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我國天幹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郭沫若曾專門著作說明!

2021-01-08 失落代號

十二生肖,天幹地支源於我國古代,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認識。然而我國文壇大師郭沫若並不是這麼認為,他認為十二生肖(十二地支)是起源於古巴比倫。

十二種生肖動物

一、天幹地支是什麼?

大家都聽說過生辰八字,說的是一個人的出生年份、月份、日期及時辰,可是生辰八字怎麼來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起來,這就牽涉到天幹地支了。

簡化後的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嗯,路人甲、炮灰乙就是這樣來的~~~),表示天(天氣)的五行性質「風氣、火氣、溼氣、燥氣、寒氣」;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地運五氣規律,也對應12種動物的生長習性。此外,兩者的意義也來源於樹木,見一樹長而知天地運轉規律,故而稱之為幹支(樹幹和枝條),用於標識時間,稱為「幹支紀年法」。

幹支與生命

二、十二生肖和地支關係

人們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為了方便記憶,後來將十二地支和十二種動物對應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十二生肖。一天的開始是陰氣始消,陽氣初生的時刻,這剛好是人熟睡,老鼠開始活動的時間,十二生肖就是按照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排序的。比如老鼠是夜深人靜的十一點(子)左右開始出沒,老虎是凌晨三點至五點(寅)虎嘯森林,下午一點至三點(未)則是放羊的好時光。

虎嘯森林

「幹支紀年法」中將天幹和地支按一定規律組合(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注意不是陰陽配),從甲子年開始,到癸亥年結束,一共六十年。然後又從頭開始,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每年幹支裡面的支對應哪種生肖,當年的屬性就是什麼動物,如2020年是庚子年,屬性就是鼠。

陰陽和十二生肖

三、十二生肖的起源

很多國人以為十二生肖是我國的傳統,為我國獨有,其實不是的。除了我國,日本、泰國、越南、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都有,古巴比倫、埃及、希臘,甚至歐洲各國都有自己的十二生肖,只是具體動物上和我國有所不同,比如印度把老虎換成了獅子,雞變成金翅鳥。

金翅鳥

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學術上一直有爭論。比如印度和中國,都認為十二生肖是起源於自己國家,並且各自有自己的記錄,比如印度早期神話《阿婆縛紗》就記載了十二生肖是神的坐騎,而我國比較完整的記載是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物勢》。十二生肖是起源於中國還是印度,國學大師南懷瑾就認為十二生肖是從東漢時期,隨印度天文觀念傳過來的。

除此之外,我國還有不少文獻也記載了十二生肖是來源外國,如:

1、在郭沫若的《釋支幹》中:「支幹之稱,東漢以前無有也。古人稱十幹為十日,稱十二支為十二辰。」

——意思是說天幹地支的紀年方法,東漢之前是沒有的,後來從外國傳入才有的。當然,郭沫若認為十二生肖最初是從古巴比倫傳過來的(也列舉了很多考證),在7000~8000年前(古巴比倫文明早於中華文明,這點確實要承認),古巴比倫就已經有了十二官的說法。

巴比倫牆上的猛虎

2、《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黠戛斯國」也就是現代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唐朝時屬我國西部地區民族),他們是以十二種動物計算年份。

3、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中寫到道:「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動物與幹支

——這也是認為中原地區民眾和西北少數民族融合後,以動物紀年便逐漸在我國流傳。

當然,十二生肖紀年法形成學術上的主流說法是我國古代各民族間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也承認了並不是起源於我國(可參考高中歷史)。

四、文化發揚及承傳

由於古代民眾樸素的世界觀,很多知識都是直接從日月運行,萬物生長中總結規律,所以各大文明古國紀元法有類似也就不足以為奇。這裡插句外話,這些簡單的規律總結,時至太空已經可以種菜的今日,還有很多現代人信以為聖典,奉為天道,窮其究竟,一律「天機不可洩漏」、「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為由,再無進展。

國際空間站上種的菜

回歸正題,十二生肖起源於哪裡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哪個國家或民族將其發揚光大,並承傳下來,這或許更為關鍵。

我國在和各國及少數民族交流中,不斷吸收並融合我國自身傳統文化,創造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文化。比如天幹地支與十二生肖的融合,並且結合我國陰陽乾坤、五行八卦思想,象形文字,創造出一套完整的國學文化,影響深廣,流傳至今。

十二生肖藝術象形文字

或許不少網友並不接受十二生肖來源於國外的說法(其實我也懷疑),並能找到很多論據。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思想、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無論是別人創造的,還是自己創造的,能為自己所用的才是正道,「師夷長技以制夷」!

