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在的日本,在世界上是什麼地位?

2021-01-10 三分亮劍

說到日本,大家都沒有好印象,當初靠侵略他國謀求發展,成為亞洲唯一的列強,雖然之後戰敗,但因為跟從美國腳步,曾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以當初的日方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但隨著被鄰國代替後,現在的日本,在世界上是什麼地位?是科技強國還是最大殖民地?在全球的真正地位你可能想不到,小編從兩個好的方面與兩個壞的方面來還原一個如今的日本。

先從好的方面說,日方在文化、科技領域的地位屬於世界領先行列。文化方面,日本的二次元產業非常發達,在全球範圍內都收穫了年輕人的喜愛,在文化輸出這一方面日方做得很好。除此之外,影視業與旅遊業也比較發達,由二次元漫畫製作的動漫、電影等,幫助日本在全球影視行業擁有一席之地。同時,日方的櫻花成為旅遊業一大特色,每年能吸引3000萬外國遊客,外匯收入方面比較客觀。

在科技行業,日方也佔據領先地位。日方靠侵略獲得的賠款被用來大力發展科技,一舉晉升為科技強國,當時的半導體產業甚至趕超美國。雖然之後被美方用手段打壓,但其仍有科技實力,加上製造行業的發達,目前仍舊是一個科技強國。到目前為止,其研發的醫療精密儀器、深海探測器等都是日方科技的最佳名牌。

不過,日方雖然在科技、文化方面居於強國行列,但在國家主權方面仍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因為依附美國,日方的大部分決策權都被掌握在美方手中,有權對首相等人物發動調查的東京特別搜查部,背後的主人其實是美政府。有哪個首相想擺脫美國的控制,首先會遭到特搜部的彈劾。所以在國家重要決定上日方都要經過美方允許,包括這次東京奧運會推遲,安倍也經過了川普的允許才作出決定。

另外,日方在軍事上也強烈依賴美軍,二戰戰敗後,日方不允許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只能靠美軍來提供保護。但其依舊是在軍事實力方面仍具有較大的野心,如今的「出雲號」已經具備航母規模。日方今年還準備進一步擴大軍事實力,研發防區外飛彈與「海基」宙斯盾,這一舉動顯然會對世界穩定造成影響,需要各國引起警惕。

綜合來看,日本雖然在科技、文化方面屬於世界強國,但在國家主權與軍事力量上又不具備基本條件,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而在小編看來,日方如果不能儘早擺脫美國控制,即便再強大,也只是美方一塊強大的殖民地而已,何其可悲。

