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對蜀國的八大功績

2021-01-09 趣讀net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再讀《出師表》的這些熟悉的句子,讓人想到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不覺潸然淚下。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輔佐劉備開基立業,也就不可能有日後的蜀國,讓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對蜀國的八大功績,大家就更能了解這位蜀漢丞相的高風亮節。

  第一大功績,三分天下,定計隆中。

  建安六年,劉備在中原被曹操打敗,南下依附劉表,屯兵新野。此時曹操打敗袁紹,已基本平定北方,虎視荊襄,曹兵南下,劉備所在新野首當其衝,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定策,「先取荊襄,以為根本。聯吳抗曹,進軍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爭策略。以後劉備集團的軍事謀略和戰爭部署基本上是按照這個策略來走的。可以說,正是諸葛亮隆中定計,奠定了劉備集團爭霸的理論基礎。

  第二大功績.孤身入吳,聯吳抗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軍大舉南下,劉表病死,劉琮降曹,劉備軍團在長坂坡被曹操軍隊擊潰,劉備退守夏口。這個時候,曹操數十萬大軍已是兵臨城下,劉備軍團危在旦夕,頃刻間即可能覆滅。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奉了劉備之命,孤身前往江東,來遊說孫權,聯吳抗曹。面對強大的曹軍,東吳君臣,或戰或降,意見不一。諸葛亮費盡唇舌,先後遊說魯肅、周瑜和孫權,這才敲定了聯合抗曹的戰略。最後,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擺曹兵,迫使不可一世的曹操灰頭土臉,退回北方,使得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大功績.入蜀助戰,兵定益州。

  赤壁之戰後,江東安定,劉備軍團更是直接收取荊襄。按照隆中對時諸葛亮的軍事部署,這個時候,劉備軍團就要進攻益州了。當時益州被稱為天府之國,因為少經戰火,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但是益州之主劉璋諳弱,軍民思得明主,這個時候劉備率軍入川了。但一開始徵服西川的戰爭並不順利,先是葭夢關受阻,後又在洛城之戰慘敗,折了軍師龐統,這個時候,留守荊襄的諸葛亮帥軍入蜀助戰,先後擊敗劉璋部下大將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這才迫使劉璋投降,益州徹底納入劉備掌中。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率軍入蜀,劉備不僅平定不了益州,很可能就被劉璋活活困死在人地生疏的西蜀了。

  第四大功績.輔佐稱帝,延續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魏集團已是曹丕當家,而這時曹丕更篡漢自立為帝,把漢獻帝趕下了臺,東漢政權至此結束。而在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更傳來漢獻帝被害的消息。作為東漢碩果僅存的西蜀政權,劉備無疑要稱帝,延續漢室。劉備此時已是漢中王,他實在擔心自己貿然稱帝,會引起天下人的質疑,雖群臣一再進諫,但劉備仍是猶豫不決。而也就在這個時候,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稱帝,建都成都。

  第五大功績.開發西蜀,安定民生。

  在佔據西蜀之後,諸葛亮制定嚴刑峻法,大力整治蜀中,遵守禮制、約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使得蜀中大治。尤其是常年遭受戰亂的漢中地區,諸葛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生產,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經濟和整治得到發展,之後才能大力發展軍事。諸葛亮改良連弩,推演兵法,制八陣圖,使得蜀中軍事實力大為增強,這都為日後北伐準備了條件。

  第六大功績.白帝託孤,臨危受命。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因關羽、張飛兩個結拜弟兄先後為東吳所害,劉備率軍討伐東吳,找孫權報仇。大將馮習、張南、黃權都督水陸大軍數十萬,都是西蜀集團的核心力量,結果為東吳陸遜所敗,數十萬大軍損失殆盡,張南、馮習戰死,黃權為東吳水軍所阻,投降曹魏。而劉備則敗退白帝城。這一戰下來,西蜀元氣大傷,孫吳、曹魏兵鋒皆指向蜀國。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劉備卻是一病不起,彰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後悔沒有聽諸葛亮之言,強行攻吳,囑咐諸葛亮輔佐好後主劉禪。也就在這種極端不利的情況下,諸葛亮輔佐劉禪登基,智退五路聯軍,安定蜀國政權,重新聯合東吳,共抗曹魏。

  第七大功績,平定南中,穩定後方。

  就在諸葛亮積極治理蜀國內外事物,準備北伐中原之時,南中蠻夷酋長孟獲,接連蜀永昌太守雍闓叛亂,直接威脅蜀國後方。欲要北伐無憂,必先要平定南中,穩定後方。公元225年,諸葛亮督軍十萬深入南方不毛之地,討伐叛軍。歷經大小戰役三十餘次,斬殺雍闓,七擒孟獲,終於平定南中。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第八大功績.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安定西蜀政權,率大軍開始北伐中原。先後與曹魏大將曹真、張郃、郭淮、司馬懿和費曜等人大戰,共六次討伐中原,擊潰曹魏軍隊數十萬,威震天下,使得中原不敢正視西南,西蜀政權得以延續二三十年之久。只可惜,天妒英才,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終究沒能完成北伐大業。

  諸葛亮一生忠誠公正,勤儉自律。其曾作誡子書,言「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⒅,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臨終給後主上書言「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每每讀之,讓人不覺感慨,一代明相,心憂社稷,勤勞為國,難怪後世大詩人杜牧有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願諸葛臥龍英名不朽!

