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嶺上梅、金萱,新版十二金釵出爐,教你一次喝懂武夷巖茶

2021-01-09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早晨看新聞,看到一個大蔥選美。

一人高的大蔥,要比高度,比蔥白的長度,比直,比硬挺......

低於165釐米的蔥,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姚明的高度,才是蔥的標準。

最後比出冠軍,還要發獎金。冠軍蔥還可以拍賣,一棵一千塊。

不得不感慨,李麻花那在南方女子裡引以傲的170身高,要是撂在蔥裡面,也就是個勉強及格。

真心覺得,我們南方女子的平均高度,還不如一棵蔥。

下次如果有人評價村姑陳,說,「你算哪棵蔥」的時候,我再也不生氣了。

確實,我連蔥的基準線,還差了一釐米呢.....

想當蔥,先量過身高再來。

《2》

感慨完自己的高度,我們也開始比賽——把十幾二十款巖茶放在一起,挑選出最好的十二款,給列位看官做一個巖茶十二金釵組合。

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個月左右,到那時候,頂尖的好巖茶,那些大家期盼了一年的牛欄坑、馬頭巖、竹窠......也該陸續上市了。

現階段的武夷巖茶,正是足火小品種茶上市的時候。

這些小品種,大多並不在市面上流通。

一是因為,小品種,量不多,並且,很多小品種,在外省並不知名,大家不了解,光介紹就要介紹半天,銷售起來費時費事。

二是因為,有些小品種口感特殊,香氣特殊,一般人喝不懂,不如直接拼在大紅袍裡銷售。

這樣的銷售方法,更簡單直接,更省時省事,利潤更高。

而村姑陳,是鐵了心要多介紹一些小品種給列位看官的,所以,最反對的就是把珍貴的小品種們,拼配到大紅袍當中去的。

跟水仙肉桂,或者是別的奇種混在一起,眉毛鬍子一把抓,好好的一個品種種,好好的一個特色風味,變得面目糊模,這多沒勁。

於是,早前就派了李麻花提前來暗訪過,尋找一些有小品種茶的茶農,並且工藝也要過硬的,能做出這款品種茶的風味的,事先預訂下來——請他們不要拼配到大紅袍裡去,如果實在要拼,請提前告訴我們。

如此這般,這才,有了這一批次的《足火版巖茶十二金釵》的候選茶。

《3》

再,又花了兩天時間,精挑細選,從早到晚,從吃飽喝到飢餓。

從滿面紅光喝到只想吃盤紅燒肉墊肚子.....

整整洗了兩天的蓋碗,準備了一大桌的公道杯,茶碗,茶杯......

連臉盆都摔壞了一個.....

這才,把這份珍而重之的【2020足火版巖茶十二金釵】的入圍名單,篩選出來。

奉獻於大家的眼前。

每一次十二金釵的誕生,都是難產。這四五年來,每一期的十二金釵名單,都不相同。

每一次挑選,都是看緣分。

有時候是張三入圍,有時候是李四搶鏡,有時候是王五當了花魁.....

這也正是十二金釵的魅力所在——每一次都有新面孔,每一次都有新特色,每一次,都值得期待!

武夷巖茶十二金釵入圍名單

【2020足火版】

1、嶺上梅

這是一款第一次入圍巖茶十二金釵名單的小品種茶。

這也是一款武夷山的土著茶樹,歷史悠久的古老品種。在名叢錄裡,是覓得到它的蹤跡的。

嶺上梅,光聽名字,就特別地有詩意。

世人說,納蘭容若,這四個字就是一首詞。村姑陳說,嶺上梅,這三個字就構成了一幅寫意山水畫。

在那丹山碧水間,在那雲霧繚繞的坑澗幽深處,生在嶺上的高大茶樹,仿佛一棵棵枝葉虯勁的梅樹,散發著古樸又芬芳的氣息。

正是因為最初的生長環境,嶺上梅這株名叢茶樹,才得了這樣美麗的一個名字。

梅花開盡百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蘇軾的這首詩,《贈嶺上梅》,是喝這款武夷巖茶「嶺上梅」時,最適合誦讀的。

