一般都是喜歡溫熱,不喜歡寒冷,因此對於春夏就是比較熱愛,但是對於秋冬就是比較討厭,這種體質可以在夏季的時候多曬太陽,讓身體更好地接收到陽光的陽氣,在冬季的時候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減少在室內吹空調的時間,也儘可能不要呆在陰冷潮溼的地方。

4、增加體育鍛鍊。每天進行一次鍛鍊,每次保持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最好是從事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跑步、遊泳、騎自行車等。

相關焦點

  • 「陰虛」和「陽虛」分不清楚?主要看3方面,調理時,差別可大了
    中醫養生講究陰陽平衡,但人們往往出現陰虛和陽虛兩種體質,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不管是陽虛還是陰虛都沒有得到有效調理可引起身體不適感,甚至會誘發疾病。中醫裡的陰虛與陽虛有什麼區別?區別一、原因陽虛是因為消耗過多體力、營養不良、頻繁「恩愛」、長期待在高汙染環境中以及食物汙染所引起的。陰虛是不節制的夫妻生活、過度思慮和大病後所引起的臟腑功能失調,陰液損耗,從而導致陰液虧損,陰虛生內熱,形成陰虛體質。
  • 中醫有「四大虛」:懶是氣虛、上火是陰虛、脫髮是血虛、怕冷是陽虛
    中醫上認為,一個人身體羸弱,必定是「虛」在作祟,我們一般去看中醫的時候,大夫經常說我們是「氣虛」、「陽虛」等,那麼,關於中醫的「四大虛」,你了解多少?懶,說明你氣虛氣虛,指「氣少、元氣虛弱」。多是由於臟腑受損、久病未愈損耗元氣導致。
  • 陽虛、氣虛、陰虛,都可能讓人「出汗」,可從四個方面調理
    陽虛、氣虛、陰虛,都可能讓人「出汗」,可從四個方面調理。在我們的認知裡,出汗是夏天的事情,最少也是氣溫高的時候才出現。而冬天出汗,應該是很少見的。當然,運動和勞動後出汗不算。但是,還真是有冬天也喜歡出汗的人。他們即使沒有明顯的運動,稍微走動幾步就覺得身上汗出津津。
  • 什麼是陽虛體質?看看舌頭、手腳、面色、大小便,有助判斷
    在中醫裡,脾為先天之本,那先天之本就是腎了。腎虛的問題困擾著大多數人,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小問題,腎虛分為兩種,陽虛和陰虛,很多人不懂這兩者的區別,其實這兩種情況在各自的表現上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腰痛和疲憊無力這是共同點,但陽虛的表現是以腰酸、發冷、水腫等以「寒」為代表的症狀,而陰虛則是「熱」的表現如腰酸、燥熱、盜汗、虛寒等症狀。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怎麼分辨自己是不是陽虛體質。
  • 千人中醫體檢大數據出爐,陽虛體質連續四年領跑!啥原因?
    自己感覺不舒服,但是西醫體檢指標卻基本沒有問題,到底怎麼回事呢?近年來,隨著中醫體檢的逐漸流行,讓這一部分人找到了身體不適的原因。 2019-2020年最新的中醫體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參與體檢的1000多名市民中,比較健康的人群不到兩成,8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其中陽虛體質最多,佔到了24%。其次是氣虛體質、痰溼體質、陰虛體質、氣鬱體質,分別佔15%、13%、12%、11%,差別不是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大數據相比,痰溼體質人群開始增多,超越陰虛體質人群上升到第三的位置。
  • 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四種體子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
    、陽虛、氣虛、血虛,四種身體虛,表現各不同,調理更不一樣。也有人問,既然「虛」也就是陰陽氣血四個方面而已,我們為何不能四者同補,從而一勞永逸呢?這麼想就有點單純了。因此,陽虛主要體現在機體溫煦不足、功能衰減上,也體現在機能不足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陽虛生寒」。3、 氣虛:嚴格點來說,氣血其實可以看作陰陽之下的一組「物質」,而「氣」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的,而「血」則是有形的、在固定路徑循行的。
  • 我究竟是哪種中醫體質?
    中醫體質中醫門診實錄「朱醫生,你倒是說說看我是什麼體質?是陽虛,還是陰虛?他們都說我是陰虛的體質,你說對不對?」一位阿姨在門診追問著我,她最近感冒了,舌苔白得厲害,還總是打嗝,頭暈眼花也比較嚴重。「她們說我陰虛得很厲害,要我多吃點阿膠,朱醫生你說可以嗎?」
  • 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養陰,為何總是「水不夠」?注意一個問題
    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養陰,為何總是「水不夠」?注意一個問題。根據人的陰陽盛衰,對於虛症來說,我們可以大致分成「陽虛」和「陰虛」兩種。雖然說,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大多數都是陽虛體質的人。但不能忽視的是,陰虛體質的身體調理,其實比陽虛體質更加要麻煩一些。於是,也就有很多陰虛體質的人,一直在滋陰,卻總是覺得「水不夠」。
  • 先分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自測表來輔助判斷
    雖然人人都知道補腎的重要性,可遺憾的是很多人對這個知識一知半解,如何補,怎麼補,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普通人幾乎是一知半解。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腎虛怎麼辦,看看你補的方法用對了嗎?首先分清腎陰虛腎陽虛1.症狀上的區分:腎陰虛——主「熱」,表現為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身體消瘦、潮熱盜汗、口乾舌燥以及心煩易怒、手心總出汗的症狀。
