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公開信:小米要構建的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

2021-01-09 澎湃新聞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港交所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的第一股。當天,小米創始人雷軍發布公開信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雷軍在題為《

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

》的公開信中寫道。

雷軍還在公開信中寫道,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1家小米遠遠不夠,需要100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豐富而繁榮的新商業生態。

附:《雷軍的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

您好!感謝您對小米的關注和支持。當您打開這份文件時,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家風華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氣和信任所支撐的新商業藍圖。

在此,我想向您說明,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我們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8年來的每一天裡,「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的願景都在驅動著我們努力創新,不斷追求極致的產品和效率,成就了一個不斷締造成長奇蹟的小米。

2010年4月成立小米時,我和我的合伙人們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做一款讓我們自己喜歡、覺得夠酷的智慧型手機。我們8個聯合創始人中,6人是工程師,另外2人是設計師,都是消費電子設備狂熱的「發燒友」。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這八個字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整體,遠超用戶預期的極致產品,還能做到「價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動人心」。創新科技和頂尖設計是小米基因中的追求,我們的工程師們醉心於探究前人從未嘗試的技術與產品,在每一處細節都反覆雕琢,立志拿出的每一款產品都遠超用戶預期 。我們相信打破陳規的勇氣和精益求精的信念才是我們能一直贏得用戶欣賞、擁戴的關鍵 。

不止於技術,我們推崇大膽創新的文化。從手機工藝、屏幕和晶片等技術的前沿探索,到數年贏得的200多項全球設計大獎;從「鐵人三項」商業模式,到通過「生態鏈」公司集群 ;從「用戶參與的網際網路開發模式」,到小米線上線下一體的高效新零售…… 創新精神在小米蓬勃發展並滲透到每個角落,並推動我們不斷加快探索的步伐。

目前,我們是全球第四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並且創造出眾多智能硬體產品,其中多個品類銷量第一。我們還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類 IoT平臺,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與此同時,我們還擁有1.9億 MIUI月活躍用戶,並為他們提供一系列創新的網際網路服務。

真正讓我們更加自豪的並非是這些數字,中國智慧型手機和智能設備等一系列行業的面貌因為我們的出現而徹底改變。

我們推動了智慧型手機在中國的快速普及和品質提升,這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爆發打下堅實基礎。行動支付、電商、社交網絡、短視頻等行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都有賴於移動網際網路湧入了數以億計的龐大人口。中國這一全球最大市場中,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成熟的背後,我們也被公認作出了不少貢獻。

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贏的是人心。更讓我們自豪的是,我們是一家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稱為「米粉」的熱情的用戶不但遍及全球、數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誠於我們的品牌、並積極參與我們產品的開發和改進。

浴火重生,小米商業模式被充分驗證

作為一家年輕的網際網路公司,小米的發展並非一路坦途。2016年,我們的市場佔有率曾有過下滑。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早先幾年過於迅猛的發展背後還有很多基礎沒有夯實,因此我們主動減速、積極補課。2017年,小米順利完成「創新+質量+交付」的三大補課任務,迅速重回世界前列。

據我們了解,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

浴火重生,小米經歷了一家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公司所必需的修煉。我們的管理更加有序,我們的人才儲備更加充實,我們的技術積累更加深厚,我們的供應鏈能力和產能管理能力更加強大。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商業模式經歷了考驗,得到了充分驗證。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體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網際網路服務。

這就是我們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新零售+網際網路服務 。小米至今的成就說明了這一模式強大的生命力。創業僅7年時間,我們年收入就突破了千億元人民幣,這一成長速度是許多傳統公司無法企及的。

效率的提升來自於運營成本,尤其是交付產品給用戶時的交易成本的極大降低。小米獨特的商業模式使得商品既好又便宜得以實現,造就了用戶信任的基礎。

永遠堅持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小米創辦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宏大的理想:要改變商業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

一件成本15美元的襯衣在中國的商店裡要賣到150美元,定倍率有驚人的10倍。一雙鞋要加5到10倍,一條領帶加20多倍,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

但我始終難以理解,為什麼生產和流通的效率長期不能提高?為什麼商業運轉中間環節的巨大耗損要讓用戶買單?為什麼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只在那10%的生產成本裡摳索,而從不向無謂耗損的那90% 運營、交易成本開刀?

