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民企微窗】民營企業最常見的69個法律風險(一)

2020-11-24 澎湃新聞

目錄

第一章 企業內部治理中的法律風險

第一節 企業設立

第二節 企業治理

第三節 企業清理

第一章 企業內部治理中的法律風險

第一節 企業設立

1.民營企業的常見形式主要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等,不同形式的公司在運行模式、責任方式、責任範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實踐中存在出資人對於公司形式所對應的法律責任不清楚而盲目設立的情況,建議申請成立前先對公司法相關內容做基本了解,選擇適合自己出資目的、經營預期、管理能力的公司形式。

2.設立公司時出資人(股東)之間的出資協議是今後行使各種權利的基本依據,實踐中因約定不清或口頭約定出資等情形引發的糾紛較多,建議採取書面形式訂立出資協議,明確約定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

3.按照出資協議履行出資義務是出資人的基本責任,實踐中因出資不實、抽逃出資而引起債權人要求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糾紛較多,建議採取實繳制出資的出資人務必確保出資真實、足額到位,並且不得以變相方式抽逃出資,同時建議妥善保留出資到位的財務證據,避免工商檔案中只有驗資報告且籠統描述為出資到位,引起債權人合理懷疑。

4.採取認繳制出資方式雖然可以減輕出資人的資金壓力,但是認繳而未繳出資性質上屬於股東欠公司的債務,在公司對外負債到期不能償還情形下,債權人可以向未足額出資的股東主張權利,要求在未出資範圍賠償,股東不得以認繳出資未到期限對抗,建議通過參與管理或行使股東權利等方式,關注公司經營狀況,必要時提前補足認繳出資。

5.法律允許以實物、專利技術、其他公司股權等非貨幣方式出資,但實踐中因作價不合法、價值偏離大、產權未轉移等情形引起的糾紛較多,建議合理確定實物價值、必要時委託評估,及時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6.由於種種原因,股東委託他人代持股,他人註冊登記為股東,自己幕後實際操作的情況比較常見,實踐中有因名義股東否認代持股關係而引發的糾紛,建議儘量避免隱名出資的情況,如果確要採取由他人代持股的方式,建議書面確定代持股關係,並保留好自己履行出資義務的相關證據。

第二節 企業治理

7.公司成立之後,股東有可能在公司擔任一定職務直接管理公司或參與管理。實踐中,公司開展經營活動時為圖方便等原因而使用股東名義或者股東銀行帳戶,導致債權人要求股東承擔公司債務的糾紛較多,建議釐清合同主體,避免以股東名義收貨、收款、履行公司所籤合同,同時建議嚴格遵守財務制度,避免公司帳戶與股東帳戶之間隨意轉款。

8.為了經營便利、減少成本,有的公司尤其是產業鏈關聯性較強的公司,可能會同時成立關聯公司。實踐中,債權人以關聯公司人格混同為由要求各關聯公司共同承擔責任的糾紛較多,建議關聯公司之間在經營過程中避免人員混同、財務混同、業務混同,尤其要避免因財務混同導致財產無法區分。

9.法定代表人是依法代表公司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負責人,實踐中有的民營企業家讓自己的親信或員工掛名擔任法定代表人,自己在幕後操作控制公司,這樣可能發生控制失靈而產生損害實際控制人利益的情形,在公司負債時對掛名法定代表人也會產生嚴重後果,建議不要由他人掛名自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企業家也不要輕易替別人掛名擔任法定代表人。

10.出資協議主要用於設立公司,主要約定出資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公司登記成立之後,公司章程則成為公司運行的「憲法」,規定不同角色在公司的權利權限及行使權利的程序和操作流程,兩者的作用和功能區別較大,實踐中存在出資人重協議輕章程的情況,建議在公司章程中對股東權利、公司運行、高管權限等作出明確約定,避免以出資協議規制公司運行的情況發生。

11.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法規定了股東會的召集程序,章程也可能進一步細化流程,實踐中因股東會召開方式發生的糾紛較多,主要爭議在於召集程序是否合法,通知是否到達其他股東,建議召集人注意召開股東會時通知其他股東的方式,既要符合法律規定和公司章程約定,還要注意固定通知證據以備訴訟之用。

12.出資額和持股比例決定了股東表決權和收益權大小,但法律對大小股東合法權利的保護都是平等的,實踐中因大股東漠視小股東權利、損害小股東利益而引起的糾紛較多,建議大股東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公司章程辦事,尊重小股東的知情權、表決權、利潤分配權等合法權利,實現共贏,避免糾紛。

13.股權轉讓是公司運行過程中常見的情況,轉讓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應當通知其他股東,實踐中因股東對外轉讓股權未通知其他股東而引起的糾紛較多,其他股東得知後要求行使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建議在對外轉讓股權前徵得其他股東同意,或者通知其在30天內表態,避免轉讓目的無法實現。另外,即使辦理了變更登記,其他股東在一年內也可以主張權利,對這種事不要抱有「生米煮成熟飯」的想法。

