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3年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覆蓋20個行業領域
昨日,15屆109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推進廣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具體舉措,建立制度化、規範化、可持續化信用工作機制,目標用2到3年時間,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覆蓋不少於20個行業領域,打造3個信用創新示範區,力爭全市「信易貸」融資規模超過5000億元,打造「信用廣州」城市品牌。《實施意見》的出臺實施,有助於全面加強廣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3年形成超10個示範性創新應用場景
《實施意見》提出全面推進廣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具體舉措,目標用2到3年時間,實現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覆蓋不少於20個行業領域,形成不少10個具有典型示範效應的信用創新應用場景,培育2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信用服務機構,打造3個信用創新示範區,力爭全市「信易貸」融資規模超過5000億元,打造「信用廣州」城市品牌。
《實施意見》圍繞落實國家省信用工作任務、服務廣州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打造「信用廣州」城市品牌,從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化信用支持實體經濟功能、以信用建設促進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著力打造「信用廣州」城市品牌、強化信用信息支撐保障功能、完善信用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六個方面提出了20項工作任務、60條具體工作措施。
提出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意見》創新提出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加強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明確在社會誠信、商務誠信建設的29個細分領域建立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監管機制,並順應新經濟形勢,提出在網約車、電商平臺、網際網路居住等6個平臺經濟分領域探索開展信用監管。事前,強化落實信用承諾制,以承諾推進減材料、縮環節、強約束。事中,突出健全市場主體信用檔案,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實施差異化分級分類監管。事後,強調加強踐諾情況檢查,加大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同時,注重對市場主體的權益保障,完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重點打造「信用廣州」城市品牌。總結廣州近年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經驗成效,在2019年《高水平推進廣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打造全國領先的信用應用場景」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樹立4個具全國示範效應的信用應用場景樣板、集中打造3個信用試點示範區域,充分發揮信用工作排頭兵的示範帶動作用,藉助主流媒體力量,不斷擴大「信用廣州」品牌影響力,為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建設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