相關焦點

  • 他是蜀國名將,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諸葛亮說他有反骨?
    他是蜀國名將,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諸葛亮說他有反骨?魏延是蜀漢的一位名將,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前前後後鎮守住漢中將近十年,之後還跟著諸葛亮南徵北作戰,戰績十分的明顯。但是,正是這麼優秀的將領最後卻被馬岱給殺死了,並且被滅三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益州疲弊時,諸葛亮靠什麼統籌蜀國經濟,支撐五次北伐?
    《三國志·蜀志·譙周傳》記載,在諸葛亮死後,北伐導致「於時軍旅數出,百姓雕瘁」;蜀國不堪重負,吳國人評價蜀國狀態「經其野,民皆菜色」。但,諸葛亮生前五次北伐時,看起來對蜀國的消耗卻並不大。同樣出自陳壽之筆,《三國志·諸葛亮》記載蜀國經濟狀況:「田疇闢,倉稟實,器械利,蓄積饒」。
  • 《三國英雄壇》蜀國虎符獲得方法介紹 蜀國虎符怎麼獲得
    導 讀 在三國英雄壇手遊中蜀國虎符怎麼獲得呢?在三國英雄壇手遊中三國虎符獲得方法各不相同,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三國英雄壇蜀國虎符的獲得方式,一起看看吧。
  • 諸葛亮說他天生反骨,此人死不瞑目,被冤幾千年
    諸葛亮說他天生反骨,此人死不瞑目,被冤幾千年魏延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大將軍,立下赫赫戰功,最初劉備入川時殺了自己當時的主子投降於劉備,《三國演義》中描寫到,諸葛孔明看到魏延腦門後的樣子,大喝一聲,讓劉備立即誅殺此人,這個人天生反骨,無論跟隨誰都不會忠心,一定會發動叛亂的。
  • 蜀國後期人才凋零,諸葛亮不放權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其二
    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為啥蜀漢後期極度缺乏人才 蜀國是三國鼎立時期比較特殊的一個政權,劉備在當時的十八路諸侯裡名聲不顯,怎麼看都只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指不定哪天就被袁紹或者是黃巾軍給滅了,但這傢伙偏偏跟小強一樣活了下來,人嘛,老而成精,剩者為王,在孫權曹操等勢力蕩平了狠角色之後
  • 張飛關羽死後被封神,諸葛亮死後是什麼神仙?其實沒幾個人知道
    兩位名將都被封神了,那蜀國最著名的丞相諸葛亮去世後又有什麼神位呢?說起來沒幾個人知道。陸遜被封為天樞神相是孫權的意思,因為孫權把陸遜氣得身亡,愧疚的他為了緬懷陸遜火燒連營的功績,就組織道士賜了陸遜這樣一個稱號。隨著道教的式微,人事天樞神相這個稱號越來越少,更別說認齊那麼多天樞神相了。
  • 諸葛亮反骨的玄學
    基本從諸葛亮把持朝政之後,蜀國就再無耀眼的將星出現,這就是諸葛亮的識人用人太差。可以說,諸葛亮是從心底裡看不起其他人的,包括和他名氣差不多的龐統。這也跟諸葛亮出場之前,文中說他和一幫好友在討論未來前程,甲可以當縣令,乙可以當知府等,獨獨諸葛亮笑而不語,言這些都不是他志向。可見諸葛亮從小就看不起其他人。正因為諸葛亮看不起其他人,所以所有的大小事務他都一手包攬了,這也造成了蜀國後繼無人。
  • 諸葛亮是否真的料事如神?若非處境,他一樣可以打出白起的功績!
    雖然沒有諸葛亮上陣殺敵的記載,也沒有他一戰殺掉敵軍百萬的功績,但為什麼一提諸葛亮,就感覺他是智慧的化身呢?是因為三國演義和世代流傳的故事將他神話了嗎?其實都不是,沒有誰把諸葛亮神話,他確實有著這樣佔據這種地位的智慧,他的才能足以他獲得這些榮譽。
  • 1839年前的今天,181年8月20日三國名相諸葛亮出生。真正的諸葛亮...
    在1839年前的今天,181年8月20日(農曆181年7月23日),三國名相諸葛亮出生。 說到諸葛亮,他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作為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代表諸葛亮,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戰三國八陣奇謀蜀國核心陣容怎麼搭配-蜀國核心陣容搭配攻略
    戰三國八陣奇謀蜀國核心陣容怎麼搭配,有不少的玩家都想知道答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戰三國八陣奇謀蜀國核心陣容搭配攻略,希望可以幫到玩家。戰三國八陣奇謀蜀國核心陣容搭配攻略
  • 諸葛亮老婆有孩子嗎 黃月英給諸葛亮生了幾個孩子
    諸葛亮和黃月英的相遇相愛都是令人感慨的,而諸葛亮的後代也是大家樂於討論的,諸葛亮老婆有孩子嗎?黃月英為諸葛亮生了幾個孩子呢?在諸葛亮死後一年多旳時間,妻子黃月英就鬱鬱而終。   長子諸葛瞻後為蜀國名將,三十七歲時戰死沙場,諸葛懷遠離官場,得以善終,諸葛果傳說昰諸葛亮旳女兒,但昰具體旳生卒不詳。   在一些史書中,對於諸葛亮子女旳描述昰比較少旳。
  • 劉備逝世前告誡諸葛亮謹慎使用此人,可諸葛亮沒聽,釀成苦果!