1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不存在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問題,上市交易或在特定交易場所發生的股份轉讓糾紛較少,實踐中常見的糾紛主要是協議轉讓股份後的權利取得標準,建議籤訂股份轉讓合同後及時支付價款,儘快在目標公司辦理股金證並登記於股東名冊,如果當地登記部門可對股份轉讓辦理登記,應當儘快申請變更登記。

15.因看好公司前景或為獲得公司重大項目,收購公司全部股權也比較常見,實踐中,收購過程中易發生糾紛的關鍵點是資產的真實性、負債披露的完整性和付款條件的明確性,建議在合同籤訂前先對公司資產、負債做完整評估,收購方詳細了解公司財務狀況,在雙方均知悉的情況下再籤訂合同,對公司交接、債務承擔、付款條件等關鍵問題作出明確約定。

16.公司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向其他主體提供擔保,實踐中因公司對外提供擔保引起的糾紛比較多,由於這種情況會對公司產生較大債務風險,建議根據公司經營規模和償債能力在公司章程中對擔保限額進行規定,並在對外提供擔保時經股東會決議,同時建議由被擔保方提供反擔保以保護公司追償權。

17.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具有運行高效、便捷、靈活,以及不存在股東間利益糾紛的特點,但實踐中常見股東被起訴要求與公司共同承擔債務的情況,如果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的獨立性,將會被判決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建議保持公司財務的獨立性和管理的規範性,避免以個人名義履行公司合同,避免個人財務與公司財務混同。

第三節 企業清理

18.公司章程中規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屬於公司法規定的法定解散情形之一,如果不想解散公司,建議召開股東會對延長公司經營期限進行表決,並修改公司章程,及時到工商部門申請登記。

19.如果經營期間股東發生矛盾,經營陷入僵局,持股10%以上的股東可以起訴請求解散公司,但法律規定的解散條件比較嚴格,實踐中法院也不會輕易判決解散公司,建議陷入僵局後,首先選擇理性協商、轉讓股權等前置程序,確實無法解決再訴諸法律。

20.公司解散後股東即負有清算責任,清算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債權人利益,一方面在公司清償債務後資產有剩餘的情況下,股東也可以分得相應份額,實踐中因股東未履行或拒絕履行清算責任而引起的糾紛漸增,建議股東在公司出現解散事由之日起15天內組織清算,妥善保管財務帳冊、公司財產和重要文件,通知已知債權人並發布公告,清產核資後如果發現資不抵債,應當向法院申請破產。

股東對公司的責任以其出資為限,最不利也就是投資歸零,因此切勿對清算責任故意逃避或置之不理,否則即使出資到位,股東也可能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1.小股東即使不參與經營、不管理帳冊和財產,但在出現清算事由後也負有清算責任,實踐中因公司未及時清算而導致債權人起訴全體股東的糾紛較多,建議小股東在公司出現清算事由後也要盡到義務、釐清責任,包括及時向大股東提出清算要求、在控股股東拒絕組織清算時及時向法院申請強制清算。

END

企業遇到困難怎麼辦?