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 。在2011年初,小米迎來第一次年會時,我向在場的全公司100多名員工和他們的家屬們說,我們要做出性能、體驗都最好的智慧型手機,只售300美元——當時主流的智慧型手機售價普遍在600美元以上。

偉大的公司都是把好東西越做越便宜,把每一份精力都專心投入做好產品,讓用戶付出的每一分錢都足有所值。

用戶是我們一切業務運轉考量的核心。小米前進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思考:從古至今,商業世界變化紛繁,跳出形形色色的商業模式話題之外,始終不變的是什麼?

用戶對「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的期待,這就是小米的答案。

有很多我們的用戶說,進入小米之家或者登錄小米商城,可以放心地「閉著眼睛買」,因為品質、價格一定都是最優的。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們的終極追求。

沒有用戶的信任,就沒有我們追求的高效。用戶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靈魂。持續贏得用戶的信任,我們的任何業務都將無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實現世界級效率的公司,將擁有穿越經濟周期、持續抓住行業湧現的新機會和長久保持優秀運營表現的能力。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不是一句空話,這八個字是我們的價值觀和精神信條。在此,我要向所有現有和潛在的用戶承諾:從2018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

因為,我們始終堅信,相比追求一次性硬體銷售利潤,追求產品體驗更有前途;相比渠道層層加價,真材實料、定價厚道終究更得人心。

我們始終堅信,我們的信念——大眾消費商品應該主動控制合理的利潤——將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貪戀高毛利的舉措都將走向一條不歸之路。

所以,我想向您說明,我們會更看重長期用戶價值的維護,小米的商業價值和您的投資價值,也將來源且僅來源於用戶價值的不斷放大實現。

硬體綜合淨利率永不超過5%就是小米高效的證明。我們深知,小米的理念最終成為社會的共識尚需時日,但時間會是小米的朋友,我們固執的堅持、持續的投入、堅決的執行終將換來理想的實現。

建設全球化開放生態,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今天,小米走到了歷史性的重要節點。面向未來,小米建立的全球化商業生態有著極具想像力的遠大前景。

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小米也不僅是一家創新的科技公司,更是數字時代的生活方式的創立和推動者。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要實現這一目標,1家小米遠遠不夠,需要100家甚至更多的「小米」,一起建立起豐富而繁榮的新商業生態。

「德不孤,必有鄰」,通過獨特的「生態鏈模式」,小米投資、帶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創業者,圍繞手機業務構建起手機配件、智能硬體、生活消費產品三層產品矩陣。現在,小米已經投資了90多家生態鏈企業,改變了上百個行業,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中國。以智慧型手機業務為例,在全球已進入的7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中,我們已經在印度取得份額第一,並在15個國家名列前茅。我們正在並將繼續證明,小米模式在全球都具有可快速複製的普適性 。

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讓小米長期發展的機遇更多、邊界更廣闊、根基更穩健。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時代就在眼前,我們相信我們全球生態平臺所生成的大量獨特的消費和行為數據,能讓我們更為敏銳、精準地洞察用戶的需求,為我們在未來贏得巨大優勢。

小米是一家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工程師們的夢想就是持續探索先進技術,並惠及儘可能多的用戶,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是我們的願景。我們堅信,科技創新進步帶來的利益應該能被大眾輕易共享,網際網路精神的本質是透明、高效以及平等普惠。

最大的平等,莫過於日常生活體驗的平等:讓所有人,不論他/她是什麼膚色、什麼信仰,來自什麼地方,受過什麼教育,都能一樣輕鬆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這就是我和小米所有員工夜以繼日持續奮鬥的目標。