就不寫嶺上梅的香氣和滋味了,這麼難得的稀罕少見的名叢,留給列位看官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感受吧。

必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2、金佛

金佛,跟嶺上梅一樣,也是一款古老的名叢。

是武夷山茶山樹海裡,幾近湮沒於歷史煙塵的一款茶樹。

關於金佛的介紹,不多,大家除了知道它是幾乎絕跡江湖的名叢之外,對它具體的香氣,滋味,並不太了解。

當然,也是因為,名叢二字,已經足夠有分量,足夠珍貴,其它的,便不必多言。

大家只需要知道的是,金佛之所以會面世,是人力挽救的結果。

據傳,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武夷巖茶傳承人,曾經千辛萬苦,在武夷山的深林崖壁間,經過高人指點,而尋訪到了幾乎要滅絕的金佛茶樹,帶回養殖。

另外一位大師,也製作出了一款以金佛為原材料的知名巖茶,雖然價格不斐,卻迅速佔領了老饕市場。

並且,多年來,江湖上對於金佛是由哪位大師發現,由哪位大師挽救,爭議不斷,由此甚至在粉絲群體中引發了論戰......

有歷史,有故事,有情懷,有情有義,金佛,註定了是一款不必村姑陳詳細介紹它的香氣與滋味,便引得人食指大動的茶。

3、金萱

金萱,是個矛盾的名字。

金,黃金,貴金屬,自古以來是財富的象徵。

萱,草名。萱草又稱金針菜,就是今天大家所謂的「黃花菜」。李易安說的,簾巻西風,人比黃花瘦,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說的這草?

金,貴。草,平凡。這一貴一平的兩種事物,居然湊成了一個茶的名字,實在是矛盾得很。

也多虧了這個矛盾,讓這個茶名,一下子就能讓人記憶深刻。

金萱是臺灣人雜交出來的茶樹品種,祖先是清朝的時候從武夷山移植到臺灣凍頂山的凍頂烏龍。

這樣算來,金萱算不算是海歸茶呢?嗯,根正苗紅的海外回流。

它的品種香是桂花香和奶油香,極為吸引人,極為誘惑。

大多數時候,市面上的金萱,是按閩南烏龍的工藝製作而成的,就是按鐵觀音的工藝製作而成的,主旨以香取勝,在湯水的表現力上不足。

而今天入選《巖茶十二金釵》的金萱,是以武夷巖茶,也就是閩北烏龍的工藝加工的,搖了青,發了酵,還焙了火,並且,焙的不止一道火。

焙成了中火。

現在的它,與市場上流行的它,會是截然相反的兩種面貌嗎?

敬請期待,閩北烏龍的近親,臺灣烏龍金萱的閃亮登場。

4、金牡丹

這一期的巖茶十二金釵,仿佛與「金」有緣。

金佛,金萱,這下子來了個金牡丹。

講真,村姑陳試茶的時候並沒有挑名字,隨手到箱子裡抓到是哪一泡,就喝哪一泡。

讓這金家的三員大將順序登場的,全是天意。

金牡丹身為黃棪家族的一員,是高香品種中的翹楚。從來是以馥鬱、繽紛的梔子花香恃靚行兇的。

然而,這一期的巖茶十二金釵,村姑陳挑選的是中火版,也就是比平時大家在市場上喝到的金牡丹,火功要更足一些。

火功高了,湯水稠了,但香氣便自然會損耗掉一部分。

那麼,這變稠了的金牡丹,它的湯水還能繼續保持馥鬱奪人的梔子花香嗎?

當花香落入稠湯中,會生成何等的風情萬種呢?

我不說,我就不說。

喝過,自然明了。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能明了。

5、小紅袍

小紅袍是一款神秘的茶。

關於它的出身,有好多個版本與傳說。

百科上,小紅袍的出身高貴不凡,是從大紅袍的母樹上剪下來的穗子扦插成活的。

然而,這條百科的詞條記錄混亂不堪,底下配的用途,植株性狀,居然是一種中藥......

