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地位不保?美國亞太戰略遭遇挑戰,東方海上強國早已易主

2021-01-09 即刻視點

據環球時報5月27日報導,美國福布斯網站發布了一項最新調查報告,該報告聲稱,中國海軍規模已超過日本,躍升為亞洲海上強國。在經過20多年的爆炸性增長,中國海軍目前擁有的艦艇和飛彈更多於日本自衛隊。不過,該報告還顯示,日本艦艇的平均噸位依然領先於中國。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和美國在軍事戰略上是盟友關係,當日本受到別國入侵時,美國政府有義務幫助日本共同打擊外來軍事勢力。這也是美國出於自己在亞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戰略利益的考量。

據該報告顯示,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經濟開始發力,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更是多次「彎道超車」,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也意味著中國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為軍事的發展保駕護航。而在中國迅速崛起期間,日本經濟幾乎沒有什麼增長,這也直接導致國內的軍事開支受到嚴重影響。

日本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二戰後,日本國內經濟、政治、文化、軍事遭受嚴重破壞。但是,隨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日本成功搭上美國發展的「快車道」,國內經濟迅速恢復並得到快速發展,成功躋身發達國家行列。這也為日本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日本自衛隊在美國的大力扶植下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防禦和防空是日本海軍最主要的特點,日本海軍規模龐大、作戰體系完備,其在反潛、反水雷等領域有著極強的作戰能力。並且,日本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科研實力、教育水平等均位列世界前茅,從諾貝爾獎的獲獎人數上便可窺見一斑。截至2019年,日本已經有27人獲得了該獎項(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是除歐美地區以外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美國海軍從中作梗

二戰後,美國為了鞏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地位,日本便成為其首先扶植的目標。日本將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拱手相讓,成為美國大國制衡和全球統治的地緣工具。美日同盟是二戰後美國在亞太存在的基石。二戰後美國控制日本,構築了以駐日美軍基地為中心的安全體系作為控制東北亞的工具。

冷戰時期的美日同盟使美國「處於西北太平洋大國關係的中心,可以左右逢源」。 進入新世紀的美國,為了確保其在亞洲的主導地位,正在強化以美國為中心的亞太安全體系,它需要美日同盟以保證美軍在這一地區的前沿部署。因此,可以看到,美國屢屢挑起中國相關海域的爭端。

「美國在現實情況下能夠在亞洲實現它的目的,就不能沒有它的傳統盟國——日本的緊密戰略合作。很難想像沒有一個嚴密和全面的美日聯盟作為我們亞洲政策的核心,美國將如何在21世紀保持其領導地位。——美國學者」

中國迅速崛起並堅持獨立自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了大國崛起的和平之路,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8%左右,僅次於美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為這一目標努力了60多年。近代以來的歷史屈辱和發展的艱難歷程警示中國,必須堅持獨立發展的道路,堅決反對別國幹預中國內政。目前,中國正在積極地踐行著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崛起之路。