江西省非公企業維權服務中心

維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維權服務熱線967788

監製:周文慧

校審:梁 浩

來源:新時代普法

原標題:《【法治民企微窗】民營企業最常見的69個法律風險(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O.92】乾貨|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180條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哦~ 轉自山東審判微信公眾號編者按 為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結合審判實踐,從組織形式治理、法人治理、合同管理、融資擔保等9個方面,歸納總結了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控
  • 釋放司法善意 護航民企發展
    4日,市檢察院舉行相關工作通報會,與會的十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給南通檢察護航民企工作點讚。 民營經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一方案要求,市院每位院領導至少掛鈎聯繫1個國家級或省級開發園區、1個重大項目、2家重點企業,各基層院也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活動,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全市兩級檢察機關已開展走訪活動近百次,並與市工商聯、企業界代表委員開展多次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 福建省司法廳「體貼入微」法律服務促中小微企業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福建省司法廳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採取多項有力舉措,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
  • 四川瀘州市工商聯會同有關部門共建服務保障民企發展協作機制
    (陳明)為快速化解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糾紛問題,探索建立快捷高效的企業糾紛化解機制,在四川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牽頭協調下,瀘州市工商聯、市仲裁委員會、四川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經多次協商,擬定了《共建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作機制意見》文本。
  • 瀘州市工商聯會同市中院自貿區仲裁委共建服務民企發展協作機制
    6月29日,瀘州市工商聯會同市中院、仲裁委、自貿區管委會,在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管委會由上述四方共同籤署了《共建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作機制意見》,啟動了協作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服務保障創舉。
  • 從招聘廣告看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形勢嚴峻
    天風證券宏觀團隊負責人宋雪濤通過爬蟲數據分析,發現今年4月-9月,國內某招聘平臺上共消失了200餘萬個招聘廣告,其中5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佔比下降最快。從所有制來看,民企招聘廣告佔比下降,而國企佔比未變。
  • 2019年中國民營經濟報告出爐:民營企業實現從0到56789的成就!
    原因有三:一是產權公有導致所有者缺位;二是體制性因素導致激勵約束不足;三是社會公共職責導致負擔過重。即弗裡德曼提出的:民營企業是「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講效率又講節約」,而國有企業是「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既不講節約也不講效率」。2、過去40年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增長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開放,最主要的動力是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外資企業大規模進入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
  • 提高三個深刻認識 促進民企健康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穩定向好,在此背景下開展本次培訓班,要從三個方面深刻認識:一是要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這是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民營企業要深入學習全會精神,不斷提升思想認識,堅持創新高質量發展。
  • 2019,民企的「換骨劫」 | 米筐原創
    於是,整個2018年,最流行的風口就是「販賣焦慮」!當然,今天我們聊重要的一些事情,就是我們的民營經濟。2018年,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都抱怨生意異常難做,壓力非常大。你拾葉的好友陳總原先茂密的頭頂今年也開始微禿了。老陳說不僅僅是公司運營成本壓力大,資金鍊現在也非常吃緊。
  • 企業上市最好年份,山東做了什麼?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山東省新增上市企業22家,成為企業上市最好年份。市場主體活力激發得益於「十三五」時期山東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十三五」時期,山東大力推進流程再造改革攻堅,目前全省已形成約5%的審批事項在省級、25%在市級、70%在縣級的「金字塔形」審批格局,在全國率先整省推進20個行業「一業一證」改革,許可環節、申報材料、審批時間分別壓減為71%、80%、78%。
  • 金融支持民企樣本|台州:信保基金破局小企業擔保難、互保煩
    【寫在前面】從多次定向降準到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去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了一攬子政策和創新政策工具,希望消除對民營經濟的各種隱性融資壁壘。旨在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三支箭」政策在各地落實得怎樣?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和當地商業銀行進行了哪些因地制宜的實踐?
  • 臨沂4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
    琅琊新聞網綜合大眾日報、臨沂日報編輯:向量8月22日,全國工商聯在青海西寧發布了《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報告》,其中,山東61家企業上榜!臨沂4家企業上榜!而這,已是華為蟬聯」中國民企500強榜首的第四年。海航集團、蘇寧控股分別以6182.93億元和6024.56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
  • 「暴發戶心態不是企業家精神」,這場座談會上民企當家人敞開心扉
    民企發展最大的瓶頸是什麼?民營科技企業為何十年存活率低?怎樣的「放管服」才是最適度的?一場特殊的座談會日前在楊浦舉行。 30家本土民營科技企業創始人圍成一個圈,輪流講述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酸甜苦辣。
  • [我在現場]專訪保育鈞:不要挫傷民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這話,國家的稅收變為員工的薪水,給他提薪,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困難,第四個困難是權益保障,民營企業的權益,應該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保護私有財產,我們《物權法》定了之後,法律層面是有了,但是實際生活當中,民營企業權益經常受到來自權力部門的侵犯,這次拆建過程當中都是民營企業,人家告狀到我那兒很多很多。
  • 總書記關切高質量發展|一江春水聽歡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二三事
    12月23日電 題:一江春水聽歡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二三事  新華社記者顧錢江、塗洪長、邰曉安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22日公布。意見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提出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策措施。  「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在2018年11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 人民日報:解碼小微金融的「台州模式」
    「當時銀行年底的放貸工作已經結束了,但了解情況後,客戶經理還是決定幫我申請貸款,只用10分鐘這筆流動資金貸款就批了下來,企業得救了!」久億潔具的經歷是台州銀行業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真實寫照。「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是我們進行的理性商業選擇,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台州銀行行長黃軍民說,民營、小微企業是一個很值得精耕細作的市場。
  • 善於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國家利益 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
    涉外法治工作還包括如何在遵循國與國之間平等原則的基礎上,採取雙邊或多邊的協議和措施,解決國與國之間的事務。主權國家的海外機構、企業、公民也存在遵守國際法準則、有序參與國際交往、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問題。當前,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我們還面臨更好運用法治方式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課題。
  • 【法治文化】2020 年的 80 種法律好書
    法律的正當性源自何處?本書關注的仍是這一傳統的法治問題,由諸多律師、哲學家和政治理論家撰寫的論文既推進了這個問題,又使答案更為複雜化。本書的第一部分是對法秩序的研究,法治在其中遭受嚴重詰難。讀者可以發現在法治的觀念研究中能得出何種結論。第二部分則涉及法治作為法哲學、政治哲學和法理內部的一個概念問題,其價值何在。第三部分的文章專注於作為法秩序之局限的法治問題。
  • 我市律師論文榮獲第八屆長江中遊城市群法治論壇二等獎
    在武漢、長沙、南昌、合肥、黃石、嶽陽、安慶、九江市法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長江中遊城市群法治論壇上,我市中皖律師事務所陳文龍主任、胡夢媛律師所著的論文《刑法視野下民營企業平等法律保護問題研究》,經武漢大學、中南大學等專家學術審委會審定,評定為二等獎。
  • 從一個蘋果說起——甘肅銀行平涼分行扶助小微企業發展觀察
    不過,甘肅銀行平涼分行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緊緊圍繞平涼市委市政府「一中心兩園區」城市發展戰略布局和煤電化、草畜、果菜、旅遊四大主導產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重點支持本地非公經濟、小微企業發展,加強金融創新,嚴守風險底線,全面踐行普惠金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優效率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