  • 中醫九種體質,你是哪一種?想防病養生,先辨識中醫體質!
    中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收集患者身體情況,包括臉色、聲音、胖瘦、壯弱、行動、舌苔、脈象等來判斷一個人的體質。中醫體質分為以下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日常生活不同,體質也不同,認清自己的體質,才能對症下藥。你是什麼體質呢?人的體質不同,養生的方法也不同。你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嗎?
  • 中醫體質詳解之陽虛質
    哈嘍,又到了我們新一期的中醫體質詳解!上一講,我們聊了氣虛質,知道了氣虛質的症狀、表現以及它給人帶來的健康問題,相信大家對氣虛質都有了清楚的辨識,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陽虛質。
  • 快來看看你的中醫星座體質報告!
    專一又多情,笑容明媚得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一心想做老大的傻白甜,我是白羊座。,每一種體質類型,都涵蓋了這一群體的體質共性,包括面貌、體形、情感、性格、心理、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特徵。而由於體質的不同,可能會改變一些星座原有的能量,所以性格特點等方面也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也就是說,同樣的星座,不同的體質,性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是什麼體質的人呢?
  • 三補不如一通,氣虛、陽虛、血虛,進補前做好三點,通經絡
    陰虛:陰虛則熱。陰虛的時候,一開始可能只是有點「乾燥」、缺乏滋潤的表現,然後才出現一些假熱之像。這種調理或者補益,當然是滋陰生津為好,對由它引起的熱像,一般無需處理。適合秋季滋陰的藥食,比如百合、石斛、蜂蜜等等;陽虛:陽虛則寒,一般來說,陽虛體質的人,大多有喜靜怕吵的表現,形寒肢冷、抵抗力不好,隔三差五有點小感冒之類的。陽虛的調理補益,也就是溫陽,這個很好理解。
  • 陰虛怎麼調理 推薦3種食療方
    在生活中,中醫歷來講究陰陽平衡,人體陰陽平衡了自然就不會生病。陰虛體質是指當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體內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的證候。那麼,陰虛怎麼調理呢?陰虛體質的表現有哪些呢?陰虛吃什麼呢?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
  • 肝腎陰虛的食療偏方 肝腎陰虛這樣吃
    3、冬蟲草淮山鴨湯材料:冬蟲草3錢,淮山4錢,鴨一隻。做法:將鴨和冬蟲草、淮山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加點調味即可。每星期可食用一兩次。功效:滋陰補腎,適用於因腎陰不足而導致的失眠、耳鳴、腰膝酸痛、口乾咽燥等。
  • 什麼是「陰虛體質」?有哪些症狀?我們該怎麼調理「陰虛體質」?
    中醫常說的「陰虛體質」是指精血或津液虧損的病理現象。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應保持協調平衡, 中醫稱之為「陰陽平衡」。「陰虛」是陰陽失衡的表現之一,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由於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
  • 專家詳解9種體質:江浙氣虛多 30~34歲女性陽虛多
    這個會議名字很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二次中醫體質學術年會暨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成立大會」,但「體質」兩個字還是一下被人看到了,因為體質跟你跟我,跟每個普通中國人,都有關。專家們討論的主題是:中國人的中醫體質怎麼樣,不同體質和各種疾病有什麼聯繫,怎麼用性價比很高的方式,改善大家的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2009年4月,中華中醫藥學會正式發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
  • 腰膝酸軟、手腳發涼,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如何調養身體好
    中醫對該症狀的治療有很大的優勢,患者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中成藥進行治療,對於症狀較重的,中成藥不能較好緩解症狀的患者,需要服用湯劑進行治療。關於腰膝酸軟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精具有濡養的作用,如果腎精虧虛,腰失濡養,會導致腰膝酸軟無力。腎虛的症狀有很多,如果是陽虛,它的症狀主要有腰膝酸軟、四肢發冷、怕冷、水腫。
  • 【學會中醫】九種體質的分類和調護之陽虛質
    【學會中醫】九種體質的分類和調護之陽虛質 2020-05-28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大講堂】中醫九種體質,你是哪一種?想防病養生,先辨識中醫體質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人的體質是好還是不好呢? 郭周卿:怎麼評價一個人的體質,咱們是有評價指標的,第一個是身體的形態結構狀況,包括體表形態、體格、體型、內部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協調性。第二個是身體的功能水平:包括機體的新陳代謝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