    不夠劉備在逝世的時候,曾這樣評價一個人,便是如果他不死的話,那麼蜀國的江山社稷便會受到極大威脅!不過對於劉備的這句話,諸葛亮並沒有多大的在意,這就使得蜀國果真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而走向滅亡!這個人便是馬謖,此人深受諸葛亮的器重。馬謖這個人說實話也不是什麼草包,不過他的為人確實有點高傲!在他年幼的時候便對兵法進行研究,對於帶兵打戰有著自己的套路。
  • 諸葛亮哪裡人 諸葛亮是哪裡人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三國演義》吧,裡面的諸葛亮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算沒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也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當初劉備「三顧」孔明,君臣草廬對策,乃千古之佳話。那麼諸葛亮哪裡人呢?
  • 趙雲幹了一件糊塗事的事,葬送了蜀國江山,一個歇後語意味深長!
    通過電視劇和歷史,阿鬥的為人我們也是心知肚明,由於他不思進取、一味地只知道吃喝玩樂,即使擁有諸葛亮的輔佐,到了最後也只能把劉備辛苦打下來的江山拱手相讓,最後使得自己還落了個「樂不思蜀」的頭銜,進而成為了人們嘴中的笑柄。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英勇的趙雲隻身深入曹營,在敵軍萬千兵馬中,差點喪命把阿鬥救出來,沒曾想,這位拿命換來的太子卻在最後把先輩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了魏國。
  • 諸葛亮病重五丈原時,有一牛人可以救他的命,可惜給這兩人錯失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他27歲之前「躬耕」於南陽,27歲之後出山輔佐劉備,他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超級謀略,以「南徵孫吳、北伐曹魏」為戰略思想,經過27年的不懈努力,幫忙一窮二白的劉備佔領川蜀之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蜀國。諸葛亮後來,為了完成一統天下的願望,六出祁山伐魏,可以說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的結局卻是悲催的:年僅54歲的他病死在五丈原。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究竟有沒有被諸葛亮誤會?答案是肯定的
    魏延是三國時期的名將,雖然比不上劉關張等的名聲,但是在後蜀時期若能被蜀國利用好,就算是不能挽救當時的蜀國與水火之中,那也能極大程度的減緩蜀國日漸衰弱的國情,在這段時間裡若是再出現什麼優秀的將領,帶領蜀國走向勝利走向輝煌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在劉關張和諸葛亮皆去世時有重要作用的魏延
  • 三國裡的「龍鳳虎馬鬼 麒麟」,6位大才光蜀國就獨佔了4位
    「臥龍」諸葛亮 諸葛孔明的大名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以說他是三國裡的一個核心人物,「孔明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可想而知他的實力非同一般!「鳳雛」龐統 三國裡有句話叫「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龐統作為與臥龍諸葛亮齊名的大才,不得不說他一定有其過人之處,後來不惜以性命助劉備取西川,也是一代忠臣!「冢虎」司馬懿 要是說三國裡誰才是最大的贏家,那怕是只有司馬家了,三國打打殺殺那麼多年,最終還是歸晉朝一統,而司馬懿這個老奸巨猾的陰謀家,幾十年磨一劍,終於還是成功了!
  • 孫權為何對諸葛亮的建議猶豫不決,這則成語故事道明真相
    原文如下:(諸葛亮)乃遣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原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 八卦陣困住陸遜,為啥諸葛亮的老丈人會救出陸伯言
    這就是著名的八卦陣了,據說諸葛亮按照奇門遁甲在江邊列了這座戰陣。當然正史上沒有這段,說說三國演義上上這段吧。但是困住一時還是有可能的,此時諸葛亮安排自己的嶽父出面,賣一個人情給陸遜,以便日後相見。為何是黃承彥?黃承彥出面有兩個好處。
  • 三國中有位長者,不僅破解了諸葛亮的八陣圖,還順便救了蜀吳兩國
    劉備因關羽的犧牲對東吳恨之入骨,隱隱已經有了伐吳的舉動;但是諸葛亮、趙云為了蜀國的安危極力勸阻,認為魏國才是蜀國的頭號大敵,伐吳並非明智之選,這才使劉備暫時放棄了伐吳的念頭。可誰能想到張飛因關羽之死時常打罵軍士洩憤,導致其部下懷恨在心,最終張飛在夜間睡覺之時被部將範疆、張達殺害,而後投奔東吳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