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日前在北京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將在明年正式出臺。出臺後會有五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實施。
這些人將遇上延遲退休
1、到2022年,小於等於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
2、到2022年,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
3、到2022年,小於等於60歲的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80後、90後就肯定不用合計了,妥妥全部攤上了,絕大部分的70後和少部分60後也將延遲退休。
到底延長多少?
到了2022年,沒退休的是不是一下子就要延退好幾年?當然不能夠。
延遲退休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漸進式。按照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的說法:「5年後你如果是60歲退休,方案實施後,可能是60歲零3個月;另一個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後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如果按照每年延遲三個月計算,那麼2022年後,每四年退休年齡將延遲一年。
按照尹部長的例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退休年齡計算公式:
女職工退休年齡=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幹部退休年齡=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齡=60+3×(60+出生年份-2021)/12
選取同為1980年出生的女職工、女幹部和男性來計算,則結果為:
1980年出生女職工退休年齡=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歲
1980年出生女幹部退休年齡=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歲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齡=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計算出來的退休年齡大於最終確定的延遲退休最大年齡,結果以延遲退休最大年齡為準。
至於最終將延遲到多少歲退休,男女的退休年齡的差距是否會取消,是統一延遲到60歲或65歲?是在現有基礎上統一最多增加五年?這一切還有待方案正式出臺。
延遲退休,意味著職工交納養老金的年限會延長,交納總額也會增長;不過交納年限和總額的增加,也會讓職工退休後每月領取的養老金有所上漲。兩兩相抵之後,對於職工和企業來說,究竟是「賺」還是「虧」?根據杭州的情況大致算了一筆帳,供讀者參考。
職工延遲5歲退休後多領取的養老金
不足以彌補退休前多交的養老金
我國目前企業職工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由個人 帳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個人帳戶養老金,即職工在職時自己交納、累積在養老金個人帳戶中的部分,退休後按月提取。每月提取額度的計算方法為:退休時的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國家規定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65歲退休為101個月)。
而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有些複雜,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截至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1%。
由於「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這兩項每年都會變化,基於未來的不可預知和方便計算,我們將這兩項都設定為一個固定值,即「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照杭州市人力社保布的2015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按4411元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設定為5000元,即從工作到退休月工資數一直不變。
根據目前杭州市的政策,在職職工養老金每月繳存比例為8%,另外,杭州市衛計委公布的2014年杭州人預期壽命為81歲。我們以一位24歲參加工作的職工小李為例,來計算他在60歲退休和延遲至65歲退休,所交納養老金的總額,以及從退休到81歲時,所領取養老金的總額。
如果小李65歲退休:
交納的養老金:5000元×8%×12月×41年=196800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數:(4411元+5000元)÷2×41年×1%=1948.5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個人帳戶老金數:196800元÷101計發月數=1929元
因此,65歲退休、到81歲時能夠領到的養老金總額為(1948.5元+1929元)×12月×16年=744480元
如果小李60歲退休:
交納的養老金:5000元×8%×12月×36年=172800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數:(4411元+5000元)÷2×36×1%=1694元
退休後每月領取個人帳戶老金數:172800元÷139計發月數=1243元
因此,60歲退休、到81歲時能夠領到的養老金總額為(1694元+1243元)×12月×21年=740124元
多交了24000元
多領了4356元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得知,小李延遲5年退休要多交24000元的養老金(196800元-172800元),如果他退休後能夠領取養老金到81歲,65歲時退休比60歲時退休多領養老金4356元(744480元-740124元)。
目前現實中的情況是,很多職工在60歲辦理退休手續之後,會繼續工作幾年。在這個階段他就可以領取「雙份工資」,如果是延遲到65歲退休的話,意味著少了5年拿「雙份工資」的時間。
延長退休會讓企業人力成本增加
專家呼籲10年內要降低一半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延時退休意味著什麼呢?
還是以上述職工小李為例。按照杭州市政策,企業每月為在職職工交納養老金比例為基數的14%,某企業如果從24歲聘用小李到60歲退休,那麼在36年中,一共為小李交納的養老金為:5000元×14%×12月×36年=302400元。
如果延遲到65歲退休,小李為企業多創造了5年價值。而企業41年間要給小李交納的養老金為344400,比60歲退休多交了42000元。
同樣,目前很多企業都會「返聘」部分退休員工,一方面,是因為企業更喜歡這些業務熟練,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尤其在一些技術性崗位上尤為明顯;另一方面,企業不用再為員工承擔養老金等社保支持,大大節省了成本。
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企業家發展信心指數》報告指出,目前我國人力成本已超越融資成本,成為企業最大的壓力來源。近八成企業家認為,「五險一金」支出負擔過重。不少企業仍迫於社保繳費的壓力,不敢為員工漲薪。
根據我國社保政策目前的相關規定,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的繳費比例累計,企業承擔30%左右,整體社保費率超過40%。佔員工工資收入比例超出1/3。
國家已經開始正在謀劃,從降低社保費率入手為企業減負,去年已分別對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費率進行下調。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也在日前指出,我國目前的社保交納比例,對中小微企業來說負擔確實很重,應該在10年內降低一半。
圖文和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