這樣的百科資料,顯然不足為信。

又有人說,小紅袍是名叢,是當年遺落世間的一顆珍珠。然而,翻遍了名叢錄,卻查不到小紅袍的一星半點資料。

然後又有傳言,小紅袍是一種拼配茶。當年大紅袍絕跡於江湖之後,為了讓大紅袍這一武夷皇冠上的寶石重現人間,人們憑藉記憶和相象,用各種巖茶,拼配出了一種極似大紅袍口味的茶,命名為,小紅袍。

從情感上來說,從武夷人對大紅袍的執念來看,村姑陳偏向於第三種。

也就是說,小紅袍系拼配所成。

今天的這款小紅袍,條形整齊,如果是拼配所成,那拼配技術也是極高的,拼配所用的材料,數量並不多,才會形成條索整齊的外觀。

光看著,就覺得美好。

6、君子蘭

君子蘭的蘭花香,是村姑陳喝過的蘭花香裡,迄今為止最特殊的一種蘭花香。

從前,喝過水仙裡的蘭花香,以為,蘭香就是如此了。

後來喝了奇蘭,發現奇蘭裡的蘭花香,特異而幽馥,刷新了我對蘭花香的認知。

而今喝了這款君子蘭,才發現,原來,武夷巖茶蘭香還可以有這種版本,這種像空谷幽蘭一般,清新素雅的花香。

去查資料,名叢裡沒有這款君子蘭。

問茶農,他也說不清,說祖上就種這種茶,太久了,原來的名字記不清。

這種沒有名字沒有來歷的茶,不是應該統稱奇種嗎?

他說,這茶因為蘭香好,就取名君子蘭。每年有固定的客戶,於是就一年又一年保留了下來,沒有砍掉種肉桂。

感謝這些喜歡蘭香的客戶,你們又保留下來一株,珍貴的奇種。

也許過得若干年,喜歡武夷巖茶又喜歡探俟的巖茶客,會利用更新的科學技術,尋找到這株暫名「君子蘭」的茶樹的真身,重現它前世今生的故事。

7、矮腳烏龍

這一次,矮腳烏龍也入選了。

矮腳烏龍是武夷山的家生子了,不僅是武夷巖茶時代,追溯向前,在大宋朝,在茶葉地位最高的宋代,北苑貢茶園裡就已經種滿了矮腳烏龍。

跟水仙一樣,矮腳烏龍是頂頂古老的茶樹了。有史書記載的種植歷史就達到近兩千年。

說它們是名叢中的祖宗,都不為過。

矮腳烏龍的品種香,是蜜桃香。是那種清新的,仿佛鮮活的水蜜桃汁一般的香氣。

湯水含在嘴裡,芳香甘醇,極有嚼勁。

平時,矮腳烏龍大多數時候,亦是以輕火的狀態出現的,保香的製法,讓它的水變得溫柔,讓它的香氣愈發高揚明快。

而這一版的足火十二金釵,村姑陳特意選擇了這款比平時火功略高一些的矮腳烏龍,讓湯水變得更稠,讓內質更豐富,讓香氣滑入湯中。

一湯入喉,若英繽紛。

8、黃玫瑰

這是這一期的足火版巖茶十二金釵裡,最值得推薦的一款茶了。

若要論品種的珍貴程度,稀有程度,它比不上「嶺上梅」,「金佛」,論名氣大,它比不上「矮腳烏龍」,但要論工藝,論保香的同時花香要落水,且香氣要圓融清長、持久流芳,那麼,這款黃玫瑰,是做得極好的。

在黃家這一家子以香氣高揚尖銳而名震江湖的茶樹品種裡,黃玫瑰的玫瑰花香,獨樹一幟,並沒有淹沒在黃觀音,金牡丹的光芒萬丈之下,而是綻放出了自己獨有的光華。

然而,做成中火茶之後,黃玫瑰的玫瑰花香,隨著火功的升高、焙火溫度次數和時間的延長,是極容易損耗的。

一款以香氣見長的茶,若是連香氣都折損了,它還有何可取之處,立足空間呢?

