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趨炎附勢,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2021-01-11 百聞教育科普

1.趨炎附勢 [qū yán fù shì]

基本釋義:趨:奔走;炎:熱,比喻權勢。 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出處:宋·陳善《捫蝨新話》:「蓋趨炎附勢;自古然矣。」

典故:

宋真宗時,有個當官的叫李垂。他為人正直,對官場中拍馬屁的行為深惡痛絕。也因為指責宰相丁謂而被貶。知道宋仁宗即位時,將丁謂貶職,李垂又被召回京城。人們勸他去拜見宰相,他卻說:「我見有些大臣處事不公,常常當面指責,現在怎麼能去奔赴權門,應和那些有權勢的人呢?」結果呢?他不久又被貶。

相關成語:賣身投靠 攀龍趨鳳 趨勢附熱 一視同仁 潔身自好 剛正不阿

2.急功近利 [jí gōng jìn lì]

基本釋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於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處: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對膠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典故: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為博士官,以通曉《公羊春秋》聞名於世。他專心治學,三年不到花園遊玩,很負盛名,當時的士人都以師禮尊奉他。在漢武帝時期,因朝廷長期對外用兵和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賦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聲載道,封建統治集團內部孕育著嚴重危機。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諸侯王那裡擔任了國相之職。但是沒過多久,董仲舒卻因才遭妒,備受其他官員的排擠,後因提出「災亂說」而被人誣陷有顛覆國家的意圖,差點被處死。漢武帝念及舊情,親自出面赦免了他。後來,漢武帝聽從丞相公孫弘的一間,將其派往膠西。讓他做了膠西王國相。公孫弘與董仲舒同為儒學經師。公孫弘擅長逢迎附和,深得漢武帝的器重,被任命為丞相。董仲舒卻時常不識時務,正言直諫,漢武帝對他恨頭疼,所以敬而遠之。公孫弘一直以來都嫉妒董仲舒的才華,這次,他找到了機會,希望可以一舉剷除董仲舒。舉薦,也是有計劃的謀殺。膠西王是漢武帝的兄長,依仗自己是漢室宗親,有恃無恐,驕橫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國相統統被他以各種罪名斬殺,無一倖免。幸運的是,因為董仲舒的聲名與才學,膠西王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膠西王對董仲舒說:「勾踐的賢明,加上範蠡(lí)、文種的才能,我認為這是越國的『三仁』,你怎麼看待這三仁呢?當初齊桓公有問題請教管仲,我的疑慮就由先生解決了。」,董仲舒回答說:「我才疏學淺,沒能力決斷大王的疑慮。雖然如此,大王向我提問,我不能不盡我所知回答。我聽說,過去魯國國君問柳下惠:『我想攻打齊國,你看怎麼樣?』柳下惠回答說:『不行。』他退下來滿臉憂愁地說:『我聽說,陰謀侵略鄰國的,不會向仁愛者討教,這次國君為什麼問我呢?』可見,柳下惠連被問都覺得羞恥,更別說參與討伐齊國了!由此看來,越國本來就沒有一個『仁』,哪來的『三仁』?所謂仁人,是『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義而不謀求眼前的小利,修養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於取得成果)的仁。致力於以德教化民眾而使社會風氣大變,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堯、舜、禹就是榜樣!」

相關成語:急於求成 拔苗助長 操之過急 深謀遠慮 高瞻遠矚 寧靜致遠

3.漠不相關 [mò bù xiāng guān]

基本釋義:形容彼此毫無關聯。

出處:嚴復《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間,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關也者。」

相關成語:事不關己 漠不關心 無關痛癢 休戚相關 切膚之痛 休戚與共

4.咄嗟立辦 [duō jiē lì bàn]

基本釋義:咄嗟:一呼一諾之間,形容時間短。比喻馬上就辦到。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5.生聚教訓 [shēng jù jiào xùn]

基本釋義: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 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出處:《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

