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鬼頭鬼腦,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2021-01-09 百聞教育科普

1.鬼頭鬼腦 [guǐ tóu guǐ nǎo]

基本釋義:鬼:形容人陰險狡詐。 形容行為舉止詭秘,不光明正大。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個鬼頭鬼腦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相關成語:鬼鬼祟祟 鬼頭滑腦 光明磊落 光明正大 原形畢露

2.一搭一檔 [yī dā yī dàng]

基本釋義:指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出處: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兩個朋友一搭一檔的,說了許多挖苦這首歌的話,實際上是挖苦因為這首歌而惹起了傷感的人們。」

相關成語:一唱一和

3.不冷不熱 [bù lěng bù rè]

基本釋義:指溫度不高不低,冷熱適中。亦比喻對人態度一般。

出處:〖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便見他一隻手高高兒的舉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熱、溫涼適中、可口兒的普洱茶來。」巴金《寒夜》三:「這一天是這個山城裡少有的不冷不熱的好天。」

相關成語:不溫不火

4.半生半熟 [bàn shēng bàn shú]

基本釋義: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出處:元·元懷《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野(魏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相關成語:半生不熟 滾瓜爛熟

5.半絲半縷 [bàn sī bàn lǚ]

基本釋義:縷:線。 半根絲,半縷線。形容數量少,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

出處: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相關成語:一針一線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混混噩噩,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相關成語:渾渾噩噩 迷迷糊糊2.巴巴急急 [bā bā jí jí]基本釋義:指勉強,湊合。 同「巴巴結結」。出處:《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父子三人,正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巴巴急急,食不敷。」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想入非非,你還知道哪些疊詞成語?
    相關成語:匪夷所思 非分之想 妙想天開 四平八穩 腳踏實地2.淚眼汪汪 [lèi yǎn wāng wāng]基本釋義:汪汪:滿眼淚水的樣子。兩眼充滿淚水。出處:《新編五代史評話·梁史》卷上:「黃巢聽得憑地說,不覺淚眼汪汪。」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居高臨下,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建瓴高屋 高高在上 高層建瓴 降尊臨卑 禮賢下士 降貴紆尊2.諸子百家 [zhū zǐ bǎi jiā]基本釋義: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聞一知十,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聞一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基本釋義: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貢果然不辱使命,使小小的魯國免除了一場危難,儘管如此,孔子卻認為他比顏回還差些。他問子貢:「你和顏回兩人哪一個強?」子貢答道:「我怎麼能和顏回比呢?顏回聽見一分就能知十分,而我聽見了一分,只能猜到兩分。」孔子聽後,也同意子貢的話,並感嘆道:「你是不如他,而我也不如他呀!」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熟能生巧,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罷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老頭兒,你說的是什麼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麼值得誇讚的。」「老頭兒,聽你這麼說好象很內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麼用!」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發憤忘食,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後來子路把沈諸梁的問題告訴給孔子,孔子說: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呢,孔子的生活態度是'發憤忘食'(發憤求學,連飯都忘記了吃),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會高興得忘記憂愁,而不知自己慢慢衰老了。這個成語形容勤奮好學,忘我工作。相關成語:發憤忘餐 廢寢忘食 好吃懶做 委靡不振 遊手好閒2.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疾言遽色,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疾言厲色 疾言倨色 心平氣和2.一見傾倒 [yī jiàn qīng dǎo ]基本釋義:傾倒:佩服,心折。一見面就十分佩服或愛慕。 出處:宋·王伯《魯齋集·祭趙星渚文》:「一見傾倒,若符若契。」 3.發揚蹈厲 [fā yáng dǎo lì]基本釋義: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璞玉渾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璞玉渾金」這則成語的「璞玉」是未經人工雕琢的玉;「渾金」是沒有冶煉過的金子。比喻人的品質純美質樸,或指天然渾樸的精美之器。  這個成語來源於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魏晉時期有七位文人,他們在文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有一名叫嵇康的,家附近有一大片竹林,風景秀麗,七位賢才常在那裡遊玩,毫無顧忌地開懷飲酒。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言九鼎,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典故: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慘綠愁紅,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愁紅怨綠 殘花敗葉2.天荒地老 [tiān huāng dì lǎo]基本釋義:指經歷的時間極久。出處:唐·李賀《致酒行》:「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相關成語:天老地荒 遙遙無期 地老天荒 為期不遠 俯仰之間 彈指之間3.芸芸眾生 [yún yún zhòng shēng]基本釋義:芸芸:形容眾多;眾生:原指一切生物,後指許多人。原指世間的一切生靈。後多指大群無知無識的人。出處:《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兩敗俱傷,你還知道哪些與《史記》相關的成語?