是以,極少有人願意去冒險,把黃玫瑰做成中火茶。

村姑陳也是挑了很久,才挑到這款中火的黃玫瑰——湯水稠滑之下,玫瑰花香蘊藏於湯水中。

香湯馥鬱,令人如痴如醉。

9、瑞香

瑞香,代號305。

是茶科所選育的高香品種之一,它的特徵是花香清揚、馥鬱,香氣層次多變,美妙絕倫。

往常,這種以香氣取勝的巖茶,大家能喝到的,幾乎都是輕火——保香的製法,讓香氣儘可能繽紛,高揚,激昂,怎麼香怎麼來。而湯水,則不怎麼考慮稠度的問題,正常發揮,相比之下就顯得內質不夠豐富。

然而,這一回,我選的是「中火版巖茶十二金釵」。

要的是,香氣仍在,而湯水稠滑,湯中有內容,稱起來,湯水有份量。

這款瑞香,在加工的時候,被藝高人膽大的制茶師,製成了老叢一般的風格——香氣內斂,木質味十足,湯水絲滑,細細軟糯。

尤其是湯水中的叢味,非常的厚實含蓄,是老茶客們最喜歡的那一款。

不再是落英繽紛的花香了,瑞香的這一次華麗轉身,轉得極妙。

10、金觀音

金觀音,大家一聽到名字,一聽到它的身世,必定會覺得,哎,這肯定又是一款香氣高揚,蘭香、梔子花香馥鬱的走香茶。

然而,當它被焙成了中火,這一切都變了。

焙成中火的茶,它的工藝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發酵程度加深了,花香升華了,湯水稠滑了。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村姑陳居然在焙火和發酵加深的金觀音裡,喝到了叢香,那是一股只在老叢水仙裡喝到過的,老喬木茶樹葉片的木質香。

變稠的湯,變成叢香的茶,這款金觀音,還是高香世家黃家的一員麼?

喝過,便知分曉。

11、黃觀音

試茶試到尾聲的時候,李麻花在一邊調侃,這一期足火版巖茶十二金釵,幾乎是黃氏家族的大聚會。

我數了數,還真是。

從黃棪以下,黃觀音,黃玫瑰,金觀音,金牡丹,瑞香,姐妹們都是來了。

其實黃棪也來了的,孩子們都來了,當爹的不來怎麼行?不過這當爹的火功太輕,被村姑陳無情地淘汰了。

只留下孩子們,繼續著黃氏家族的榮光。

黃觀音,既是黃家的後代,自然也延續了黃門的風格——香,香氣清晰,香氣高揚,香氣衝人,香氣激烈。

但它又被焙成了中火。

於是,香氣減弱了些許,而湯水卻稠滑了更多,湯水中蘊含的內質,也豐富了更多。

喝起來整體的感覺,更好,雖然香氣弱了些,但湯中香氣更足,湯中稠度更強,香氣蘊在湯中,包裹著舌面,給人的感覺更加的悠長,圓潤,回味無窮。

中火版的黃觀音,值得一試。

12、水金龜

每一次組巖茶十二金釵,就一定想著要加入四大名叢。

仿佛沒有四大名叢裡的一兩款名叢來震場子,這十二金釵,含金量就不高了,就沒有了喝頭。

其實,要找四大名叢是很難的。

要挑一款合適的四大名叢進入十二金釵的組合,就更難了。

不過這世上的事,最難得就是「可巧」二字。

如今,村姑陳的可巧,就是,居然找到了一款水金龜,足火的,可以加入十二釵的隊伍。

用於壓陣。

嶺上梅,是梅花香。水金龜,也是梅花香。

這一次的十二金釵組合,用梅香開頭,用梅香收尾,算是有始有終,圓滿收梢了。

【後記】

輕火的巖茶十二金釵,難選。

輕火茶容易走向偏執的一面:過分突出香氣,而忽略了茶湯的內容。

足火的巖茶十二金釵,也難選。

當火功焙上去,當發酵程度加上去,香氣減下來,湯水裡,還會留下什麼?

