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
對經濟的衝擊和影響很大
陝西2021年經濟形勢如何研判?
如何統籌兼顧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一起去
昨日省委舉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
看看
美麗的大西安宜居、宜商、宜創業。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煒 攝)
惠企惠民政策落地
助力經濟穩定發展
陝西省從復工復產開始,採取了一系列惠及企業、惠及百姓的好政策,比如,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減免企業房租、實施援企穩崗、加大信貸支持等,穩住了經濟基本盤。一季度,我省經濟增速為-5.6%,通過採取這些措施,經濟逐步回升,一至三季度我省經濟增長達到1.2%,預計全年增長2%左右。在此過程中,陝西省狠抓政策落地惠企惠民,403億元中央直達資金全部下達市縣,減稅降費650億元以上,清欠民營企業帳款107億元,信息技術、3D列印、航空等行業新興市場主體逆勢大幅增加,市場主體達到442.17萬戶,在艱難的條件下逆勢增長12.14%。
特別是2020年下半年,陝西省組織開展了全省重大項目觀摩活動,加大「兩新一重」等領域投資力度,新增專項債額度668億元,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創近年新高,達到180億元,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左右。
從五方面著手
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2021年我省將立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從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等五個方面,將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帶動創新、創新提升效率、效率創造財富、財富增加收入,進而催生新的需求,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特別是要發揮好投資關鍵性作用,以「兩新一重」為抓手,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投資規模,著力破解建設資金不足的突出問題。既要有產業、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領域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要有鋪天蓋地、惠及民生的小項目。陝西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使陝西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強化高質量供給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陝西將緊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扭住創新第一動力不放鬆,全面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大科學裝置,爭創西安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強化產業技術創新,加快創新平臺開放共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圍繞延長產業鏈,打通從原料到消費品的終端鏈條,使更多的終端消費品走進千家萬戶,讓全國、全世界的老百姓用上更多的陝西產品。
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為重要抓手。新型城鎮化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結合點。陝西將聚焦發展不平衡問題,拓寬區域發展新空間,加快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加緊培育西安都市圈,陝南陝北要藉助關中平原城市群,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形成「一核帶動、多極支撐、聯動發展、全域開放」格局。特別要以縣城為載體,把縣城打造好,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和功能布局,使老百姓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務。
以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為根本動力。開放不足是制約陝西發展的突出短板。陝西將圍繞「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全面落實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推進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自貿區建設,全力推進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交流,加快跨省域開放合作步伐。
以著力發展數字經濟為突破口。搶抓數位化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數字賦能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牽引推動作用。全面樹立「數字優先」理念,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方向,加快數字陝西建設。強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集成創新。加快數字社會建設,率先推進教育、醫療等領域數位化。完善數字政府建設運行體制,形成協同高效的跨層級、跨地區、跨部門政府運作新模式,消除數據孤島,推廣數據共享、信息共享。
農村經濟全面推進
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陝西省將繼續做優做強鄉村產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多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十四五」期間,陝西省將重點在農村經濟方面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確保全省糧食麵積穩定在4500萬畝、總產達到1200萬噸以上。持續推進生豬恢復生產三年行動,2021年末目標是達到1000萬頭左右。同時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深化改革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動能,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努力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有進,全面開啟「十四五」鄉村振興新徵程。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方面,陝西省將繼續做優做強鄉村產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大力開展鄉村建設,提升鄉村善治水平,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切實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進一步健全「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壓實縣級黨委和政府抓鄉村振興的主體責任,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更紮實的作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製造業
推動陝西製造向中高端邁進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陝西省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補短板、強基礎、揚優勢,全力推動陝西製造向中高端邁進,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陝西省將繼續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四五」期間,將繼續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調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對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給予獎補。「十四五」期間,我省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趕上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大力培育隱形冠軍企業。省工信廳將每年拿出1億元,對這些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和培育。完善製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十四五」將力爭再創建國家級創新中心1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達到20個以上。同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和「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力量,努力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每年組織實施100個以上以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為主要內容的智能化改造項目,樹立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案例,加快產業數位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十四五」期間,力爭裝備製造業(不含軍工、汽車、電子)年均增長7%以上。加快集成電路、智能終端、新型平板顯示等重點項目建設,吸引上下遊配套企業落戶陝西,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建設全國先進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十四五」期間,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年均增長12%以上。
加快吉利、開沃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進中高端品牌汽車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增強汽車產業鏈配套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十四五」期間,力爭汽車工業年均增長10%以上。同時,建設全國現代化工產業基地,建設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市場前景的醫藥品種,支持醫用防疫物資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間,力爭醫藥產業年均增長7%以上。
此外,陝西還將加快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對機械、冶金、建材、食品、輕工、紡織等產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十四五』期間力爭實施項目4000個以上,幫助傳統企業加快轉型發展。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工業增速按照6%左右安排。為實現這一指標,下一步我省將繼續擴大增量,推動新增產能項目達產達效,對全年新增產能項目建立臺帳,做好跟蹤服務;對年內符合條件新增產值的項目給予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支持,確保按期達產達效。繼續大力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1年的目標是新增規上工業700戶。同時要穩住存量,繼續保持2020年下半年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閆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