相關焦點

  • 十二地支的由來及天幹地支的關係
    地支的由來地支的起源並沒有定論,一種說法是我們在天幹部分提到的&34;,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在天文學上,以太陽為中心,地球環繞太陽所經過的軌跡在星空中的投影稱為黃道。十二地支與黃道十二宮和二十四節氣的關係&34;起源於古巴比倫,是阿拉伯佔星術中的術語。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4.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系統,在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那麼,天幹地支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天幹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
  • 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方?韓國人:傳統文化
    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中,十二生肖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黃帝。司馬遷在《史記》記載,黃帝的史官大撓創製了甲子紀年。不少學者認為,黃帝時期開始形成的甲子紀年,就是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的起源。另外,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至今流傳著十二獸紀日曆法,傳說源自夏朝先祖大禹。有學者認為,十二獸紀日曆法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彝族和黃帝同樣出自古羌,因此生肖文化應該起源於黃帝之前。
  • 我國古代記載年份的方法「天幹地支」,你知道它是如何來的嗎?
    天幹地支,組合在一起可形成紀年,紀月,紀曰,紀時的六十組天幹地支組合,而分開來天幹則是代表陰陽兩性的五行,即甲代表陽木,乙代表陰木,丙代表陽火,丁代表陰火,戊代表陽土,己代表陰土,庚代表陽金,辛代表陰金,壬代表陽水,癸代表陰水。
  • 古巴比倫人是十二生肖的創造者?
    十二生肖始於紀元前六世紀,初期跟地支一組的數字互相應用,到後來才變成的紀年的年號。隨著歷史的發展,十二生肖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在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
  • 傳統文化——天幹地支紀年法
    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天幹地支的作用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幹支紀日了。
  • 「天幹地支」你知不知
    這說明紀年對古人來說很重要,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古人是如何紀年的。01「天幹地支」的發展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幹支歷,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比較混亂,通過「天幹地支」紀年就能夠很好的算出來事情發生在哪一年,哪一月的什麼時間。
  • 中國的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是從兩河流域傳來的
    郭沫若認為,各民族的生肖都起源於巴比倫,是中亞地區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而制定的。另外,對於中國自古以來用來紀年的幹支中的十二地支,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幹支》中也認為其起源於巴比倫黃道十二宮。有什麼證據呢?
  • 淺談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起源於商周時期,簡單的理解,就是用22個符號記錄每一個年份,也叫幹支紀年,目前使用的紀年起始於甲辰,也就是說,從甲辰這個符號開始,以立春為分界點,一年輪換一次,如今年就是庚子。年份的計算有固定的方法,可是怎麼去理解這兩個字,個人理解,一組幹支代表了一個三維關係,地支為時間軸,分過去,現在,未來,而天幹為空間軸。
  • 當12星座遇上天幹地支,它們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12星座遇上天幹地支,它們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首先要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你會想到有關於星座或者天幹地支的什麼東西呢?現在就讓我帶大家走入,12星座與天幹地支的前世傳奇吧!看起來比較複雜;12星座的字比較好讀好寫,天幹地支的字看起來好像也很少筆畫,就是字不太會念;12星座是比較好記住的,天幹地支。。好像很多中國人自己都不會用,尤其是當代的人;嗯。。。,還有嗎?沒有了嗎?其實它們的區別有很多喔,現在就讓我用專業一點和更規範性的語言給大家分點詳細講解吧。
  • 十二星座守護星與地支六合小談(上)
    文:踏歌獨行西洋佔星中有星座守護星,中式命理中有地支六合。在八字中地支六合似乎較少有人關注,然而就我所知,有一脈四柱法最重地支六合,有衝不解六合一說,甚至認為地支三會,地支三合力量也不如地支六合,諸多理論不做爭論,還是讓我們來梳理下地支六合的脈絡。
  •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十二生肖與天幹地支你了解嗎?
    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十二生肖與天幹地支你了解嗎?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十二生肖與天幹地支,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從古代一直流傳下來的知識告訴人們,天幹地支與陰陽五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十天幹與十二地支都有一個陰陽性質的分類,和有一個五行性質的分類,具體的分類劃分為:天幹分陰陽: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屬於陽,說明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屬於陰,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上期我們介紹了十幹(天幹)。《關於甲乙丙丁那些事,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介紹十二支(地支)。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西方儒略曆(Julian calendar)為原型的所謂「公曆」早已取代了中、日、韓等東方古國的傳統「農曆」。就像「十二星座」逐漸取代」十二生肖「一樣。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
  • 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的算法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起源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
  • 高大上的天幹地支,看完你就懂了
    在我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曆法,即「幹支紀元法」,幹支紀年法大約始於東漢,也稱農曆紀年法,即用十天幹、十二地支相配紀年,共得60個單位。那何為「十天幹」、「十二地支」呢?「十天幹」即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二地支五行屬性 十二地支分別對應哪五行
    我國的古人非常有智慧,早在很早時期就發明了天幹地支用於曆法紀日,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十二地支吧,其實它除了記錄時間外,還有對應的五行屬性。那麼十二地支五行屬性分別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文化-天幹地支來源淺考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起源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