相關成語:十年教訓 十年生聚 生聚教養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聞一知十,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聞一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基本釋義: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典故:子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很有才幹,孔子周遊列國,子貢隨行,關於外交方面的事情,往往由子貢去辦。有一次,齊國準備徵伐魯國,孔子想派弟子前去護衛,許多弟子紛紛自薦。孔子最後還是挑選了子貢。子貢果然不辱使命,使小小的魯國免除了一場危難,儘管如此,孔子卻認為他比顏回還差些。他問子貢:「你和顏回兩人哪一個強?」子貢答道:「我怎麼能和顏回比呢?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居高臨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建瓴高屋 高高在上 高層建瓴 降尊臨卑 禮賢下士 降貴紆尊2.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基本釋義: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熟能生巧,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諮的人,箭術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裡非常的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哈,哈,哈,我的箭術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願意跟我比比看啊?」,「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了,我們怎麼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諮那兒學得箭術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發憤忘食,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後來子路把沈諸梁的問題告訴給孔子,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呢,孔子的生活態度是'發憤忘食'(發憤求學,連飯都忘記了吃),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會高興得忘記憂愁,而不知自己慢慢衰老了。這個成語形容勤奮好學,忘我工作。相關成語:發憤忘餐 廢寢忘食 好吃懶做 委靡不振 遊手好閒2.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璞玉渾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璞玉渾金」這則成語的「璞玉」是未經人工雕琢的玉;「渾金」是沒有冶煉過的金子。比喻人的品質純美質樸,或指天然渾樸的精美之器。  這個成語來源於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魏晉時期有七位文人,他們在文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有一名叫嵇康的,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風景秀麗,七位賢才常在那裡遊玩,毫無顧忌地開懷飲酒。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言九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典故: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疾言遽色,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疾言厲色 疾言倨色 心平氣和2.一見傾倒 [yī jiàn qīng dǎo ]基本釋義:傾倒:佩服,心折。一見面就十分佩服或愛慕。 出處:宋·王伯《魯齋集·祭趙星渚文》:「一見傾倒,若符若契。」 3.發揚蹈厲 [fā yáng dǎo lì]基本釋義: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補天浴日,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後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出處:《宋史·趙鼎傳》:「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山帶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無二。」典故: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了。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慘綠愁紅,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愁紅怨綠 殘花敗葉2.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基本釋義:指經歷的時間極久。出處: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相關成語:天老地荒 遙遙無期 地老天荒 為期不遠 俯仰之間 彈指之間3.芸芸眾生 [yún yún zhòng shēng]基本釋義:芸芸:形容眾多;眾生:原指一切生物,後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出處:《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字千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 殺雞取卵,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竭澤而漁 涸澤而漁 飲鴆止渴 高瞻遠矚 一箭雙鵰 一舉兩得2.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基本釋義:形容色彩鮮豔,花樣繁多。相關成語:萬紫千紅 五彩斑斕 斑駁陸離 黯淡無光 黯然失色3.不急之務 [bù jí zhī wù]基本釋義: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萍水相逢,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這幾句的意思是:關山重重,難以攀越,有誰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與會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鄉之客。表達了他生不逢時,慨嘆自已命運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離開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時遇難,死時才26歲。相關成語:不期而遇 萍水相遭 素昧平生 分道揚鑣 刎頸之交 莫逆之交2. 千鈞一髮 [qiān jūn yī fà]基本釋義: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江山如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恕傳》:「近司隸校尉孔羨闢大將軍狂悖之弟,而有司默爾,望風希指,甚於受屬。」相關成語:望風希旨3.故我依然 [gù wǒ yī rán]基本釋義:故我:舊日的我。 仍舊是過去的我。指自己的境況和從前一樣,沒有變化。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說這次必要高中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前車之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賈誼是西漢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從小就有「神童」之譽,18歲起就名滿天下,受到了漢文帝的重用,擔任梁王太傅一職,在任期內,賈誼專心著書立說,將畢生才華傾注於文章中,流傳千古的政論文《治安策》便是他這一時期的傑作。在這篇文章中,賈誼分析了秦王朝奸臣當道、實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慘痛教訓,總結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秦朝的失敗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呀!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杜口裹足,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範睢(或作範雎)本是魏國人,起初投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些差使,沒有幹成什麼大事,反而受了一頓冤枉,幾乎傷了性命。後來,改姓換名,輾轉到了秦國。那時,秦昭王已在位36年,秦國政治上最有勢力的人有4個:穰侯、華陽君,都是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兄弟;涇陽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寵愛的兒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鬼頭鬼腦,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個鬼頭鬼腦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相關成語:鬼鬼祟祟 鬼頭滑腦 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 原形畢露2.一搭一檔 [yī dā yī dàng]基本釋義:指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金口木舌,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夜久月高風鐸響  在銅鐘的家族中有一種稱為「鐸」的。它的式樣象鍾,但個頭很小,上有孔,裝上木柄,可以執在手中。鐸裡裝有鐸舌,搖動時鐸舌撞擊鐸壁而發出清脆的聲音。有以銅為舌的,稱為「金鐸」;有以木為舌的,稱為「木鐸」。按今天的叫法,它是一種大鈴鐺。  鐸還有一個重要用途是用於軍中發令。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萬馬齊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又想到這條路之上所看到的田園荒蕪、民生凋敝的景象,覺得在這毫無生氣的時代,必須要有各種各樣的優秀人才來實行大的改革,才能打破這死氣沉沉的局面。此時此刻,龔自珍滿腔的憤懣,頓時化作對大地風雷的殷切呼喚、對改革圖新的熱切要求,一詞一句撞擊胸膛,於是吟出一首詩來: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在詩中提出的革新要求,表達了人民的希望,也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聲。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混混噩噩,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相關成語:渾渾噩噩 迷迷糊糊2.巴巴急急 [bā bā jí jí]基本釋義:指勉強,湊合。 同「巴巴結結」。出處:《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兩敗俱傷,你還知道哪些與《史記》相關的成語?
    典故: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聰明、講話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齊宣王正準備要去攻打魏國。便去晉見齊宣王,說:「大王,您聽過韓子盧和東郭逡的故事嗎?韓子盧是天底下最棒的獵犬,東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韓子盧在追趕東郭逡,一隻在前面拼命的逃,一隻在後面拼命的追,結果呢!它們兩個都跑到精疲力竭,動彈不得,全倒在山腳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