一不小心,香氣沒了,湯水還很空洞,更加得不償失。

於是,村姑陳在一大批的足火巖茶裡,左挑右選,最後,幸得有緣,組成了這一期的巖茶十二金釵。

足火,是對巖茶傳統的致敬。

十二金釵,是對武夷山小品種的致敬。

它們是村姑陳,給予列位看官的致敬。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白雞冠,是一款具有仙風道骨氣質的茶
    在慧苑巖火焰峰下外鬼洞和武夷上公祠後山的茶樹,芽葉奇特,葉色淡綠,綠中帶白,芽兒彎彎又毛絨絨的,那形態就像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白雞冠是所有巖茶中最具辨識度的一種茶,葉片是嫩黃色的,行走在茶山,你未必能一眼認出水仙,肉桂,大紅袍的茶樹,可一下子就能看到白雞冠,即使隔著百米遠,那抹嫩黃色依舊醒目。白雞冠是武夷山唯一的「道茶」,與道家淵源頗深。
  • 圖解武夷巖茶輕火茶的6種香氣,蘭花香、桂花香等你喝出了幾種?
    某日,一茶友聽說李麻花要推薦他喝輕火茶,可真是嚇得他虎軀一震,退避三舍。直搖頭:「不不不,別給我喝輕火茶,求姑奶奶饒了我。」當時就覺得奇怪了,我帶的這泡黃玫瑰,放在輕火茶裡,算得上出類拔萃。怎麼就讓茶友避之不及呢?一了解情況,茶友這是之前被輕火茶傷害過,喝了一款「很生」的輕火茶,從此,再也不喝輕火茶。
  • 武夷茶山帶你領略不一樣的巖韻!
    那就去看看我國著名的茶山之一:武夷茶山。武夷茶山(大紅袍、世界遺產、 5A風景區 、風景名勝區、 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的交界處,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而武夷茶山的茶最大的特點就是茶的韻味:巖骨花香。武夷巖茶可謂以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巖骨坑源所滋,品具泉冽花香之勝。
  • 冬日來武夷 暖暖慢生活
    福建電視臺旅遊頻道 舉報   來源:南平文旅  ==冬日來武夷
  • 阿里山的金萱,奶香味尤絕
    阿里山的姑娘小夥自然是好的,但你知道嗎?阿里山的茶,在茶界也赫赫有名,尤其是阿里山的金萱。那年茶專業剛畢業,來到北京實習,結識了各行各業、天南海北的愛茶人,今天要聊的金萱,就是其中一個茶友帶我了解的。他來自阿里山。第一次見面,在他的茶葉店裡,給我泡的茶就是金萱。他一臉自豪地給我講關於金萱茶的故事,細緻到採摘的手法。
  • 漂洋過海 臺灣金萱茶來青「安家」
    膠州「90」後小夥張國浩從臺灣引進金萱茶繁育成功 今年首次迎來收穫期 3月10日,記者了解到,2016年,膠州「90」後小夥張國浩從臺灣引進 了10萬株金萱茶苗,通過4年繁育終獲成功,今年4月初30畝茶園首次迎來收穫期,按照畝產30斤和1500元每斤價格計算,預計利潤能達30多萬元。今後,他還要擴種規模打造一個集賞茶、品茶 和遊玩與一體的茶葉生態觀光基地。
  • 2020大武夷超級山徑賽圓滿落幕 山徑跑掀起「國潮風」
    2020年11月21-22日,第六屆大武夷超級山徑賽在「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鳴槍開跑。作為第一個世界雙遺產地越野跑賽事,大武夷超級山徑賽定位於中國風文化體驗賽事。
  • 一杯金萱檸檬,就能讓你近距離靠近憨豆先生!
    生活漸漸走回正軌,該吃吃,該喝喝,也在恢復正常。特別是對於吃貨而言,被「關閉」了這麼長時間,如果不好好犒勞、犒勞自己,似乎也說不過去!今日是周六,你們的時間被安排了嗎?即使被安排了,那也沒有關係,了解這杯從英國漂洋過海而來的憨豆先生茶。
  • 十衝圖解頂級武夷巖茶牛欄坑肉桂的世界,不止香清甘活!