    典故: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聰明、講話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齊宣王正準備要去攻打魏國。便去晉見齊宣王,說:「大王,您聽過韓子盧和東郭逡的故事嗎?韓子盧是天底下最棒的獵犬,東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韓子盧在追趕東郭逡,一隻在前面拼命的逃,一隻在後面拼命的追,結果呢!它們兩個都跑到精疲力竭,動彈不得,全倒在山腳下死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補天浴日,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了一大塊,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了可怕的災難。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了許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了的天。她又殺了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為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了洪水。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 殺雞取卵,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竭澤而漁 涸澤而漁 飲鴆止渴 高瞻遠矚 一箭雙鵰 一舉兩得2.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基本釋義:形容色彩鮮豔,花樣繁多。相關成語:萬紫千紅 五彩斑斕 斑駁陸離 黯淡無光 黯然失色3.不急之務 [bù jí zhī wù]基本釋義: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於做的事情。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趨炎附勢,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知道宋仁宗即位時,將丁謂貶職,李垂又被召回京城。人們勸他去拜見宰相,他卻說:「我見有些大臣處事不公,常常當面指責,現在怎麼能去奔赴權門,應和那些有權勢的人呢?」結果呢?他不久又被貶。相關成語:賣身投靠 攀龍趨鳳 趨勢附熱 一視同仁 潔身自好 剛正不阿2.急功近利 [jí gōng jìn lì]基本釋義:功:成功;近:眼前的。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一字千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後來的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讚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例如我們讀到一位名學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業程度和品質,還能相應增加教師本身的進修,對這樣的一篇價值極高的文章,我們便可說它「一字千金」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萍水相逢,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不期而遇 萍水相遭 素昧平生 分道揚鑣 刎頸之交 莫逆之交2. 千鈞一髮 [qiān jūn yī fà]基本釋義:比喻情況萬分危急。出處: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輪對札子》第十一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髮矣。」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江山如畫,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望風希旨3.故我依然 [gù wǒ yī rán]基本釋義:故我:舊日的我。 仍舊是過去的我。指自己的境況和從前一樣,沒有變化。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說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還是個依然故我,也無味的很。」4.舉世聞名 [jǔ shì wén míng]基本釋義:舉世:全世界。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杜口裹足,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範睢(或作範雎)本是魏國人,起初投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些差使,沒有幹成什麼大事,反而受了一頓冤枉,幾乎傷了性命。後來,改姓換名,輾轉到了秦國。那時,秦昭王已在位36年,秦國政治上最有勢力的人有4個:穰侯、華陽君,都是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兄弟;涇陽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寵愛的兒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前車之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賈誼是西漢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從小就有「神童」之譽,18歲起就名滿天下,受到了漢文帝的重用,擔任梁王太傅一職,在任期內,賈誼專心著書立說,將畢生才華傾注於文章中,流傳千古的政論文《治安策》便是他這一時期的傑作。在這篇文章中,賈誼分析了秦王朝奸臣當道、實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慘痛教訓,總結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秦朝的失敗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呀!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金口木舌,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相關成語:暮鼓晨鐘2.兩袖清風 [liǎng xiù qīng fēng]基本釋義: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 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出處:元·魏初《送楊季梅》:「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