感謝您關注小米,和我們並肩投身於創造商業效率新典範,用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壯麗事業。許商業以敦厚,許科技以溫暖,許大眾以幸福,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現在才剛剛走出了第一步,我們已經改變了幾億人的生活,未來我們將成為全球幾十億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請和我們一起,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雷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小米赴港 IPO 雷軍發公開信:不要封閉的商業帝國
    5 月 3 日消息,小米今日遞交招股書的同時, 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也發布了一封公開信, 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 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小米的願景是建設全球化開放生態,而非封閉的商業帝國。「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雷軍承諾:從 2018 年起,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 5%。
  • 小米2017年虧損439億,雷軍: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與招股書一同發布的,還有雷軍的公開信,他說:「當您打開這份文件時,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家風華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氣和信任所支撐的新商業藍圖。」以下是雷軍公開信全文:您好!感謝您對小米的關注和支持。當您打開這份文件時,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家風華正茂、勃勃向上的公司,更是一份由勇氣和信任所支撐的新商業藍圖。在此,我想向您說明,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
  • 雷軍和小米是如何崛起的?順勢而為——讀《絕不雷同》
    雷軍的高明之處在於,尋找突破點而不是一定要正面競爭,然後把產品做到極致不可替代,搶佔一個短期內很難被超越的制高點,再帶動其他產品矩陣,形成合力。第四章 最初的夢想,最後的創業通過天使投資,雷軍建成了一張很好的人脈網,為小米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在創辦小米之前,雷軍花了半年的時間來找人,一旦遇上合適的人,他就窮追不捨,直到把人說服為止。
  • 小米強勢回歸是曇花一現?並不是,雷軍兩年的悶氣一掃而空
    換言之,大多數人都想花費最少的錢入手一部優質的手機,雷軍所堅持性價比路線一定意義上俘獲了不少用戶的心;二是自誕生以來,小米即走的輕資產、零庫存模式,省去渠道商環節讓利於消費者,這是大眾樂於看到的現象;三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後,還能夠成功逆轉的,除了小米。當然,該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小米公司主要創始人雷軍內部會上講到的。
  • 小米十年,梳理出雷軍的八條管理秘籍
    雷軍在小米十周年演講中講到「專注、極致、口碑、快」「成功往往不是規劃出來的,危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是小米取得現在成績的特質,但我們也許從以下八個特質解釋他不斷挑戰自我的原因。2009年,一個新的沸騰時代正在開啟。 彼時的雷軍還沒有推出小米傑作,不過他已經判斷出風要來了。 他認為蘋果的開放度肯定有限。以安卓開源精神來看,很可能會給產業帶來不同凡響的改變。
  • 雷軍先生,你根本不是凡爾賽文學的一員丨底片
    再比如,雷軍天使投資有三大心得:第一,不熟不投。不是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人推薦的人,原則上不投資;不是熟悉的領域,原則上不投資;第二,只投資人。業務方向或者商業模式都有可能變化,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次不成,第二次的成算非常大。第三,投資後,幫忙不添亂。最好的投資人是儘量不管理的投資人。十大標準,如今聽來平平無奇,不熟不投、不懂不投的框框也略顯保守。
  • 小米年會雷軍演講實錄:跨越千億營收,10 季度內要重返第一
    IT之家2月7日消息 今天小米召開了2018年年會,創始人雷軍在年會上進行了演講。雷軍稱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小米的「逆轉之年」,是「跨越之年」,更是小米新徵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2017年小米提前實現了年初提出的營收過千億目標,今年有很大機會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 小米上市首日即告破發
