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袋子」靠什麼鼓起來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是浙江農民勤勞致富的最好時代:賣風景能賺錢,流轉山林有收入,當股東有分紅,鄉村土貨熱銷網上。

雲和縣石塘鎮小順村村民陳小明,這幾天發微信邀約記者:來我們村過大年吧,嘗「舌尖上的美味」吧!炊煙嫋嫋,雲霧氤氳,麻餈、黃粿、有機魚……村民在家門口經營鄉村土味,臨湖小順成了遊客心儀的地方。

北緯28°,玉環縣龍溪鎮山裡村,3個月前,金菊花開滿山野。自村裡打造「動漫花谷」後,村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在山谷裡播下花種,待到山花爛漫時,城裡人就會不請自來。

這是浙江農民展現智慧、勤勞致富的最好時代:賣風景能賺錢,流轉山林有收入,當股東有分紅,地裡種出的鄉野土貨被放到網上叫賣……2014年浙江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9373元,繼續領跑全國。

一樣的田野

不一樣的收入

稻穀收,樹葉落,大寒時節的土地略顯落寞。然而,餘姚市陽明街道農民毛小敖卻不忘自家田野這一年的奉獻:一個棚,兩批雞,三畝田,四千斤糧,五千斤雞肉,萬元好收入。

毛小敖說:「現在鄉村種養方式不斷出新,一畝地當做兩三畝地來用。一樣的田地,種出了翻倍的收入。」

確如其言,行走於浙江廣袤田野,色彩斑斕的農田畫卷躍然眼前——稻田裡魚鴨共生,水塘裡蝦鱉為鄰,桑枝條、秸稈變成了種黑木耳的「沃床」。

種養方式在改變,耕作者也在改變,他們在經營中發現:單打獨鬥,不如「聯合起來更有力量」。

於是,種養大戶和農業龍頭企業結成聯盟,加入同一個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大家一起在農業領域做名企、創名品、當名家,掙更多的錢。

在紹興市越城區皋埠鎮,120多名種糧大戶加入了稻鴨共育合作社,一邊種糧,一邊養鴨,種出來的優質晚稻米不愁銷路,由合作社的龍頭企業紹興市老百姓食品有限公司收購,加工成香糕等,每斤價格比當地普通糧農高出1角錢左右;養出來的肉鴨被周邊的醬鴨廠、肉鴨店收購,鴨蛋則由當地活躍的販銷大戶收購。

如今,「聯合組織」有了新模式——農民以土地或技術入股,聯合組建股份合作農場。農場實行統一播種種植、統一農耕服務,統一加工銷售。年終,股東按照農場效益分紅。

仙居新合股份合作農場股東張巖金說,加入農場後,我就從土地裡解脫出來,安心賺別的錢了。

愛種地的農民繼續留守田野,精耕細作;洗腳上岸的農民則變身產業工人,進廠務工領工資,或者懷揣一門手藝賺工錢。浙江農民的收入更加多元。

在人均純收入3萬多元的奉化市滕頭村,工業和服務業上升為村裡的主業,家家辦企業、家家領工資是這裡農民的常態。滕頭村裡,為數不多的農具被濃縮進了農家博物館,取而代之的是國家級高科技生態農業示範園。滕頭村民說:「我們村的農民不穿蓑衣,穿白大褂,莊稼種在試管裡,這些高科技的試管種苗遠銷法國、荷蘭。」

打開農民的「錢袋子」,「工資收入」依然最耀眼。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773元,佔總收入比重為60.8%。去年,全省農民務工工資上漲了10%至15%。

一樣的資產

不一樣的價值

在浙江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4大收入中,財產性收入僅佔4%,總量小、比重低,同時也說明挖潛的空間很大。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構建農村財產性收入快速增長的有效機制。

圍繞「三權到人(戶)、權隨人(戶)走」,一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的浙江農村改革拉開序幕,其目的就是讓更多農民擁有股份,並讓他們持有的股份保值增值,獲得穩定的分紅。

