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當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後,第一反應肯定是去抱著寶寶,看看寶寶是不是有哪裡不舒服,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或是想要便便了等等。
但是,近年來,網上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為寶寶一哭家長就抱,會把寶寶慣壞。
這種說法的贊成者表示,寶寶如果一哭鬧,家長就立馬抱孩子的話,那麼其本質就是寶寶在用哭聲來控制家長、操縱家長,是一種不正確的思維觀念。
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
美國的布朗大學曾經進行過一次研究,研究的內容就是關於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中,家長對於寶寶啼哭的回應程度,以及寶寶的發展情況。
結果顯示,如果家長對於寶寶的啼哭能夠給予適當的回應,那麼寶寶的語言和認知能力將會更好。
無獨有偶,美國曼徹斯特大學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結果同樣發現,家長如果能夠及時快速地回應寶寶的啼哭,那麼寶寶在之後的日子中將會減少啼哭的次數。
這項研究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及時地回應寶寶的啼哭,寶寶的性格發展將會變得更好。
通過這些研究我們能夠看出來,其實寶寶啼哭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夠快速及時的回應,那麼寶寶將會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這種發展是全方位的,包含心理、性格、情緒等等。
有些人又要說了,現在不是流行延時滿足嗎?為什麼讓寶寶哭一會兒不行呢?
其實,這是很多家長對於延時滿足的一種錯誤理解。
延時滿足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被應用在孩子已經建立了基本自我意識的基礎上,而年齡過小的嬰兒,本身的自我意識並不強烈,延時滿足的效果並不會得到體現。
並且,如果寶寶啼哭是因為餓了,而家長卻讓寶寶哭一陣子再餵奶的話,就能夠很明顯地發現,這時候的寶寶吃奶的動作,和頻率是比較雜亂的,而得到及時回應的寶寶,吃奶的時候是更具規律性的。
很明顯,無規律的飲食將會對寶寶造成更多的不良影響,就比如吸吮時間短、情緒差、精力透支過於集中,導致寶寶吃不了幾口就睡著等等。
並且,寶寶長期處在這種狀態下的時候,很可能會引發一些別的問題。
所以,家長在寶寶啼哭的時候,應該及時的、快速的給予寶寶回應,給寶寶抱抱,讓寶寶安心。
當然,寶寶啼哭的時候及時給予寶寶回應,還有一些其他的積極因素在內。
寶寶哭鬧及時給予回應有哪些好處?
寶寶啼哭的時候家長及時予以回應,將會對寶寶的成長產生更多的好處,這些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讓寶寶及時獲得安全感
寶寶啼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自身的安全感極度缺乏,所以才會啼哭,以此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從而得到回應,滿足自身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寶寶在出生之後,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是比較需要安全感的,因為寶寶本身是不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的。
所以為了寶寶自身安全健康的成長,就需要不斷地獲得安全感,以解決心理恐慌問題,及時的給予寶寶安全感,將會對寶寶的健康心理環境塑建起到積極的作用。
2)通過接觸增加親子情感
寶寶和家長之間的親子關係,其實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需要開始用心經營了。
如果寶寶在需要安全感的時候,家長總是能夠第一時間的出現,給予孩子安全感,那麼寶寶就會對家長形成一種很強的依賴心理。
對家長充滿了信任、依靠,家長也成為了寶寶學習的榜樣,在這樣的狀態下,寶寶將會更加地聽話。這對於以後的家庭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的。
3)及時獲知寶寶的需求
寶寶啼哭的情況,並不全是因為安全感的缺失,很多時候也是因為自身出現了一些生理狀況,就比如寶寶餓了,寶寶想要便便等等。
如果家長不及時的給予回應,那麼就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就比如寶寶餓過頭了,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規律性,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等等。
如果寶寶是想要便便,家長沒有及時回應的話,那麼寶寶就可能會拉到褲子裡。
要知道,隨意便便可不僅僅是洗衣服、洗床單這麼簡單,如果寶寶養成這樣一種習慣,家長今後的工作量也會增加,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4)緩解寶寶的不良情緒
有時候寶寶啼哭,可能是自身的情緒不佳,而這時候家長如果不及時的回應,就會導致寶寶的負面情緒加重,對寶寶產生更壞的刺激,影響寶寶的性格、心理發展等。
所以,家長遇到寶寶啼哭,最好及時的回應,不要總是讓寶寶哭一會兒,再回應。
面對寶寶的哭鬧,家長應該怎麼做?
如果寶寶的啼哭情況比較嚴重,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夠儘快的讓寶寶不哭呢?
撫觸,給予寶寶最大的安全感
撫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家長在撫觸寶寶的時候,寶寶會獲得一種十分溫暖幸福的感覺,從而極大地緩解了自身的情緒問題,並且得到足量的心理安慰,有效的讓寶寶停止啼哭,或是減輕啼哭的程度。
輕搖,讓寶寶獲得更舒適的體感
把寶寶抱起來之後輕搖,其實這種辦法是很多家長常用的一種辦法,而這種輕搖的感覺能讓寶寶感到舒適,寶寶躁動的心情就會被平復,進而進入一種安靜祥和的狀態。
展示玩具,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如果寶寶哭鬧不是想睡覺,那麼還可以試試使用一些寶寶喜歡玩具等物品,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能夠讓寶寶快速的忘記啼哭,轉而投入到玩耍之中。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