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當時的江蘇連雲港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附近有一座無名小島,大概就是今日連雲港的花果山、雲臺山,來自山東的500名壯士在島上集體自殺。他們為了一個義字而死,非常悲壯,這也說明山東人自古就很講義氣。一群山東人為什麼會淪落到江蘇的一個小島上,為何都不願意活著呢?視線轉回到2000多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那時候正值楚漢爭雄階段,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展開終極對決。雖然劉邦不是楚霸王的對手,總是一敗再敗,正因為如此才吸引住項羽的主力,給韓信滅魏、趙、代、燕爭取了時間。韓信的下一步的目標就輪到齊國了,當時齊國的掌門人是國相田橫。
田氏家族很牛的,跟當時的名將全都交過手,先來捋一捋。田橫的哥哥田儋,與秦末名將章邯交過手,最後戰死。田橫的哥哥田榮,與千古無二的項羽交過戰,最後被殺。田氏就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田橫收拾殘兵重整旗鼓,齊國的招牌再一次上市。不過這一次又是來者不善,居然是戰神韓信,田橫就此打開悲壯的人生。
劉邦不是莽夫他準備勸降齊國,派酈食其出使齊國。酈食其果不負眾望僅憑一副三寸不爛之舌就勸降了齊國,雙方握手言和。可就在田橫大擺筵席,招待酈食其的時候,韓信像一隻脫韁的野馬突然對齊國發動襲擊,把田橫打得措手不及,一愣一愣的。田橫大喊一句上當了,立即煮了酈食其。
齊國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被韓信滅掉,田橫只能開啟流亡人生。他首先流亡到項羽的陣營,指望著西楚大將龍且幫他復國。很可惜濰水一戰,龍且全軍覆沒。
田橫又流亡到彭越的陣營,不久後彭越助劉邦滅掉了項羽,被封為漢朝的梁王。如果這時候田橫豁達一些忘記仇恨,肯定能在漢朝混個一官半職的。但是田橫又選擇了流亡,他帶著500個出生入死的山東爺們流亡到了連雲港的小島上,當時還不叫連雲港,就是一個無名海島而已。
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2000多年前,小島上是無法解決500人吃喝問題的。夏天好辦花果山的野果足夠他們食用,如果冬天該怎麼辦呢,總不能喝鹹海水度日吧!一旦500人出現斷糧,勢必會形成犯罪團夥,那樣的話就威脅漢朝的安寧了。基於以上這種考慮,胸懷寬廣的劉邦派使者宣布赦免他們,並讓田橫進京面聖。
田橫為了500個兄弟的前途,選擇聽從組織安排開始進京。田橫曾經烹殺過酈食其,心裡很愧疚,進京以後該怎樣面對酈食其的弟弟酈商呢?場面一定會非常尷尬。田橫越想越多,他認為劉邦就是想看看自己長什麼樣子而已,當走到洛陽時田橫抹脖子自殺了,乾脆就把人頭送給漢使進京面聖吧。
當然之前劉邦想到那些尷尬的問題了,他命令酈商不予計較,敢動田橫一根毫毛就滅族,可萬萬沒想到最後是這個結局。劉邦感到非常惋惜流下了眼淚,動情的說:「唉呀!田氏從平民百姓起家,兄弟三人相繼為王,這難道不是很賢能的嗎!」這就是英雄惜英雄,此刻劉邦的境界與胸懷,你還能說他是沛縣的小混混嗎?
田橫死了,但跟田橫同行的兩位賓客,被劉邦大方的任命為都尉一職。隨後劉邦派出2000士兵,按照諸侯王的禮儀風光的安葬了田橫,做到了仁至義盡。
那兩位賓客也很軸,在田橫墓地旁挖了個坑都自刎而死,劉邦被大大的震撼到了,沒想到齊國人都很賢能,立即又派使者上島宣布赦令。島上的人聽到田橫已死,500人集體選擇自殺。這就是田橫500士的故事,近代畫家徐悲鴻就做過《田橫500士》的大作。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想不通他們為什麼要選擇自殺?
田橫有養賓客傳統,這是典型的戰國遺風,他們心底裡還保留著最純粹的大義,「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信條始終貫穿著他們的內心。田橫為了500兄弟的出路,毅然選擇了歸降之路,這是一種大義。田橫對酈食其之死感到非常愧疚,始終無法釋懷,寧願放棄高官厚祿也要對得起自己的內心,或許選擇死亡是最好的出路。這500人怎麼也比水泊梁山那群打家劫舍之徒光明磊落得多。
連雲港花果山不僅有猴王孫悟空,還有2000多年前一群為大義而自殺的齊國人。齊國人就是現代的山東人,這種講義氣的精神在今日山東還能見到,真是了不起。你們知道田橫是山東哪裡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