到2014年底,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證頒證率99.5%以上,林權證頒證率99.7%;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率達到82.6%以上;74.5%的村經濟合作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農民持股計劃在浙江持續展開。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被量化到社員;具備條件的村整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折價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有的村盤活農村土地、房屋、林權等資源,增加農民的租金、利息、股息金和紅利等財產性收入;有的地方興辦新型農村金融服務組織,方便農民手中擁有的各種「產權」、「資產」變成可以帶來收益的財產。

得益於此,德清雷甸鎮洋北村70歲的張成袁成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東。洋北村把村集體資產劃分成2223.5股,按每股本金1200多元分到全村戶籍人口,張成袁和他老伴各分得一股。「這股份不僅是資產,還有收益。」張大爺說,每年他倆還能從村裡拿到分紅。

一樣的資產,不一樣的價值。通過股權改革, 2014年成為浙江農民人均財產性淨收入的增長最快,達到了18.8%。其中,全省土地流轉租金為農民帶來了60多億元的收入,集體股權分紅的收入有30多億元。

一樣的鄉村

不一樣的生活

浙江電商發展讓縉雲縣北山村走向全球。村民把自家寬敞農居改造成最實在的倉庫,通過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將帳篷、睡袋、衝鋒衣等產品賣向全球。全村400多村民從事電子商務,去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手工索麵在瑞安南山村的生產曾經式微,農民很難再靠它增收。然而,回鄉大學生杜克用電商的方式營銷,手工索麵在「南食召」的網店裡被輕鬆賣到每斤18元,把全村人都帶動起來做索麵。古老索麵找到了一條恢復青春的奇特路徑。

農村小生產接入網際網路大市場,讓藏在鄉野的山貨土貨飛向全國。到去年底,全省農產品電商經營戶達到3.7萬家,位居全國第二。農村青年網上創業群體超過了100萬人,全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180億元。

而今,浙江省「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已經啟動,通過系統地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幫助農村青年網絡創業。

「2015年,我們將全面建成覆蓋全省範圍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和11個地市館,帶領農民掘金網際網路,深耕『新田野』。」省商務廳電商處負責人說。

一樣的農村,一樣的農產品,因為電子商務的滲入,刷新了農村的生產方式,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一樣的農村,因為浙江10年美麗鄉村的建設,衍生出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等「美麗業態」,農民創業就業的門路越來越廣。

把馬廄變成咖啡屋,將豬食盆用作洗手池,甚至請設計師進家門,改造自家老房子成高檔民宿。浙江農民經營「美麗業態」的智慧迸發。

依託景區,安吉縣開張了658家農家樂,旅遊人次近390萬,創造了8.7億元的效益。憑香樟、溪流、青蓮、古杏等美麗資源,桐廬縣環溪村的民宿接待中心天天滿客,別具情調的「榻榻米」和鄉村氣息的小木屋讓遊客們寄情鄉村……

