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過去整整一個季度,電力公司2018年度財報至今仍未全部出爐。國際能源網記者分析了已經發布2018年財報的
電力行業的34家上市公司發現,高營收背後是高負債的重壓,這已成為央企的痛點。
截至4月15日上午,34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總市值已達5171.4億元,
華能國際一騎絕塵,以1049億總市值位居榜首,營收方面,華能國際依然以1698.61億元排名第一,但是吉電股份卻以40.39%的營收漲幅成為業績增長最快的企業。龍源電力以39.2億元淨利潤,把華能新能源、華電福新甩在身後,閩東電力則成為唯一的淨利潤為負數的企業,而導致淨利潤暴跌的原因是水電業務因枯水期而收入減少。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的負債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5家企業的資產總額超過千億,其中華能國際以4034.41億元問鼎。11家公司負債率超過70%,負債率最高的華銀電力其負債率高達83.59%,但是從淨現金流看,華能國際、
大唐發電、大唐新能源等排名靠前的幾大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有較好的融資能力和資金管控能力,其淨現金流維持在較安全的水平。其中華能國際淨現金流60.22億再次成為榜首。
兩次增持抬高華能國際市值
華能國際近期市值提高不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該公司股票獲得私募大佬的增持。國際能源網記者獲悉,2019年4月3日,華能國際獲私募大佬裘國根場內增持2797.8萬股H股,每股均價約4.65港元,總價約1.30億港元。2019年4月11日,獲知名私募重陽集團有限公司場內增持500萬股H股,每股均價約4.729港元,總價約2364.5萬港元。這兩次增持無形中提高了該公司的市值。
華能營收最高吉電漲幅最猛
從營收排名看,華能國際、大唐發電、
華電國際三大公司位於營收榜三甲之列,其中華能國際營收1698.61億元排名第一,但從營收漲幅來看,吉電股份、閩江水電、綠色動力、建投能源和華銀電力的營收漲幅都超過30%,尤其是吉電股份,營收增幅高達43.09%,成為2018年營收提高幅度最大的企業。
吉電股份今年實現扭虧,從業務結構來看,「火電產品」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貢獻者。具體情況是, 「火電產品」營業收入為33.5億,營收佔比為45.9%。「光伏產品」營業收入為12.6億,營收佔比為17.3%。「風電產品」營業收入為12.3億,營收佔比為16.9%。
閩東淨利潤-3.9億 贛能漲幅最快
34家電力上市公司中,在淨利潤排名裡,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和華電福新三家上市公司淨利潤最高,這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歸屬於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和華電集團。雖然三家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在淨利潤方面的表現展示出央企的實力,但是從淨利潤增幅來看,這三家公司卻沒有贛能股份1045.91%的增幅搶人眼球。根據該公司財務預報顯示,2019年一季度,贛能股份依然保持業績增長的態勢,預計業績預增225.76%至333.35%之間 。該公司業績大幅度提升很可能是由於電力方面帶來的影響,火電成本下降,讓其利潤增幅有明顯變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閩東電力,這是34家已公布2018年業績的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個淨利潤為負數的企業。據了解,業績由盈轉虧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水電行業、地產行業淨利潤減少、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及船舶行業參股公司投資損失增加所致。由於水電站受降雨量少的影響,發電量有所降低,同時公司經營成本升高也讓閩東電力在業績方面雪上加霜。不過根據該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財務預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可能會扭虧,淨利潤將維持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
五大央企旗下公司總資產過千億
根據排名,總資產最高的前五名企業都是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華能國際總資產4034.41億元排名第一,大唐發電以總資產2879億元、華電國際以總資產2250億元分列二三位。34家上市公司累計資產總額高達16426.89億元,大部分公司的總資產在百億元以下。
11家企業負債率偏高
根據上述34家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有11家企業負債率超過70%,處於較高水平。資產負債率高, 通常,一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應控制在50%左右比較合適,資產負債率過高,可能導致其融資出現難題,但是如果資產負債率過低,也說明公司發展較為謹慎,仍未達到高峰期。而這11家
電力企業的負債率超過70%,說明上述公司在債務風險控制方面需要加強,如果沒有充足的現金流的情況下,高負債率可能會讓企業陷入金融風險之中。
17家企業淨現金流堪憂
根據34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2018年財報統計,有17家企業淨現金流是負數,淨現金流表現較好的企業中,華能國際再領銜榜首。淨現金流為負數,說明這些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