    □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小米集團昨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港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上市公司。小米此次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95%供國際配售,5%供投資者公開認購。小米發行價17元,上市首日收盤下跌1.18%,報16.8港元,市值3759億港元。儘管小米在上市首日破發,但小米創始人雷軍昨日表示,長期持有小米,一定會有錢賺。
  • 2017 的小目標:雷軍小米年會演講全文
    IT之家1月12日消息 今日小米公司舉行了2017年年會,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小米CEO雷軍發表了感言,他表示,2017年小米的目標是收入破千億,小米也定下了5大核心戰略,包括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金融五大部分。
  • 真格基金王強:商業嬗變的本質是從構建帝國到順應流沙 | 獵雲網
    混沌大學課堂上,他分享了自己對商業模式創新的思考,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1、我們的社會正在由「固態」變為「液態」,商業嬗變的本質是從構建帝國到順應流沙;2、「時間軸」代替「空間性」成為商業的核心要素,企業唯有快才能生存。
  • 不是概率問題!雷軍小米小愛藍牙音箱事故分析
    不少網友應該發現,近期網絡上有不少新聞在調侃雷軍11月28日在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演示AI音箱的囧事。在現場,當雷軍問小愛同學「三個馬念什麼」,小愛同學馬上正確回答是「驫」。
  • 小米2018年營收1749億,雷軍可還記得10億賭約?
    67r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小米 IoT 平臺所連接的 IoT 設備(不含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達到 1.509 億臺;搭載小愛同學的智能設備超過 1 億臺,截至 2018 年底的活躍用戶為 3880 萬人。67rEETC-電子工程專輯• 小米網際網路業務的 2018 年收入為 160 億元,同比增長了 61.2%。
  • 雷軍微博求英文如何翻譯 小米客服忙壞網友心疼
    而雷軍本人對雷式英語也毫不避諱,多次在公開廠商自我調侃,頗有意思。今日,雷軍在微博上曬出了印度最大商業雜誌《經濟時報》主題報導小米如何成為印度第一的截圖。 報導封面的一句英文引起了他的興趣,發文問道:「That's how they write "First" in Mandarin. 如何準確翻譯? ????」
  • 雷軍的宿命
    這場新聞發布會,頗像雷軍和小米手機的一場脫口秀,有人覺得這和賈伯斯在莫斯康尼會議中心的表演有相當神似的地方,現場有人忍不住喊了起來——「雷布斯」。當天現場播出了一個短片,一幫中國網際網路的風雲人物齊聚一堂。樂淘網CEO畢勝、多玩網總裁李學凌、金山網絡CEO傅盛等人,一起摔掉手裡的蘋果手機,高呼:「我們要小米!」
  • 小米11熱賣 創始人雷軍成惡搞對象被P成女裝大佬 你能接受嗎
    1月1日晚間,小米公司官方宣布,雷軍成為小米11代言人。在新年直播中,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有很多米粉建議小米手機不要請形象代言人,直接讓雷軍代言就可以了。
  • 雷軍回應 「小米手機都是中低端」:幹了十年還被大家誤解,挺鬱悶的
    結果乾了十年,大家覺得小米做的還是中低端」,雷軍無奈的說,「這一點我挺鬱悶的」。mvCEETC-電子工程專輯「十年前,我希望用提高商業效率,用性價比來幫助國貨改進產品、改進設計。但是努力了十年以後,我發現這個誤解還是很深地存在」,雷軍疑問,「大家理解的高端手機是什麼呢?就是要賣得貴?
  • 雷軍終於揚眉吐氣?
    二者相像的原因不是髮型都是大背頭,而是昨晚小米11發布會上,雷軍自信歸來的模樣,仿佛也在說:「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 小米高管引咎辭職,雷軍也沒辦法!
    很明顯,王嵋不懂得屌絲的含義,但網友們可都不是糊塗人。 不會說話就是這麼可怕! 其實王嵋的這個錯誤言論,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雷軍對小米品牌形象的打造。
  • 雷軍十年演講直播入口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直播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雷軍最新資訊 > 正文 雷軍十年演講直播入口 小米十周年發布會直播
  • 雷軍:40歲時「一事無成」決定創辦小米,小米不需要我就是退休之時
    小米創辦人雷軍接受內地央視訪問,再憶述自己的創業歷程,亦談及被與蘋果(AAPL)比較以及退休。雷軍稱,「在快40歲時,有一次從夢中醒來,我就在想自己曾經想辦一家偉大的公司、做一些偉大的事情,到了40歲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他續指,當時想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勇氣、決心,因此決定創辦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