2014年,浙江856個村被列為農家樂特色村,全年實現接待遊客1.75億人次,營業收入175.36億元。鄉村旅遊成為農民經營村莊、發展美麗業態的新收入來源。

擁有鄉村的水、空氣和整潔的農居,在農村裡創業逐夢,似乎代表著當下的流行。當城裡人越來越豔羨農民,當更多的資本和知識向農村回流,浙江鄉村復興的觸點已經來臨。

(《今日浙江》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讓農民錢袋鼓只是鄉村發展的一部分
    其實現在很多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總是說讓農民錢包鼓就是鄉村振興的全部,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到一句話德不配位,鄉村振興也一樣,不但要讓他們錢包鼓起來,還要讓他們精神生活充實,如果只是讓錢包鼓起來,實際上就是暴發戶的表現,沒有精神生活的充實,可能他們會因為增收而失去太多太多。
  • 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2021,陝西準備這樣幹……
    從五方面著手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2021年我省將立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等五個方面,將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帶動創新、創新提升效率、效率創造財富、財富增加收入,進而催生新的需求,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 有本錢撐起未來的3生肖:不僅賺錢能力強,也有本事守住錢袋子
    這個國慶8天的假期一過完,有不少人的好不容易鼓起來的錢袋子就又乾癟了,比如假期裡旅遊花銷、探親花銷和人情紅包......總之,忙活快一年賺到的錢,放到自己錢包裡沒幾天就沒有了。其實,很多人並非賺不到錢,卻總是經歷著財來財去一場空的過程,也經常到了自己急需花錢的大事、急事上,為錢犯愁。
  • 永安滿族鎮農民紮鐵掃帚掃鼓錢袋子
    在採訪中,鐵掃帚種植大戶康德豐也興奮地向筆者介紹說:「現在我們的鐵掃帚種植規模越來越大,已有客商準備在這裡建立加工廠,到那時會有更多的農戶加入到鐵掃帚種植行列,鐵掃帚將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 臨邑農商銀行:「小辣椒」鼓起農民「錢袋子」
    談到未來,魯大姐信心滿滿地說:「有了農商行資金支持,下一步,我將繼續以辣椒為主擴大種植規模,把土地的收益發揮到最大化,帶動更多的父老鄉們都來種植辣椒,發展訂單農業,讓鄉裡鄉親們的錢袋子都鼓起來!」( 王志瑩)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老鼠是糧袋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動物我們都是常見的,現在天氣炎熱了起來,很多的動物在這個時候也是開始活動了,就比如現在的蛇來說吧,蛇是一種冬眠的動物,到了夏天之後活動就比較頻繁,蛇在我國也是分布比較廣泛,我國的南北方都有蛇的出現,唯一不同的就是南方的蛇較毒蛇多一點,而北方的蛇基本都是無毒的,其次就是老鼠也是我們常見的動物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這蛇暫且不表,就拿老鼠來說吧,老鼠在人們眼裡是害蟲,也就有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說法。
  • 定邊:羊子養殖富了農民的錢袋子
    從2013年袁莊村(現凡食溝村)養殖羊子不足1000隻,到現在發展到了10000多隻,這裡的村民感受到了產業脫貧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效益,從此也脫掉了貧困的帽子。王富山是凡食溝村的一戶貧困戶,之前因缺乏資金及技術,只能靠種地維持生活,自從兵器二0五所幫扶以來,他用幫扶資金一萬元購買了種羊,通過幾年的養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兵器二0五所幫扶以後,我買了40多隻羊,開始搞養殖,現在已經有100多隻,日子越過越紅火。」王富山滿臉笑容地說。
  • 產業扶貧「雙百」典型|雙合村:裝滿「菜籃子」 鼓起「錢袋子」