總而言之,當下的世界進入到了冷戰結束以來前所未有的動蕩期,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個關鍵時刻,需要執政黨和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全國人民上下團結,才能構築起保護民族獨立的堅定基石。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海軍報告竟稱:中國解放軍海軍正在效仿日本聯合艦隊
    該報告作者為退役美國海軍少將麥可·麥克德維特,公開發行。 這份報告中對中國的海上力量進行評估,並認為中國已經確立了建立強大海上力量的國策。該報告認為,到2030年,除了海軍之外,中國將在所有海上力量的組成方面獲得世界領先地位。 報告稱,中國的海權願景並非在一張白紙上開始繪製。
  • 美強行舉辦全球最大軍演,五角大樓開始拒絕,日本一句話「打動」
    但截至目前,僅有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公開確認會參加此次演習,而且日本方面還聲稱「因為固定翼預警機正在中東執行任務,因此僅有海上艦艇會參加軍演」。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環太軍演的陣容將會很「寒酸」。還有公開消息顯示,此次環太軍演的陸上演習部分也將被取消,僅保留部分海上和空中演習科目,這將使得此次演習的戰略威懾力大打折扣。
  • 日本海上自衛隊幾斤幾兩?
    近代史上的日本,可以說是人類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篇章。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國,資源匱乏,究竟有什麼能力和膽量能敢去挑起二戰?但現實是,那時候的日本經濟早已將中國遠遠甩在身後,經濟總量是中國的3倍,依舊是憑藉工業技術發家致富,那時候日本的軍工製造技術就已經能在全球排得上名號。
  • 【智庫聲音】韓媒:「8艦8機體制」在日本海軍戰力建設中的作用
    日本政府通過不斷強化美日同盟,以及作為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的主要行動國,以此提高國際地位的意志非常堅定,而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能夠支撐其國家戰略的強大海軍力量,由4個護衛隊群(Escort Flotilla,類似於韓國的機動戰團)組成的護衛艦隊(Fleet Escort Force,類似於韓國即將創建的機動艦隊)可以為其提供充足的戰鬥力。
  • 日本海上自衛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東瀛妖刀
    曾經日本帝國聯合艦隊是全球第三大海軍力量,大和、武藏、長門、陸奧;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等艦曾經將整個太平洋攪翻了天。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是東亞第二大軍事力量,對於整個亞洲而言,日本的防空反潛能力為亞洲第二,反艦能力為亞洲第三,居於印度之後。
  • 張文木:美國東亞地緣戰略:底線和極限
    它一方面將西方對東方的主要壓力吸引到中國,這相對減輕了其他像日本這樣的國家通過改革實現國家轉型 的壓力,另一方面,它又燃起東亞國家,尤其是一直視中國為至尊的日本看到挑戰中國東亞中心地位的可能性,以及歐洲列強在非洲和南美洲的殖民瓜分完畢後,進一步向東亞擴張的衝動。這同時又導致歐洲列強與日本、美國、俄國在東亞地區的衝突。
  • 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到亞太刷存在感
    在英國「脫歐」過渡期臨近尾聲、日本欲在亞太地區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背景下,英日兩國近年來不斷走近,雙邊關係呈現出極強的磁力效應。海上訓練中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及其艦載機。最終,2017年12月入役的「伊莉莎白女王」號總造價達31億英鎊,而在它服役兩年後入役的「威爾斯親王」號的總造價也達30億英鎊,堪稱英國海軍歷史上最昂貴的項目。「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然而,「伊莉莎白女王」號剛服役10天,就在海上遭遇重大洩漏事故,航母螺旋槳軸周圍密封不良造成海水倒灌,每小時有超過200升海水湧入,被迫返港維修。2018年,該艦機庫的消防管道又發生漏水事故。
  • 美國和加拿大欲陳兵太平洋應對中國海軍
    【環球時報記者 候濤】美國多家軍報12日披露稱,隨著美軍強化太平洋的存在,美國空軍正尋求回到冷戰時期的部署模式。同時,加拿大國防分析人士也提出,為了應對中國海軍強勢增長的實力,加海軍應該把大部分艦隊主力從東部調往面向太平洋的西海岸。
  •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它有多重要?
    最終,英國人擊敗了荷蘭人,成為全球海上霸主,控制了馬六甲海峽。鑑於這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國人將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之地新加坡打造成一個繁榮的港口和遠東地區最大的海軍基地。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後,歐洲前往亞洲的船隻猛增,馬六甲的航運業更加繁榮,地位也更加重要,英國人將這裡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19世紀下半葉,法國人侵佔中南半島三國。
  • 美糾集新八國聯軍,美英法德澳艦集結東海,俄:中方早已今非昔比
    根據美聯社在12月7日的報導,美國海軍部長布雷斯韋特對外界透露,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在美國的勸說下,決定在2021年增兵亞太地區。其表示,目前英國已經同意將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部署在日本衝繩地區附近,為了響應美國的號召,除了英國以外,德國,法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都決定派遣艦艇來到亞太海域。
  • 一戰後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無以為繼
    一戰時只有和軍事工業有關的產業才有所發展  按照英國海軍元帥費希爾不無自嘲的說法,面對來自新興的美國和日本的近乎使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和財政崩潰的壓力,此時的大英帝國海軍守著的這支歷經大戰風霜的龐大艦隊
  • 全球貿易的生命線:世界12大海上咽喉,都被哪些國家所控制?
    1890年,美國的軍事理論家馬漢的《海權論》問世,他強調了海洋在全球戰略中的作用地位。歐美國家、日本等無不將《海權論》作為對外擴張的理論基礎,爭相控制海上咽喉,向海上擴張。那麼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咽喉都有哪些呢?本文給大家介紹其中的12個。1,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是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一條運河,是法國於1869年修築通航的。
  • 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甚至雙方關係始終處于波折狀態,即便是作為日韓共同盟友的美國,也無法進行調和,因為偏袒任何一方都將引發另一方不滿。然而,日韓作為美國亞太最重要兩個盟友,雙方關係持續冷淡,這無疑對美國開展亞太軍事行動不利。長此以往下去,一旦日韓因此發生大規模矛盾,美國將在日韓面前更加難堪。
  • 日本一舉動證明藏得太深,美國早已放虎歸山
    美國為了在亞太地區有自己的勢力,二戰結束之後,幫助日本恢復本國經濟,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二大經濟貿易體。雖然當初在亞洲大陸橫行的日本法西斯已經不在了,但是真的能說明日本這個國家已經沒有任何危險了嗎?此前外界曾經評價過日本,認為日本是這個世界上隱藏最深的國家。
  • 日本不是美國對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看後才知他們野心有多大
    然而1941年12月的一天,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竟然載著飛機和潛艇突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並且將美國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日本的「反常擴軍」之舉,和甲午戰爭之前一模一樣
    【能力*意願=威脅,日本既不缺能力,也不缺意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甚至已經超過一些歐洲大國】據媒體報導,日本內閣會議近日通過了2021年年度預算案,總額大約6.7萬億人民幣,連續9年創新高。其中防衛費用連續6年、再次超過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0.5%。
  • 中國海軍58年發展史:正經歷第三次造艦高潮
    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來自海上對我國的挑戰、威脅與日俱增。馬島海戰等世紀之交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現代海、空、陸、天、電全維戰爭中,海、空軍和戰略飛彈部隊的地位作用直線上升。  在改革開放後,中國造船工業採取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發展模式,已為藍水海軍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建造萬噸級排水量的大型戰艦已不成問題。
  • 李莉:從不結盟到「多向結盟」——印度對外戰略的對衝性研究
    21世紀第二個十年是大國競爭回歸的年代,先是美國歐巴馬政府於2011年出臺「亞太再平衡」戰略高調「重返亞洲」,後是川普政府2017年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正式將大國競爭列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優先任務,將中國和俄羅斯並列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