    但要是說請喝一泡正宗牛欄坑肉桂,95%以上的人都會立馬飛車而來。而沒看到信息的第二天估計會悔斷腸子。現如今, 牛欄坑肉桂的吸引力,堪比當年宋徽宗皇家御茶園裡所制的頂級御茗「龍團鳳雪」。一千多年前,愛茶成痴的宋徽宗,令人監製了許多好茶,這些茶,成為皇室尊貴的象徵,能喝到這些茶,成為文人雅士身份的標誌,也是寒門子弟們階層竄升的信號。
  • 「金萱茶」來自臺灣,天然獨特的「牛奶香+桂花香」,茶中罕見
    金萱烏龍茶㈠ 何為「金萱茶」?「金萱茶」臺灣名茶,屬臺灣高山烏龍茶。主要來自於臺灣南部嘉義、南投兩縣境內。常言道,高山雲霧出好茶。那裡的生態環境良好,保持了生物多樣性的特點。「金萱茶」常年生長在:低緯度高海拔、氣候舒適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雲霧繚繞、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溫適宜環境中。「金萱茶」按照古法製作,形成了獨特的品質。清澈蜜綠的茶湯、天然純正非常稀有的牛奶香+桂花香氣。口感濃鬱飽滿甘醇、喉韻幽悠、最受女士、年輕消費者青睞。金萱烏龍茶㈡「金萱茶」樹品種。屬無性系灌木型、中生種中葉類。植株中等樹姿開張、發芽整齊密度高、持嫩性強。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4》 武夷巖茶用沸水泡,滋味會變濃? 闢謠,別再讓「沸水衝泡」當替罪羊。 衝泡出來的巖茶茶湯,茶味濃,苦澀感強,嘗起來特別重口味。 要真從衝泡上找原因,怎麼也輪不到水溫上。 畢竟在泡茶時,茶味的濃與淡,取決於兩點。 分別是茶水比例和浸泡時間。 投茶量多,注水量少,茶水配比失衡。
  • 臺北「金萱會」:迎漢學研究「回家」
    臺北「金萱會」:迎漢學研究「回家」 2012年12月28日 09: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款好喝的巖茶該具備什麼品質,以牛欄坑肉桂為例,主要看這六點
    巖茶的香氣亦是如此,不論是何種香型,只要足夠突出,都能博得我們的喜歡。如同玫瑰花香的黃觀音、梅花香的梅佔、桂花香的黃旦,都能夠快速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成為眾多巖茶中的經典。好喝的巖茶,不僅香氣要個性鮮明,茶香還要持久。有的巖茶,雖然香氣極有特點,在前三衝就能成功吸引你的注意力,但從第四衝開始就變得很淡,懸殊極大。
  • 「作家寫武夷」朱谷忠:武夷山的天上宮
    其二,自古以來,都說武夷收盡人間美,美在星村山水間;從溪灘一曲放筏至九曲,疑是人到九天上,其村名與實景可謂名副其實。故媽祖在形成時期被民間傳為「通天女神」,建在星村的媽祖廟,就被人看作是媽祖的天上行宮,遂稱「天上宮」。交談中得知,天上宮應為閩西客家人集資所建,他們大都來自閩西的汀州,故天上宮闢有汀州會館。那些年,閩江源頭之北的武夷山,雖天產豐阜但交通閉塞,只有溪流,是最便捷的通道。
  • 還分不清什麼是洗茶、醒茶、潤茶,三分鐘幫你搞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在剛入門學習泡茶時,很多人都會受到一種觀念的影響,所有的茶在正式衝泡之前,需要洗一洗、用玻璃杯喝綠茶前,洗一洗。蓋碗衝泡烏龍茶、紅茶、白茶,也要洗一洗。以後發酵著稱的黑茶,衝泡前更要洗一洗,甚至還要洗兩遍。
  • 喝巖茶、普洱茶、白茶時,有些老茶友口中常提的茶氣,它是什麼?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華山派有過一次內鬥。這個世界上,再強大的團隊,也經不起內鬥。哪怕高強如華山派,一樣被內鬥給搞垮了。內鬥是什麼?「看,我懂這個詞,你卻不懂,新人,好好學吧。」這是喜歡用茶界詞彙來壓人一頭的人,心裡的潛臺詞。茶氣,就是這些容易被選用來壓人一頭的詞彙裡,最高頻出現的一個。每次衝泡出一款茶來,沒喝兩三衝,總會有老茶客面目深沉地冒出一句:這茶好,茶氣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