    為了讓村裡貧困戶踏實跟著合作社幹,村內黨員幹部與貧困戶結對子,採取「1+1」「1+2」幫扶模式,引導25名貧困戶籤訂協議,參與到韭菜大棚生產經營當中。「這個韭菜大棚要是有活,我們貧困戶就來幹,每天能掙80塊錢,等到到時候收益了,我們每戶還能分到錢!」說起韭菜大棚的收益雙合村貧困戶關桂芹別提多高興了。
  • 燒錢戰術下鬥米虛假宣傳、欺詐用戶投訴不斷 「錢袋子」還能撐多久?
    鬥米慘遭資本拋棄 大肆營銷是否導致「錢袋子」空了? 鬥米的故事還要從2015年說起,拿了58趕集集團、高榕資本、藍湖資本的錢後,鬥米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並從58 趕集集團分拆獨立,時任58趕集集團高級副總裁的趙世勇親自掛帥,鬥米迎來了第一次「高光時刻」。
  • 平定安史之亂背後的經濟戰:唐肅宗如何拯救大唐的錢袋子?
    在這種背景下,擺在唐肅宗面前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收復失地和重建中央政府,而想要實現這個目的,自然離不開兩樣東西:槍桿子和錢袋子。當時的唐肅宗,並不缺槍桿子,因為在唐肅宗來到靈武時,郭子儀、李光弼第一時間將已撤退到山西的朔方軍和河東餘部,一共五萬人全部帶到了靈武。
  • 守住父母的錢袋子,小心那些老來橫禍
    美國川普不講信用,石油大跌怎麼辦,何時收復寶島,說起來頭頭是道,天下大事,盡在我手。另外一種是,太焦慮。醫藥費這麼高,手上錢在貶值,我的養老怎麼辦,子女又忙,我要多給子女分擔一點經濟壓力。上面這個案例裡的「老爸」,文化不高,子女又不在身邊,自信心也強,也是其中一種。3太自信的易固執,太憂心的又焦慮。
  • 招財進寶、福氣滿滿,翡翠錢袋的寓意那麼好,你知道要怎麼挑嗎?
    錢袋子也是很常見的翡翠題材,它在市面上很受歡迎,那麼翡翠錢袋子有哪些寓意?一起來看一下。招 財 進 寶翡翠錢袋也稱為翡翠福袋,很多翡翠錢袋都刻著一個福字,另一面雕刻著財字,它的寓意也是比較豐富的,首先,它寓意著八方來財、招財進寶、財源廣進。其實,翡翠錢袋的造型就是古時候裝錢的袋子,它的寓意自然和財富有關,翡翠錢袋寓意著聚財招財、富足吉祥,是財富的象徵。
  • 「我的扶貧故事」讓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丨冊亨縣冗渡鎮...
    「我們是農民,只會種田種地,離開了土地我們能吃什麼?」群眾常常這樣反映。  面對群眾的各種疑難問題,我從政策依據、土地流轉、壩區就業條件等方面一一作答,對群眾合理的訴求提出解決的辦法,先後25次帶領「五人小組」和黨員幹部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最終全面完成了壩區土地流轉工作。壇坪蔬菜基地壩區建設好了,我開始想方設法找錢找物幫助群眾搞生產。
  • 事關孩子、房子、錢袋子 未來5年及15年的民生禮包請收好
    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有哪些事關孩子、房子、錢袋子的舉措?我們幫你拎乾貨,這份未來5年及15年的民生禮包請收好。
  • 年底了,千萬守住你的錢袋子
    永遠記得,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你身在哪裡,都有一個我在默默惦記」,於是小A關注了「馬大哥」。2、某天「馬大哥」私信小A有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並發送相關資料,證明其真實性。3、小A按照對方的提示添加了一個自稱是做公益項目的微信號,之後對方以投資公益項目名義要求小A分批次轉帳到指定銀行帳戶上。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鼠是糧袋」,蛇鼠一家,為何待遇卻不一樣?
    蛇和老鼠在農村都是常見的動物,蛇令人毛骨悚然,老鼠令人心生厭惡,他們兩個在農村基本沒有好印象,而由於他們它們的生活環境幾乎接近,在農村經常會把老鼠洞當蛇洞,把蛇洞當成老鼠洞,殊不知,蛇和老鼠天生相剋,但對於農村人來說他們是「一家人」,那麼為什麼在農村,農民喜歡把蛇稱作錢袋子,而把老鼠稱作糧袋子呢
  • 民警提醒:年底小心錢袋子
    民警提醒:年底小心錢袋子 2021年01月09日 09:21
  • 手相:事關錢袋子,招財手是什麼樣子
    在身邊不乏會有這樣一類人,無論是做什麼都能夠發達,而且他們仿佛天生就有一雙能夠抓住大錢的手一般。讓人覺得財運非常不錯,那麼手相招財手是什麼樣子?下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