編輯:席樂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二經濟體地位生變?外媒:中國10年後將超美國,成全球第一
    09:06:29 來源: 小熊愛生活 舉報   文:百川  眾所周知,我國是第二大經濟體
  • 彭博社預測:2035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文章指出,在2020年,尤其是在疫情大暴發的背景下,中國已經崛起成為了世界主要強國。無論是中國本身的發展水平,還是聯繫到中國對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都是非常正面的。 彭博社經濟部為了預測未來的發展走向,將各國的勞動力、勞動力資本以及勞動力生產率所做出的貢獻加在一起,製作成了一個「增長核算框架」,並且用這個框架將世界上經濟佔據一定地位的39個主要國家的「潛在GDP」做了一個簡單核算。
  • 日本海軍地位不保?美國亞太戰略遭遇挑戰,東方海上強國早已易主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美國在軍事戰略上是盟友關係,當日本受到別國入侵時,美國政府有義務幫助日本共同打擊外來軍事勢力。這也是美國出於自己在亞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戰略利益的考量。據該報告顯示,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經濟開始發力,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更是多次「彎道超車」,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也意味著中國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為軍事的發展保駕護航。
  • 多極雁行理論與全球價值鏈重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可·斯賓塞提出,全球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演變,世界經濟格局將會進入大重構的時期,以美國為主導的單中心權力體系將面臨解體,世界將會出現多個力量中心並存的多極化格局,這個時期的世界經濟具有三個明顯特徵:一是世界經濟體系的異質性增加,出現多個經濟中心,美國、歐盟、中國和日本等經濟體共同主導全球經濟;二是各個經濟中心的力量可能會此消彼長,世界經濟格局在「均衡—非均衡—均衡」的過程中演變
  • 越南現在,在世界上是什麼地位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歷史都是大國主導,小國那是相對弱勢,而且也沒什麼地位,基本上沒什麼權力,基本上是任人宰割,任人打擊的。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越南,這個國家那是小國中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且曾經一度還有成為東南亞第一強國的機會。即便是到現在,越南的國力和發展也非常強悍。
  • 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中國百萬富翁數量全球第二
    BCG發布的全球私人財富數據 海外網6月11日電 據觀察者網報導,6月10日,波士頓諮詢公司於北京發布最新報告《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報告指出,去年中國私人財富規模躍升全球第二。 該報告認為,亞太地區去年增長最為強勁,中國過去五年超越德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私人金融財富規模排名僅次於美國的國家。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成立於1963年,是一家全球性管理諮詢公司,世界領先的商業戰略諮詢機。本報告是其發布的第14份關於全球財富管理行業研究的年度報告。
  • 中國經濟讓世界看好 2018年又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經濟何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成績,2018年中國又將給世界帶來什麼,海外媒體高度關注。   「年度表現最好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外國分析人士曾多次預測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硬著陸」。這甚至引發了國際媒體關於中國「大減速」的聳人聽聞的報導。不過,近來一系列重磅經濟數據的出爐成為對這種「崩潰論」的最好回應。
  •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俄媒斬釘截鐵,給出具體時間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趨勢開始直線上升,時至今日,中國與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距離也在逐漸縮短。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俄媒斬釘截鐵,給出具體時間。據環球網報導稱,俄羅斯《獨立報》1月1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冠疫情大流行將確保中國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地位》的文章,有世界經濟論壇專家認為,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中國將快速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由於中國的科技進步和人口5倍於美國的優勢,中國的勝出幾乎是板上釘釘。
  • 日本姓氏是怎麼來的?倉井氏在日本是什麼地位?
    日本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國關係,但是近代日本殖民主義擴張時期,卻慘無人道的對我國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侵略戰爭。 所以從民族情感上來講,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比憎惡日本,更不能原諒其在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 歷經大衰退,世界經濟能否新生
    2020年上半年,各國經濟直線下墜,尤其第二季度,全球經濟增速總體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0%;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遭嚴重破壞,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全球貨物貿易量前三季度同比下滑8.2%,全球直接投資上半年萎縮近半。主要行業都遭受沉重打擊,娛樂、餐飲、旅遊、交通等涉及人員面對面往來的服務業損失尤其嚴重。到了下半年,在各國抗疫情、穩經濟的努力下,世界經濟普遍觸底反彈,多國在第三季度創增長紀錄。
  • 《金融時報》:全球生產率增速「東風壓倒西風」
    華聲報消息:全球最具權威的生產率衡量結果顯示,在過去3年中,儘管日本經濟蕭條,但其生產率增長一直沒有落後於美國,而中國在生產率增長速度方面則領先於全球其它主要經濟體。  中國和亞洲其它經濟體在推升每工作小時國內生產總值方面的強勁表現,提高了亞洲地區的生活水平,使其更接近於美國和一些歐洲小國的水平。
  • 英國經濟專家:2025年前中國將成為實現高收入經濟體_國際財經_財經...
    近日,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將在這個十年結束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 騙了全球75年!日本一舉動證明藏得太深,美國早已放虎歸山
    美國為了在亞太地區有自己的勢力,二戰結束之後,幫助日本恢復本國經濟,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貿易體。雖然當初在亞洲大陸橫行的日本法西斯已經不在了,但是真的能說明日本這個國家已經沒有任何危險了嗎?此前外界曾經評價過日本,認為日本是這個世界上隱藏最深的國家。
  • 從中國看世界到世界看中國
    其中,國內重大會議出現3次,中國發展為世界提供機遇。2012年,中共十八大開啟新徵程,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發展;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舉行,世界期待中國改革新機遇;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開,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 重磅|習總書記提出「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何深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權力中心開始從歐洲向美洲和亞洲轉移,美國和日本對長期以來歐洲主宰世界的國際格局發起挑戰,而在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地區基本處於從屬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和法西斯軸心國之間展開的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
  • 日本經濟遭遇65年來最大跌幅,是什麼拖累了日本經濟?
    日本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更是成為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日本經濟卻遭遇了65年來最大的跌幅。據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8月份,日本上市公司對短期業績做出下調的數量累計達到了1091家,更是有多達416家日本公司因疫情衝擊而申請破產手續。從行業類別上看,以餐飲業、服裝業及住宿業居多。從外需來看。據悉,日本進出口貿易中,出口環比下降18.5%,進口環比下降0.5%,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3.0個百分點。
  • 美七發貿易金融戰 日本失落三十年
    圖:美國議員1987年在國會山前砸東芝收音機\網絡圖片回顧歷史,美國對於可能挑戰其霸主地位的第二大經濟體,向來是不遺餘力打壓。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美國對當時的世界第二強國日本發起了漫長的貿易戰和匯率戰,導致日本進入失落的三十年,其半導體的領頭羊地位也在美國全面圍堵下,失去了往日的榮光。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高速騰飛,在1960年至1970年間,該國國民生產總值(GDP)有7年都以10%以上的高速率增長。
  • 世界上第二個「日本」,講日語寫日文用日本旗,至今不與中國建交
    世界上第二個「日本」,講日語寫日文用日本旗,至今不與中國建交文|小羽邱吉爾說過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在現代背景下,這句話已經演變成了「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有永恆的利益」,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日本都在找機會往外擴張,亞洲很多國家都被日本欺負過,
  • 20年前日本GDP是中國的7倍,如今不到中國的一半,發生了什麼?
    在世界各國GDP的排名中,中美兩國可以說處在第一梯度,其他國家就算拍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日本則在第二梯度上居於首位,雖然跟中美兩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上還算是比較穩的。日本2018年的GDP總量為548.5萬億日元,折合成美元大概4.97萬億美元左右,距離5萬美元僅一步之遙,比第四名的德國高了近萬億美元。不過,早在20多年之前(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就已經上了5萬美元(5.45萬億美元),雖然當時日元兌美元的匯率要比現在高一些,但即便是以日元來計算,也達到了512.5萬億,不比現在低多少。
  • 外媒:疫情開始一年後,中國經濟正在傲視全球
    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勢將於下周一公布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2.1%,是唯一一個避免了經濟收縮的主要經濟體。這應該能確保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佔有率以本世紀的最快速度成長。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經濟產值下降了4.2%,因而按2010年美元價格計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有率升至14.5%,比預期時間早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